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家属院》第154/167页


  杨宪达安慰蒋捷:“不会的,爸爸对你们的爱是一样的,甚至爸爸给你保证,以后爱你绝对比爱佳茵更多。爸爸欠你实在太多,佳茵一直在我的身边,这么多年我没有缺席过她的成长,但对你,爸爸实在亏欠太多。”
  蒋捷抓住话柄,挑眉问他:“您的意思是,如果真要让您在我和杨佳茵之间做出抉择,您会选我?”
  杨宪达心底里被蒋捷的咄咄逼人压迫的有点喘不过气。他和佳茵相处了十几年,怎么可能轻而易举地舍弃掉父女之情呢?
  杨宪达在心底里还是更喜欢女儿佳茵,但这一点不耽误他想把握住儿子。左右佳茵不在,随他说的天花乱坠,他也要先把儿子哄住。
  于是他想也不想地说:“你奶奶见到你一定很高兴。这么多年,你奶奶一直在我面前唉声叹气,她每次打电话来,都愁我要绝后。话里话外都是说佳茵就算姓杨,但毕竟是女儿,终归要嫁到别人家去的。你也知道,中国的老传统还是得有儿子,不仅中国的家业大部分是儿子继承,就连国外,也是这样。爸爸不说违心的话,佳茵是女儿,我这辈子干的再多,都是替女婿打工,爸爸以前觉得自己活得特别没有盼头。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你,爸爸觉得自己后继有人,不会再被女婿占便宜,爸爸觉得自己都快重活一遍了!”
  蒋捷在心里吐槽:哟,敢情女儿在你眼里那么不值钱啊?希望日后杨佳茵听了这段录音,能认清你这畜生父亲的真面目,当你女儿可真他妈晦气!咋,女儿嫁人就他妈不是你的种儿啦?不配被你爱啦?你的家产就不留给女儿啦?大清都亡了多少年了,还在那整封建重男轻女那套呢。希望杨佳茵认清你卑鄙无耻的真面目后,能果断和你火速断绝父女关系!
  蒋捷心里把杨宪达吐槽个半死,嘴上却附和:“我不差钱,我一点都不差钱,我妈也特别有钱。她有正经工作,还有我姥姥姥爷留给她的大半家产,你的钱我不要,留给杨佳茵就行。”
  杨宪达却在那较了真:“不给你,难道给拐走佳茵的臭小子?爸爸心里有数,即使你不跟我姓,但改变不了你是我杨家血脉的事实。你奶奶也在香港,等你这趟回去,我就让她登门去拜访你和你妈。她见了你们母子,一定特别高兴。你奶奶之前就一直记挂着你妈,说你妈性格特别好,和她处得来,她和你任阿姨真是处不来,所以这么多年都没怎么来过北京。”
  蒋捷:“登门拜访还是不太好,我妈不会接受你们那边的问候的。都在香港,二十几年我妈却从来不和你们这边联系,我妈什么态度,我太清楚了。我这趟来北京,是瞒着我妈的。她一点都不想我和你扯上关系,是我私自来,想看一看当年生我的人,到底是什么模样。”
  杨宪达说:“那我给你个地址和电话,你什么时候高兴,就上你奶奶那看看。你是我们家的长子嫡孙,你奶奶多少年的心愿,终于了了、她有生之年能见到你,一定觉得人生特别完满。”
  一想到老母亲多年的夙愿得偿,杨宪达甚至在心里有点感激蒋唯了。杨宪达是孝子,从小渴望在众多的弟弟妹妹中,获取父母的关爱,所以他从小就特别听父母的话。父母希望他出人头地,他就费尽手段,也要让自己成为父母心中的那个骄傲。
  父母让他发达以后,不忘捎带弟妹和家里的子侄们,杨宪达也做到了。这些年一直背着任敏,暗里不断接济自己的兄弟姐妹,陆陆续续为侄子侄女们,在大陆安排了体面的工作。
  甚至盐城老家的那些亲戚,几十年没见过面了,为了让父母在老家有一份声名,这些年在北京,杨宪达冒着婚姻瓦解的风险,把自己和任敏的家,都快变成了驻京办事处。他对老家来北京求他办事的人,几乎来者不拒。这么多年,他替父母在老家攒下了不俗的口碑。
  近些年全国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交通越来越发达,父母偶尔坐飞机回到盐城老家,总是风光极了。父母在乡下受到了乡民们的爱戴与拥护,乡民们还对杨宪达的父母作出了极高的肯定:他们生出了杨宪达这么一个光宗耀祖的好儿子。
  人到老了,年轻的时候混得再风光,老了还想再风光,就得下一代后继有人,不然再多的家业都能被败家子给败光。成年后的杨宪达,凭着“孝子”的形象,终于成了父母眼中最出息、最器重的孩子。
  杨宪达对蒋捷推心置腹:“佳茵是爸爸的‘面子’,但她不是爸爸的‘里子’。而你,既是爸爸的面子,又是爸爸的里子。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真要选一个,爸爸一定选你。蒋捷,你放心,就算你任阿姨和佳茵再怎么反对我认你,爸爸都绝对不会放弃你。”
  蒋捷觉得这杨宪达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蠢蛋。他难道从来没想过,万一眼前的人,根本就不是他的儿子,他说这段话,会有多么搞笑吗?
