《穿越七十年代之军嫂成长记》第2/512页


  再说沈飞扬,躺在床上,看起来像是睡着了,其实她的意识已经进入到了空间里。然后让她失望的是,自己所拥有的这个空间并不是小说上写的那种生命空间,可以种田养牲畜的那种,而是一个类似于存储设备的空间。
  整个空间也就半个篮球场那么大,里面灰扑扑一片,没有太阳,地上也没有土地,估计种田是不行的了。因为是意识进入,沈飞扬也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空气,可不可以在里面养牲畜。
  空间里空空旷旷的,沈飞扬不用溜达,一打眼就把整个空间看了个遍。
  不过她还是不死心的飘到了空间的边缘,没有迷雾笼罩,而是实诚的墙壁。
  沈飞扬用手敲了敲,还有回响,也不知道是什么材料的,不是土,不是石,也不是铁。看来这个空间也就这样了,也不像是能成长的。
  沈飞扬绕着整个空间转了一圈,倒是真的让她发现了一处特别的地方。
  她此时飘到了空间的正中间,抬头往上看,上面有个好像是小碗一样的东西悬挂着。
  沈飞扬正想着是把那个东西弄下来,还是自己飘上去看一看的时候,那个像小碗的东西就这么飘飘忽忽的自己落了下来,正好落到了她的眼前。
  沈飞扬惊奇了一下,这东西是活的吗?
  她绕着小碗转悠了一圈,怎么看都不像是个生物,会喘气的那种。
  不过安全起见,沈飞扬快速的把头往小碗上方探了一下立马撤离到安全的地方,之后又这么像傻子一样试探了几次,确定没有从里面喷出毒气、毒液什么的,这才放下心把头伸到碗里去仔细查看。
  结果大失所望,里面啥都没有。
  沈飞扬不信邪的伸手去碗里抹了抹,备不住碗底里有油有水什么的透明物体以肉眼看不出来呢。结果还是失望了。
  什么也没有,手上干干爽爽的。
  小碗也在沈飞扬的注视下又飘飘悠悠的飞了上去,悬挂在比她高两个头的上空。
  除此之外,空间里就在没有值得注意的地方了。
  沈飞扬意识退出,睁开了眼睛,眼里写满了失望,怪不得沈云芳从来不用这个空间呢,啥都没有,就是个储物的地方,对于她来说还真是没啥用处。家里都穷成那样了,还有啥需要放到空间里的东西啊。
  但是对于现在的沈飞扬就是个愁事了,她重生在这个啥啥都没有的年代,土地还不让随便种,她就是有浑身的本事也没有发挥的空间啊。
  本来以为老天给她这个重生者开了金手指,谁知道这个金手指有点偏,要是她重生到了改革开放的年代,她绝对能利用手里的空间去做个最成功的倒爷,但是现在这个空间对于她就有些鸡肋了。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个****的年代,但是她也知道,这个时候倒买倒卖那是绝对不行的,被人发现那就是投机倒把罪,随时都可能被揪出去批、斗的。
  想到听家里老人说的那些人和事,沈飞扬就是一个激灵,在心里不停的告诫自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挺过这几年就好了……
  想想,沈飞扬又摇了摇头,以她这种敢闯敢干的性子,让她龟缩几年,现在有浑身的本事还吃不饱穿不暖,她还真的是做不到。
  沈飞扬闭着眼睛在脑子里仔仔细细的思考了起来,未来她的路要怎么走,虽然害怕这个什么都要批、斗的年代,但是最后她还是决定要凭着自己的本事拼一拼,当然是不能傻大胆的瞎拼,她给自己制定了未来几年的基本方针政策,那就是做人做事都要低调谨慎,就算是挣钱也要闷头那种。
