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发家史》第90/124页



咻咻咻・・・
夏侯渊一声下令,营后紧扣着利箭的弓箭手立即松毛利箭越营而出,在半空中交织成箭雨向着袁军士卒飞降而下!
噗噗噗・・・
利箭射落皮盾中的闷响声以及射入人体时的声音不住传出,伴随而起的还有阵阵惨叫。袁军虽然支起了盾,但有些地方还是防御不到的。
这时,外面传来吕翔大喝的声音道:“不要怕冲过去,攻营!”
“杀啊!”
很快,大批袁军便已经来到营墙之前,扛着攻营的器械发起了猛攻。夏侯渊见状有条不紊地指挥道:“弓箭手退后,继续放箭。刀盾手、长枪手上前,攻击翻墙的敌军,杀!”
在夏侯渊的指挥下,曹军有序地列阵抵抗。弓箭手不住退后放箭,由于此时的曹军弓箭手已经装备了曹植所制作的箭囊,射箭速度比之其他诸侯的士卒快上不少。弓箭手不住放箭的同时刀盾手已经举盾顶上,抵挡着营外不住射进本文字由乐优文学提供!来的利箭。与此同时,大堆长枪手在刀盾手的掩护之下来到营墙之下,闪着寒光的长枪毫不留情地对着想翻墙而进的敌军捅去!
夏侯渊不愧是曹营有数的大将,面对袁军如同潮水般不要命的狂攻都防守得滴水不漏。偶然遇到危急处,曹洪便会带着一队精锐曹军去救援,二人配合之下,袁军被死死地挡在了营墙之前。
大营之外,吕旷、吕翔兄弟眼见进攻无果,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不住传全冲锋。袁军士卒本来士气就不高特别是乌巢那边大火在夜空中谁都看得清楚,就更让袁军士卒军心惶惶。吕旷、吕翔兄弟只知道让他们不住冲锋,让他们送命,却是jī起不少袁军士卒的不满。
不过这些袁军士卒也不敢公然抗命,也就趁着夜sè遮掩,不用命攻营。
袁军的变化作为对手的夏侯渊自然能准确地把握到见到这一幕嘴角微微一扯,轻笑道:“击鼓!”
咚咚咚
自从开战以来,曹军都从未击鼓,此时战场上骤然发出与别不同的鼓声,袁军上下俱是愣在当场。
就在这一愣间大营的左右两边同时传出呼喊声,并有人大呼道:“曹仁在此,谁敢一战!”
“吾乃李典李曼成不想死的滚开!”
鼓声就是信号,一直埋伏在大营两侧的曹仁、李典伏兵骤然杀出。袁军本来士气就低久攻不下已经有撤退的心思。此时伏兵杀出,袁军哪来能抵挡得住,一下子就向后溃退。任凭吕旷、吕翔兄弟如何叫唤,都是无用。最后,连他们兄弟二人,都被后退的袁军所带着,跟着溃退。
见到这一幕,夏侯渊哪来不明白战机已到,于是大喝道:“开城门,曹洪、李通、朱灵,汝三人立即率军追击,不得有误!”
“诺!”
三将应了一声,各领一队步卒冲出大营。配合责曹仁和李典的部队,五支部队一下子便给予了袁军有力的反击。
厮杀了有小半个时辰,那边烧粮的曹操也回来了。眼见战场上自家部队压着袁军来打,立即下令加入战团。许褚、张辽、于禁、三人各领大军狂攻。这一下,终于让吕旷、吕翔所部败退而回了。
曹军杀得兴起,在诸多凶神猛将的带领下,跟随着吕家兄弟的败兵直撞入袁军大营处。袁绍哪里会料到,自己派去攻营的人竟然会败回,而且还将敌军都引了进来。曹营众将仿如虎入羊群一般,曹操和曹仁居中指挥,诸将齐出,直杀得袁军哭爹喊娘。黑暗中也不知有多少人战死。
战斗一直到天明才结束,曹操这才收兵回营。
回营之后,清点战果,曹军损失有数千人。但这般损失曹操是不惊反喜,如此大胜还能让曹军损失不少,证明袁军的死伤更重。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还是袁军的粮草付之一炬,袁军将面临缺粮的重大危机!
曹操一扫往日阴沉,脸带笑容地问道:“本初粮草已烧,大营昨夜又被我军乱冲了一阵,诸位以为当如何?”
荀攸闻言,当先说道:“主公,袁军军心已丧,正是我军出击的大好时机。可让濮阳的仲德挥师北进,先取黎阳,谅袁尚小儿绝不能抵挡我军。黎阳若失河北门户将大开,我军便可挥军直下!袁军到时不得不退,那时将是我军追击的最佳时机!”
曹操闻言,大力点头道:“善!”依了荀攸之计后曹操又平令众将紧守大营,以防袁军作最后的反扑。
袁绍战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汉中,虽然比预计中的晚了一点,不过结局还算不错,基本没有脱离历史。
实际上李默然一直在关注着曹操的情势,如果许攸在不叛逃的话,他自己也会悄悄的向曹操透露这个消息。
建安四年年底,中原战火终于稍稍平静,不过留下的却是满目疮痍。
曹操打败了袁绍,袁术病死,孙策被刺,到现在还只能卧床,其弟孙坚站出来统领大局,就在这这样的情形下,南郑也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李默然开办了一个书院,取名:白鹿洞书院!



