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电青霜录》第1/55页


声明:本书为狗狗书籍网(gouyg.com)的用户上传至其在本站的存储空间,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以下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
找好书,看好书,与大家分享好书,


---------------------------用户上传之内容开始--------------------------------
[紫电青霜录 / 轻杖胜马一壶醋 著 ]
作品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为了让作者 轻杖胜马一壶醋能提供更多更好的作品,请您购买请购买正版图书!

书籍介绍:
  大宋与大辽,百年和平与争斗,孰败孰胜?
  英雄侠士,家国恩仇,风雨江湖,飘摇朝堂!
  将军百战身名裂,独留忠义侠骨香

------章节内容开始-------

风云际会斗真定 引子
狗狗书籍网 更新时间:2012-5-22 17:26:48 本章字数:2949

 大宋祥符九年
  河北真定府,是大宋朝黄河以北的第一大城,西依太行山,东扼大平原,从此往北,不到二百里就是宋、辽交界的白沟河。自从檀渊之盟后,宋辽交好,真定府被真宗皇帝钦定为互易之市,因此宋客辽商,皆集于此,使得真定府日益繁华兴旺,买卖铺户一日多于一日。
  人多事多,这是常例,尤其是两国交界之处,多是两国犯科做案,亡命之徒隐身逃窜之地,更是龙蛇混杂,难以镇慑。
  可这真定府,却是一个大大的例外,平常百姓不清楚,可江湖人士却明白的很,真定府的人不好惹。
  这不好惹,并不是说真定府的老百姓有多历害,这地方的老百姓和其它地方的人一样,终日劳作,耕读闲时虽也和几个江湖把式学几手拳棒,但那在江湖人眼里算什么呢。
  这不好惹,特指两个半人,先说这半个人,乃是真定府知府,这知府大人姓杨,名京龙,号飞天。是国初明将,太原金刀令公杨业的五代孙,这杨家代代忠良,世世贤臣,到这杨京龙十八岁时,小伙子已是文武双全,在祥符六年,真宗皇上开科取士的时候,凭着掌中刀,手中笔,夺得文壮元、武探花。
  到皇上赐宴时,杨壮元大名已传遍京城,因此皇上特地垂询,才得知是金刀令公之后,圣心大悦,钦点为真定府知府,兼兵马提辖,并做大媒,将左相冠准冠大人的孙女许配给杨京龙。
  杨知府出身仕宦之家,深谙统驭之道,明白这边州界县,人多彪悍,困此上任伊始,先整兵马,三日斩九人,人头立干校场,所属官佐,顿知新提辖是虎威官长,早已是战战战兢兢,谁还敢不服号令。
  杨知府大堂接印,别的没做,就先把前任遗案接了过来。从中理出两件豪强土绅强抢土地妻女的案子,审理明白,知其民愤极大,当时拿出霹雳手段,从犯各杖八十,流放三千里边远军州,两个主犯却在知府朱批笔下丧命。又抓获一名采花飞贼,杨知府自幼即读圣贤书,如此不恨这坏人名节之辈,也一并斩了。人头悬于城门高处,以示杀一儆百,顿时杨青天之名响于河北诸府,一般毛贼那还敢来探虎须。
  但杨知府毕竟是官场中人,与江湖两条路。江湖豪杰知其不好惹,但我不犯案,你又其奈我何,故此也不甚惧,可来到真定府毕竟不能像他处那样,快意恩仇,动辄拨刀,因此才将他算做半个不好惹。
  这另外两个则身份大不相同,头一位是真定府的三班都头,人称铜拳飞捕的金正,金大爷。金老捕头已年过六十,出身武林第一大派,是少林寺上代掌门堂空长老的寄名弟子,一身横练工夫,外家工夫已是登峰造极的地步,年虽已过花甲,可是工夫是愈老弥精,一双铁拳打遍河北无敌手,十数年前,就已经隐然有领导河北武林之威。
  按说金大爷的身份,不该屈居在官府中做一个听唤的役头。只是这金大爷年轻时,学艺初成报国心切,在一次辽兵掠境时,曾率数百子弟,为保家园与敌兵血战被围。眼看众部属已是死伤所剩无已,正准备一死尽忠之时,恰有一支宋兵出敌不意闯入重围,将其救出,但敌兵势众,虽然金大爷被完全救出来,可是宋兵带队将领却负伤不轻。金大爷感其忠国爱民之心,与其结为挚友,这人就是杨知府的叔父,杨文忠。
