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水浒文学》第26/28页


梁山第一帅哥花荣和宋江的关系我就不说了,我一度怀疑花荣是女扮男装,如我在《花荣篇》所分析。
以上种种迹象可以看出,宋江对帅哥,有着异乎常理的癖好,让人不禁对他的性取向,产生极大的怀疑。
不仅对于英俊的帅哥,宋江对相貌堂堂,气宇轩昂的威武大胡子也情有独钟。美髯公朱仝是他的前任同事现任下属,宋江和他的关系远比插翅虎雷横来得亲密,宋江杀人后,朱仝不顾一切也要放他一马,关系可谓铁杆;大刀关胜更是明显的例子,面对天神一般的人物,宋江心折难当,不惜呵斥林冲、秦明两人,以换取关胜的好感。
宋江对李逵的案例,成为“同志”的最大铁证,一直到死,都要拉上他作垫背的,这份感情,已经远远超出了想象的范围。
此外,宋江对于喜欢头插一支花的蔡庆、帽带一支花的杨雄,都有照顾的行为,要说宋江对男人没点想法,实在说不过去。
宋江其实未必就一定是男同性恋,只不过他为了笼络人心,所作所为这般过火,所以难免有遭人非议之处。宋江好的“色”,是梁山好汉对他的忠诚度的“成色”,他所重点扶持的对象,都对他忠心耿耿,征方腊回来后,幸存的天罡星里面有吴用、关胜、朱仝、花荣、戴宗、李逵等人,不能仅仅用“巧合”两字来解释。
宋江是梁山第一色狼,一条阴险狡诈的幕后豺狼。
梁山好汉百样人,就有百样不同性格,即便下流者如色狼,四人也有四种不同风格。好在周通、王英、董平全部都是结义前犯的过失,宋江好男色而并非女色,而且一百零八人大团圆后,再也没有听说谁谁又故态复萌了,算起来,大约是“人以群聚”,大伙的力量改变了恶习。
梁山好汉是一群真实的人,所以他们身上有优点,也理所当然存在缺点。因好色而犯错误是男人的缺点,毋庸置疑,所以这四个人永远生活在好汉群体的阴影里,只因为他们身上有不容许于自然法则的弱点,所以永远低人一等,当然,相对比西门庆、郑屠、高衙内等混蛋,梁山色狼还差了一个数量级。
再说梁山四大情种。这四大情种分别是:鲁智深、安道全、杨雄、史进。
         梁山第四情种:花和尚鲁智深
梁山第四情种: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是梁山第一大侠。“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大侠并不代表完全没有七情六欲,那只是冰冷的杀人机器!
鲁智深为弱女子金翠莲强行出头,从此踏上茫茫躲避路途;出家当了和尚,依旧为桃花村刘小姐出头,中止了一段不美满的婚姻;为兄弟林冲出头,最终连和尚也没得做,只好去做强盗。鲁智深的“军官――和尚――强盗”三部曲,不仅不是玷污祖先,恰恰相反正是为先祖扬眉吐气。
鲁智深颇有点“恋嫂情结”,从二龙山到梁山,看见兄弟林冲,第一句话就是:
鲁智深动问道:“洒家自与教头沧州别后,曾知阿嫂信息否?”林冲答道:“小可自火并王伦之后,使人回家搬取老小,已知拙妇被高太尉逆子所逼,随即自缢而死,妻父亦为忧疑,染病而亡。”
鲁智深是个外粗内细的好汉!为了弱势群体仗义执言,梁山上只有一个闪耀佛性的人,这个人,唯有鲁智深。
说鲁智深多情,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但外表粗犷,内心细腻的鲁大师,能够成为无数人的喜爱对象,鲁智深的感情世界,还是征服了相当比例的读者。
鲁智深只是略有表征,没有付出应有的行动,所以他只能算梁山好汉中的第四情种。
         四

         梁山第三情种:神医安道全
梁山第三情种:神医安道全
神医安道全在上梁山之前,小日子过的很舒坦,南京地面上,他算一号人物。但是不巧的是,宋江发背疮,遍看大夫均不得好,好在张顺认识安道全,大力推荐安神医的绝学,由此而来安道全欲不上梁山而不可得。
安道全根本不想赶这趟浑水,张顺好说歹说,恩威并施,方才应允。临行之前,安道全要和一个风尘知己告个别,这个女人就是艳妓李巧奴。
