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嫡秀》第18/405页
流言从哪传出来的也没人知道,但却不胫而走,在下人中传得有鼻子有眼的,各种版本都有。
不止传言,迎风阁甚至还有丫鬟说亲眼所见。刘氏听了银杏的回禀,不由得有些咬牙切齿。抓了几个下人,打了二十板子,流言才悄悄息了。
却没想到不过几日,“鬼”真的出现了。入夜以后,迎风阁的丫鬟在院子里亲眼所见。
刘氏赶过去的时候,那小丫鬟已经有些崩溃了。精神倒还好,只是不住地念叨着“鬼,红眼睛”。
王氏此时刚睡下,听了回禀,不由得有些恼怒地从床上披衣起身。闹鬼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丫鬟受了刺激却是实实在在的,她若不去看看,倒是让别人背后说她不体谅下人。
况且此事是从迎风阁开始闹出来的,若是她静观其变,怕底下的人说是她要故意害那刘氏。
傅朝云此刻尚在抄写经书,将近一个月下来,金刚经抄了大概有十几遍。她揉了揉手腕,刚要继续抄写,就听见常棣在门外求见。
她搁了笔,起身开门问道:“刘氏那边有消息了?”
常棣点点头,笑道:“小姐神机妙算,迎风阁的丫鬟见了鬼,此刻王姨娘已经过去了。”
傅朝云抬头看了看天色,大概已经亥时正了。傅海容应该已经被吵醒,此刻正在头疼此事。
她掐着点过去,刚好一出闹剧落幕。傅海容正出了迎风阁,就看到傅朝云赶过来。
他便不禁有些关切道:“怎么这么晚了还没睡下,是不是这边的事吵到你了?”
傅朝云点了点头,看出此刻傅海容正烦着。于是便道:“父亲不必忧心,我看此事来得蹊跷。不如明日女儿去佛寺走一趟,也可祈佑家宅平安。”
傅海容甚是欣慰地看了看她,叹了口气道:“也好。”
第十章 遗世风华
傅朝云懂事地垂下头,眸光暗中闪了闪。闹鬼其实只是个借口,世家规矩极多,没这一场戏,她怕是出不得门。
倒是要感谢两位姨娘斗得正凶,才给了她这么一个好机会。
次日卯时,傅朝云早早便已起身。因着礼佛规矩繁琐,所以特意换了一身轻便的衣服。
如墨青丝只是简单用两根湖绿丝带绾起,因着年纪尚小,所以也不必梳髻。
简单着了一身月白色的杭绸交领襦裙,衣摆处绣着栩栩如生的寒兰草。外罩一件水蓝色的软烟罗穿花引蝶褙子,脚上穿了一双丝光的厚底云头鞋。
除了腰上的玉坠子,通身并无任何配饰。
一身打扮,既不会让人觉得过分华丽,也不会失了世家小姐的气度。
因着傅朝云平日里除了各府的赏花宴并没有出过门,所以谢氏得知她要去上香,特意派了卫妈妈来跟着。
丫鬟小厮也跟了不少,前后两车人。后面还跟了不少骑马的家丁。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了门,刚行到朱雀街便被人生生拦下。
所幸马车行得极慢,里面又铺了防震的垫子。骤然停下,车身也只是轻晃了几下。饶是如此,傅朝云仍是斜了身子,差点摔下去。
坐稳之后才平静无波地隔着帘子问车夫:“前面发生了什么事?”
车夫毕竟常年为傅府驾车,京师三教九流的头头都算认识。此刻车前这位倒也识得,却不知如何跟自家小姐说起。
顿了顿才硬着头皮道:“回大小姐,前面有人拦车。”想了想似乎不够,又加了一句“是平西王世子,陆景恪”。
这陆景恪是何许人也?正是平西王的世子。
据说平西王当年战功赫赫,威名远扬,东征西讨才为大黎打下了半壁江山,因此得封为大黎唯一的一位异姓王。
这陆景恪便是平西王原配所生,据说后来王妃因生产过度虚耗,不多久便去了。平西王年近四十才得了这一子,自然是万般宠爱。
听说京师上下没人敢动这世子一根汗毛,就连一向以耿直著称的秦太师,见了他也只能远远躲着。
如此骄纵之下,自然也谈不上什么修身养性。据说整日吃喝玩乐,号称“京师一痞”,乃是个真真正正狗见狗嫌的“嫌人”。
傅朝云皱了皱眉,身为傅府的嫡出大小姐,同各府的交际自然是少不了。当初她曾听人说起过这位平西王世子,但因着是外男,并不必见,所以也只是听人提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