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在侧》第152/489页


  靖安长公主脸色很难看:“你听说了什么不成?难道有人要谋害陛下?这种人就该拿了来千刀万剐,一劳永逸。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你还献什么武士?”
  公孙佳又是摆手:“不是,没听过。只是觉得现在风声紧!表表心意而已。”
  靖安长公主皱眉深思,延福郡主道:“药王,别怪我抢你的主意,你如今才是需要护卫的那一个,多少人打着你的主意呢!阿翁不缺人保护的,真要尽心,不如就从这府里的家将里选,人也是有的。”
  公孙佳道:“你们不行。只有我行。”
  延福郡主愕然。
  公孙佳解释道:“即使是我,也要仔细想一想才行。陛下康健的时候,献个把人不算什么,如今整个京城的风,味道都不对,就会引人乱想。从这府里出去的人,不用别人,纪炳辉就先要盯死了他,他能干什么?”
  “你与我,有何不同?”
  “我弱,”公孙佳说,“我做什么,都不会太引人注目,都可以说是我太害怕了,太需要安全了。太想讨好陛下,让陛下护着我了。我体弱多病,又是女孩子,偏偏又有着父亲遗留下来的庞大遗产,所谓‘三岁孩童怀抱千金过闹市’,就是说的我。我做什么都不稀奇,不是吗?”
  她一直知道自己的优势――她在众人眼中足够“弱”。这个弱是写实的,体弱多病,且性别是个弱项。
  所以,她任何的举动都可以解释成为“自保”。炸毛是自保,给皇帝献人也是自保。随便给出一个解释,都能够被更好的接受。谁又想到她会有什么野心呢?有也没用!她干不成,她连个同父同母的亲兄弟都没有。
  即使有她自己的目的――自保,被人拿捏住了这一条,她就任由人摆布了。
  纵使与她有过直接的接触,认为她不简单,冷静下来一分析,也会认为她有些虚张声势。有能力是真,处境尴尬也是真。
  公孙佳要利用的,就是这么个心态。别人向皇帝献人,会有许多的解读,她向皇帝献人,讨好皇帝以自保的理由就能压倒一切其他的猜测。
  延福郡主无话可说,常安公主也沉默了,只有靖安长公主有点咬牙地问:“你是已经担心,陛下要……走了?”她对自己的亲哥哥说不出“死”字来。
  公孙佳摇头道:“其实,我更想能派人给太子殿下,可惜……”她一摊手。
  延福郡主紧张了起来:“这又是怎么说的?”
  “有柘浆吗?我想喝柘浆了。”
  还没出正月,甘蔗汁有的是,很快就端上来一杯。公孙佳低声道:“去年正月里,我出去玩了一趟,看到有人榨柘浆,榨完了就剩渣滓了。广安王就是柘浆,他的父祖已经被榨过了。甚至有阿福在,广安王自己也……她坐得那么稳,还不是因为有这一儿一孙?”
  延福郡主以手掩口,满眼震惊却又被说服了。
  靖安长公主声色俱厉:“她敢?!”
  “以前是不敢的,”公孙佳说,“我复盘过他们纪家以前的事。纪氏有野心,又缺那么点野性,喜欢缩在后面拿好处,倒也不至于完全不出力。谋反的胆子,他们还差点。但是宫变的心,他们还是可能生出来的。外公病倒了、大舅舅早亡、表哥还年轻、我爹又走了,他们就敢打我的主意,合纪家与我手上的这些兵马,他们能干什么?又想干什么?到时候,能制衡他们的人恐怕是没有了。所谓身怀利器,杀心自起,哪怕他自己没生出这个杀心来,你们不害怕?就不怕有人推着他更进一步?做太子妃,何如做皇太后?反正我是怕的,是绝不会让她走到那个位子上的。阿爹一生效忠陛下,我可不想让陛下遇到这样糟心的事儿。真有波折,我死后没脸见阿爹。”
  靖安长公主与长媳、孙媳交换着眼色,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肯定。
  靖安长公主问:“你待如何?”
  公孙佳道:“守好至尊父子,就算咱们赢了。这个事还不能惊动他们,所以要我来做,因为我足够弱。我家本就是陛下的家臣,更方便合适。我去年就散了好些家将,今年再献些人给陛下,也不过是去年的延续而已。”
  靖安长公主与常安公主都赞同,延福郡主想了一下,问道:“要不,我与阿爹说说,你选几个人,先送东宫?”
  公孙佳道:“嫂嫂,您要怎么跟殿下讲?那是干系到他亲生的儿孙的,他们是你的哥哥、侄儿,说出来太子殿下会对你心寒的。”
  延福郡主猛地醒了:“是这个意思。”
  靖安长公主道:“那好,你准备着,有什么要我们做的,过来说一声。”
  公孙佳乖巧地低头。靖安长公主叹息一声:“还好,有你们几个。”说着,又想起长子、长孙以及公孙昂来了,这三个人,但凡有一个在眼前,她们何至于此?!
