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唐太子妃》第17/122页


  徐氏当然知道这里的不亲热是什么意思,聪明人向来不把话说满。徐氏一脸愤愤道:"黄口小儿,竟然敢如此对我阿姊,兄长就没有教训他们吗?"
  赵氏叹气道:"妹妹你又不是不知道你阿兄是个什么样的人,仗势欺人的事他是从来不会做的,不过,警告还是有的,毕竟我们家也不是好欺负的人,这不,就把姐姐给接到家里来了,想来家里的小辈孝敬下姐姐能心情好些,没想到……哎……"
  徐氏眼眶一红:"我可怜的阿姊……"
  赵氏赶忙劝道:"妹妹,可别这样,阿姊看到想必也不会开心。"
  徐氏掏出手绢擦擦眼角,对赵氏感激道:"嫂子,阿姊多亏你照顾了。"
  赵氏有些不好意思地挥挥手道:"妹妹快别说这种话,嫂子听了愧煞了。阿姊小时候对夫君也多有照料,如今,我们照顾阿姊,岂不是应该?夫君此刻正在厨房为阿姊煮粥,我们就先进去看看阿姊吧。"
  徐氏诧异道:"怎么,兄长还亲自煮粥?"
  赵氏嗤嗤一笑,"是啊,夫君坚持要亲自为阿姊煮粥,说是阿姊年纪也大了,他想为阿姊长久煮粥怕也是不成了呢,趁现在,一定要为阿姊多做点事呢。"
  徐氏的眼眶又红了,"兄长就是如此仁义,当年对我们兄妹也是如此照顾……要是没有伯父和兄长,我们兄妹……"
  赵氏拉着徐氏的手道:"妹妹,快别这么说了,先进去看看阿姊吧,小丫头怕是等的不耐烦呢。"赵氏朝苏子佩努努嘴。
  苏子佩默念一万遍:你们随意……她进了李绩府以后,除了最初给赵氏行礼外,其余时间都一本正经地做她的隐形人。不过,听到李绩亲自为姐姐煮粥的事,她倒是真的有点惊奇,如此威震四方的将领,竟然会亲自为姐姐下厨煮粥?苏子佩倒是真的迫不及待地想见见她这个名人舅舅了。
  "阿姊,快看谁来看你来了~"赵氏对倚靠在床上的妇人道。
  床榻上的妇人圆圆的脸庞,很是和蔼的眉眼,只是脸色有些苍白,气色有些不好。一开口,是一口热闹好听的山东腔:"哎呀!小妹!"声音洪亮,倒是一点都不像是生病的人。
  徐氏激动地上前一步,坐到床沿上,抓住芸姨的手不让,眼眶不由地就湿润了。"阿姊,是小妹来看你了!阿姊你怎么这么瘦了……"
  芸姨呵呵一笑,拍拍徐氏的手背:"哪里瘦了啊?我怎么觉得自个儿胖了些呢?你阿兄把阿姊照顾得很好呢,怎么会瘦呢?阿姊福气好着呢,有你们这么乖的弟弟妹妹!"
  徐氏哽咽道:"阿姊,小妹不好,这么多年的都没来看过您。都是小妹的错……"
  芸姨嗔怪道:"知道自己错了还不知道早来看看我?多大的人了,还和小时候一样喜欢哭鼻子呢?"
  徐氏脸上一红:"阿姊……"
  芸姨拿手绢替徐氏擦擦眼角,突然目光往苏子佩那儿转去,在看到苏子佩的时候,眼神一亮:"哎?这丫头是你家的?"
  徐氏朝苏子佩招招手:"子佩,过来,给大姨问好!"
