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号首长3》第109/130页
唐小舟说,据我所知,新闻出版局的管理力度是很大的,他们的管理也很成功,想了很多办法,采取了很多措施。
唐占东说,.小舟,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新闻出版局管的是正规出版单位。正规出版单位如果非法经营,或者打擦边球什么的,那好,新闻出版局正好可以管着你。管着你的刊号书号,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着你的领导任命。但是,对干根本不用刊号书号甚至根本没有出版资质的网站,他们能有什么办法?你找他们投诉?他们根本就不理,不在他们的管理范围嘛。我的书,被某个知名网站非法盗用,找投诉了很多次,一点用都没有。至干市场,他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妥求出版单位向渠道批发的时候,发放销售委托书,以便市场管理部门查验。市场管理的职权在文化部门,可文化部门又有什么职权?他们的职权是查获非法出版物后,予以没收,并且按三到五倍罚款。他们去查零售市场?那些零售店.正版和盗版一起卖.就算查到一两本盗版,怎么处理?盗版书定价十元,罚五倍也就五十元.还不够他们喝矿泉水的。查二级批发市场?二级市场对他们那一套太熟了,连人员都熟,早就想好了对付的办法。二级批发商不会把非法出版物摆在台面上出售.都是藏在什么地方.熟悉的客户来了.就卖.若是有人来查.很短的时间内,立即转移。何况,那些市场管理人员和他们熟了,甚至关系很好,平常一超打牌一起喝酒,也不会真去查,上面下令要查,他们就找过去,收缴一点做做样子。这样的搞法.对非法经营,半点威慑都没有.反而让非法经营表面化。
唐小舟问,你们去举报呢?他们难道不管?
王昭说,他们也不是不管,你去举报,他们也会派人去查一下。去二级市场肯定是查不到,他们会告诉你,查过了,二级市场没有,书店也不敢卖,可能是地摊货。地摊是流动的,没法查。让你哭笑不得。
君卓说.还有比这个更离谱的。我的书.出版社巳经查明了盗版厂。出版社就向当地的执法部门报案.你们绝对想不到.执法部门怎么回答的?他们说.我们办案经费有限,你们如果支持五万元办案经费,我们立即去抓人。打这个电话的时候,我在场。我们的执法部门原来不是在执法,而是在做生意赚饯。既然受损害者没法给他们钱.他们自然就向别的人收保护费去了。
谈了这么多,唐小舟也意识到.这事还真是麻烦。
这件事所体现的.恰恰是中国的行政现状.并非没有法律,也并非没有相应的职能部门.关键在干,其职能的底线在哪里?多头执法是一个问题,只对上司负责不对职责负责是另一个问题。有利的时候,大家都去争去抢去夺,没有利或者微利的时候,大家都退都躲。执法权成了一种生意,有人告来了?正好,请提供办案经费,正好可以充实小企库。没有人告?那更好,隔三岔五去收一收保护费,正好增加个人的收入。上面过问起来,每个部门都能振振有词,做了多少事,取得了多么辉煌的业绩,辉煌的背后,却是市场混乱不堪,乱象丛生。不仅文化市场如此,其他市场更甚。
这一现象,唐小舟早就注意到了,也曾积极思考过,甚至有意作过一些研究调查。比如香港,他们的执法部门只有警察,警察的职权很广,同时也很窄,对干所有的违法行为,警察都有调查之责。警察如果没有把事情做好,有民众投诉,立即就要问责。在中国大陆,这一套是不是就不可行?恐怕并非如此。把工商局的部分执法职能,并入警察局,把技术监督局的部分执法职能并入警察局或者海关,甚至可以把城管全部并入誓察局,在需要的情况下,扩大警种,像增加税鲁、铁路鲁一样,可以考虑增加工商警察,强化网警,同时严格限定职责,恐怕是解决的根本。
这话,唐小舟自然不能说。他也确实想为作家们做点事,干是对他们说,你们谈的情况,我基本已经了解。这些情况,有些涉及我们省,比如盗版销售渠道管理,省里应该能够理顺。但也有些情况,与本省无关。比如盗版书商和非法印刷,找刚才也问过你们,你们说,在本省奸像还没有发现。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两个省。还有网上盗版问题,也是两个方面,一是正规网站的盗版,一是黑网站的盗版。这两方面,都不涉及本省。所以,找在这里提一个建议,我们会找相关部门协调了解,比如找新闻出版局、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等,然后向省委打一个报告,争取对本省文化市场,进行一次集中整顿。至干涉及外省的问题,我们会建议省里向北京提供报告。如果你们对网站提起诉讼,需要我们提供帮助的.我们一定支持。