  她就这么寻思来寻思去的,稀里糊涂的又睡了过去。


第三章 养病
  也不知道是不是沈飞扬重生过来的关系,虽然没有吃什么药,但是第二天一大早她醒了后就觉得她的身体有所好转,最起码不发烧了。
  她试着起床,虽然虚了点,但是这个女孩子的身体底子不错,让她慢慢悠悠的还是起来了。
  首先她最想干的事就是给自己做顿饭,她太饿了,昨天那碗能透亮的粥根本不当事,半夜的时候她都被饿醒了,可是身上实在是没有力气,她就这么强挺着又睡了过去,现在终于觉得身体好点了,但是肚子也抗议的更加严重了,她觉得她现在都能吃下去一头牛。
  沈飞扬手软脚软的推开了屋门,果然,外面就是堂屋,也是厨房。当间就是灶台,上面架着一口八印的大铁锅,灶台前有个小板凳,旁边靠着墙推着柴火。
  北方农村的堂屋基本都是一个样,沈飞扬虽然上辈子是八零后,但是也是农村娃,从小也生活在农村,所以对这种农村的土灶台也不算是陌生。
  拿着地上放着的火柴塞到灶眼里,然后又找了块松树明子,在灶台上摸了盒火柴,把燥里的火就给点着了。
  然后这才快手快脚的从旁边的水缸里舀了瓢水,倒锅里,简单几下刷了锅,然后又舀了一瓢水,准备煮粥。
  她现在的身体,加上饿的有些抽抽的胃,最适合的就是喝点粥。
  这些做好了,她这才凭着记忆,掀开了堂屋地当间的地窖门。
  沈飞扬费了点劲才把粮袋子从地窖里弄出来,她现在身体还很虚的。
  其实说起来,这个家穷的都叮当响了,真没有必要把那点粮食藏来藏去的,不过可能是习惯使然,沈云芳就是把家里不过小半口袋的玉米面藏到了黑咕隆咚的地窖里。
  抓出两把玉米面,就着瓢里的水给搅合开,正好铁锅里的水滚开了,她边搅合着边把玉米面下到了锅里。
  顺便到鸡窝里看了看,把新出窝的两个鸡蛋用水冲了冲,一起放到了大锅里煮。
  她则坐到小板凳上,边往灶膛里添树枝子,边想着自己的心事。
  其实这个家并不应该这么穷的,不是说钱,说的是粮食,沈飞扬看了看自己脚边上那也就二十多斤的苞米面。
  一个月前生产队里的水稻和玉米都下来了,她家虽然就她一个人了,但是每年四百八十斤的粮食还是有的。
  今年分粮,沈云芳分到了一百二十斤稻谷,三十斤麦子,二百斤玉米,大豆三十斤,谷子三十斤,糜子五十斤,饭豆十斤,绿豆十斤,总共四百八十斤。
  听起来四百八十斤粮食挺多的,但是对于七十年代的人来说,一年就这些粮食,真不太够。因为这些粮食都是带壳的,要是去了皮,能有三百六十斤就不错了,那就相当于一个人一天一斤粮食。对于一个一年到头肚子里都没有油水,还要出苦力的人,一天一斤的粮食真不够干啥的。再加上谁家能像沈云芳这样就一个人,哪家没有几个半大不大的孩子啊,这些孩子要是在生产队干活还好,有公分,分粮的时候也能凑合着分二三百斤的粮食,要是年纪小不能上工的孩子,村里固定按岁数段给分粮食,当然这些粮食也得算大人公分的。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孩子长身体的时候,吃的不比大人少,所以一家子粮食凑到一起,精打细算的能勉强够吃,要是大嘴马哈的,到了年底就得饿肚子。
  按照正常来算,生产队分这些个粮虽然不是很富足,但是只要不天天吃干饭还是能对付过的。再有盖家屯里的人每家都会按人头分自留地,自己还能重点苞米啥的,所以盖家屯的村民虽然每年没有什么收入,但是只要肯干,肚子是饿不着的。
  沈云芳一个小姑娘,别管是啥,一年分到四百多斤粮食,咋的也够吃了,可是现在沈家却只有这二十多斤苞米面了。
  那剩下的哪去了呢?
