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代购的六零生涯》第16/210页


  “老爷子,我是受不起的,毕竟说起来我闺女也是给他骗了的。”
  聂荣扶起了外公来,苦笑道。特么的这叫个什么事儿,早知道呀……
  世上有钱难买早知道的,想想大着肚子的闺女,聂荣是真的要郁闷死了。
  “老大,你觉得这事儿该怎么办?你自己说。”
  外公踢了一脚他养大倚重的长子,问道。
  “爹,你们就当我死了吧!”跪在地上的叶大舅,头也不抬,实在看不出来他在想些什么。时间似乎是停滞了一般的时候,他说出了这话,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大舅妈自从看到大舅的那一刻就开始哭,这会儿已经哭的快要晕厥了,听了这话,反而慢慢地停了下来,两口子生活了几十年,谁还不知道谁呢。她的丈夫,当家人,老来伴的枕边人,放弃了自己一家子……
  最后,聂荣和外公二人达成了一致,既然儿子已经入赘了,已经做出了选择了,那么他就随了他的意。
  只是对不住儿媳和孙子了。
  “老大,给你爸磕头,从今儿开始,你没爸了,咱们回去就给爸办葬。”
  外公冷硬的声音中带着哽咽,命令大孙子道。
  面色铁青地大表哥很是听话,三个响头毫不迟疑。
  生养之恩他已经还了,以后没爹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虽然有些无奈,可叶念国大致地预料到了。
  聂荣不会让自家闺女面对风言风语,这是肯定的,怂的一批的大舅哪怕是为了不饿肚子也会选择聂家的。
  只怕不止是叶念国预料到了,外公和大舅妈,大表哥只怕都心里有点数的,毕竟他们比起叶念国来,更加地了解大舅。
  叶妈半抱着已经快要瘫了的大嫂,哭的伤心不已。反倒是大舅妈不像是当事人一样,真的平静了下来。
  叶念国倒还算是平静,搀扶着腿软地站不住地外公,无奈极了。
  “好了,散了吧。你要的东西下个月打发个人来吧,仅此一回。”
  聂荣带着耷拉着脑袋的大舅走了,半山坡上只剩下了叶念国一行人。
  外公和大舅妈再也撑不住地坐到了地上,大表哥还跪着,目送着聂荣和大舅的离去,从此之后,这两人应该这辈子都不会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了。
  半晌,叶老二从山顶下来之后,叶念国背着外公,大表哥背着大舅妈,叶老二搀扶着叶妈,一行人开始下山。
  事情似乎就这么解决了。
  看似轻松,可每个人,包括叶念国在内都是精疲力竭。
  因为要开拖拉机回去的缘故,叶念国在农场的饭店买了饭菜,倒也不用强迫,如今的人,没谁会浪费粮食,别说一人一碗面了,即便是一桌子的饭菜,大家都能吃下去。
  一碗热腾腾的汤面下肚,似乎力气都回来了一样,刚刚的伤悲也平息了很多。
  他们一行人直到夜里九点多才回到村里,太阳下山之后路实在是不好走,叶念国开的很慢很慢,几乎是挪回来的。
  连夜地叶念国将农场的回执给了村长,包括拖拉机的摇把也还了回去。
  回到家之后,精疲力竭的众人喝了一碗小妹烧的面汤之后,直接地瘫在了床上。
  不管是精神还是身体,都已经累极,可除了叶老二之外,其他人都休息的不怎么好就对了。
  第二天早上,听着叶妈的惊呼声,叶念国等人才晓得外公竟然病了,显然,老人家对于这事儿没办法释怀就对了。
  叶老三跑出去找了赤脚大夫来,开了药也就只能这么养着了。
  因为外公病了的缘故,大家似乎迅速地就忘记了大舅这个人一样,全心全意地照顾起了外公……


