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召唤猛将》第26/1235页
刘伯温摇了摇羽扇,肃声道:“方才在与巡逻士卒闲聊之时,听他们说那纪灵是为了玉玺而来,可有此事?”
“正是,那纪灵口口声声向孤索要玉玺,却是大惑不解。”刘辩点点头,希望刘伯温能帮自己解开疑惑。
刘伯温沉吟片刻,朗声道:“只怕此事十有八九是李儒的借刀杀人之计,放出风声,说玉玺在殿下与太后手中,引得野心贼子对大王不利,如此便可以不费一兵一卒除掉殿下。”
“原来是这样啊,寡人明白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刘辩恍然顿悟,智商就是高智商,不服不行!自己和甘宁、花荣等大老粗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人家刘先生只是略一沉吟,便解开了答案。有了老刘的辅佐,自己的争霸大业必然可以事半功倍。
刘伯温端起茶水呷了一口,继续说道:“以基之见,大王不必去依附那刘繇,只需度过长江,鼓动百姓跟随,前往秣陵县,在此扎根立足,便可成就一番霸业。”
“秣陵?”
刘辩知道这就是六朝古都南京的前身,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成为孙吴的政治中心,改名为建业,后来还用过金陵等其他称呼。
“然也!”
刘伯温下意识的摇了摇手中的羽扇,“这秣陵虽然是个县城,但亦有上万户人口,更重要的是此城背靠紫金山,南临长江,虎踞龙盘,气势不凡,隐隐有帝王之气。倘若殿下在此高筑城墙,招徕百姓,若干年之后只怕规模不在东西二京之下。”
刘辩顿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虽然自己是个穿越者,但身在庐山中当局者迷之,纵然绞尽脑汁也看不到这一步,这应该就是智力和眼界的差距吧。那些两千后的愤青以为自己穿越之后,可以轻松扫平乱世的想法实在是夜郎自大。
“刘师大才,寡人佩服的五体投地,聊聊几句箴言,便让学生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刘辩心悦诚服之下,站起身来向刘伯温施礼道谢。怪不得这个年代的霸主都要招揽大批谋主,看来这谋士的作用决不在冲锋陷阵的将军之下。
刘伯温呵呵一笑,示意刘辩不要激动:“殿下稍安勿躁,经过基深思熟虑,决定为殿下献上九字之言,大王若能善用,必能重登大宝,再整河山。”
“哪九字?请刘师提点。”
“高筑墙,广积粮……”刘伯温摇动羽扇,娓娓道来。
刘辩一愣,呃,原来刘先生也玩盗版啊?最后三个字难道是“缓称王”,可是寡人现在已经是弘农王了,难不成要自削封号么?
“早――称――皇!”,刘伯温一个字一个字的吐了出来。
“高筑墙、广积粮、早称皇?”
刘伯温点头:“然也!在秣陵高筑城墙,吸纳百姓,招兵买马,广积粮草。进可以争霸天下,退可以自保江东,即便不能重振汉室,也可以半隅偏安,如此便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殿下乃是先帝之子,登基之时名正言顺,受命于天,乃真龙天子也。虽被董卓废去,但民怨沸腾,诸侯对洛阳的傀儡天子多有不服,殿下正可以乘此机会在江东登基,建朝开制,大封诸侯,登高一呼,天下必有响应。何必仰人鼻息?”
听了刘伯温的一番话,刘辩顿时热血沸腾,本来以为自己要当皇帝,至少得等到扫平江东之后,按照刘伯温的分析,再下去一年半载自己就可以登基称帝了。
“哎呀,先生之才胜过子房、姜尚,从今以后刘师便是寡人的军师,助寡人再登宝座之时,定以三公之位相授。”
刘辩再次起身向刘伯温致谢,同时给他画了一个大饼,希望在收买刘伯温忠心的时候还能获得他的愉悦点。
“谢殿下,基必然庶竭驽钝,全力辅佐陛下!”
刘伯温亦是起身回礼,对于刘辩的任命欣然接受。
只是让刘辩感到遗憾的是,系统并没有提示获得了刘伯温的愉悦点。看来这高智商的人和赳赳武夫不一样,简单的加官晋爵并不能让他们从心里真正愉悦,要想获得刘老师的10个愉悦点,还得再下点功夫。
两人又闲聊了大半个时辰,刘辩谈性仍浓,看看木盆里的炭火已经烧透,刘辩道:“时候不早,刘师便与寡人同床共枕吧,也好向刘师继续讨教。”
刘伯温略作思忖,欣然答应:“既然如此,基便斗胆了。”
当下,命亲兵拿来一床崭新的被褥,君臣二人同时在一张床上睡了,不知聊了多久,刘辩只感到睡意来袭,方才进入了梦乡。
第三十三章 借粮
“诸位,这位是刘基刘伯温先生,从今以后就是我军的军师了。”
次日一大早,刘辩就召集了校尉以上的将领到帅帐进行军议,把新任军师介绍给众将相互认识。
“自今日起,我军的战略规划就由伯温先生主持全局,望诸将好生配合,勿要冲撞先生。”
花荣和廖化心中虽然有些不服,但主公既然正式宣布了,也不敢顶撞,一起拱手领命:“谨遵大王吩咐!”
魏延初来乍到,仅仅比新任军师早来了一天,自然不会有任何不满。而李严从一介小吏,一跃成为掌管钱粮的主薄,本身就是破格提拔,更加没有不满的理由,剩下的就只有甘宁一个人了。
虽然落草为寇并不是甘宁的初衷,但也说明了他骨子里是个桀骜不驯的人,自己捐出了马匹和钱财,上阵杀敌立下大功,才做了个偏将军,他刘什么温凭什么刚来就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军师?听说这厮昨夜还在大王的帅帐里夜宿,一介书生,何德何能?