第112章
唐小舟心里有个基本判断,这些人都属于社会名流,他们不会像其他上访者那样死缠烂打,之所以弄出这么个上访事件,不外乎对目前的市场管理极其不满,想制造点影响。如果相关部门不主动提出解决的办法,他们很有可能一家一家地告下去,有没有结果无所谓,关键是要发声。也就是说,唐小舟如果不给他们一个解决方案,他们还会去其他部门,那么,连带也会投诉信访办。
果然,这样答复之后,立即有人说,我们也知道,这件事是一个全国性问题,省里如果能够整顿一下,并且造成一定声势,至少可以给其他省一些压力,为净化市场做点实事。
此后,唐小舟分别拜访了新闻出版部门以及文化管理部门。
这些部门的说法,和作家们的说法大同小异,当然也有不同。比如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说,这些年,打击盗版力度是很大的。九十年代末,整个二梁道,不经营盗版书的商家少之又少,他们不仅卖盗版,甚至自己盗版。最常见的做法,一本正版书出来,他们向出版社购买一部分,同时开始输入电脑,准备盗版。只要发现这本书的悄售情况好,他们立即进厂印刷。盗版印得太多,一个市场容纳不了,他们便将那些盗版书当成正版,向出版社退货。正因为这些年不遗余力的打击,盗版书商,越来越少,盗版市场,越来越小。现在整个江南省,已经几年没有发现盗版出版商了。盗版悄售商有没有?可能有,但肯定不敢明目张胆地悄售,只要发现,就会受到打击。悄售盗版的市场有没有?也有,基本都转到地摊或者大学周边去经营了。你要在地摊买到盗版,那是完全可能的。地摊属于流动摊贩,不仅新闻出版部门管不了,文化部门也无权过问,管理权在城管。正规的书刊经悄店经悄盗版书刊或者音像制品的,可能有,但非常之少。
唐小舟暗想,打击是否起了作用?应该说,作用还是有的。或许,最关键还在于,书刊市场的自然萎缩以及网络的巨大冲击,使得这个行业,越来越难得赚钱,许多人自然转向了吧。
文化部门的说法,又有些不同。他们说,说我们不打击,那是假的,只要一发现,我们就会打击。说实在话,现在我们也难,文化市场早已经不像前些年了,这些年受网络的冲击,市场萎缩非常快,整个行业,进入了空前的萧条期,就算不打击,有些二梁道书商和零售商,都已经不想做了,卖书还不如卖菜的利润高,成本却要大得多,谁愿意干这种傻事?如果再在管理上严控,很多人就可能退出市场。我们有过统计,七十年代开始营悄图书发行的二梁道书商,现在基本已经不再经营了,八十年代的,还-剩下很少的一部分。九十年代的,大概也不到三分之一。当年的东园路.是何等壮观的场面?全国闻名.现在呢?书刊市场搬到了定西路,面积倒是大了很多,每天的图书梢售量,不如当年在东园路的十分之一,人流量,大概二十分之一都不到。
同时,他们也承认,并非他们对悄售盗版行为听之任之,只要发现有人卖盗版,那是一定要打击的。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现在市场上出售盗版图书和盗版音像制品的商家越来越少,那些经营者,熟悉市场管理人员,就这么去查,既不可能查出盗版,又费时费事。总不能对那些卖正版的商家去翻箱倒柜地检查吧,那会影响人家营业的。
最后,他们说了一句大实话,花了好长时间准备,去查一趟,结果,可能查获几本或者几十本书。别说一无所获,就算真的查到那么几本,也就三到五倍的处罚,顶了天,也就罚几百元钱,罚款额远远不够执法成本,自己都觉得是个大笑话。
(文)这一趟走下来,唐小舟明白了一种趋势,图书市场,正走在一个自生自灭的过程,往后发展,书店是否还开得下去,确实是一件难说的事。作家们对于盗版的愤怒,可以理解,有关部门存在的问题,也是现实。市场的乱,显然不仅仅只是一个图书或者音像制品,其他领域存在的问题更多,恐怕不是一个省所能够解决,关键还在于一个行之有效的执法机制。
(人)对于唐小舟来说,他只需要做点事,把那些作家们的口堵住,同时也让官场留下一个印象,认为他很会办事。有关这一点,他其实很郁闷。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庸医,用一点消炎药,把表面上的炎症治理了,给人留下一个神医的印象,其实于病无补。
