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长耀史册上》第61/62页


现在的第十军,已经和外界失去了一切的联系。成了地地道道的困守衡阳的孤家寡人。
困兽犹斗,可是这只困兽在笼子里折腾了四十多天,牢笼被他们撞的几乎稀巴烂。但是他们的体力也消耗到了极限,再也没什么力气挣扎了。如果此刻有一股外力在这凌乱的牢笼外撕扯一把,说不定这只牢笼里的猛兽就有逃脱的希望,可是也没有。
和横山勇的几番交手,让李岳更加坚信一句话,“兵者,诡道也。”也就是所谓的兵不厌诈。他开始有些后悔,那么快的处死了容有略。如果这***还在,说不定能从他嘴里套出些东西来。他又摇了摇头,觉得毕竟不现实,像他这样的间谍,恐怕死,也不会说什么。
容有略错了吗?他好像只是和自己一样,为了自己的国度而流血。李岳开始有些觉得容有略很有几分可怜。他毕竟是一个忠于职守的军人,可是他的国家却抛弃了他。
我想那个王八犊子干什么?李岳笑了笑,笑的很苦涩。
想到第十军的前途,李岳的心就莫名的纠结。
“军座”二胡突然跑了过来,把手背到了身后,笑嘻嘻的问道:“军座,你猜我给你带什么东西来了?”
李岳还是闭着眼睛,用力的闻了闻,好像只需要闻一下,就知道二胡在玩什么鬼把戏。片刻,他说道:“你小子从哪弄来的烟?“
二胡嘻嘻一笑,递给李岳半盒香烟,嬉皮笑脸的说道:“我从葛师长那拿的。”可能是希望自己的情绪能给军长排解一些心中的郁郁,所以二胡一直把笑挂在脸上。
李岳瞥了他一眼,说道:“拿的?我看多半是偷的吧?你小子这毛病就不能惯着,赃物拿来,我没收了!”说着伸出了右手,等着二胡把烟放到手上。
二胡想了想,还是觉得把烟老老实实的交给李岳比较好,不然又被打断腿的危险。
二胡笑着递过烟,李岳点了一根,大大的吸了一口,脸上仿佛有些陶醉。他刚吐出烟圈,孙鸣玉匆忙跑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两个抬着尸体的士兵。
李岳的心立刻提了起来,他又想起了周庆祥和那半包烟。他看看手里的烟,颤抖着声音问道:“孙鸣玉,你抬的是,是谁?”难道是葛先才?李岳现在一想到烟,就想起自己的师长。
孙鸣玉见李岳表情有异,稍一转念,知道他想起了周庆祥,说道:“又一个叛徒!”
李岳的心一宽,使劲抽了口烟问道:“怎么回事。”虽然第十军又出了个叛徒,但毕竟不是葛先才。
孙鸣玉皱眉说道:“我本来是想,容有略虽然死了,但是他留下来的电台咱们可以利用。”
李岳点点头,觉得孙鸣玉考虑的很周到,自己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但看看孙鸣玉的苦瓜脸,李岳不猜都知道他功败垂成。
“哪知道我去的时候,这家伙已经给破坏了。”说着孙鸣玉指了指士兵抬的尸体。
李岳叹道:“没有就没有吧,正好落个耳根清净。”
孙鸣玉道:“但是我发现了这个。”说着他递给李岳一张纸。
李岳打开那张纸,见上面写着,“西,33、30、8,北,4、40,南,68,东,116。”一时也不解其中的含义。他抬头问孙鸣玉:“你觉得这是什么意思?”
孙鸣玉摇摇头,说道:“这东西写的坐标不坐标,密码不密码的,我也不懂。”
李岳把那张纸叠好,放在了兜里。若有所思的感叹道:“我的指挥被炸两天了吧?”
孙鸣玉答道:“是啊!”
李岳又漫不经心的问了一句,“咱们在衡阳守了多久了?”
孙鸣玉算了算,说道:“军座,咱们固守衡阳,已经四十七天了。”语气中充满了不满,当初说要我们守十天半个月,现在都一个半月了,援兵还没有消息,这不是把我们当后娘养的吗?
