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家属院》第39/167页
人家曲家,可是赔进去两条命。
吾翠芝道:“你不知道这里头的门道。汪主任新官上任才一学期吧?就领了这么大个处分,往后想要再升,可就难了。本来汪主任年轻,这会就提拔了实权位置,往后是前途无量的。汪主任现在也是被那冯晓才恶心死了,明明是他这颗老鼠屎犯的事,连累得他前途灰暗。原先汪主任还帮冯晓才给教育局的人通气,教育局丢不起这个人,还想着去把冯晓才保出来。这回赶上老太太的事,汪主任是连个牙缝都不给教育局露,巴不得帮冯晓才早点把牢门给焊死了!”
段汁桃听完解释,这下觉得汪主任也是时运不济,这回连带着被冯晓才害惨了。
“沈校长已经责成了处理这件事的专案组,帮着曲老师联系好了殡仪馆,又派了俄语系平时和小华关系好的女同事,住在曲家,时刻盯牢小华,怕这节骨眼上,小华那边再出什么岔子。”
段汁桃说:“是得派人二十四小时盯着!曲老师这会自顾不暇,忙着处理老太太的后事,是顾不上华老师了。”
吾翠芝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出了这样的事,谁都会感到揪心。
“把人送去殡仪馆,曲老师下午抽空回了一趟家属院,一进门,就和小华两个抱头哭在一起,在场的人都跟着一起抹眼泪。两个可怜人,一个没了孩子,一个没了妈,哭得要把眼泪填成海。夫妻两个,也灰心了,听说下午就越过人事处,双双和沈校长当面提了辞职。沈校长也厚道,挽留了一阵,见他们去意已决,就说给他们写推荐信,让他们两口子上川大任职。左右教育部部长还是沈校长的老同学,想来办成这点事,也不是难事。”
段汁桃说:“就怕学校这时候办的不地道,寒了学校老师和家属们的心。人在学校出了这档子事,学校要是敷衍搪塞过去,你说这不是让咱们这些家属,在这住得也不安心么?”
吾翠芝点头说:“是这个理。沈校长不仅把曲老师他们两口子的去处安置好了,赔偿据说初步谈的也很大方。原先家属院里,曲老师那房子,还有十年的贷款,本来不允许在市面上外售,学校老师要想卖掉手里的房子,也只能卖给学校,而且这售价还得按当时卖出的合同打折来。学校问过曲老师的意思,他们夫妻两个往后也不打算在北京发展了,觉得房子留着也没多大用处,就打算卖了。沈校长发话了,曲老师那房子,剩下的贷款,学校一次性偿还清楚。学校不仅不打折扣,还按市价一点五倍回收。处理完这些,另外还有一笔赔偿费,具体多少,不太清楚,但冲着沈校长的为人处世,我想,应该也不会亏待曲老师他们的。”
段汁桃应道:“学校也倒了血霉了,本来什么事都没有,这下赔出去好大一笔。不过拿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人都没了,还有什么比人更重要……?”
两人说的感慨万千,觉得经过这场风波,眼下也不想什么大富大贵了,只要身边的人平平安安,家庭完满就好。
天色彻底暗下来,校园也渐渐安静下来,而家属院里的烟火气却缓缓热闹起来。
铁锅炒菜声、涮锅涮碗声、孩子争吵声、家长训斥声、阖家围着饭桌说笑声……
不知道是谁从窗户钻出脖子,朝巷子里疯玩的孩子,高喝一声:“小强,回家吃饭——!”
大概这院子里有太多名字带强的孩子了,一时之间,四面八方,高低起伏,纷纷传来不同的孩童回声——
“欸,知道!”
“妈,再等等!”
“哦,终于能吃饭了……!”
