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两颗星》第26/98页
班主任震惊:“...!!”
缓了几秒:“初一就在一起?”
季云非睁着眼说瞎话:“嗯,初一开学第二天就开始追她,她之前成绩没这么好,后来想跟我考同一所高中就一直拼命学,她数学实在提不上去,就专攻英语,后来压线考上我们高中。”
班主任记得他们都是来自某初中,这个区最好的一所中学。
要说蒋小米这孩子,也不是不努力,就是笨,不开窍。
不过却是英语老师的骄傲,她的英语成绩从来没有考过第二。
季云非拿出手机,把这几天晚上他跟蒋小米的微信聊天记录翻出来,当然是删减版。
一些暧昧的对话,他在来的路上就删去了。
他把手机放在办公桌上:“老师,你看看就知道,我们基本谈的都是学习,有空时才顺便谈谈恋爱,正好放松一下。”
班主任认真看了下聊天记录,基本都是蒋小米问季云非数学题,也有季云非问蒋小米英语题,有时都凌晨了两人还在讨论。
蒋小米问的很多都是基础题,季云非也是非常耐心的讲解给她听。
季云非接着道:“老师,您就当不知道吧,我无所谓,我爸妈不反对我谈恋爱,只要不耽误学习就行。”
他特意停顿了下才说:“可蒋小米家不行,她爸妈比较古板,万一他们知道后,肯定想法子让我们分手,到时影响的不仅是蒋小米的成绩,还有我的成绩。”
班主任默默喝了两口水,没打断他。
这以退为进的威胁招数,他用的倒是挺溜。
季云非:“老师,我知道在你们大人眼里,我们这些小孩的爱情特别可笑,可我们都坚持了四年,很少吵架,也一直在为以后的大学努力。”
说着,他立下军令状:“要是我和蒋小米的成绩出现大幅波动,不用您说,我主动跟蒋小米分手,这样行不行?就像您说的,我的目标不仅仅是考个好大学。”
他不会影响到蒋小米的成绩,也不允许自己的成绩掉下来,他有自己的学业乃至以后的职业规划。
将来他要有一番成就才行,他不能做个普通人。
不然他这样的普通家庭,他拿什么去配蒋小米啊?
季云非诚恳的看着班主任:“老师,您就信我一回吧。”
班主任沉默了许久,在心里叹口气,把手机递给季云非:“信任是相互的,我信你,也希望你别辜负我的信任。”
季云非松口气:“谢谢卢老师。”
班主任说:“我对口头上的谢没什么兴趣。”他指指剩下还没改的数学卷:“这些你帮我改改吧。”
季云非:“...好。”
卢老师揶揄他:“不耽误你跟蒋小米约会吧?”
季云非:“...”
没敢顶嘴,找个椅子坐下来老老实实改试卷。
卢老师是他们年级主任,马上有个会,他去了会议室。
季云非把改完的试卷里翻了翻,老师先改的都是成绩好的学生,他的试卷在最下面,应该是第一个批改的。
季云非继续接着翻找没改的那部分,找出蒋小米的试卷,他笑了笑,很认真的批改。
每次打叉他都不忍,可又不能放水,放水会被老师发现。
所有题改完,算了下分数,她考了96分。
不错,及格了。
这次的测验卷比期中考试卷要难,他都有一题不会做,她竟然考了96,进步很大。
要在她试卷上留点什么痕迹呢?
思来想去,季云非模仿老师的笔迹,在她试卷上写了“不错,有进步,继续加油!”这几个字。
蒋小米今天还有补习班的课要上,季云非没有,就算他没有课也会来陪她,可今天她等了那么久,马上就要进教室,还不见他人影。
她发了条信息给他:【人呢?】
两分钟过去,没任何回音。
刚要收起手机,就有消息进来,蒋小米以为是季云非,没想到是堂哥。
堂哥:【你要什么笔?】
蒋小米跟堂哥有时差,这个时间堂哥那边应该是早上六点左右,【哥,你这么早就起来了?】
堂哥:【嗯,最近忙。】
蒋小米:【那也要注意休息,对了,哥,就是之前你一直给我买的那种笔,很好用,你再给我多买几盒。】
堂哥:【上次不是给你带了两盒?这么快就用完了?】
蒋小米:【嗯。】
堂哥:【你这是把笔当饭吃?】
蒋小米:“...”胡乱遍了一通:【哦,卖给同学一盒,同学说好用,非要买。】
堂哥问:【一共多少钱?】
蒋小米:【我没多要,象征性收了一百块。】她知道那种笔很贵。
堂哥:【那你把一百块钱转给我。】
蒋小米:“...!!”
感觉堂哥好像知道她把笔送人了,没敢接着聊,赶紧移话题,【哥,你什么时候回国?】
堂哥:【元旦后,到时去看你。】又问:【元旦二叔回去不?】
蒋小米:【元旦后能休息两天,哪天我爸休息我给你电话,到时候你错开时间。】
堂哥也不想看到爸爸,因为爸爸管他也管得严。
到上课时间了,蒋小米赶紧抓起书包,抄过拐杖往教室走。
她不自觉往电梯那边看了眼,季云非还是没来。
今天滕齐也没烦她,下课后跟她打了声招呼就匆匆离开。
滕齐一直惦记着他的自行车,想赶紧回去看看。
明天他就能蒋小米一起放学回去,他们住隔壁小区,不要太顺路,想想都美。
蒋小米等所有同学都走了,才拄着拐杖无精打采的从教室出来。
“我一个大活人你看不见?”季云非幽幽道。
“吓死我了!”
蒋小米没想到季云非会在门旁边等她,懒懒散散的倚在墙上。
“书包给我。”他伸手接过来。
“你刚打球了?”蒋小米问。
“嗯。”季云非没提改试卷这事。
把打包的咖啡递给她:“牛奶跟糖我都放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