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玉》第35/600页
孟河淡淡摇头:“你与一个凡人计较什么,在他阴德簿上扣一笔,若是撕了我字,就再扣两笔。”
城隍刚听孟河说话,还以为他是真不计较,结果转眼就要扣人阴德,暗自位这吕展源倒霉叹了一口气,转头去找阴德簿。
孟河趁着城隍不在,立刻拔了一株最幼的烟竹,将它点了,等城隍出来,又当做无事发生,若不是空中还飘荡着一团透亮的烟雾。
城隍瞪了孟河君一眼了,无奈一叹气,自从上他使了个‘诡计’将这烟竹从孟河君那里诈来,就常常被这样祸害。
于是收了云烟,问道:“就会祸害我的宝贝,你今天出去怎么没同那天官套话。”
“事情倒还不急,这诗会还有两日。况且那天官看我一眼,不理不睬的,恐怕是不想与我打照面。”孟河君摇头。
城隍想想也是,那天官一心一意要隐瞒身份,弄了半天才叫人以为她真是什么练气士。现在孟河君若是前去与她交谈,恐怕要引起有心人的注意,若是让人看出什么破绽来,平白恶了这天官。
这时时辰终于到了申时,城隍使出圆光术,就看清了阳世城隍庙的景象。
会台上,各位书生已经将试卷交上下台去了,只有十位德高望重的读书人坐着,他们是这次诗会的‘考官’,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
童子将试卷分给这十人,现场判定。那些书生要一个时辰才能做完的卷子,考官们看上两眼,就知道谁是乱填,谁有错漏。不一会就将大部分卷子筛选出来,判罚不过。
那些有错漏的都被红墨标记,发回书生手里,现场唏嘘之声不绝于耳:“哎,我不过错漏三字,就判不过了。”
“若是错两字,你还有着回旋的余地,三字却万无机会了,除非你的诗文做的极好。”
有两个书生摇头叹气,他们手上的卷子都有三个红圈,虽然知道希望不大,但真将这卷子发回手中后,才是觉得可惜。
不过这到底是诗会,不是考试。若他们的诗文做得足够出彩,还是有着机会参加第二日的,心里带了几分念想,盯着台上。
正文 第二十九章名传一州
上古商时,神道大昌,三位天君得了天赦,起法力合力主持天宫,从这时起神道就成了这片大陆上的终极追求。
凡人一生做善事,都为了死后可以封神,长存不朽,能免去轮回之苦。
符诏赦印,组成了赦命,得此赦命者就能汇集气运,而气运就是神道的基石,香火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凡间帝王,朝廷也逐渐懂了一些气运的妙用,即是命格汇集气运,所以从那时起,便有以文取士,以气取序规矩。
不然即使有人才情高绝,但气运低迷,考试以后也是不能排到前几名的,便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而有人即使诗词文章不过关,但有一家郡王乡绅的气运做基,也能考上。
人的气运并不是一成不变,有人在路上攀上了贵人,有人无意间做了一见好事叫神祇遇见,那气运得神祇之助,也能有所提高。相反,做了什么事恶了神祇气运也会低迷。
长此以往,神道大陆多多流传了什么什么书生气运不足屡考不中,在山间游玩散心,却无意间遇见什么破庙旧鬼,一时心软提笔作诗。
没想到这旧鬼居然是当地山神,给了书生一杯气运,从此一飞冲天,考试有如神助,过了乡试会试,最后考过殿试之类的。
因此这有时候山间小庙多多画满了过去来此的读书人作的诗词,当然其中大部分不怎么样。
这样不知其中神祇是否还在的小庙都有如此多人参与,像城隍这样的大神,来的书生自然更多。
此时半个时辰已经过去,会场上的十位考官已经初步将第一日不过的卷子筛选出来,大部分因此落榜的书生在此唏嘘。
“哎,往常城隍诗会第一题,不过是要考些诗文,其实简单,没想到今日多了一次体考。”
“还是今年来的人多,连江右都有人来了。”
“哪知如此?听闻今年江右有大山崩塌,原本的两个地只不再显灵,才想着来咱们江左碰碰运气。”
还有一把年纪,白发苍苍的老翁,一生气运不足,一辈子都没考上,将一切希望都放在城隍诗会上。如今老眼昏花,有三个字一笔画错了,一手杵着拐杖,一手捧着试卷,颤抖不已。
“第一题结束,还有剩下的书生来台上,第二题便开始了。”
诗会现场太大,有童子一家一户地通知,荀玉跟着人流来是诗会台上,一眼望去,留下的不过几十人,比起刚开始的几百人少去太多。
若说开始那几百人里,若荀玉这般来的女子也有不少,不过全在第一轮就淘汰了。大部分是如那柳月一般,作了一半熬不住自己退离的,剩下的则是错漏几字,没有通过。
现在台上就剩下的只有荀玉一个女子,而且年岁不大,站在一群读书人中,颇有几分鹤立鸡群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