  后来战事平定,两人不忍别离,彻夜摆酒长谈,杨将军问起金大爷以后的打算,金大爷长叹一声道:“学艺十几年,原准备是回家来聚妻生子,忙时务农,闲时练武强身,安度一生,不想这一场战乱,家族兄弟大都尽丧沙场,田园土地也都荒了。战乱虽平,可我却无以为生,看来以后也只好流浪江湖,除暴安良,也算对得起师父传我这一身武艺的苦心了”。
  杨文忠却微微一笑,摆摆手道:“贤弟错了,我知你不惯拘束,不肯和我回京中去。但我觉得贤弟你也不能浪迹天涯,做一个江湖人”。
  金正一愣,问道:“大哥此话怎么说”。
  杨文忠道:“这真定府,地处两国界边,西依大山,东扼南下大路,太祖皇帝知其为兵家必经之地,故在此高墙深沟,立这一座大城。为东黄河的屏障,以防辽兵南下,而辽军数次南下,也屡挫坚城之下,此府被辽军视为犯我的眼下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我想敌军以后再来,必不会还像以前那样强攻硬取,很可能会先派间谍密探。或为武功高强之士,或为三教九流人等混入城中,平时探我虚实,敌兵来时则为内应,我若不防,此城以后难保。真定府一丢,恐怕这黄河以北,非我大宋所有了”。
  金正未等听完,早已大吃一惊,呼的站起来问道:“如此说来,我们就没有办法了吗?”杨文忠又是一笑,伸手请金正“贤弟请坐,我说这番话,就是说我已有防备之策,只是要委屈贤弟”。
  金正一摇头:“只要保我家乡不受敌兵侵扰,别说委屈,舍命都可,大哥有什么话请直说就是”。
  杨文忠一伸大拇指:“贤弟真是忠勇之士,咱们干了这杯”。
  两人喝完,杨文忠继续道:“我看这真定府,知府大人虽然清明可敬,可这三班捕快却是无能之辈,抓一两个小毛贼吓唬一下百姓倒是可以。让他们对付辽贼的能间干谍,却差之太远,我与这府尊大人乃世交,贤弟既已家破田无,何不就在此暂充捕快,一则有安身之处,二则也可为国效力”。
  金正听完略为沉思“好吧,只是为吏,向为门规所禁,还要请示师父,只要师父同意,我就做一做这三班衙役头试试”。
  后来金正果然亲自回到师门,向觉空长老说明一切,觉空长老觉得此事甚大,又召集各堂首座长老研商,皆说为国事大,破此一例,但不得仗官势欺人,要善待武林人士,金正点头应允,返回真定,投到当时的知府林文宣,林大人属下。
  后来的历任知府却已知道这有一位金捕头,出身武林正门,为人忠正,也都不把金大爷当属下看,赏钱上自然分外多一些不算,办事上更是都交下来就不再管,让金大爷放手去做,金爷为人既正,武功也高,江湖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不仅抓获了不少的辽国探子,也将真定府内手附近的江湖败类收拾了不少,尤其是一双铁拳,与人过招极少用兵刃,铁尺锁链,不过是样子而已,只要是遇上,赤手空拳,你也跑不掉。所以十几年下来,人 送外号“铁拳飞捕”。这杨知府上任,见到金大爷,更是尊称叔父,宾主之间处的亲密无间,金大爷除了抓差办案,还兼任了真定府兵马教头。
  这第二位不好惹的人物和杨知府、金大爷二位不一样,因为这两个人,多多少少都沾了个官字,可这位就不同了,不仅和官挨不上边。和钱也无缘。此人姓吴,名世清。此人年刚三十,乃是天下第一大帮主的亲传弟子,自幼跟在帮主身边,学艺二十年。降龙十八掌已有八成火候,为人干炼、刚正,极得帮中众长老的喜爱,也传了不少看家的本领,因此上除了掌上功夫之外,轻功兵刃亦是不同凡响,尤其是丐帮的秘技,易容化妆之术,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兰。帮中无人比得过,帮中早已视为下任帮主的不二之选。只因丐帮有一规定,帮主接任须得至少三年分舵舵主的资历,已便帮主掌管下情,不至高高在上,不了解帮中底细。才在二年前,派到真定分舵任舵主。来此不久江湖上就传开了“千面神丐”的名声,说他千面百脸,令人不知其真面目,则掌法武功如神,防不胜防。
  有这三人在此,你说谁还敢造次。