吾翠芝笑的前仰后翻,想起来自家也有叫个“小强”的儿子,孩子再大,再不听话,再窝里横,那也是妈妈的心头肉。
都说母子没有隔夜仇,在单家又被段汁桃这么一开导,眼下吾翠芝心里的不痛快也放下了,不过一趟晚饭的功夫,心情就变得大好,哼着小调回自家门院去了。
回去的路上,吾翠芝已经开始盘算,儿子去上海,要给他收拾什么样的衣服、鞋子、被面、毛巾……
*****
前脚吾翠芝刚走,后脚单琮容就推着自行车回来了。
段汁桃收拾碗筷的动作停在半当儿,奇道:“你今晚怎么这么早回来?”
单琮容停好自行车,说:“实验室停电了,项目没法做。”
段汁桃问:“好好的怎么停电了?”
单琮容摆了个鬼脸,抿嘴指了指隔壁沈家。
不可说、不可说。
进了厨房的门,段汁桃才捏气小声地问:“葫芦里闷的什么药?”
单琮容哈哈笑着说:“你能想得到?为了逼沈海森去相亲,沈海萍让学校的电工剪了实验室的电线,直接整断电了。我和他做一个项目,不停工不行啊!那电工来抢修电路,摆明着是半吊子,拖拖拉拉,手脚忒慢,估计今晚肯定是修不好,我就回来了。”
段汁桃闻言,也是啼笑皆非,好笑道:“亏沈家大姐想得出这招!”
单琮容问:“锅里还有饭么?”
段汁桃“啊”了一声,说:“平时就怕你突然回来没饭,都会多煮两把米,不巧,今天吾大姐来家里蹭饭,锅里现在一粒米都不剩了。”
单琮容说:“不碍事,我出去吃吧。你晚饭吃的多么?”
段汁桃疑惑道:“不多,吾大姐胃口好,吃了三碗饭,我怕她不够吃,紧着她吃了。你问这个做什么?”
单琮容看着段汁桃夸张比划着的三根手指,结合吾翠芝胖墩墩臃肿的身材,已经想到饭桌上,自己的妻子,为了省几口饭招待客人,吃得有多局促小心了。
“正好,咱们一起去外面吃萝卜炖牛腩,芝麻巷新开的潮汕砂锅粥店里有,同事上回带我去吃过,味道不错。”
单星回耳朵尖,一听到父母要出去开小灶,从书房窗户探出半个身子,高呼道:“带上我!”
随即被在院子里晾晒衣服的单姥姥,挡在窗前,把他的头强塞了回去,老老实实的摁在书桌前的椅子上。
端着晒了一半的洗衣盆,单姥姥扭头,对女儿女婿笑着说:“没事,你俩出去吃,我和星回还有花卷在家看着。”
单星回被他姥姥用凌厉的眼刀威胁:臭小子,你爸妈出去二人世界,你咋这么没眼色去瞎掺和?
单星回撇撇嘴,不甘心的补道:“爸妈,吃完饭,你们可以再去看场电影。”
单姥姥,这才满意的点头微笑。
*****
彻底入了夜,大约父母真去看电影了,到了晚上九点多他们还没回来,单星回从书房里伸着懒腰出来的时候,父母的卧室没点灯,还是黑漆漆一片。
听到单星回推门的动静,花卷在瓷砖地板上打了个滚,把肚皮露出来朝天,眼睛睁了一会,又迷迷瞪瞪的合上了。
天气还是热,狗都不爱动弹了。
到客厅的茶桌上支了个茶杯,倒了凉开水,一杯下肚,解了渴,就打算去洗澡冲凉。
沈岁进刚叫梅姨煮了两碗馄饨出来,热气腾腾的,沈岁进特地叮嘱了梅姨不要放葱,她和单星回都不爱吃葱。
沈岁进从里屋出来,扶着两家的矮墙,见单星回摸黑在客厅捧着水杯饮水,唤道:“单星回,上我家来吃好东西。”
单星回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是她从一大早就心心念念的苏式小馄饨。
单星回趿着拖鞋,捧着水杯,倚在门边,慵懒说:“这么晚了,你还不睡?”