李岳没有在说话,又开始闭目养神,这段时间他太累了,而且又负伤不轻,也该好好歇歇。
他真的在养神?还是在心中默默的考虑什么难以言喻的事情?
天近中午,二胡叫他去吃饭,李岳坐在桌前,左肩受伤,端不得碗,只能低头往嘴里扒,才扒了一口,一名士兵进来报告,说西边的日军116师团突破的预十师的防线,葛师长正在前线组织士兵反击。
李岳回答了一句“知道了”继续低头扒饭。突然,他似乎想起了什么,伸手把口袋里孙鸣玉给他的那张纸掏了出来。
西面,116师团,正对应着那张纸上的“西,116”。他又想到,从南边一直猛攻的日军68师团,正对应着“南,58。”
李岳再也没有心思吃饭了。他发觉,那张纸上写的很可能是日军的兵力部署。如果果真如此,衡阳外围的日军就不仅仅是已知的那四个师团了。难道横山勇又增兵了?李岳从自己对日军的记忆力搜寻着日军的番号,对应的应该是,33师团、30师团、第4师团、40师团、68师团、116师团、和第8混成旅团。如此算来,衡阳城外已经有了日军6个师团又一个旅团的兵力,不下二十万人。
李岳的心迅速的沉了下去,想不到横山勇为了区区一座衡阳,竟然如此的大下血本。
不对!横山勇这么做,明显不是冲着衡阳来的!因为前天他还问过前线的士兵,所有的士兵都回答说日军的攻击部队只有68师团和116师团。那横山勇在衡阳城外屯兵二十万,是要干什么?
围点打援!
想到这些之后,李岳自从衡阳被困,第一次期盼援军不要来。不要来,不要来,千万不要来。
事情总是这样,当你希望援兵来的时候,他不来,可你不希望他来的时候,他却来了。两天以前,第十军还能和外界保持联系的时候,李岳已经得知,王金焕的七十四军五十八师已经到了衡东,离衡阳应该只有三四天的路了。当时他还比较高兴,现在却后怕起来,这个王大炮要是真的来了,不是立刻就被包了饺子?
援救衡阳的部队又岂止是七十四军的一个师?欧震的第四军,关麟征的第十五集团军,罗卓英的第十九集团军,李玉堂的第二十七集团军,甚至老头子从不轻动的第一百军,都在援军之列。第九战区可是倾巢出动,援救衡阳。
怎么办?怎么办?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九战区的几十万官兵这样没有任何知觉的进入横山勇预设的埋伏之中。
蓦然,一个想法从他的心底升起,但立刻被他否定。不行!绝对不行,这样做,怎么能对得起党国,不仅对不起党国,而且还会成为民族的罪人被钉在耻辱柱上!
还有其他办法吗?显然,答案是没有。
为了国家的未来,我李岳一个人的名声又算得了什么?李岳在心里试图说服自己。来不及考虑太多,自己每拖延一分,战区主力部队就多一分危险。当年李川为了虎贲,赌上了身家性命,我李岳又为何不能?
他马上叫二胡把孙鸣玉、葛先才等人都叫到指挥部开会。
很快,李岳的指挥部里有了些生气,李岳命令二胡带人封锁了会场,不许任何人出入。
会议开的时间并不算长,半个小时以后,指挥部的门开了,李岳第一个走了出来,后面跟着一群垂头丧气的将军。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李岳签署的一份命令。
孙鸣玉走到李岳身边,悲戚的说道:“军座,我走了!”
李岳点点头,嘱咐道:“一切小心,一有消息,马上通知我。”
黄昏时分,孙鸣玉风风火火的回来了,告诉李岳,一切都谈妥了。李岳眼含泪水向部署下到了命令,停止抵抗,向日军投降。
这就是李岳一直在心里说服自己要做的事情:停止抵抗,放下武器,投降敌人。





正文 第八十八章 精忠长耀史册上,万丈光芒!