风云际会斗真定 第一章(上) 出巡
狗狗书籍网 更新时间:2012-5-22 17:26:48 本章字数:2742

 祥符十年七月,从东京汴梁北门**营中,驶出一千马队,这一千人,都是身高马大,长相雄悍,刚出营门已是齐抖丝疆,稳住坐骑,前面二百人,一色黑马,各执长枪。左边是二百名骑黄马的士兵,也是各执长枪,右边是二百名骑青马,后面的二百名骑江马。全都是盔甲鲜明,拱卫着中间的二百名马队,这二百名马队中间,又有三人极为特殊,仍是将军打扮,左边的一个铜盔铜甲,盔上飘着斗大的红缨,手执春秋大刀,右边的一个也是铜盔铜甲,只是铜盔上的一红绒球,突突乱战,手拈大枪,夹在两位中间的看来是指挥,身着银盔银甲,年有六十多岁,白净净的一张脸,重眉细目,紧闭嘴唇,不拘言笑,好像有什么重大的事担在心上一样,骑一匹黑如绸缎蹄如白绫的“乌云羞雪”的白马。手中没有兵刃,马鞍上挂着一杆长枪,尺半的枪刃,闪闪放光,斗大的江缨,随风而摆,斜披白色战袍,在他的后背上有一黄色包袱,细细长长的,好像锏一样的东西,包袱的两头系在背后。 一千人摆好位置,右边的那位将官看了看周围,向中间那位老将说道:“人已整齐,将军我们出发吧!”老将军点点头,铜甲将军把右手一挥,一千兵马,顿时如狂风般直奔黄河渡口而去。
  经大名,过邯郸,一千马队一路之上除了喂马吃饭,并不休息,两天时间,七月十五午时,已赶到了真定府城下。
  真定府知府兼兵马提辖使杨京龙杨大人早已得到枢密院秘令,将皇上特使将带密旨到本府,故此一大早,早已寇带整齐,带领属下在城南等候,远远望见南面大路上尘土飞扬,冲天而起,知是大队兵马将到,忙闪到路边,不大工夫,马蹄爆豆般响起来,早有二百马队,狂风般卷到前边。带队军士一声吆喝,齐刷刷将马一带。顿时止住,后边大队也冲了过来。中间的二队人马中间,一杆红色大旗随风飘扬,中间绣一白色“杨”字,杨京龙知道旗下就是特使,忙带领众属下跪倒高声道:“真定府知府杨京龙恭迎特使”。
  为首三将并不下马,一千马队也都不动,中间的老将军将手一伸,虚虚一拉:“杨知府请起,不必多礼,此处不是讲话之所,咱们进城再谈。”
  杨文龙答应一声道:“卑职前边带路,”也不上轿,只身在前,三位将军骑马随行,一千马队在后,齐齐下马,拉马进城,进城门大街北行,约有里路到达十字大街口,向右一转,已到府门前,三位将军翻身下马,早有随从,将马牵过去,老将军撤身一看,北边临大街就是知府衙门,前有照壁,高有丈二,宽有三丈,再往前,五间开阔一座大门,中间两扇大门,两边是鸣冤鼓,两边站立八名捕快,各挎短刀,因是迎接官差,附近已经净街,不许行人来往,大门巍峨雄伟,老将军微微一笑道:“好气派的衙门”。
  杨京龙一恭身道:“边城小邑,那能入大人法眼,大人既到府衙,就请众将士入营休息吧”。
  老将军道:“好吧”。杨知府叫过提辖副使李将军:“将禁军弟兄领到军营,好好招待,不可怠慢”。李副提辖答应一声,随后去了。