安道全对巧奴说道:'我今晚就你这里宿歇,明日早,和这兄弟去山东地面走一遭,多则是一个月,少是二十余日,便回来望你。'那李巧奴道:'我却不要你去。你若不依我口,再也休上我门!'安道全道:'我药囊都已收拾了,只要动身,明日便去。你且宽心,我便去也,又不耽搁。'李巧奴撒娇撒痴,便倒在安道全怀里,说道:'你若还不依我,去了,我只咒得你肉片片儿飞!'张顺听了这话,恨不得一口水吞吃了这婆娘。看看天色晚了,安道全大醉倒了,搀去巧奴房里,睡在床上。巧奴却来发付张顺道:'你自归去,我家又没睡处。'
宋代歌女分歌伎和娼妓两种,李巧奴属于后者,我猜测安道全是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结识她,恰好自己刚刚丧偶,因此两人打得火热。
安道全有医生职业道德,同时是一个感情比较丰富的人,他两面都不得罪,两边都讨好。但是可惜的是,梁山不需要脚踩两条船的人物,所以注定了安道全事业和女人之间,只能择一而选。
安道全不想选择,张顺替他选了。曾经对张顺谋杀未遂的水匪张旺恰好也是李巧奴的'顾客',半夜摸进门来,被张顺正好看见,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张顺一怒之下,杀了老鸨、李巧奴一家,并且模仿武松的行径,四处留言'杀人者,安道全也',栽赃陷害安道全。
安道全由此有家难归,有口难辩,只好卷起包裹上梁山。而侥幸逃走的张旺也没得意多久,天网恢恢,不久又被张顺一行人看见,这次他的运气不怎么好了,被抛入扬子江中,是死是活看运气。
安道全对李巧奴的感情,大约是真挚的,以他身份地位,能对一个妓女动真情,也算难能可贵,所以安道全能够成为梁山第三位情种。
         梁山第二情种:病关索杨雄
梁山第二情种:病关索杨雄
杨雄的故事,我在《石秀篇》已经表述得很清楚。杨雄是一个外来创业者,在蓟州人生事业达到顶峰,其中很大关系得益于他的配偶:潘巧云小姐。正是潘小姐的社会关系,杨雄才能做到政府官员的职位。
潘小姐生命中一共有三个男人:第一任丈夫王押司、第二任丈夫杨雄、情夫裴如海。杨雄能够娶丧偶的潘巧云为妻,说明他胸襟还是比较宽广的,能够接受这种在封建社会看来比较“委屈”的事情。
杨雄其实相当爱潘巧云,很多人觉得杨雄这个人耳根子软,行事没有主见,属于人云亦云的跟风派:石秀初次禀告奸情,他马上相信了;潘巧云倒打一耙,他也马上回心转意了;石秀再次支招,他又同意了。毫无自己的原则。
杨雄这么做,其实正是他用情至深的表现!他的内心是深爱潘巧云的,所以他不愿意,也不希望石秀说的是真的。当潘巧云栽赃陷害的时候,按照杨雄对石秀人品的了解,他绝对应该相信石秀,但是为了家庭团结,他只能牺牲石秀:
杨雄听了,心中火起,便骂道:“‘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厮倒来我面前又说海和尚许多事,说得个没巴鼻。眼见得那厮慌了,便先来说破,使个见识。”口里恨恨地道:“他又不是我亲兄弟,赶了出去便罢。”
杨雄对于这件事,表现得实在不像平日为人。石秀诉说奸情,杨雄怒发冲冠,当时就要杀人出气。当潘巧云诬告成功的时候,杨雄的表现出奇冷静,只不过是骂两句“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决定“赶他出去便罢”。前后表现,大相径庭。
所以说,其实杨雄很清楚他们两个孰是孰非,只不过为了爱情,他选择了忍气吞声,他只寄希望于潘巧云以后不要再犯错误了,对于之前的一时糊涂,他可以既往不咎。石秀虽然是铁哥们,说不得,也只有委屈一下了。
然而杨雄算错了一件事情:石秀是个认真严谨的偏执狂,认准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他自己可以受委屈,但不能见大哥吃亏。所以石秀连夜杀了裴如海,表明自己的清白。
如此而来杨雄再也不能装糊涂,按照杨雄的本意,休了潘巧云便是。但是当三方会面的时候,杨雄架不住石秀的从中挑拨,“偷情已经是十分丢脸的事了,更何况偷的还是一个和尚”!杨雄再也无法包庇,只能将潘巧云和侍女迎儿杀了了事。
不知道杨雄下手的时候,心头有没有涌起一股悲哀。
         梁山第一情种:九纹龙史进