  苏子佩拉着裙角上前两步,行了蹲礼,脆生生道:"子佩给大姨问好,阿娘时常提起您呢,说小时候常受您照顾呢。"
  其实苏子佩并没有说谎,虽然之前徐氏并没有过多地提起过芸姨,但是从她知道芸姨寡居且生病以后,就时常面露忧色,不由地念叨起小时候受芸姨照顾的事。
  芸姨瞧着虽然身量尚小,但是举止已然落落大方的苏子佩,笑得眼都眯起来了:"哎哟,这不是我们小妹小时候的样儿吗!可不是一模一样吗?"芸姨欣喜的声音在屋里荡漾开来,听到的人都微笑起来。
  赵氏笑道:"听姐姐这么一说,还真是的,妹妹母女俩,这么一瞧还真的跟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徐氏也笑着说:"子佩是像我,我瞧着也是和我小时候有些像呢。"
  苏子佩继续默默。其实她和她阿娘是长得有些像,毕竟是亲生母女,但是说是一模一样,却是有些夸张了。她的眼睛更像苏亶,虽然也继承了徐氏的大眼睛,却微微有些细长,偏丹凤眼一些,不过,不仔细看也是瞧不出来的。苏子佩与徐氏的嘴型也有些不一样,徐氏偏薄,而苏子佩的唇则相较偏莹润些,嘟嘟得有些可爱。
  听着屋里夫人们一言一语地说着笑,苏子佩就静静地站在徐氏身边,一直微笑地听她们说话。
  许是因为苏子佩与年幼的徐氏有些相像,芸姨很是喜欢她,拉着她的手一个劲地夸:"妹妹啊,你真有福气,瞧子佩这丫头,小小年纪已经这么懂事,真真是让人羡慕啊!"虽然是笑着说,但是有心人都还是听出了芸姨语气里的淡淡哀伤。芸姨一生无嗣,这大概是她此生最大的遗憾了。
  苏子佩收到徐氏的眼神,就那样乖巧地任芸姨拉着,时间稍微长了一些,便轻轻地扶着芸姨躺下,脆生道:"芸姨,您先躺会,子佩就在这里看着您,不许不乖……"虽然九岁装萝莉有些晚了,但是苏子佩觉得难得装一把还是OK的……
  芸姨高兴得很,任苏子佩扶着躺下,手却还是不肯放掉:"子佩啊,等会和芸姨一起用午膳啊,芸姨今儿真高兴……"
  苏子佩心里微微有些酸涩,这会儿的相处下来,芸姨性子和蔼,天性豁达,并没有悲天悯人,反而一直乐呵呵的,这样的好人却没能有好报,竟然没有给她一个自己的孩子。
  在这个母以子贵的时代里,也不知道无子的芸姨,在婆家受了多少气,丈夫过世以后,竟然还要受庶子的白眼。幸亏有个英国公的孝顺弟弟,这才算是没有落个凄凉晚年的下场。
  老小孩老小孩,苏子佩前世对付家里的那几位老人算是经验丰富,忙柔声柔道:"子佩不走呢,子佩还要监督芸姨用饭呢,芸姨,您先躺会,舅妈和阿娘也在这儿呢,她们也不走。"
  赵氏朝徐氏微微点头,露出赞许的笑容,轻声道:"子佩倒是个孝顺的。"
  徐氏语气微微有些自豪,也露出笑容:"这孩子,平时就喜欢缠着她阿耶,要不就是和她师傅一块不知道又在弄什么,不过,确实是个孝顺的孩子,和家中兄姊也是相处得好呢。"
  赵氏语气中透出羡慕:"妹妹好福气啊,不像我,长女已经出嫁,长子也外任不在身边,只有个次子,偏偏还不是个让人省心的,哎……"
  徐氏忙安慰道:"嫂子说笑了,谁不知道震郎是个有出息的,思文也是聪慧的,燕娘嫁的也是极好的,姐姐才是好福气呢!"
  赵氏刚想回她,却听到外面一阵嘈杂,抿唇一笑,对徐氏道:"是你兄长来了呢,年纪越大,越是风风火火!"
  苏子佩也是听到门外的动静了,微微侧身望向门口,心情略微激动,千古名人啊!黄海波嘴边时常挂着的那位徐道长啊!隋唐英雄传里又会算卦又会医术还会排兵布阵的牛神啊!
  【图】相面
  随着丫鬟撩开帘子,一位端着粥碗的男人急急匆匆地奔进了屋子。些微花白的头发和胡子,一双炯炯有神的鹰目,可是不知怎么了,原本该是威严的形象,因为被烧焦的胡子和头发,突然显得很有喜剧效果。
  苏子佩愣了,传说中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和程咬金、秦叔宝好得穿一条裤子的徐懋功,就这个形象?!要不是穿着古装,明显的和她家当年巷子口的那个卖烧饼的大爷差不了些许啊!烧焦了的须发,一身布衣,刀刻沧桑的脸庞上挂着乐呵呵的傻笑,分外地不配。
  "阿姊,来,喝粥了。"李绩端着粥碗弯腰对芸姨说道。
  芸姨看着弟弟跟哄孩子一样地哄她,微微嗔怪道:"家里难道没人煮粥了么?非得你一个大男人去?"