狗狗书籍网 更新时间:2011-2-20 1:36:34 本章字数:3887

衡阳的这一变故,不仅大出第十军士兵和九战区指挥官乃至蒋介石的意料,连横山勇都没料到。
如果横山勇能提前预料到第十军在无法与外界联系的情况下会选择投降的话,他一定会千叮咛万嘱咐的告诉手下的师团长,不许接受支那军队的投降。但是他没有,而现在,木已成舟,一切都晚了。
但是无论如何,第十军停止了抵抗,挑起白棋,向68师团投降了。68师团师团长堤三树男是个地道的武士,衡阳一战,旷日持久,使得他对守卫衡阳的第十军心中有种难以言明的敬意,因此,在孙鸣玉找他商量投降条件的时候,他满口的答应。
在堤三树男看来,就算是有条件的投降,第十军这支拥有钢铁一般意志的军队还是倒在了自己的脚下。
孙鸣玉当时提的条件是,保留第十军建制,第十军依旧驻守衡阳,优待第十军的官兵,尤其是伤员,一定要及时的医治。孙鸣玉当时根本没指望对方能接受这三个条件,他是本着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立场提的条件,哪知道堤三树男当着不少日本记者的面,乐呵呵的一口答应了下来。
尽管横山勇闻讯之后,气的吹胡子瞪眼,却也是无可奈何了,第十军投降了,衡阳的枪声停止了,他围点打援的计划也就泡汤了,最令他无法忍受的是,堤三树男在接受支那军队投降的时候,竟然提前没和他商量。他现在想到了一句中国的老话“人算不如天算。”他横山勇机关算尽,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李岳会在这个时候选择投降,更没想到堤三树男这个愣货竟然答应的那么爽快。但是此事已经木已成舟,他就算再愤怒,面对既定事实,也无可奈何了。
横山勇的眼光远比这几位师团长看的远的多,衡阳一战,他看到了很多战场外的东西,这些东西都使他觉得很是绝望,他甚至觉得,他所忠诚的大日本皇军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为了未来,为了战后的事宜,他决定优待第十军的士兵,给第十军的伤员及时的治疗。
事实果然如他所料,一年之后,大日本皇军大败亏输,连本土都被美国人所占据。而在东京审判的时候,横山勇却因为优待俘虏等种种事宜,被判处无罪释放。
眼见得木已成舟,横山勇也就来了个就坡下驴,宣布第十军改编为“先和军”,由李岳任军长。他想借这个机会,狠狠的打击中国军队的士气,果然,远在重庆的蒋介石听到这个消息,气的大骂:“娘希匹!我以为他李岳最不济也是个祖大寿,谁知道他竟然是洪承畴!”
先和军成立那天,李岳依旧穿着国军军长的服装,肩膀上将星闪耀的出现在了现场。横山勇在临时搭起来的授旗台上把先和军的军旗授给李岳,李岳没有接,反倒冷笑一声,大声说道:“我中华自古只有战死的将军,没有屈膝的男儿,我李岳,绝不会向小日本奴颜屈膝!”说着,他用手指着一脸愕然的横山勇,说道:“我告诉你,老子不是被你们打败的,老子是自己被自己打败的!”说着他迅速的拔出手枪,面露微笑,横山勇却吃惊不小,以为李岳要对他下手,哪知道李岳说道:“横山勇,你不配死在我的手上,以后自会有人替我找你算账。”说罢,李岳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枪响了,李岳缓缓的倒在地上,额角流出一行滚烫的鲜血。
台下有许多第十军的士兵,他们见军长自杀,登时一阵大乱,日军费了好多周折,才把这些士兵弹压下去,整顿好队伍。但是,他们发现第十军预备第十师师长葛先才不见了。
葛先才正是趁着那阵忙乱逃跑了的,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去重庆,找委员长,眼睁睁的看着军长自杀,他不能无动于衷,他要让委员长知道,第十军的军长是为什么自杀的。
葛先才费尽了周折,才来到重庆,让他意外的是,等待他的不是冰冷的牢房,而是温暖的卧房。更意外的是,蒋介石竟然接见了他。

当前:第61/6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