梁山第一情种:九纹龙史进
史大郎是第一个出场的好汉,我对这个人物一直相当喜爱。史进不仅是个帅哥,而且武艺出色,诗词艺术也颇具水准。
史进是个热血青年,施耐庵没有将他当作主要人物来刻画,我一直深深引以为憾。小说前期的史进,只关心武术方面的事项,对于男女感情,几乎一片空白。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他上了少华山,落草为寇为止。
史进上了少华山以后,受到朱武等人的影响,慢慢开始接触男欢女爱,和山东东平府一名叫作李瑞兰的娼妓产生了感情。
宋江攻打东平府,史进相当高兴,因为他可以和这个风尘知己长相厮守了。宋江差郁保四、王定六两人下战书,被东平都监董平打得屁股开花。史进站起来发言了――
只见九纹龙史进起身说道:“小弟旧在东平府时,与院子里一个娼妓有交,唤做李瑞兰,往来情熟。我如今多将些金银,潜地入城,借他家里安歇。约时定日,哥哥可打城池。只等董平出来交战,我便爬去更鼓楼上,放起火来,里应外合,可成大事。”宋江道:“最好。”史进随即收拾金银,安在包袱里,身边藏了暗器,拜辞起身。
史进本想立功受奖,顺便将自己和李瑞兰的关系公布,所以他去的很开心。但是史进不是吴用,吴用知道,卖唱人家绝对靠不住!(不知道吴用是否有“前车之鉴”,按照他的地位,一直没有结婚,是否在“情”字上吃了大亏?此事无从考证,遂成为《水浒》一桩疑案)
史进是个至诚君子,一进李家大门,就一五一十交代来龙去脉:
李瑞兰引去楼上坐了,遂问史进道:“一向如何不见你头影?听的你在梁山泊做了大王,官司出榜捉你,这两日街上乱哄哄地说,宋江要来打城借粮,你如何却到这里?”史进道:“我实不瞒你说:我如今在梁山泊做了头领,不曾有功,如今哥哥要来打城借粮,我把你家备细说了。如今我特地来做细作,有一包金银,相送与你,切不可走漏了消息。明日事完,一发带你一家上山快活。”李瑞兰葫芦提应承,收了金银,且安排些酒肉相待,却来和大娘商量道:“他往常做客时,是个好人,在我家出入不妨;如今他做了歹人,倘或事发,不是耍处。”大伯说道:“梁山泊宋江这伙好汉,不是好惹的;但打城池,无有不破。若还出了言语,他们有日打破城子入来,和我们不干罢!”虔婆便骂道:“老蠢物,你省得甚么人事?自古道:‘蜂刺入怀,解衣去赶。’天下通例:自首者即免本罪。你快去东平府里首告,拿了他去,省得日后负累不好。”李公道:“他把许多金银与我家,不与他担些干系,买我们做甚么?”虔婆骂道:“老畜生,你这般说,却似放屁!我这行院人家,坑陷了千千万万的人,岂争他一个!你若不去首告,我亲自去衙前叫屈,和你也说在里面。”李公道:“你不要性发,且叫女儿款住他,休得‘打草惊蛇’,吃他走了。待我去报与做公的,先来拿了,却去首告。”
史进不知道人性险恶!他以为凭自己的关系、礼物和感情,可以打动李瑞兰的心,但是老狐狸吴用才是真正的聪明人,他预料的结果丝毫不差。史进为他的真诚付出不小的代价:被痛打两百大板,而且受刑部位是大腿而不是屁股,疼痛可想而知。但是史进是个硬气的好汉,面对老虎凳辣椒水,楞是抵死不招,人品比白胜高尚不知多少倍。
史进比安道全深情的地方在于他的想法:安道全顾忌自己的身份,对于三陪女情妇李巧奴,只想占便宜,不想负责任;史进却不管这些,能够坦诚相待地对李瑞兰说:“明日事完,一发带你一家上山快活。”他所承诺的是带李瑞兰“全家”去快活,而不仅仅针对李瑞兰一人而已!要说梁山百八好汉,真正用情至深的,也唯有史进而已。只可惜李瑞兰辜负了史进的一片心意,最终也只落得身首异处了事。
现代武侠小说中,有个人物能和史进相媲美,他就是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中的红花会二当家“追魂夺命剑”无尘道长。无尘道长也是个情圣,当年为了心爱的官家小姐一句话:“你要爱我就斩一条手臂送给我。”无尘道长此时变成无脑道长,一言不发就砍下自己的左臂。可惜这只是个陷阱,官家小姐一声招呼,埋伏已久的捕快顿时将重伤的无尘绑了个结结实实。红花会救了无尘后,夺了官家小姐给无尘,大家都在想:要么杀了她,要么娶了她。但是无尘做了谁也意料不到的事:叹气后放了她。既然不爱,何必强求?