  公孙佳道:“那我就回去选人了。嫂嫂也不要担心,人,我也会选好,相机而行。”
  靖安长公主道:“要快。”
  公孙佳道:“恐怕,急不得,选出人来也得有合适的机会往上推。”
  她要利用好这个优势,不能轻举妄动把一手好牌打烂了。这事最要紧一是人选的忠心,要对她有忠心,二是要尽量少的惊动人,哪怕皇帝跟前是许多人都会关注的地方,也不能有太大的动静。
  靖安长公主道:“尽量。”
  “是。”
  公孙佳坐上马车离开钟王府,心情挺不错的,她没想到此行的效果会这样的好。原本是想,她与宫里有些人的关系还不错,一旦皇帝动念游玩又或者有别的心情不错的时候,她就求见,趁机献人。
  现在有靖安长公主等人帮忙,事情就会顺畅不少。至于纪家会不会搞宫变,有没有胆子直接当皇太后,她管不着,但是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就要将这可能给掐死。反正,如果换了她,肯定会这么干!
  “回家。”公孙佳说。


第95章 泄密
  公孙佳回到府里, 正遇到荣校尉。
  公孙佳已然能够从他的表情里读出情绪来了,问道:“有不开心的事?”
  荣校尉道:“接到了几个人回来。”
  公孙佳想了一下,记起来了, 她说要照顾战死旧部的遗孀遗孤来着,荣校尉就赶在人家过年关的时候搭一把手,让人受点苦才能想起公孙家的好来。今年是正月初九,离得近的也差不多该到了。
  公孙佳问道:“人怎么样?”
  荣校尉道:“没了顶梁柱的人家,又能如何?他们家可没有像您这样能撑起门面的人。”这些旧部的家眷里也有能吃苦耐劳、抚养子女的, 也有为了抚养子女改嫁、为保前夫血脉的, 也有十四、五岁的孩子谋生的。但是公孙佳的存在很自然地拉高了荣校尉的眼光, 跟公孙佳一比,这些就都不算什么了。
  公孙佳道:“怎么会呢?我还想从中找几个可造之材呢。怎么这些人里,一个能够子承父业的都没有吗?这些人可不是普通小卒的后人。”至少是个小头目呢。
  荣校尉的话让公孙佳惊讶极了, 怎么可能一个都没有呢?那岂不是比钟家还惨了?普通士卒可能是征发, 中层以上的军官可谓“世业”。
  其时无论是何职业官职,“子承父业”四个字都是非常重要的,抛开乐户、匠户之类身份固定的不提,平民、官员人家的子孙也多半是走着父祖的路,读书的后代还读书、习武的后代还习武,一则家学渊源便于教导, 二则这一领域里做熟了的有人脉。钟家这样勋贵的子弟里有想走文职的,身上也都还挂着武职, 每代也都能教导出两个合格的武将。容氏这样的诗礼大族就更不用讲了,人家就专一干这个, 并且以此为荣。
  无论换了谁,赡养了一批烈士遗孤,也会往这方面想。这些遗孤如果可以选择, 他们中大部分人的第一选择,也还是从军。
  荣校尉意识到自己由于带了情绪,说话有些偏激了,掩饰地清清喉咙,说:“倒有两三个身强体壮,有点样子……将帅之才就是不是属下能够看出来的了。”
  公孙佳道:“身强体壮?脑子好使吗?”
  荣校尉勉强地点点头:“还成。”
  公孙佳道:“讲仔细些。”
  荣校尉这次统共接回来四户人家。一户姓张是寡妇带着婆婆和一双小儿女。一户姓杨是寡妇带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儿子。一户姓赵则是七长八短从高到低六个孩子,由最年长的十六岁的姐姐抚养,她是因为拖着五个弟妹与夫家退了婚。最后一个就只有一个寡妇,自己切了半只耳朵打消了父亲让她再嫁的念头,荣校尉派的人到的时候,她正在与族人对峙。
  公孙佳问道:“对峙什么?”寡妇、无儿无女,与丈夫的宗族对着干?图什么呀?
  荣校尉道:“她的丈夫品级够了,依例,即使战死,后嗣也有荫官。”因为这个,族里人支持她守节希望她能过继一个继子,这样官职就能保留在宗族里了。然而,她想要个聪明伶俐又健康品格好的孩子,族里不那么想,族中长老更愿意让自己的儿孙过继。这寡妇又看不上肥头大耳的傻孩子,两下僵住了。
  “堆了堆柴在祠堂里,自己站在柴堆上举着火把。”荣校尉说。
  公孙佳道:“性子够烈的。”
  荣校尉道:“脑子不好使。”
  公孙佳道:“看看去。”
  荣校尉很快收拾好心情,道:“已安置在城外别院里,请您先歇息,明天我安排您出城的行程。”
  公孙佳道:“好。”
  ~~~~~~~~~~~~~~~
  第二天,公孙佳睡到自然醒,本该去别院,却又被另一件事情打断了――容逸携妻前来拜访。
  公孙佳衣服穿到一半,惊讶地问:“他们来做什么?拜年不是都拜完了吗?”
  阿姜一面给她系带扣,一面说:“别急,还没出正月,他们出来玩路过咱们家也不意外。”
  公孙佳心下狐疑,她与容逸、江仙仙关系算不错的可也没有好到这种大清早堵她被窝的程度,江仙仙是知道她的生活习惯的,这么大早过来,一准有事!
  匆匆洗漱过,又是在花厅见这二人。

当前:第152/48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