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氏(清穿)》第125/125页


  “怎会如此?您前段时间的风寒不是已经痊愈了?”
  乾隆摇头道:“不是风寒,是中风的征兆,幸好是极轻微的,虽被太医诊治好了,但是日后却受不得劳累了。”
  中风可是古代的不治之症,就算在现代都很难能完全治愈。
  看来是乾隆让太医瞒住了。
  跟她解释过,乾隆又去了一趟寿康宫,太后那儿也是被惊的不行,但是她总归是心疼儿子的,知道乾隆之前是得了名叫中风的病,她便直接叫来了太医,等亲耳听见暂无大碍的诊断结果后,才稍微放下心来。
  乾隆要退位,新皇要继位,而且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可让礼部和内务府忙了个倒仰。
  首先是年号,礼部献上去的都是吉祥的字眼,而经过乾隆和永琮的首肯,最后定下了明靖两个字。
  其次是龙袍,需要根据新帝的体型进行缝制,十余位秀娘连着赶了十天半个月才完工,接下来的时间她们依旧不能休息,新帝的吉服还需要她们继续赶制。
  最后还有即位的一系列流程。
  倒是对新帝后宫的处置可以暂缓一段时间。
  明年开年,便是明靖元年了。
  禅位大典前,乾隆和新帝派遣官员祭告天地太庙社稷,当日玉玺便在两人之间传递,象征着帝王权力的交移。
  紧接着是登基大典。
  两者都结束后,明靖帝日后就是名正言顺的新帝了。
  已经被出继的四阿哥永珹和六阿哥永瑢分别被封做履亲王和质亲王,八阿哥永璇被封做仪郡王,其余已经成亲的兄弟皆为贝勒。
  二阿哥永琏如今是食双俸的亲王,不需要额外封赏。
  尊太后为太皇太后,尊皇后为太后。
  其余的太上皇妃嫔都各自加封一级,然后挪入寿康宫等宫殿中居住。
  然后将嫡福晋乌雅氏册封为皇后,二阿哥生母瓜尔佳氏册如妃,大格格生母那拉氏封静嫔,剩下的都是贵人的份位。
  事毕,乾隆便带着人住进了圆明园,基本属于不再插手朝事的状态,只有在永琮拿不准主意的时候,会帮着他分析一番。
  随着永琮渐渐掌控朝堂,乾隆就彻底撩开了手,带着安絮天南地北的走,什么两广、云南都走遍了。
  甚至有一次英国使团入京的时候,还没等安絮旁敲侧击,乾隆就起了兴趣,想要去他们国家看看,但他年纪到底还是大了,有心却无力。
  还是永琮经过安絮多年的潜移默化,对海外到底还有几分忌惮,想要派遣官员出使英国。
  得知这个消息后,永璂率先响应,他对西洋出产的火器很感兴趣,想亲自过去瞧瞧。
  永琮经过思考,却是同意了弟弟的想法,毕竟没有人比一母同胞的弟妹更值得他信任了。
  和熙永璟知晓后自然也想跟着去,永璟便罢了,但是前朝在知道和熙公主也要跟着使团出使的时候,顿时引起了十分巨大的波澜。
  言官争相谏言,大致意思都是和熙公主作为女子,待在以男子为主的使团里,不仅不合适而且还不合规矩!
  倒是永琮力排众议的同意了和熙的请求。
  固伦和熙公主的出使被后世视为女性的第一次觉醒,等她出使回京后,更是直接被明靖帝封为改制后的理藩院总理,处理所有外交事宜。
  公主一生未婚,致力于为女性争取权益,但野史里有传言称,嘉勇郡王福康安和超勇亲王拉旺多尔济都是公主的裙下之臣。
  但真相到底如何,却成为了一个谜团。
  *
  明靖十年,冬。
  享年七十一岁的乾隆帝病逝于圆明园九州清晏殿。
  而太皇太后早在四年前便去世了,唯一能安慰众人的是她是喜丧,走的时候无病无痛。同年还有舒贵妃、庆贵妃,豫妃等人相继病逝,寿康宫瞬间空了一半出来。
  安絮端坐在上首,堂下是永琮的后妃。
  皇后乌雅氏位置坐的稳稳的,膝下共有两子,根本不怕有人挑衅她,因此这些年来变得十分宽容,妃嫔们对她是又敬又爱。
  永琮对美色淡淡,他明显更喜欢处理朝事给他带来的快感,因此现在宫里主位上不过也才一妃三嫔,还都是因生育之功才坐上来的。
  说起来子嗣艰难些的是永璂,他后院里就嫡福晋一人,但是久久都没好消息传来,嫡福晋的压力难免越来越重,这些年来没少求安絮大选时赐人。
  然而永璂本人却不要,他曾说过,要是没有子嗣那就证明是他自己没有子嗣缘,日后过继兄弟的孩子就好。
  安絮对孙子的执念并不大,要抱孙子,永琮和永璟的孩子足够她抱了,但是博尔济吉特氏本人是个多思多想的性子,甚至一度抑郁了起来。
  这不,皇后正在说这件事。
  “太医禀告说淳郡王福晋是郁结于心。”
  “等回头哀家叫来永璂,跟他说说。”
  对心病她们都是束手无策的,只能盼着本人想通。
  “给宣郡王福晋的赏赐可送过去了?”
  宣郡王就是永璟。
  皇后点点头,道:“已经派人送去了。”
  永璟福晋和永璂福晋却是刚好相反,她是个极其易孕的体质,为永璟生下长女后,还没半年又诊出了身孕。
  现在这已经是第四胎了,若不是怕她伤身,永璟专门让太医开了温和的避孕方子,估计十年抱六都不是奢望。
  等皇后带着众妃离开,寿康宫才渐渐安静下来,人老了之后就听不得吵闹了。
  安絮嗅着空气中弥漫着的甜香,想到了她年轻的时候,不知道这次穿越会给后世带来什么,但她能做的都已经做完了,剩下的就是天意了。
  《清史稿》载:孝元纯皇后,乌拉那拉氏。事高宗潜邸。即位,封娴妃。累进皇后。薨,谥曰孝元纯皇后。
  子三:明靖帝永琮、淳亲王永璂、宣亲王永璟。
  女一:固伦和熙公主。
  作者有话要说:  有番外,可能要稍微等一等。
  还有谢谢你们包容了这本小说。

当前:第125/12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