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帝国1908》第1/52页


声明:本书为狗狗书籍网(gouyg.com)的用户上传至其在本站的存储空间,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以下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
---------------------------用户上传之内容开始--------------------------------
《中华帝国1908》
作者:冷夕
您好!您下载的小说来自 www.gouyg.com 欢迎常去光顾哦!
本站所有资源部分转载自互联网!请支持正版,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言 前言:真实的历史
(更新时间:2005-5-8 17:19:00 本章字数:5321)

大清光绪34年,公元1908年11月14日,北京中南海瀛台涵元殿。
清德宗光绪皇帝被囚禁在这个地方已经有10年之久了。他名叫爱新觉罗-载湉,同治十年六月,诞生于太平湖畔的醇亲王府;是清宣宗道光皇帝的第五子醇亲王的公子,清文宗咸丰皇帝的侄子,也是慈禧太后的外甥,醇贤王奕譞的嫡福晋,也就是慈禧太后的胞妹,生过四男一女,只留下一个老二,也就是光绪皇帝载湉。载湉三岁时继承帝位,却一直受到慈禧太后的控制。在光绪24年,公元
1898年的时候,他本来想依靠维新派变法来获取大权,不料遭遇不测。慈禧太后于是年9月发动戊戌政变,将光绪皇帝囚禁在瀛台,逮捕户部侍郎张廕桓、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御史杨深秀暨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维新派核心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在外国人的帮助下出逃,谭嗣同不愿意逃跑,认为变法维新,必须有人做出牺牲才能获得成功(参见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于是在留下“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
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后,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慷慨就义,时人称之为“戊戌六君子”。
从光绪24年起,到光绪34年,整整十年时光,光绪皇帝都没有丝毫行动的自由。十年,是人生中一段不短的日子。一个人的一生中,能有多少个十年呢?光绪皇帝生于同治10年,公元1871年,戊戌政变的时候他才27岁,正是人生创业的黄金时光,是一个人精力最充沛的时候,但他,却在瀛台度过
了形若囚徒的10年,碌碌无为的10年。这对于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是何等痛苦的一件事啊!更何况,他还是大清帝国的皇帝,一个拥有四万万人口,近千万平方
公里土地的大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竟然连最起码的人身自由都没有,更不用提发号施令的权利了。最可悲的是,他连自己最心爱的女人也保护不了。
尽管光绪皇帝的皇后是慈禧太后亲自为他选定的(这位皇后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可爱新觉罗-载湉却一点都不喜欢这个女人,他喜欢的是善解人意的珍妃他他拉氏。光绪皇帝大婚那年,作为妃嫔的珍妃年仅12岁,爱新觉罗-载湉当然不可能和她有什么男女之事啦。他喜欢珍妃,主要是因为她能理解皇帝心中的苦恼,毕竟人生知己难求嘛I就是这种形式的喜欢,都不能被善于妒忌的皇后所容忍。在听了自己侄女的一面之词后,慈禧太后武断地认为珍妃也是变法维新一党,就在光绪26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太后西逃西安之前,命令太监李莲英将珍妃推入一口水井之中淹死了。可怜光绪皇帝还不知道自
己心爱的女人已经离自己而去,竟然在逃亡的路上向“亲额玛(爸爸)”慈禧太后打探珍妃的下落呢!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其实在这漫长的十年中,又有多少事情让人感慨不已呢!正如刘禹锡在《玄都观桃花》中说的那样:“紫陌红尘扑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在经历了百日维新、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庚子事变之后,有的人活着,有的人死了,有的人成了权贵,有的人却沉沦了下去。只不过与刘禹锡不同的是,刘禹锡还可以在十四年之后,重新回到玄都观,写出“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菜花开。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今又来!”这样的诗句,爱新觉罗-载湉却依旧被囚禁在瀛台,而且,离他死亡的日子也不远了。
光绪皇帝年仅37岁(周岁),却已经“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了。躺在龙床之上,爱新觉罗-载湉有的出气,没的入气,正在弥留之际,眼前却突然出现了一个个的人影,一道道的景象。