  沈飞扬叹了口气,小姑娘脑子好像有问题啊。
  记忆里,那一百多斤稻谷,她自己就留下十多斤,剩下的都让她未来大伯哥给拎到未来婆婆家了,理由就是未来婆婆在家想吃大米饭想的不行了,在家炕头上哭呢,她这个做人家二儿媳妇的,虽然还没过门,也得尽份心力,所以有大米得先紧着老人吃。
  忘了说了,别看沈云芳这小丫头才十五岁,但是已经说定人家了。
  这又是一段故事。当初沈云芳的父亲在战场上是因为救战友牺牲的,而这个战友就是沈云芳未来的公爹。这下什么都不用说了,就是一出替父报恩的戏码,而当初沈云芳的老娘因为贪图人家给的五十块钱的聘礼,再加上也是想给唯一的姑娘找个好人家,所以就义无反顾的答应了。
  在她老人家的想法里,我老公都为了你们家老头子死了,你们要是有点良心,将来怎么可能对自己姑娘不好,而且人家生活也比较殷实,能一下拿出五十块当聘礼的人家,生活肯定也差不到哪去,以后她一个老婆子跟着姑娘也有口饭吃。
  从这件事上来看,虽然沈云芳的老娘也是心疼姑娘,但是也掩盖不了,她身为张家人骨子里的自私与势利。
  这么多年,沈云芳就见过未婚夫李红军三次,相亲一次,订婚一次,那都是她四岁那年的事。还有就是一年前她妈妈去世,李红军从部队上请假回来看了看她,这应该才算两个人第一次见面。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李红军每个月都会给她邮一封信,信里都会夹带着一张五元的人民币。
  沈飞扬手里的钱就是这么被沈云芳攒下的。
  于是沈云芳这个傻姑娘虽然心里不咋乐意,但是看在李红军给她邮那么多钱的份上,又怕得罪婆家那些人,只得把自己刚刚分到手的一百多斤大米给了大伯哥,让他拿回去孝敬未来婆婆了。
  于是沈云芳这个傻姑娘虽然心里不咋乐意,但是又怕得罪婆家那些人,只得把自己刚刚分到手的一百多斤大米给了大伯哥,让他拿回去孝敬未来婆婆了。
  然后是舅妈偷摸的来家里哭穷,拉着她的手说当初是如何如何帮着她娘俩了,暗示她不能忘恩负义。
  这个傻妮子不知道是咋想的,为了有个好名声,居然就给那个舅妈拿了一百斤苞米。
  所以最后她自己就剩下几十斤苞米了。
  可能沈云芳这傻丫头还是有些指望才能这么干的,沈飞扬回忆了一下,这孩子不管是分粮前还是分粮后,都很少在自己家开火,差不多每天都厚着脸皮去村里的几个伯伯姑姑家,这家蹭一顿,那家混一顿的。
  当然谁看她这样的也不带给她好脸色的,但是她为了省粮食,就愣是当没看到,还是见天的一到饭点就凑到人家饭桌上去。
  这才是真的不咬人膈应人呢。
  就这样的,还想要好名声,估计在盖家屯,她的名声都臭到家了。
  沈飞扬就是想想都替沈云芳这丫头觉得羞愧,也替她的智商感到着急。这都是什么神一样的逻辑啊。
  把自己赖以生存的粮食都白送给外人了,就为了图个好名声,然后就在自己家跟前祸祸。难道盖家屯的人都是死人吗,在这的名声就不是名声了吗。
  沈飞扬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真是愁人啊,人家惹了祸拍拍屁股走人了,苦了她这个接班人还得在这受别人的白眼过日子啊。
  不到十分钟,粥就煮好了,她赶忙把灶膛里的柴火都撤了出来,拿着家里唯二的两个二大碗,一个盛粥,一个放剥了皮的鸡蛋。
  她又在灶台上翻了翻,没找到糖,只有一个绿色的酒瓶子里装了点酱色的液体,她拿到鼻子前闻了闻,确定这瓶是酱油。还有就是旁边要倒不倒放着的小半袋的大粒盐。

当前:第2/51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