“哼哼……冲撞自然不敢,但我军粮草被烧,剩下的也就是只能维持两个月左右,倘若再招募一些新兵,只怕连一个月也维持不下来。既然刘先生神机妙算,干脆先把粮草问题解决一下吧?”
甘宁不想正面挑战弘农王的权威,便给刘伯温提出了一个难题,打算先杀杀他的威风。如果你连这个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话,还配做什么军师?
刘伯温微微一笑,抱扇道:“兴霸将军言之有理,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的确是军队的头等大事,就是兴霸将军不说,基也要想办法解决。”
“哦,伯温先生有何妙计?”
没想到甘宁歪打正着,将了刘伯温一军,竟然逼出了一个好消息。倘若刘伯温真能解决粮草的问题,倒是让自己省心了。
刘伯温微微颔首:“穿过这片群山,向东八十里的东城县有个鲁家庄,庄内人丁兴旺,颇有钱粮。庄主鲁子敬慷慨仗义,乐善好施,闻名乡里,多有难民前往求粮,那鲁子敬一概不拒。对待难民尚且如此,想必得知大王的身份之后,这鲁肃更会慷慨解囊,求个一万石粮草不在话下。”
一语惊醒梦中人,听了刘伯温的话刘辩才想起前面的这片土地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不仅仅是鲁肃的故乡,而且那英姿雄发,谈笑间强撸灰飞烟灭的美周郎也是出生在这个郡内,何不趁此机会把二人招揽过来?
“经先生提醒,寡人也想起此人来了,的确是乐善好施,声名远播,既然距离此处不远,正当去借粮。”
刘辩点头同意了刘伯温的提议,又问道:“先生可知道在庐江有个叫做周瑜的青年?此人今年约莫十六七岁的样子,长得一表人才,表字公瑾。”
“未曾听说。”刘伯温摇头回答道。
刘辩有些失望,又扫了众将一眼:“尔等可曾听过此人?”
众将尽皆摇头:“如此年轻,从未听说过。”
连神机妙算的刘伯温都没听说过周瑜,刘辩也没有对这些赳赳武夫抱太大的希望,想来以周瑜的品行,以他将来“曲有误周郎顾”的名声,周瑜结识的应该都是一些文人雅士,这些粗人不知道周瑜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既然知道了鲁肃的所在,或许能从他的嘴里打探到周瑜的消息。
“既然如此,拔营向前,穿过这片群山之后。孤与伯温先生去鲁家庄借粮。”刘辩袍袖一挥,做了决定。
随着悠扬的号角,两千六百人的队伍拔营向南,穿梭在苍茫的山脉之中。
走了两个多时辰,前进了三十多里路,终于离开了汝南界踏上了庐江的土地,绵延的山脉也被甩在了身后,地势逐渐变得开阔平坦起来。
问过向导之后,得知前面的驿道向东再走七八十里便是闻名遐迩的鲁家庄,刘辩下令安营扎寨,决定带着刘伯温和甘宁,另外再带上两百轻骑,前去鲁家庄借粮,顺道把鲁肃收了。
甘宁却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让某上阵杀敌,甘宁绝不会皱一下眉头,但是让我去厚着脸皮借粮,实在做不到。刘军师神机妙算,由伯温先生走一趟,必然是手到擒来。某还是留下来看守大营吧,免得袁术军再来偷袭。”
刘辩知道甘宁不服刘伯温,既然他不愿意去,也不好再勉强。便让甘宁拨给自己二百精骑,带着花荣、魏延二人,跟随着刘伯温前去鲁家庄借粮。
“孤与军师去借粮,最迟明日傍晚即可归来,你等在此安营扎寨,顺便让士卒休整一日。”刘辩扫了众将一眼,朗声下令,“孤不在之时,军机大事交由孤的爱姬穆将军全权处理,穆爱姬之言,便是孤之言,众将不得违背。”
放眼众将之中,最让刘辩信任的人,也就只有未来的爱妃穆桂英美眉了。甘宁、廖化、李严什么的还是差了一点点,况且也没有绝对的权威。
甘宁虽然不服刘伯温,但对于穆桂英却是心悦诚服,一个女孩子家的武艺和自己在伯仲之间,还差点被人家砍了,你还有什么理由不服?
“末将等谨遵大王之命!”
在甘宁的带领下,李严、廖化以及几个校尉一起拱手领命。
穆桂英知道刘辩把统率权交给自己是莫大的信任,当下也没有虚伪的推脱,抱腕道:“大王尽管去便是,军营里有桂英在,绝不会让昨天的事情重演。”
安排好了身后之事,刘辩这才放心的带着花荣、魏延二将,引领了二百精骑,在刘伯温的引路下,直奔东面的鲁家庄。
一路纵马飞驰,在打听了数次之后,一行人距离鲁家庄越来越近,而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
又走了三五里,便看到一座堡垒形的村庄,周围由土墙围成一圈,把房屋草舍包围在里面。土墙高约三丈,上面有箭垛和望孔,还有堡楼,可见村庄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一条丈余宽的小河绕着村庄一圈,起到了护城河的作用,村庄大门由青砖砌成,远远望去,气势不凡,就像一座小型城楼。
此刻,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鲁家庄也已经关闭了村门,拉起了吊桥,远远地依稀可以看到几个庄丁在城门楼上来回巡逻。
刘伯温伸手勒令骑兵暂停:“葛陂贼在庐江境内横行多时,各个村庄俱都小心提防,我等夜晚来访,鲁家庄的人必然不会轻信,必须先去说服村民,让他们相信我等是官兵,再靠近村庄不迟。”
“某愿意去说服村民。”花荣一抖马缰绳,自告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