这其中,有他的父亲醇亲王奕譞,有他的老师翁同龢,有珍妃他他拉氏,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也有荣禄、袁世凯,最后闪现的,正是那个让他又恨又怕的那拉氏慈禧太后。
“朕好恨啊……”
光绪皇帝吐出这几个字来,咯出一口鲜血,一腔儿幽怨愁恨,便随着那离了窍的三魂七魄同归地府去了。(注:光绪皇帝的死因有多种说法,一直是清史研究中争论最多的事件之一。按照
《德宗实录》、《光绪朝东华录》、《清史稿》等官方史书的说法,是得病而死的,但按德龄女士的《瀛台泣血记》中的记载,爱新觉罗-载湉实际上是被太监李莲英毒死的,不过也有人说光绪皇帝是被慈禧太后毒死的,而他的侄子爱新觉罗-溥仪先生在《我的前半生》中写到,他在小时候曾经听皇宫里的老太监说,德宗皇帝在服用了袁世凯送来的一副药之后,很快就死去了,这说明他其实是被袁世凯毒死的。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说法,是因为袁世凯、慈禧太后、李莲英等人都与光绪皇帝有比较深的仇怨,他们害怕在慈禧太后病逝之后,光绪皇帝掌握政权。从此,光绪皇帝的死因就成为一个不解的历史之谜。本书的前言记载历史事实,所以采用正史上记载的第一种说法,即光绪皇帝是正常死亡的。但为了戏剧化的需要,也想让这一本书更好看一点,本书后面的内容将有所不同。)《清史稿》上这样评价光绪皇帝:德宗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国耻。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意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然功名之士,险躁自矜,忘投鼠之忌,而弗恤其罔济,言之可为于邑。洎垂廉再出,韬晦瀛台。外侮之来,衅自内作。卒使八国连兵,六龙西狩。庚子以后,怫郁摧伤,奄致殂落,而国运亦因此而倾矣。呜呼,岂非天哉!意思是说,光绪皇帝亲政的时候,年富力强,又胸怀大志,想要振兴国家,洗雪国耻,在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之后,破格提拔维新派人士,以变法而自强。只可惜慈禧太后这个老顽固发动政变,破坏了变法,光绪皇帝自己也被囚禁在瀛台。后来终于引来了八国联军侵略中华的,光绪皇帝被迫西迁。当光绪抑郁而死之后,国运也因此越来越衰败了,这难道不是天意吗?
且不言瀛台的愁云惨雾,先看看西太后慈禧的寝宫里面又是怎样一种景象。
慈禧生于道光15年,公元1835年,尽管操纵了中国政权长达半个世纪,但此时的她,也仅仅只是一个七十三岁的濒于死亡的老妇人罢了。同皇帝一样,她也得了重病,生命也只是在病床之上游离。但她却不能比皇帝早咽下那一口气。光绪皇帝尽管有37岁,却一直没有子嗣(晚清的几个皇帝,清穆宗同治皇帝,清德宗光绪皇帝,以及末代皇帝溥仪都没有子嗣,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肯定同封建帝王荒淫无耻的生活有关。溥仪曾经说过,在他几岁的时候,就有太监把宫女推到他的床上,引诱他做坏事,结果他年纪轻轻就捞了个终生残疾,一辈子都不能行房事),大清帝国的储君还没有确定下来呢!
她派人找来了醇亲王载沣(老醇亲王奕譞之子,荣禄的女婿,光绪皇帝的亲弟弟。光绪皇帝共有三个异母弟弟,排行第五、第六、第七,都是醇贤亲王侧福晋刘佳氏所出。老五名叫载沣,生在光绪九年,八岁袭爵,都叫他“小醇王”。义和团入京,德国因为公使克林德被杀,算是受害最重,所以由瓦德西当联军统帅,瓦德西到京不久,就提出要求,应该派亲王为专使,到柏林向德皇谢罪,而且指名要求,以十八岁的小醇王载沣,充任专使。载沣在德国很受礼遇,德皇不独以隆重的礼节,接待载沣,而且降尊纡贵,亲到行馆答访,情意殷殷地谈了许久。又邀载沣至但泽阅兵,参观曾来华游历,觐见过皇帝的亨利亲王所统帅的海军,甚至还作了德国皇后茶会的主宾。由此得到了慈禧太后的重视),又抱来了载沣的儿子爱新觉罗-溥仪(溥仪是载沣同荣禄的女儿所生的儿子),就在皇帝驾崩的消息传来之时,立溥仪为皇帝,封载沣为摄政王。
安排完身后的一切,慈禧太后才在光绪皇帝死去的第二天夜里,即光绪34年11月15日夜死亡。
大清光绪34年,公元1908年11月,爱新觉罗-溥仪即位,改元宣统,加光绪皇帝谥号为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庙号德宗。
大清宣统3年,公元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满清政权陷于瓦解。
大清宣统3年11月13日,公元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大清宣统3年12月15日,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王室宣布退位。
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2年,公元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中华民国3年,公元1914年8月23日,趁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机,日军进攻德国军队盘踞的青岛,之后强占青岛和胶州湾。
中华民国3年,公元1914年12月,袁世凯修改《大总统奄法》,成为终身大总统。
中华民国4年,公元1915年5月7日,日本提出最后通牒,要求袁世凯政府承认《二十一条》。
中华民国4年,公元1915年5月9日袁世凯北洋政府接受《二十一条》卖国条约,民间以此日为国耻日。
中华民国4年,公元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改元洪宪。
