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香》第3/55页



“我们的。”轻下指令。

朦胧间,女孩再度闯进了记忆的洪流,跟着洪流激烈飘荡。

她极度心慌,直到眼前出现一道温暖的光芒。她被吸引了过去。

慢慢地,在她心跳逐渐趋缓、灵魂触及芒晕之际,她的唇间牵出了一道勾人心魂的浅笑。

“那里,我们的一切……”

第一章

北宋,东京汴梁--暖暖的阳光普照。

“来来来,快来买又香又大的香糖栗子,粒粒经过挑选,买一斤送一两,好吃多奇Qīsuū.сom书买些,坏栗子的不算钱咧--”

盛夏的京城热闹异常,窄小交错的巷道挤满了努力吆喝的摊贩。

从字画贩售,到童玩小担,一摊接过一摊,放眼人脸人背,处处繁荣景象。

而杂杳的人群中,有两名男子特别引人注目,原因无他,因为他俩正是“封记”海味干货行的收款代表--整条长街上食品摊的衣食父母。

因为街上大多数的饮食店家、食担,都使用封记出货的海鲜山产干货,且用过的人莫不称赞封记的干货“物美价廉”。

就因为“物美”,所以用了封记干货的担子生意特别兴旺;也因为“价廉”,即使是小小生意,也能大大受惠。

于是,“封记”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大大小小摊贩口中的“衣食父母”了。

二少爷,这个月庆祥铺子该收的货款才给了一半,瞧那祥老爷子一脸的困难,会不会真的交不出余款吶?如果真交不钱来,咱们是不是得告诉大少爷,将他列为“信誉不良户”?”

小伙计孝春怀里紧紧拽着布包,将刚刚一路上收来的货款压得牢牢,惟恐一个闪神,就得三辈子作牛作马来还。

一袭青衣飘飘,封轻岚走在孝春前头,脚步随性,眉眼尽是和气。

“不急。”

他一面回答,一面笑着和一旁卖羹汤的老翁打招呼。

老翁在这街上卖羹汤已有数十年时间,一家子吃穿全靠这儿,他羹里添的菇类、鱼片干货,就是向街底的庆祥铺子买的。

虽说料理的材料有诸多选择,而干货固然不是最佳的抉择,可却是省去时间、距离的最好考量。

最起码,像卖羹的老翁一类的小贩,就无须为了在羹里添点鲜味,还得天天提着钓竿问候河神。

给人方便,也就是给自己方便--这便是封家作生意的不二箴言。

“可是二少爷,今早出门,大少爷还千叮咛万嘱咐地告诉孝春,要孝春……盯着您将货款收齐的。”

“你说,大哥要你“盯”着我?”打趣地睨了身后的少年一眼。

“不……不是,孝春哪敢盯少爷!”他又不是大白天作贼--胆子大了。“只是大少爷说了,咱们店里的东西卖得够便宜,再让人赊帐,哪说得过去。”

像二少爷这样让人一赊再赊,摆明就像在开救济院,只怕一街子的小猫、小狗都给养得肥嘟嘟,封家上下十余口却给饿扁了。

“唉!你又听了我大哥的恶言恶语了。”封轻岚瘪瘪嘴,掉头转进一条巷子内。

孝春忙跟上,微喘道:“但是大少爷他说的也对呀!”

“我没说他错,只是作买卖方法有好几种,刚柔并济,才会财源滚滚。”

他大哥封栖云常说他是下了锅的面条--硬不起来,可他瞧大哥那脾气才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如果天天收帐如讨债,迟早会连熟客都给赶跑的!

“刚柔并济?”

见孝春一脸疑惑,封轻岚干脆来个“就地取材”,他霍地指向路旁一名该是做错事而正被爹娘修理的娃儿。

“瞧见没?”

当前:第3/5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