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厚黑传》第50/529页
“为何主公如此悲观?天下十八路诸侯兴正义之师讨贼,未必会败!”
“异度啊!你只看到兵式,但忽略了人情!董卓出自西州,少为将帅,熟悉军事。袁绍公卿子弟,生处京师;张超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融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临锋决敌之策。且西凉之兵长期与游牧民族作战,悍勇异常;关东之兵,久未做战,非董卓之敌也。况且众人未必肯同心共胆,与齐进退啊。”
“那我们还出兵干吗?难道说,声望?”
“呵呵!”
“大人,即使如此,我荆州已有七万士卒留守,再调兵平叛,理由不够充分啊!”
“不要忘了,我们荆州的官方编制可是五万,加上这段时间招募,不过六七万人而已,我可是倾全州之兵讨贼!”
“大人,你够狠!”
“起码证明你当初的选择没错!另外,这里有封密信,等平叛大军到武陵后你再拆开。”
“是!”蒯越慎重地将信收入怀中。
“好了,你去做准备吧!”
“属下告退!”
又有人要倒霉了……
第二天,全军开拔,荆州百姓夹路相送。
蔡老头拉住我的马头对我说到,“祝贤婿旗开得胜,贤婿凯旋之日就是小女相嫁之时!”
听了这句话我差点没从马上掉下来!有没有搞错?这必败之战你要我怎么凯旋啊?
%%%%%%%%%%%%%%%%%%%%%%%%%%%%%%%%%%%%%%%%%
大家猜猜,这个将要倒霉的人是谁?
另外,天狼星兄昨天说,洛阳迁都会死很多人,主角会不会坐视?我也想同时问各位读者一个问题,现在书里主角的心理越来越贴近现实中的政治阴暗面,其发展我自己现在都有点难以控制,历史上有哪位皇帝会为了不在自己统治领地的几百万人口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我写书只要求合乎逻辑,各位可以把自己放在主角所处的环境立场思考一下,请注意,主角和曹操、刘备是不同的,主角一开始就是想当皇帝,曹操刘备一开始只是想扫灭乱世!政治是只讲利益不讲人情,我们先来假设一下救于不救的利弊:不救,北方人口大减,意味着经济崩溃,兵员大减,主角将来进攻北方会容易很多;救,与董卓硬碰,这是救几百万,不是救几个,只有彻底打垮董卓才有希望,主角现在的兵力远不如董卓,硬碰未必能胜。败了彻底完蛋,即使胜了也会损失惨重,接下来自保都困难。胜了之后,救了百姓同时也救了皇帝,这时的百姓该如何安置?洛阳被烧毁,这些人可都是难民!哪里来的钱粮养活他们?这时又该把皇帝怎么办?杀了皇帝,立刻天下共讨,留着也将成为众矢之的,那时为了自保就必须把荆州的兵全部抽调京师放弃荆州或者也跟董卓一样迁都襄阳。总之,这是我想到的利与弊,明显不救要好处多得多!你们也可以想想还有什么我没想到的,只要救的好处能大过不救的好处,主角当然会救,但一定要合乎逻辑。记住,政治只讲利益!另外天狼星兄说的灾荒,每个有远见的诸侯都不会让自己领地的百姓活活饿死的!!!
第四十二节 天下英雄
七月,关东州郡皆起兵以讨董卓,推袁绍为盟主,歃血为盟。
袁绍意气风发,登台高呼,“绍虽不才,不过既然诸位推举绍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
靠!你还真当回事!反正我是来观战的,千古名战啊,还是现场观摩,比电影过瘾多了!当下跟着众人一起喊:“惟命是听。”
袁绍接着说到:“吾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更须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余各据险要,以为接应。”
一英伟中年壮士排众而出,“坚原为先锋!”
这个人就是孙坚?果然有型,嘿嘿,猛男,你可要好好表现啊!
“大人,荆州十万火急,武陵蛮叛乱。”一传令兵喘着粗气跑到我身边,引得众人侧目。
好啊好啊!你小子有前途,能够在如此万众瞩目的场合跑出来,回去一定重重有赏。蒯越那边的时机掌握地真是时候啊!我立刻做出激动惊讶状,“什么?武陵蛮在这个时候造反?”说完再焦急地原地转上几圈,把大家的情绪都调动起来后,朝周围一揖到地,“诸位,荆州后方不稳,陈某逼不得已需调部分兵马回去平叛,望诸公见谅。”说完也不等他人出声,立即下令到,“子孝、子廉、元让、妙才,你等率三万士卒赶回荆州,一切听异度调遣!”
“遵令!”四人立刻点兵就走,众人也不好意思阻拦!
…………………………
洛阳。
“丞相,刚接到急报,关东十八路诸侯起兵发动叛乱,正向汜水关而来。”李儒急急忙忙跑进丞相府。
“什么?这群混蛋!”董卓气得将手中的茶杯摔得粉碎!
“父亲勿虑,关外诸侯,布视之如草芥,愿提虎狼之师,尽诛其首,悬于督门。”吕布挺身而出到。
“杀鸡焉用牛刀,华雄愿为先锋,尽斩诸侯首级!”
董卓闻言大悦,“好,加你为骁骑校尉,领兵五万,先行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