(书)经过与有关部门洽商,大家同意进行一次综合整顿,并且商定了具体的行动步骤。唐小舟接着回到信访办,和孙志华一起商量向省委报告的方案。方案自然不能由他起草,这件事得由信访办去做。同时,唐小舟约见君卓,两人找了一间茶馆,坐下来聊天。
(屋)君卓签了一本书送他,接下来谈到盗版问题,君卓也承认,作家之所以有此行动,也是出于无奈,文化不值钱,整个中国正在快速文化荒漠化。这是作家们最感痛心的一件事。现在是网络和电视台大行其道,而实际上,无论是网络还是电视台,都在大搞低俗的娱乐,实际是在为这种文化的荒漠化推波助澜。
君卓说,现在网上有一个段子,说是中国进入了逆淘汰时代,贪官淘汰清官,刁民淘汰良民,妓女淘汰处女,二爷淘汰爷们,禽兽淘汰教授,银两淘汰良心,伪善淘汰真实,权力淘汰法律,垄断淘汰市场,色情淘汰爱情,二奶淘汰老婆,孙子淘汰孔子。话说得很难听,仔细想一想,还真有些道理,放眼整个食物链,人们不知道哪种东西是无每无害的。再看一看社会,到处是欺骗,对跌倒的老人出手相助,不是被讹作就是被法院判罚赔偿。犯罪得不到惩罚,欺作表面化常规化,所有善意的目的,都可能被利用来谋利。有人说,这是道德沦丧,但我要说,远不是道德沦丧这么简单,是支撑我们这个社会的思想体系待加建设,在大众中牢牢树立我们的主流价值体系。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思想体系崩溃,每一次都会导致长时间的战乱。比如西周末年,周朝建立起来的礼学体系崩溃了,接下来就是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内乱。秦朝奉行的是法家体系,汉朝奉行的是道家体系。这两个朝代灭亡,也是思想体系崩溃的结果,内乱的时间相对较短,因为他们很快找到了新的思想体系。唐朝以后,每一个朝代的灭亡,都有过一个相对短时间的内乱,也都是思想体系崩溃的结果。不过,自唐朝以后,每个朝代轮换时,内乱持续的时间都不长,因为此时,整个社会建立了主流思想体系,也就是家文化,理学体系。无论是蒙古人还是满族人,他们肯定不懂什么家文化,但一段时间之后,不仅接受了家文化,而且使之成为国家思想体系。清朝灭亡之时,中国社会是最危险的时候,因为人们灭掉的,并不仅仅是一个王朝,而是这个王朝建立的思想基础,即儒家文化。表面上,推翻这个王朝的是民国,可是,民国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吗?没有。所以我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危险的一个时期,接下来的军阀混战,恰恰证明了这种危险的萌茅。万幸的是,孙中山推动了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其实是一个融合了儒家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甚至社会主义文化的杂交品种。这种思想号召,在一定时期内,对人们是有作用的,但这种作用,根本不会长久。就算国民党能够暂时稳定全国,这种稳定,也只可能是短暂的,因为他们的思想体系是乱的。发展到后来,蒋介石掌权了,他有什么思想体系?他出生于一个信奉佛教的家庭,他的母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本人深受家文化的影响,他的很多做法,言论,都有家文化渊源,同时,他又跟着宋关龄信奉基督教。由这么多文化渊源可以看出,蒋介石的脑子是乱的。再由蒋介石看国民党,有思想体系吗?没有。
国民党是一个没有思想体系没有信仰的党,国民党的军队,也是一支没有思想体系没有信仰的军队。没有思想体系,人们就没有信仰,失败也就注定了。直到中国共产党的出现,中国人才找到并且尝试建立一种全新的思想体系。
唐小舟对于君卓的这种说法,非常认同。中国社会现在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对思想体系的认识问题。文革刚结束时,人们对极其思想的否定导致对共产主义信仰产生怀疑,整个中国,便处于无思想支撑状态。在一些基层党组织之中,不再谈共产主义信仰了,只谈经济,谈钱,金钱成了很多中国人脑中唯一的信仰。可这些人又很快发现,自己其实是个穷光蛋,穷得只剩下钱了。为什么穷得只-剩下钱?因为没有思想支撑,人们不知道为何而战,不知道为何而活,只是过着纸醉金迷、行尸走肉的日子。