沈岁进“啧”了一声,不耐烦道:“来不来?”
单星回满口应道:“来了、来了。”
单星回连正路都懒得走,索性撑着矮墙的石砖,翻身一跨,就越了过去。
沈岁进被他这套行云流水的翻墙动作,看得目瞪口呆,心里赞服——腿长果然任性!
单星回解释说:“我姥姥睡了,开门声音大,她会以为是我爸妈回来了,少不得要起来给我妈他们烧热水洗澡,我妈不愿意她睡不踏实,再说夏天了,冲个冷水澡也没什么。”
沈岁进点点头说:“哦,没想到你还挺细心的。你姥姥呼噜声那么大,也能被院子里开门的声音吵醒啊?”
两人窸窸窣窣的说着话,还能听见隔壁院子里,单姥姥响一阵歇一阵的打鼾声。
梅姨已经煮好了馄饨,摆好碗筷让他们进来吃,说:“院子里蚊子多,快进屋吧,馄饨好了,我再给你们盛点醋和辣椒酱。”
单星回嘴甜,应道:“梅姨,你真是神通广大,在北京都能弄着苏式小馄饨,沈岁进这嘴,着实被你养刁了。”
沈岁进回屋落座,把碗里的馄饨搅了搅:“吃你的,还不忘捎带上挖苦我。”
梅姨回想起刚到家属院,接触沈家父女的情节,感叹的对单星回说:“你都不知道,我刚来这接手的时候,小进这孩子,问她吃什么,她都说随便,这可愁坏了我。谁知道随便后面,到底哪个可以随便、哪个不可以随便?有没有什么忌口的,又或者吃什么害过敏,这孩子统统不说。说来也怪,有几回我观察过,你妈爱给你泡牛奶喝,那阵子小进给你辅导英语,你妈也总爱给小进泡,每回我站在院子里偷偷看小进喝牛奶的样子,是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我泡的牛奶她就不喝,而你妈泡的,她总是喝得干干净净。为这,我还特地找你妈问过,你们家买的是什么牌子的奶粉,结果咱们两家的奶粉牌子还是一样的,我就彻底想不通了,直到你沈叔叔和我说,小进这孩子从小就只爱喝南法产的一款牛奶。听说这孩子从小厌奶,就只有那个牌子的奶,她喝得下口。得亏了你妈了,你妈倒的,她就不计较。从那时候我就开始明白,这孩子喝奶哪是挑牌子啊?她这是挑人呢!”
段汁桃没有闺女,把沈岁进疼得和自己姑娘一样,连梅姐都打心眼里感慨:段汁桃这人不仅心地纯良,还心热!
梅姨庆幸的说:“还好,现在吃什么,小进都会自己要求,也犯不着我想破头了。”
料理这一日三餐,大约是家家户户的主妇最头疼的事了。
菜市场统共也就那么多固定的食材,孩子正在长身体,正是挑嘴的时候,营养跟不上,发育就迟缓,沈岁进发育算迟的了,因此梅姨在沈岁进的吃食和营养搭配上,很愿意下苦工。
像今天沈岁进要求吃馄饨,梅姨就早早打电话联系了汉京饭店,叫后厨拣了两只农场土鸡,煨上一锅浓鲜的鸡汤,作为馄饨的汤底。
又叫苏州来的厨师,包好一屉小馄饨,用纱布盖着,送到家里的时候,食箱里还有两块大冰块镇着,馄饨就还很新鲜,连馄饨皮都没被风干发硬,还是湿软的。
苏式馄饨,和北京的馄饨大有不同,江南那带的点心食样都随了水乡的柔性,多是温婉精致的,就连馄饨皮,都薄如蝉翼,像是精湛女红纺出来的细纱,放在水里头一煮,咕嘟咕嘟的像一个个透明的小水母,膨胀漂浮在水面,入口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