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创意》第5/26页



他在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在现实中,人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成功离人们较远。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将大目标进行分解,分段完成,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已接近终点。

很早就有人做过计算,人的一生若能够活80岁,那么大约有3万个日子,也就是72万个小时左右。但是睡眠将花去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而娱乐、消遣和其他琐碎的事情又将占去我们三分之一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实际拿来行动的时间,不过只有24万个小时左右,而如何运用这有限的时间,全看你自己决定。人生,毕竟每个人只有一生,因此每一分、每一秒都弥足珍贵,不容浪费。

平平安安地过日子是大部分人生活的目标,因此,他们只须付出每天过日子的必要精力就足矣了。这种缺乏目标的生活,不过是看看电视而打发光阴。每晚在一部部悲喜剧、推理侦探故事、荒诞影片等电视世界中游逛。夜幕一降,他们就习惯地坐到电视机旁,无动于衷地望着一个个画面。孰不知电视明星们正是瞄中了这些人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请牢牢记住,不要蜗居在缺乏目标的生活中,否则会增加你的危机,而无法克服危机人生。

其实,所谓平平安安的意识正让很多人误入歧途,这就决定了他们满足自我不敢爆发克服自身危机的愿望。要知道人本身的特点规定了:不论你的愿望是什么,你只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无意识地、不自觉地、向实现愿望的方向运动。

如若你的目标是隐居,你最好能重新考虑。要知道,如果你真正过上隐居的生活,那就和两手合拢在胸前,毫无生息地躺在棺材里一模一样了。

这里有一个人寿保险公司对退伍军人和退休者的调查报告。他们都是工作或服务了几十年,早已盼望退隐的人。而退伍退休之后的现状是怎样的呢?你大概没有想像到--他们在退休仅仅4~7年之后,无一例外地,简直像商量好了一样,都从"人生"中退隐下来。无所事事使他们盼望已久的"靠养老金舒舒服服生活"的愿望,变得毫无魅力,没有烦恼的同时,生活中也没有了欢乐。

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力,也有成功的机会。以辉煌的成就度过人生也好,还是在挫败的屈辱中熬过人生也好,你所消耗的精力和努力的心血,实际都是一样的。

然而,大多数人所度过的一生是无意义无目标的人生。他们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打发光阴,他们除了年龄一天老似一天外,别的什么变化也看不到,他们在自己所建造的牢房里『迷』惘、焦躁。

人生的挫败者在其一生中从未达到过自我解放,从未作过给自己以人身自由的决断。即使在最自由的环境里,他们也不敢决定自己的人生该如何度过。他们去工作是为了看看世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观看别人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上了。

曾有人巧妙地把人比喻为一条船--在人生海洋中,大约有95%的船是无舵船。他们总是幻想着"什么时候能漂到一个富裕繁荣的港湾"。对风浪海『潮』的起伏变化,他们束手无策,只有任其摆布,听其漂流。结果他们要么触岩,要么撞礁,以沉没而终了。这种结果除了挫败,还会怎样呢?

还有约5%左右的人--他们能够发现并克服自身的危机,而追求自己的成功目标,他们有方向、目标,又研究了最佳航线,同时学习了航海技巧。这些船从此岸到彼岸,从此港到彼港,有计划地行进。那些无舵船一辈子航行的距离,他们只要两三年就达到了。他们像现实中的船长一样,既熟知下一个停泊或通过的港口,也深知航船的目的地。即使航行的目的地暂不明确(譬如探险航行),也能清楚地知道目标的特『性』、目的地上应有什么和现在航行在什么水域。如果出现狂风巨浪,或者意想不到的其他天灾人祸,他们不会慌张,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把应做和能做的都做到,那么抵达目的地就是确定无疑的事。

智者往往从起步时就有了生活目标。应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将誓死捍卫的是什么?当自己离世以后,能为后者留下些什么?

他很清楚,按阶段有步骤地设定目标是如何重要。"五年计划"、"一年计划"、"六个月达标"、"本年度夏季运动会的目标",等等。然而,他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原则--成功是在一分一秒中积累起来的。大多数的人都把时间大把大把地扔掉了,扔在那些慢腾腾的动作中;扔在毫无意义的闲聊中;扔在查阅那些没用的资料中;扔在漫无目的的交往中;扔在发表那些众所周知论点的夸夸其谈中;也扔在对那些微不足道的动作和事件的小题大做中;还扔在对琐碎小事无休止的无谓忙碌和"话匣子"一开就没完没了的过程中。这些人把时间不加考虑地用在了并不重要、也并不紧急的地方,而把真正与实现重要目标有关的活动排到次要地位。由于没有把计划的内容放在首位,所以即使辛辛苦苦制订了计划也不能执行,结果大多是失败了。