第二十九回 书院开张!
筹划书院的事进行的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半年前李默然就开始计划了。
开办书院,目的不是为了教化万民,开启民智,和某某争霸小说里写的那样,那不现实,李默然也办不到,在这个大时代的环境里,超前一两步是天才,超前一大步就是疯子了,他还没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勇气,和全世界作对,虽然如今的汉中已经是他的一言堂了。
之所以开办书院,一部分原因是为了避免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尴尬局面,当然,说这话李默然没有歧视廖化的意思,只是觉得十几年后还让一帮胡子一大把的老人家上战场实在是罪过,更何况李默然一向重视新一辈的培养。
如今汉中的青年才俊不可谓不多,甄家有两个小子,自己见过一面,很是聪慧,陆逊那就不用说了,吴国后期的顶梁柱,蔡氏有几个小子也很不错,还有一众文臣武将的子侄辈・・・,因此开办这个书院就是为了让这些“花朵”得到进一步,系统的教育。
第二个原因就是为了凝聚人心,水镜先生一个书院教出来多少人才?先不说猪哥凤雏,单是中层人才就是一大批,所以说,这个书院就和游戏中的酒馆一样,都是招拢人才,凝聚人心的地方。
第三个原因,当然是为了打破寒门士子无书可读的窘迫,君不见曹公麾下有多少是寒门士子?曹大大本人更是公然贴出了招贤令,书院一旦建成,很快就会有更多的寒门士子来求学,只要来求学,哼哼・・・还怕你跑得掉吗?
基于这些原因,在准备了一年之后,书院终于开始建设了,至于书院中的老师,是李默然最头痛的事情。
想来想去,李默然最终还是把目光放在了一直在汉中游游逛逛,悠悠达达的黄承彦身上。
在和黄老爷子磨了半个月的嘴皮子之后,老头子终于答应成为书院的山长,这让李默然乐不可支,黄承彦在学术上的权威虽然比不得文姬的老爸,水镜先生,或是郑玄,却也不差多少,又在自家老婆族人中挑了两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之后,这个书院总算是像模像样了。
至于书院里教什么,怎么教,那就不是李默然关心的事情了,他只能提纲挈领的指点一下,剩余的事情还是让别人来做吧!
自己从后世带来的那一套东西根本不能用在这里,就好像后世军队的方阵训练,李默然只是略略的和高顺提了一嘴,至于让那帮大头兵喊一二一向左转向右转?开什玩笑?你不知道汉代很多平民连左右都分不清吗?
这不是冷笑话,而是事实,李默然亲眼所见,当初北上接文姬的时候那只骑兵还是他花了无数的时间,用最笨的方法教出来的。
想起那个情景,李默然至今记忆犹新。
你吃饭用哪只手,那只手就是右!什么,你是左撇子?看我不打死你!・・・
想到这,李默然又突然叹了口气,那只最早追随自己的人马如今还有不到五十人・・・其余的,全都留在了战场上。
这五十人中如今最差的也是千夫长了。
今天天气难得的好,再加上最近也没什么事,李默然终于腾出空陪自己夫人们去汉中最热闹的集市逛一逛了,汉中已经很久没有战火了,百姓也都勉强有个温饱了。
一边陪老婆,一边看着四周的人群,虽然这年月盗匪横行,但是汉中大部分地方还是民风淳朴的,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李默然总算是有了一点成就感。
太守大人出行一向低调,但最近文姬几女一直是坐马车出行,原本最初的时候几女上街都是叫上几个护卫,一路直行而去,因为集市里李默然的太守府算不上有多远。
不过最近,尤其是自打蔡氏遗族迁过来之后,一个劲的和文姬大谈德行云云,原本文姬还活泼一点,现在倒是好了一言一行都得有规有矩。
李默然一度怀疑自己把这些老头子接来是对是错。
回到太守府,李默然又看到了一堆又一堆的杂事,而且都很琐碎,仔细想了想,觉得自己应该好好的明确一下分工,重新划分一下职务,自己该照搬什么朝代的模式好呢?想了半天,发现自己历史果然不及格,除了三省六部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好在自己如今也算一个管理者了,不懂没事,叫来贾老爷子,把任务吩咐下去,看着老爷子一脸苦瓜状,李默然心里觉得舒坦多了。
“对了,老臣,还有一事禀报!”贾诩突然想起来什么,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张布帛,递给了李默然。
“这是什么?”李默然好奇的问道,如今汉中依旧使用竹简或是布帛来写东西,自己也许应该发明一下造纸术了,虽然自己一窍不通。
“这是白鹿洞书院第一批入学的名单!”贾诩淡淡的说道。
打开来看了看,发现第一批入学的人居然有一百多个!这倒是让李默然很惊讶。
仔细看去,发现里面有陆家的子弟,蔡家子弟,甄家子弟,蒯家子弟,还有一众将领的孩子,比如严颜的孙子,周泰的侄子,黄忠的儿子・・・
这些都是不满十六岁的孩子,被分在初学班,此外还有一些寒门士子经过层层暗卫审核,身世清白的家伙,入了大学。
这里的初学和大学是李默然提出来的,初学相当于后世的小学和中学,他们学的都是一样的内容,而大学则是分开授课,有民政方面的课业,有军事方面的课业,都由李默然麾下的文臣或是武将来授课。
“这么多人?”李默然苦笑道,随着汉中,益州,荆州的平定,如今汉中又多了一些新兴的贵族。
“嗯,没错,不过这些人多半是我军将领或是士族的孩子。”
“嗯,好了,我知道了,学院预计还要多久建完?”

当前:第90/12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