  蒋捷觉得他蠢的有点可怜,敲打敲打他:“还有一件事,我妈对我说的,让我至今耿耿于怀。听说你当年毕业的时候,那篇论文还被评上了优秀毕业论文,全校几乎绝无仅有的荣誉。但我妈说,你那篇论文是假的,抄袭的,这点我真的没办法接受。我可以接受我的生父这么多年没抚养过我,但我绝不能接受我的父亲是一个学术骗子。”
  左右录音笔在录音,蒋捷试一试能不能从杨宪达嘴里,套出一点他当年学术造假的信息。
  杨宪达神经一下变得很紧张,对于这种关乎底线的事,特别谨慎,就算面对蒋捷的质问,他都丝毫不松口地说:“这是你妈污蔑我!当年我和她分手,她心有不甘,就在你面前使劲抹黑我。蒋捷,你已经是成年人了,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爸爸希望你能自己辨别是非。”
  蒋捷在心里被他气笑:杨老狗的嘴巴可真紧啊!想从他嘴里撬出一点关于当年怎么窃取许瑞论文的事还挺难。没想到过去几十年了,杨宪达的警惕性居然还这么高。
  当然蒋捷很有分寸,如果过分往这事上面打听,恐怕杨宪达很快就要对自己起疑心了。
  蒋捷对他说:“任阿姨搬出去了,你不去哄哄她吗?”
  有点儿赶客的意思了。
  杨宪达在蒋捷面前表现得一点儿不怵任敏家的势力,面露鄙夷地说:“她娘家如今也就剩她一个哥哥还在北京住,她爹她妈都上昆明养老去了。她铁定去的是她哥家,上别人家闹我们两口子的事儿,我丢不起这个人,随她去吧。任敏和她嫂子特有话聊,有她那个嫂子给她撑腰,我要是上门去了,她那个嫂子怕是要一口把我给吃了。”
  杨宪达心里很清楚,大舅哥这么多年一直在男女作风的事儿上特别清白,就是因为任敏的嫂子是个特别有手段的女夜叉。男人在婚姻里的忠诚,一半靠自制,一半靠管束。
  平时两家人凑在一起吃饭,任敏的嫂子还会手伸的特别长,时不时到他面前敲打敲打。杨宪达已经想象到任敏这趟回娘家诉委屈,后面引发的事情会有多棘手。光是任敏那一个能翻江倒海的嫂子,就够自己喝一壶的。
  索性就冷处理。也不上门求任敏,晾着她,看看过一段时间她到底什么态度。
  杨宪达心里有数:离婚,还有佳茵呢!佳茵从小到大都是站在自己这边,任敏连在她面前打个喷嚏都是犯罪,女儿只和自己一条心。只要笼络住女儿的心,就是掐死了任敏的命门,为了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庭,任敏会选择忍气吞声地把日子过下去,绝不会和他离婚。
  这如意算盘,杨宪达自以为打的噼啪作响。殊不知任敏早就在蒋捷这听说了杨宪达的各种卑鄙事迹,这回是吃了称砣铁了心的要和他离婚,并且一早就开始筹谋该怎么把女儿的心给笼络到自己这边,争取女儿的抚养权。
  蒋捷不会错过这种拱火的好机会,添油加醋地说:“任阿姨的娘家势力可真大啊,光一个她娘家嫂子就这么厉害,可想而知当年你为什么要和我妈分手了。杨老师,我都有点同情你了,在任阿姨他们家忍气吞声这么多年,日子想来也是不好过的……”
  一声“杨老师”更加刺痛了杨宪达的心。
  杨宪达暗暗捏紧拳头。都是任敏不识大体,弄得他有子不能认!还非得搬出她娘家的那些老黄历来压他一头。杨老师、杨老师,吓得孩子都不敢认他这个爸爸!
  杨宪达越发铁了心,这回无论如何都要让任敏对他俯首称臣。结婚二十年,他杨宪达必须在任敏面前硬上一次,并且以后要一直这么硬下去,让任敏明白谁才是当之无愧的一家之主。
  *****
  任敏在和蒋捷促膝长谈了一上午之后,下午就把那只录音笔送过来了。她请求蒋捷陪她演一出戏,试一试杨宪达到底是不是披着人皮的畜生。
  这么多年,任敏心中一直有个疑惑,明明杨宪达对他爹妈侍奉至孝,每个星期至少往香港给老人打五通电话。工作再忙,有时候出差到外地、国外,杨宪达这么多年都没间断过给父母煲电话粥的习惯。他会不会和他的父母一样,内心其实对自己生的是女儿有不满?