无尘是个现代武侠人物,相对比无尘,史进没他那么伟大,当宋江破了东平府以后,史进毫不犹豫杀了李瑞兰全家――怨不得史进,他已经尽力了。
史进因他的举动,毫无疑问获得“梁山第一情圣”金腰带。
梁山好汉,并非个个是冷血动物,他们有感情,也懂感情,只是这种行为在强盗团体中看来,是比较不上台面的,所以多数人将自己的感情深埋在心底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在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生存是第一需求,春花秋月终究是有钱人的游戏,当大家为温饱工程终日劳碌的时候,即便有感情,也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其实《水浒》完全可以写成一本铁血与柔情并重、战争与和平同生的巨著,只是考虑到施耐庵所处的那个年代,要实现这个愿望实在是遥不可及罢了。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
《水浒》是一本介于传统演义小说和旧派武侠小说之间的文学巨著,既然是演义类武侠小说,就难免有血与火交融的宏大场面,而且战争此起彼伏,交替出现。
从第一回史大郎率先出场到七十回百八英雄聚义,战斗贯穿全剧始终,男人天性就是喜欢和崇尚战争的,正如女人生来好装扮自己。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既然无法满足金戈铁马的梦想,只能将爱好转移:男性多数喜欢看激烈的世界杯足球赛,这正是应证了一句话“足球是和平年代的战争”!
《水浒》中大大小小的战争、战斗乃至于仇杀斗殴,不计其数。本篇着重讲聚义前晁盖和宋江领导的大型战役。
先说晁盖,如我在《晁盖篇》所说,晁天王可以做我们的好朋友,但是绝对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晁天王年过不惑,由于一直单身,竟然依旧青春焕发,属于热血男儿一类。热血男儿给我们的印象,多数是冲动大于理性,而晁天王正是这么一种人。
七星劫了生辰纲,事发逃难于石碣村,济州观察何涛率领五百捕快兴师问罪,七雄倚靠天时地利和水军优势,打赢了开篇第一仗。但是此仗晁盖和吴用基本没有参与:三阮率领水军伏击;公孙胜利用天气预报迎风放火,晁盖只是大声吆喝加油助威而已。
上了梁山后,爆发了著名的“逼宫战役”,然而此次战役,立头功的是林冲,其次是吴用,依旧没有晁盖什么事。
江州劫法场是晁盖领导的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深的战役。这一仗,晁盖尽遣精锐,大闹江州城,火烧无为军,从而将梁山知名度扩大到全国范围。然而晁盖差点为他的疏忽付出昂贵的学费――他没有安排断后的路径!一行人跟着莽夫李逵乱走直到江边,面对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一筹莫展,要不是张顺率领揭阳镇水军及时前来接应,梁山好汉难免全军覆没。可以说,这一仗虽然胜了,但是侥幸的成分很大。
晁盖这个人,对自己过于自信,我们看到,江州一战,吴用、公孙胜两名军师,他一个也没带。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攻打曾头市,晁盖带了二十个头领远征,但是依旧没有带吴用、公孙胜、朱武三名参谋长中的任何一名!而这次,晁天王的运气就不那么好了,中了“无间道”,惨死在史文恭箭下,成为聚义前唯一一名牺牲的高级将领兼领导人。
晁盖不是个优秀的战争指挥员,宋江也不是。宋江领导的战争,虽然最终都胜利了,但是过程相当曲折,运气占了很大比重:有些是先输后赢,譬如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有些得贵人相助,譬如攻打高唐州、乔装破华州;有些是下属建功,譬如呼延灼诈降关胜、青面兽游说索超;有些是陷阱立威,譬如绊马索捉董平、护城河陷张清;有些是里应外合,譬如时迁火烧翠云楼、人质大闹曾头市等等。

当前:第26/2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