还有一些人,他们热衷于制定宴会计划,剪贴报纸,甚至制作赠送贺年片的朋友住所录。他们在这些事情上花费的时间,远比花时间设计人生计划要大方得多。

这些人都在他们热衷的事项中毁掉了自己,而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危机,因为你退别人则进,在对比中,你的危机就会成为沉重的包袱。

每天克服生存危机的目标,至少要在前一天的傍晚或晚间制定出来,还要为第二天应该做到的事情排出先后顺序,至少要写出六个以上的顺序明确的内容。于是第二天清晨醒来,他们就按着事情的顺序,一一去身体力行。

每天结束时,他们再次确认目标表。完成的项目用笔划去,新的项目追加上去,一天内尚未完成的,顺推到下一天去。

如果你来到百货大楼,而你没有购物的预算限制,其结果会怎样?你漫步在商品琳琅满目的大厅里,电视里的广告宣传浮现到你脑中,眼前的新产品让你眩目,你的购买欲望在燃起。结果,你满载而归--手提包里装满了原来并没打算买,也不需要,甚至是你原来很反感的东西!

一个成功克服生存危机的目标,从现实到长远利益都应是周全的。

克服生存危机的目标,应该是明确的。精神好像一个自动装置,一个自己不思考的计算机,它只执行你所决定的事项。如果不给它明确的信息,就不能有明确的机能和行为。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进行积极的"克服生存危机的目标设定"呢?其秘诀就在于明确目标,将它写成文字妥善保存。然后仿佛那个目标已经达到了一样,想像与朋友谈论它,描绘它的具体细节,并从早到晚保持这种心情。

你的那部"自我意象"的自动机,它无法区别出真正的还是虚假经验;是"正式上演",还是"彩排";是实际中体验的,还是想像的。所以不论你树立什么样的目标,好像那已经成了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不知不觉地向那个目标的方向前进。

人具有一种不知不觉地向自己所向往的形象运动的自然倾向。像不知向何处飘泊的小船,风对它们也失去了含义。它们的航向不取决于风从哪里来,而在于船上的帆张向哪一边。没有目标的人,犹如没有舵的船。风吹来,有的船驶向东,有的船会飘往西,漫无目的。

这与我们的人生是何其相似。在人生的海洋上,流逝的时间像吹到船上的风,扬起风帆的只有我们自己。周围发生的一切,都无法代替我们去驾驶那只属于我们自己的小船。

别忘记牢牢地把稳你的船舵。制订明确的计划,势必推进它而不摇摆拖曳。一天有一天的目标,即刻行动起来!对确立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执行到底。只要你能够这样每天"彩排"一遍,潜在意识就能自然接受它,使你一天天向理想的克服生存危机的目标迈进。人生有很多东西是可以放弃的,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为目标而努力。

你是否知道鲮鱼和鲦鱼的习『性』?鲮鱼喜欢吃鲦鱼,鲦鱼总是躲避鲮鱼。有人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一个实验。

实验者用玻璃板把一个水池隔成两半,把一条鲮鱼和一条鲦鱼分别放在玻璃隔板的两侧。开始时,鲮鱼要吃鲦鱼,飞快地向鲦鱼游去,可一次次都撞在玻璃隔板上,游不过去。过了一会儿工夫,鲮鱼放弃了努力,不再向鲦鱼那边游去。更有趣的是,当实验者将玻璃板抽出来之后,鲮鱼也不再尝试去吃鲦鱼!鲮鱼失去了吃掉鲦鱼的信心,放弃了已经可以达到目的的努力。

其实,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有时也犯鲮鱼那样的错误。记得4分钟跑完1英里的故事吧?

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试图达到4分钟跑完1英里的目标。人们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曾让狮子追赶奔跑者,但是也没实现4分钟跑完1英里的目标。于是,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要人在4分钟内跑完1英里的路程,那是决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骨骼结构不对头,肺活量不够,风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实在很多很多。

然而,有一个人首先开创了4分钟跑完1英里的纪录,证明了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断言错了。这个人就是罗杰 班尼斯特。更令人惊叹的是,一马当先,引来了万马奔腾。在此之后的一年,又有300名运动员在4分钟内跑完了1英里的路程。

训练技术并没有重大突破,人类的骨骼结构也没有突然改善,数十年前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变成了可能的事情?是因为有人没有放弃努力,是因为有了榜样的力量。

你要把目光始终看着你自己和每个实现目标的自我意象。对今后人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你如能做到这些,你将立即赢得人生!



人生需要创意 第二章没有聚焦,

当前:第5/2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