即使如此,唐小舟仍然认为,共产主义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不仅不会消亡,而且会越来越为社会所接受。只不过,共产主义理论体系,远未到臻于完善的程度,还有漫长的探索和研究之路要走。
君卓说,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动不动以民主斗士自居,仿佛民主是包医百病的灵开妙药。许多人认为这是幼稚病,我认为不是,是饥饿症。对于一个极度饥饿的人来说,你给他食物,他就会大快朵颐。民主是什么?民主只是一种维护思想体系的形式和手段,思想体系是民族或者国家的精神架构,民主是维系这种架构的粘合剂,而不是思想体系本身。你连思想体系都没有,就算给你再先进的武器,你也只可能占山为王,当个山大王。说到民主,我又想到网上的一种比喻。网上有人说,专制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叫民主,一种叫独裁。独裁好比妓女,人人都可以僧恶她,但她能有效率地解决许多人的性生活需求。民主好比是二奶,看起来充满风情令人着迷,但她却只能是有钱人的玩物,和人民大众无关。这话说得很偏激,同时,也有点道理。民主既然只是一种权力执行的工具,那么,掌握在你的手里,就是你的工具,掌握在我的手里,就是我的工具。关键不在于工具本身,而在掌握者的思想体系。现在有一帮人,不遗余力地鼓吹西方民主,认为只要关国的民主模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模式。
这种论调,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民主只是一种工具,就像一支枪,如果没有思想武装,你手里拿着一把枪,会是什么结果?还不是你想打谁就打谁?想整谁就整谁?那和土匪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拿枪的土匪和拿刀的土匪的区别而已。再说关国的体制,就真的那么先进吗?同样是一种滑天下之大稽的论调。关国的体制是什么?是联邦制。联邦制的老祖宗在哪里?在中国。中国的炎帝和黄帝,就是联邦制,周朝以前,全都是联邦制。不信的话,我们可以拿今天关国的制度和周朝的制度对比一下。关国是州自治,周朝是诸侯自治。关国政府的权力很小,主要掌握国家军队、掌握外交等。周朝的西周时期,诸侯也是不能掌握军队和外交的。关国现行制度和周朝制度的区别,只是在各级首脑的产生方式上。
第113章
君卓一口气说了一通,停顿一下,接着说,因此可以理解成,美国制度,是中国古代联邦制的发展。比如关国的法制思想,吸取的是秦朝立国时法家思想的精华,而关国的官场遴选制度,是东周时期伯乐制的发展。中国早期联邦制,都可以发展成为今天关国的所谓民主制,那么,中华文明中,其他一些文化源流,不是可以发展得更好吗?
唐小舟彻底明白了,这帮作家,虽然明知不可能改变现状,又要杭争一下,他们的立足点不在于目前市场管理的混乱,而在于文化的沦丧。对于这种观点,唐小舟是非常认同的,可他无能为力,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抓一把泥,把裂缝塞住,使之看上去,不那么触目惊心。
唐小舟说,能不能这样,信访办正准备给省委打个报告。这个报告,只能从你们的上访这个角度切入,对全省和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化发展,提一些问题和意见。听你刚才这样一说,我又觉得,这个角度太小太轻了,能不能起到效果,我心里还真没数。如果你们能够给省委写一封信,把你刚才对文化以及思想主义的这些认识和思考写进去,从文化建设的高度去写,再找一些作家签名,我再来推动一个文化论坛。
君卓说,这个没问题,我来做这件事。
第二天,唐小舟走进江育奇的办公室,把信访办的报告递给他。
江育奇看了看报告,说,这件事,就不送给赵书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