第21章
  赤脚医生开了药,不是西药,而是中药,不是不想去看好大夫,而是如今的环境就这样,医院里稍微能干点儿的大夫早就被弄成牛鬼蛇神了,不是去改造就是下乡了。
  至于剩下的么,也不是没有好的,只是凤毛麟角罢了。
  如今叶家能让人请来的这位也只是因为离得近,他的爷爷,父亲都是这远近有名的赤脚医生,到了儿子,当然也只能走这条路了。
  没辙的情况下,大家还是会愿意相信的,只要吃不死人就没大问题。
  也许是因为现在人吃药的比较少的原因,所以耐药性不足,亦或者现在人的身体素质要比后世人强些,总之吃了三幅草药之后,外公渐渐地好起来了。
  当然,跟叶妈的精心照顾同样也是分不开的。
  毕竟每天两碗面汤,一碗挂面卧鸡蛋地吃着,偶尔还有鸡蛋糕,饼干这些东西地补着,还能求着什么呢?
  也是经过这些日子,外公等人也算是晓得了,叶家的日子过的是真好呀,比起他们来简直天上地下。
  当然,整个村子的人大多都是面色红润的,吃不饱的只是少数。
  不仅是外公的身体好转了很多,脸色正常起来了,就是大舅妈和大表哥两个也是一样地。
  能填饱肚子简直不要太幸福了,这种日子跟神仙过的没什么差别了。
  唯独说起大舅来,所有人都没有办法展颜就对了,遇上这么个糟心人,他们能怎么着?
  叶念国忙着呢,这些日子村上从北山农场弄来了一车的山货和两车的大木头。木头没他的份儿,不过山货还是让他挣了不少的,叶念国这也就满足了。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所以吃食的生意永远都不会过气,山货在他们看来不值什么,可是对于叶念国的客户来说,这才是好东西呢。
  叶念国拿出来的东西单单是“野生”、“无污染”这两个名头就能让他每次出货时,顾客抢破头了。因为没有固定的货源,所以每次数量都不多,谁手快就先给谁了。
  叶念国处置完了这些干果后,外公提出了要归家,他的身体好了,还赖在这里做什么呢?
  毕竟对于他来说,这里不是能久待之地,而且还是个伤心地,索性地回去好了。
  叶妈也不敢拦着,因为听了大舅妈的话,家里的粮食不多了,如果再不回去,两家人只怕真的要饿死了。
  叶妈没办法,好在这次人多,可以多带点儿东西回去。
  百斤的粮食,十多块的糯米砖,足够撑到秋后收庄稼了。
  叶念国还掏了二十块钱给外公,算是自己的一片心意了,叶妈也没有拦着,她其实已经偷摸地给老爹,大嫂和侄儿都分别塞过了,不过既然是儿子的心意,她当然不会拦着就对了。
  叶念国和叶妈真不愧是母子俩,除了给外公二十块之外,还给了大舅妈十块,大表哥五块,总之尽了自己的一份心思就对了。
  叶念国托人给买了火车票,叶妈从家里哭到公社,再哭到县城,再哭到火车站,除了不舍之外,更多的是伤感。说句不好听的,这也许是她最后一次见自家老爹了。下次再见,谁也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情形,说句不好听的,生离即死别。
  虽然事情看似完满地解决了,可是留下的伤痕却只能靠大家自家慢慢地去抚平了。
  叶念国陪着叶妈将外公一行人送走之后,叶妈也不着急回去,跟着儿子回了学校,这是她第二次来县一中,上次来时当家的还活着,是叶念国来报道时,他们两口子大包小包地扛着铺盖行李地来给儿子收拾宿舍时呢。
  真是世事无常。
  叶妈也不知道该感慨什么,现在他们的日子过的好多了,可是再也没办法一家子齐整了。
  叶妈在县城住了一晚,第二天叶念国带着她在县城逛了一圈儿了之后,这才找了牛车送走了叶妈。到了公社就好办了,现在他们村到公社往来的人不少,结伴儿怎么着也能回去就对了。
  大舅的事情了了,叶念国也就将这事儿给放下了,复又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叶念国曾经在县城集市上遇上过大舅,他也没有上去打招呼就对了。
  据叶妈说,外公已经在老家给大儿子办过丧事了,盖了衣冠冢。
  叶念国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不论如何,这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老人家既然做出了决定,别人也无权置喙什么就对了。
  叶念国只盼着将来大舅不后悔就好了。

当前:第16/21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