  当年自己生了女儿,婆婆千里迢迢从香港飞来,但在北京却只待了三天不到。
  任敏问杨宪达:你妈是不是对我生女儿有意见啊?香港那边重男轻女的风气还挺重,我们北京可不兴什么重男轻女。我妈和我爸说了,他们百年之后,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我和我哥平分。我嫂子家的条件比我家还好,你家的条件差强人意吧,所以我爸妈的意思,以后可能还会多补贴我们一点儿。
  杨宪达怎么回答她的?一副义正言辞的样子,怪她多心:妈是在北京水土不服,实在上吐下泻的厉害,她年纪大了折腾不起。佳茵这么可爱,她老人家打心眼里喜欢。
  任敏在心里哼声:年纪大?多大呀!刚刚五十,比她爹妈可小多了。佳茵可爱?一只刚出生一两天的皱巴巴小瘦猴儿,就连她这个亲妈,都没瞧出来哪里有什么可爱之处。
  想从杨宪达嘴里撬出关于他父母不好的字眼,任敏觉得自己这辈子是无望了。
  左右和婆婆分居在北京、香港两地,彼此互相不打扰对方的生活也挺好,逢年过节打通电话客客气气的,处成远房亲戚一样。
  这么多年一直太太平平地过,日子毫无波澜,甚至让任敏一度形成要和杨宪达这个人就此终老的错觉。
  但看见杨宪达见了蒋捷后,那种说的话字里行间都是馋疯了的样子,任敏的心就跟着一沉再沉。
  杨宪达是个心口不一的老鳖,这鳖养的玩意,居然本质上和他浑身冒着重男轻女恶臭的爹妈如出一辙。他在自己面前伪装的实在太好了,他如果真的打心眼里疼爱佳茵,又怎么会想着这次要认下蒋捷?这不是对佳茵的伤害是什么?!
  一边是和他相处了十七年,点点滴滴回忆都是共同铸就的女儿,一边是认识才不到几个小时的儿子,杨宪达居然没做出过多犹豫,就选择把蒋捷给要了。
  正常一个疼爱女儿的父亲,生个二胎还得征求长女的意见。杨宪达如果心眼子里没有重男轻女的想法,他绝对干不出来要认蒋捷的这种事儿!
  你看蒋捷如果是个女儿身,他还要不要的这么果断!
  任敏心里的那口恶气实在是堵到憋的慌,没想到自己这么多年被杨宪达给骗了,就连自己和杨宪达千辛万苦所生的女儿,杨宪达这个畜生都能轻易撒手。
  这场夺女之战,她必须要打!
  蒋捷给她发送来录音邮件的时候,任敏曾经犹豫过要不要把这要赤.裸.裸、血淋淋的伤害话语,发送到女儿的邮箱里。
  可转念一想,如果自己不让女儿见识到杨宪达的真面目,让女儿继续沉浸在杨宪达卑鄙的慈父面目中,往后她受到的伤害只会更大。
  长痛不如短痛。
  任敏咬咬牙,狠狠心,在深夜把这封附有杨宪达和蒋捷谈话录音的邮件,发送给了远在美国的女儿。
  发送时间是东八区凌晨三点,美国那边差不多下午两点。
  任敏看着电子邮箱页面显示出:邮件已发送成功。
  窗外的雪好大,北京好多年没有下过这么连绵不断的大雪了。
  可是任敏自小也听说了“瑞雪兆丰年”这个说法。
  这是不是天老爷在向她暗示,她的福气在后头呢?


第85章
  京大的BBS论坛,因为一个八卦帖子,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
  一个由京大学生自发注册的域名,象征学术开明、由学生高度自治的一片网络净土,经历了这次的舆论风波后,彻底被校方接手管控。
  这次的舆论风波,由一位叫网名“R·阿让”的发帖者掀起。他以自述者的角度,书写了长达三千多字的八卦始末。
  八卦的内容,从一位学术窃贼如何处心积虑地想和他成为朋友,主动接近他、和他套近乎开始。他们在一个同一个系、同一个班级,就连学生时期所住的宿舍,都只有一墙之隔。
  R·阿让自述,这位昔日同窗,简称Y主任,如今在京大混得风生水起,已经身居高位、执掌一系。对于当年被窃取了毕业研究成果,R·阿让自称证据在手,不怕与Y主任当面对峙,并且已经委托了律师递交了相关诉状,不日法院的传票就能送到Y主任手中。
  学术造假屡见不鲜,但搬到台面上要打官司的,确实不多见。因为学术造假太难涉及法律层面的责任了,甚至对于这一块的量刑,至今仍是法律盲点。
  想打赢官司,证据充足的情况下确实容易,但想要剽窃者承受相应的法律惩罚,太难了。学术造假的成本太低,许多法外狂徒仅仅承受道德层面的谴责,而启动相应的司法程序过程又太漫长。这样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许多被剽窃者,除非真的咽不下这口气并且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去应诉,否则光是繁琐复杂的司法程序,就能把自己气得够呛。

当前:第154/16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