  杨京龙一回身,向老将军道:“大人一路鞍马劳累,请进府休息”。老将军一点头,杨文龙前边带路,三位将军随后,带着金捕头及众捕快穿过大堂,进到二堂,金正指挥众捕头布好警戒,随后进去。
  五人进堂,老将军先解下身上包袱捧到桌上放好,刚一回身,杨文龙早已翻身跪倒道:“侄儿杨文龙参见叔父”。
  老将军哈哈一笑:“孩子免礼免礼”。一伸手托起杨文龙,“孩子两年不见啦,这知府可不好当吧?“只见金正也几步上前,扑通跪下:“大哥三十多年没见,大哥身体还好吗?”原来这老将军不是别人,正是殿前兵马司太尉杨文忠。
  杨文忠赶紧一伸手,拉起金正道:“三十年不见了,贤弟你见老了呀!”金正眼泪早已滚滚而下,“三十年了,我可想死大哥了,早就想去看望大哥,可这老是抽不开身,大哥你说我老,你这胡子不也白了一半多了。
  杨文忠苦笑一声,“国事不清,别说年老,即使年轻,光这御贼防寇,也把人愁白了头啊。”两位老人执手而视,不由苦笑。
  杨京龙见两位老人家甚是感伤。忙道:“两位叔父,三十年不见了,今日在此重逢正是好事,何必再提那些伤心事,我们应该为叔父大人摆酒接风才是”。
  金正赶擦一擦眼泪,笑道:“就是,几十年没见,见到了高兴才是,我怎么掉起泪来了,京龙说得对,我们喝酒,大哥我要和你来个一醉方休。”
  杨文忠一听,摆摆手:“不行,这次我来带有圣上特旨,可不敢喝酒,以免误事,来,贤弟,京龙见见这二位将军。”杨文忠一指高的那位。“这位是郑通,郑将军,乃了开国王郑恩之后,家传六十四路春秋刀法。杀法勇猛,任殿前左班头。这位是高猛,是高琼之孙,高家枪法与我们杨家枪法同出一源,威猛绝伦,任殿前右班头。是我特地从禁军中调来的,你们见见,以后多亲近。”
  杨京龙和金正,忙道:“久仰久仰”彼此见礼。见这郑将军身高八尺,肩宽背厚,面色默黑的,豹眉园眼,满脸胡须,半寸多长扎散着,铜盔铜甲,上飘红缨,往那一站如金钢一样。高将军却是个白脸汉子,眉清目秀,个不太高,细腰、宽肩,头上是铜盔红绒球,甚是文静,只是两只眼睛开阖间,灼灼逼人。
  杨京龙请四位坐下道:“叔父,这次是什么大事,还要你亲自携带皇上特旨到边关来”。
  杨文忠叹了口气问道:“孩子这地方安全嘛”?杨京龙道:“这是我的二堂,金叔父已布下警戒,无人能进,叔父直说就是。
  杨文忠道:“我朝不幸,冠承相远逐眉州之后,择相脸当,奸臣丁谓掌握朝庭大权,贤良忠臣罢逐之下,所剩无已,政治腐败,我等屡谏圣上不听,辽国密探早已得知内情,因此辽贼给皇上送来国书一封,说是我朝失道,民情激奋,他们要伐无道,救百姓,侵略中原。皇上这才着急,幸有我国在辽国的内线,报知辽国进兵,是在九月初,秋高草盛之时,利用铁骑分兵两路掠我中原,因此皇上才派我奉特旨,持金牌到边关来,针对敌兵计划调度兵马,以备敌患”。

当前:第1/5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