  李绩憨憨地挠挠脑袋,不语,只是嘿嘿地笑。
  赵氏一笑,道:"阿姊,这是夫君一片心意,他可不许我们跟他抢。"
  徐氏也安慰道:"阿姊,这是好福气呢,谁家弟弟这么懂事啊?"
  芸姨红着眼眶,哽咽道:"阿姊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其实阿姊真没事……阿姊……"
  李绩看姐姐红了眼眶,赶忙安慰道:"阿姊,这些都是弟弟心甘情愿做的,阿姊过去对弟弟多有照顾,如今弟弟当然也要好好待姐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周围几个女人都拿着手绢抹着眼角,似乎都是被眼前姐弟情深的场景给感动了。
  苏子佩瞧着李绩端着粥碗就傻站在那,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您动作快点行么?这粥都要冷了啊!不过想归想,这话她是没胆量说出来的。
  赵氏、徐氏搀着芸姨坐起来,靠在榻上,李绩就红着眼睛一勺一勺地喂,芸姨就哽咽着一勺一勺地吃。
  喝完了粥,屋子里不是妻妾就是姐妹,李绩也没太多避讳,就坐在屋里陪着姐姐一起聊天。
  李绩道:"小妹,你们如今也是回了京了,以后就经常来看看阿姊,阿姊甚是想念你呢,当年你可是最爱缠着阿姊的呢。"
  徐氏抿唇一笑:"兄长放心,如今也是离得近了,小妹定然会多多来探望阿姊,陪阿姊说说话解解闷的。"
  赵氏也笑道:"如此甚好,下次也记得带着瑰郎他们来,你们外赴任的时候,瑰郎可还小呢,如今可都是要娶媳妇的人了呢。说起来,瑰郎和我们思文倒是差不多年纪。"
  徐氏说起儿子,也是一脸的笑:"是啊,瑰郎比思文小一岁,如今也是十五了,上次还和我说起过,在学堂遇到了思文表哥,表哥可是个聪慧的,老师都夸呢。"
  赵氏乐呵呵道:"我们家思文,不比他哥哥,爱好习武,他也就是读书的料。听说你家双胞胎如今也是快一周岁了吧,妹妹可真是好福气。"
  徐氏淡淡道:"都不是省心的。瑰郎快是娶妻的年纪了,珉郎又淘气,俩小的也是要认操心的年纪,连这丫头,也不能让我放心!"
  苏子佩懒在徐氏身边,不服气道:"阿娘,我哪里不让你放心了啊?"
  屋里的人呵呵笑成一团,赵氏呵呵道:"就是,我们子佩可是乖巧的。是吧,子佩?"
  苏子佩嘟着嘴嗯嗯地点头,徐氏好笑地点着她光洁的脑门:"可真不谦虚!"
  李绩这才注意到角落里的小丫头,对着徐氏道:"你家丫头?"
  徐氏点头:"是啊,都九岁了呢,还跟个孩子一样。"
  苏子佩满头大汗,九岁,可不就是孩子嘛!不要跟我说什么十三四岁就要嫁人的话,那实在是太恐怖了。绝对的那啥啥啥啊。也还真的下的去手,摧残祖国花朵啊……俩十几岁的娃娃,过家家还差不多!
  李绩摸摸胡须,还是焦的……"丫头倒是长得挺有福气。"
  徐氏一听这话,眼睛一亮,灼灼地盯着兄长,一脸期待。李绩除了会排兵布阵,其实各种旁门左道也都懂点。可不是嘛,刘怡昇、苏亶,孙思邈,嗔广大师,哪个不是杂七杂八都学了一堆啊?道士还能兼职医生呢,谁说将军不能兼职术士的啊?
  苏子佩这会更汗了。合着她舅舅不仅是想要和她家巷子口的烧饼大爷抢岗位,还打算和孙道长抢饭碗啊?
  其实,是苏子佩忘记了,李绩在隋唐演义了,可是以牛鼻子道长的形象出现的啊!虽然不是职业道士,但是说话也是玄乎得很。不玄乎,怎么混三朝啊?那说直话的,哪个不是X得很惨啊?就算是遇到了一代明君的魏征,最后还不是落得个推坟抹碑的下场?虽然唐太宗是不会承认他是因为被魏征那张嘴给气得,但是,起码这也是一部分原因啊……
  明代思想家对李绩有一个很贴切的形容。李绩,于李密,忠也;于单雄信,义也;于兵士,恤也;于唐朝,始终如一,灭之高句丽,功至高也。

当前:第17/12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