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嫁个聪明人》第73/74页


“可更想要听听们的计策。”曹操笑着,转头看向戏志才,道:“军师,丞相不愿意直说吧,来说如何?”

“遵命。”戏志才行礼。

帝王自古多疑,伴君如伴虎,曹操早已经不是当年的曹操,过去的私交已经成了过眼云烟,任何该说什么话,几之间的私交,还有彼此之间的情意,都已经没有了过去的那么简单,就算执掌大权如荀彧也是小心谨慎。

听着戏志才水陆并进,再加以利诱的计策,曹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那这次,谁去领兵?”

“父皇,儿子请命领兵。”

年轻的皇子跪下面,曹操的眼中闪过沉思,他此时正值壮年,加重刚刚成年儿子手中的功勋是否合适……

“此次大战至关重要,子修既然请命领兵,不妨为副将。文远,为主将。志才为军师。”曹操下令道。

“是!”几齐齐跪下,抱拳领命。

朝会散去,曹操离开,低下却是几番的心思。

荀彧看着那一旁站着,拳头却紧紧握起的青年微微一叹,走到他的身边,轻声说道:“主公正值壮年,大皇子无需多想,您只要做好儿子的本分就可以了。”

曹昂听着却是苦涩的一笑,道:“卞氏心机深沉,母后后宫之中过的凄苦,若是不努力,母后就更加不易了。”

“主公尊重原配,丁皇后掌管后宫,虽然有些不顺,可地位却不可动摇,倒是大皇子出了事情,才会让卞氏顺心如意。”荀彧说道。

本来下臣并不应该对主公的后宫插手,可是若曹操的后继不是曹昂,那么按照曹丕那小小年纪却已经有些容不得的性格,他们恐怕也就没有什么好下场了。

曹昂低垂眼睑,隐去心神,轻轻一笑,道:“多谢先生指教,必定不会让那些如意。”

“大皇子请谨言慎行。”荀彧说着,便转身离开。

曹昂离开议事厅,准备去后宫看看丁皇后,却见走廊上,一个曹操正和一个穿着洒脱的男闲聊,那男身边还跟着一个英气少年。

见此,曹昂上前行礼,道:“父亲。”

见曹昂的有礼,曹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对着那个洒脱的男说道:“奉孝,这是长子,子修,还记得吧。”

“自然,只是没有想到这不过几年,过去的那个小小孩童,如今已经长大成。”郭嘉笑着说道,随即便指着身边的少年,道:“对了,之前忘记说了,这是奉先和锦儿的儿子,子谦,他们边境事务繁忙,对孩子的教导有些有心无力,所以还请主公帮忙教导一番。”

说是教导,可其中真正为何,两却是心知肚明。

让曹操不禁一叹,道:“他们二这是何必呢……是不是有说了什么?”

“主公,这天下间的事情,您有何不知道的。”郭嘉笑着说道,却也不明说。

“帝王,果然是孤家寡,如今,和锦儿都和如此客气。”曹操有些苦笑的说道。

“主公,本来您一统天下,们就应该功成身退,只是们却放不下手中的功利,这不是您的错,是们的过。”郭嘉笑道。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不会是那种无情之。”曹操叹道,随即却似乎是下了什么决定一般,看着身边的儿子,道:“子修,希望能是个忠孝仁厚之。”乱世,由他平定,他的儿子,只需要做个明君就可以了。虽然他看不惯伪君子,却不可否认,仁厚二字是盛世明君的标准。

随即又看了看那英气少年,摸了摸他的头,道:“叫子谦是吧,命为禁军统领,等成年后,这皇宫的安全,就交给了。”

一听这话,郭嘉却是一惊,道:“主公,子谦还是个孩童,不可担当如此重任啊!”

“奉先和锦儿将儿子送到身边,又有何不可。”曹操笑着说道:“而且又不是现就上任。”

“主公自有思虑。”郭嘉说道。

“做这个位置上,得到了很多,可失去的也很多,奉孝,不想死后还会有遗憾。”曹操叹道。

“死否遗憾,不过是庸自扰罢了,主公不会。”

“也许吧……”

这个三国,刘备不过是一兵,孙权并未真正的掌权,虽然少了许多的精彩,可是却的的确确缩短了乱世的时间,没有战乱西晋,东晋,南北朝,统一的天下,少了精彩可是对百姓来说,却是一件幸事……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原本到上一章也就真正的完结了的,不过一直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写下去,期间修修改改n次,每次不过一章就删掉重写,纠结到死了。今天还是决定把他完结掉。。。。。

下面是送的额外番外哦~~~~~~

当前:第73/7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