中华民国5年,公元1916年3月22日,在全国人民反对声中,袁世凯取消帝制,结束了八十三天的皇帝梦,不久死于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但中国从此陷入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局面。
中华民国17年,公元1928年5月3日,日军占据济南,残杀中国军民蔡公时(时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外交特派员)等一万余人,制造了济南惨案。
中华民国20年,公元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借口中国军队炸毁了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炮轰北大营,第二天占领了沈阳,三个月内侵占了中国东北。
中华民国21年,公元1932年1月28日在特务田中隆吉、川岛芳子(其实是中国人,原名爱新觉罗-显纾,又名金壁辉。她是清朝末年肃亲王的第14位女儿,后来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工具,曾经被授予日本陆军上将军衔)的策划下,日军以两个日莲宗和尚被中国工人杀死为由,侵略中国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同年逼迫中国签订《淞沪停战协定》,规定中国不得在上海驻军,日本却可以在上海部署海军陆战队。
中华民国21年,公元1933年2月,日本侵略军侵占热河省,接着大举进攻长城要塞,逼近北平、天津。华北局势十分危急。5月,国民政府同日本签订卖国的《塘沽协定》,承认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和热河省,把河北省东部划为“非武装区”;中国军队不得在那里驻扎。这样,日军就打开了侵入华北的门户。(塘沽协定:1933年5月31日,塘沽。关东军司令官元帅武滕信义,于昭和8年5月25日,在密云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所派军使、该分会参谋徐燕谋所提出的正式停战提议。依此,关东军司令官元帅武滕信义,关于停战协定,委任全权于该军代表关东军参谋副长少将冈村宁次,在塘沽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所委任的停战协定全权、华北中国军代表、北平分会总参议、陆军中将熊斌,签订停战协定于下:一、中国军队一律迅速撤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口、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尔后,不得越过该线。又不作一切挑战扰乱之行为。二、日本军为证实第一项的实行情形,随时用飞机及其他方法进行监察。中国方面对此应加保护,并给予各种便利。三、日本军如证实中国军业已遵守第一项规定时,不再越过上述中国军的撤退线继续进行追击,并自动回到大致大城一线。四、长城线以南,及第一项所示之线以北、以东地区内的治安维持,由中国方面警察机关担任之。上述警察机关,不可利用刺激日军感情的武力团体。五、本协定盖印后,即发生效力。作为以上证据,两代表于此签名盖樱:昭和八年五月三十一日,关东军代表冈村宁次,华北中国军代表熊斌。)
中华民国24年,公元1935年5月底,日本华北驻屯军借口天津两个汉奸报社社长被暗杀,是中国政府的排日行为,又借口中国当局援助东北义勇军孙永勤部进入滦东“非武装区”,破坏《塘沽协定》,向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陆军上将何应钦提出口头“责问”和无理要求,并进行武力威胁。连日以坦克车、轻炮和机关枪队在河北省政府门前武装示威,在天津举行巷战演习。6月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陆军大将梅津美治郎向何应钦提交备忘录,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主要内容是:(1)取消河北省和平、津两市国民党党部;(2)撤退河北省的中央军和宪兵;(3)解散国民党北平军分会政训处;(4)撤换河北省主席于学忠和北平、天津两市市长;(5)取缔全国一切反日团体及活动。
7月6日,何应钦复函梅津:“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何梅之间的协议,习惯称之为《何梅协定》。
中华民国26年,公元1937年7月7日,日本华北驻屯军以演习中士兵失踪为由,袭击中国卢沟桥驻军,制造了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叫嚣“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中华民国26年,公元1937年8月13日,日本驻扎上海的海军陆战队两名官兵被中国保安队(其实是陆军八十八师伪装的)击毙为由,制造八一三事变,进攻中国上海。
中华民国26年,公元1937年12月日本华中派遣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在司令官松井石根、师团长谷寿夫的策划下,屠杀中国军民34万8千多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第一卷 叛乱的国度 第一章 时空转换(一)
(更新时间:2005-5-8 17:20:00 本章字数:4440)

历史是不容假设的,在每一个独立的时空,都有一段固定的历史按照其自身的轨迹进行下去,这就是历史,在它的面前,每一个人都是极其渺小的,我们虽然可以寄希望于将来,却无法改变以前发生的那些事情,不管我们是否喜欢这一段历史,不管它是可悲还是可壮,是光荣还是耻辱,我们都只能默默地接受它。但在不同的时空之间,也许会产生截然相反的历史,就像一条河流分成了好几条,分别沿着自己的河道流下去,有的终究到了大海,有的却汇成了湖泊,有的甚至在沙漠中消失。
但历史却是可以创造的。在历史的河流中,如果有人从一条河流进入到另一条,那他的命运会不会发生改变呢?他能否创造一个崭新的历史呢?本书所要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在我们所处的这一个时空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走到了新世纪的一天。这,是一个普通的下午,没有任何可以值得纪念的地方,世界上到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南斯拉夫联盟垮了,萨达姆被抓了,尤先科选上乌克兰总统了,就连巴勒斯坦人都不出来作梗,弄几个人体炸弹啥的去攻击以色列。
就在这样一个平静到可爱的下午,金宰阗慢慢地爬上了学校钟楼的顶端。这种楼是一座始建于民国15年(公元1926年)的建筑,到现在已经有将近八十年的历史了。八十年的历史虽然说不上沧海桑田,但人世间无情的变迁,却是谁也避免不了的。这座钟楼,正是这八十年无情历史的见证。
作为一座钟楼,它显得气势恢弘、雄伟不凡,是附近所以建筑物中最高大的一个。你站在钟楼的顶端之上,可以俯视整个大学校园,看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景色,望望学校里沙暖处睡着的一对对鸳鸯,自然有一般滋味上心头。在天气好的时候,你甚至可以看得到那春色来天地的锦江,看到远处浮云变换的玉垒山。(细心的读者,可以由此分析出金宰阗所在的城市。不过,读者可千万不要把文中的主角看成作者本人。虽然鸡蛋是母鸡生下来的没错,可要是把鸡蛋中的小鸡看成是母鸡本身,那就大大不对了。)
除开那些附属建筑,钟楼的主体可以明显地分为两层,下层是由方砖垒起的四方形的基座,上层是斗拱掩映的四座时钟。既具有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特点,又符合西方美学观点的要求,正是中西建筑艺术合璧的典范。
钟楼的设计师是一名外国人,但他对中国传统的建筑法式却非常有研究。他受创办这所大学的教会人士的邀请,设计出了这座非常有特色的建筑,既有美轮美奂的中国风格,也有高大巍峨的哥特式建筑艺术的特点,可以说得上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创举了。
钟楼所在的大学是在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由来自三个不同国家的教会联合创办的,当时只是一所中学,后来才发展成一所综合性大学,它的名字在本书中并不重要,所以就在这里隐去了。开始修建大学校园和钟楼的时候,学校所在地还是安静祥和的农村,有的外国教师还曾经在校园里边养过奶牛,充满了异域乡土气息。而今这里却成了寸土如金的市区中心地带了,校内校外都是热闹非凡。这种情况,是学校当年那些创办者恐怕永远也想象不到的。所谓世事如白云苍狗,变幻莫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可就在这变换的世事当中,这座钟楼却一直屹立不倒,度过了八十年来多次刀兵之灾、水火之劫,虽然不能说是什么奇迹,但当年建筑艺术的高超以及建筑质量的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哪里像现在这样,别看处处都是钢筋水泥结构,反而不如豆腐渣结实。最近,这座钟楼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作为文物保护起来,看来,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钟楼可能会永远这么屹立下去了。
所以,这里实在是一个休闲的好去处,也是个自杀的好地方。金宰阗爬到这里,就是为自杀来了。
金宰阗1983年5月4日出生在桂乡章族自治区桂阳县桂州镇金二村,这里离桂阳县城很远,是一个偏远的山区。父亲金建夫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个子不算高,背有些驼,苍黑的脸上留下了岁月刻出的纹路。金建夫平时言语不多,总给人一种愁眉苦脸的感觉。他的一生忙忙碌碌,除了经营好家里的农田外,其它时间都在帮附近小制衣厂的老板熨裤子,每熨一条有2角5分钱的收入,生意好的时候每天可以熨上百条,已经干了20年。几年前,他依靠做小工的积蓄为家里盖了3间平房。
金宰阗的母亲死得早,那年他正在上小学二年级,上课的时候,邻居大哥来学校把他叫了回去,金宰阗问叫他回去干什么,邻居大哥只是说回去你就知道了,然后就是沉默。等金宰阗回到家,他妈已经被当家的嫂子婶婶们给换好了衣服,躺在了一块用门板支好的床上,头北脚南的摆在屋子的中央。父亲垂头丧气地蹲在旁边,一声也不响,只是哔叽哔叽地掉着眼泪。金宰阗当时就呆在了那儿,静静的,那一刻脑袋里是空的,什么都不能想,等了好久,他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眼泪这才从眼窝里流了出来。
就这样金宰阗成了没娘的孩子。孩提时代,金宰阗没有像一般人那样受到母亲特别的呵护,他的身上也没有其他同龄人的好动。他从不无理取闹或者像很多小孩那样要这要那,他唯一的兴趣就是一个人孤独地坐着,他很少出去玩,通常和家里的大黄狗在一起。

当前:第1/5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