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帝王》第807/870页


  石敬瑭默然下来,良久后道:“兹体事大,容某细思。”
  韩延徽淡淡道:“一州之地而为三百余州,便是分出去十余州,也还有三百余州,孰轻孰重难道还要某来跟石帅详说?”说到这,冷笑一声,“若是石帅连这等魄力都没有,契丹何必与石帅共谋大业?”
  石敬瑭咬咬牙,“此事……并非不能商量。”
  巴拉西见韩延徽拿到手了莫大好处,顿时急不可耐,叫嚷道:“丰、胜二地,夏、灵二州,我鞑靼部要了!”
  石敬瑭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石重贵在帐外听到这话,差些一跃而起,拔刀进去砍翻这些贼人。
  最终,在韩延徽与巴拉西的联合发力下,石敬瑭接受了所有提议。
  ……
  灵州。
  第五姑娘到了灵州。
  然而第五姑娘并不是第一批增援灵州的军情处锐士。
  她来,是主事的。
  李绍城接到这个消息,就知道风雨将至。
  他赶到军情处驻地,来见第五姑娘。
  一间光线略显昏暗的屋子,人来人往。
  房中有许多排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册子、折子、纸袋。
  内间,一张小案后,大红衣裳妖艳如血的第五姑娘,盘膝在坐塌上。
  一只细腿翘着,一只手握着短刃。
  短刃未出鞘,撑在小案上。
  刀鞘精致至极,寒光不发。
  第五姑娘长发披散,在窗前的缕缕阳光里,有无数阴影。
  她的脸比短刃更加精致。
  但一双黑曜石般的眸子,杀气凛然。
  李绍城在小案前坐下,“闻听第五统率亲至,某心下一安。”
  第五姑娘的目光,落于小案上一本展开的书册上。
  “节使如今心安,便说明先前心不安。节使军略杰出,心不安,便只能是因为夏州密探。”从第五姑娘嘴里说出来的话,清晰无比。
  李绍城脸上的长刀疤,历经岁月,依旧冷冽,“灵州重镇,人心质朴,缘何有人要行叛逆之事?”
  第五姑娘道:“财帛动人心,纵然无心反叛,也会出卖机要。”
  李绍城道:“人多眼杂,如何杜绝?”
  第五姑娘道:“我来了,自然就能杜绝。”
  李绍城道:“统率要杀人?”
  第五姑娘道:“要杀不少人。”
  李绍城道:“杀的人多了,会乱。”
  第五姑娘道:“杀该杀的人,才会止乱。”
  李绍城道:“统率要杀人,必然大兴牢狱。”
  第五姑娘道:“我杀人,不用大兴牢狱。”
  李绍城道:“统率方至,不查案,如何杀该杀的人?”
  第五姑娘道:“在我之前,已有很多人先到了。”
  李绍城道:“夏州暗虎,行事周密,本事非凡。”
  第五姑娘道:“在军情处面前,没有虎。”
  李绍城道:“不是虎,是什么?”
  第五姑娘道:“死人。”
  李绍城没有再说话。
  该说的话,他已经说完。
  夜,明月高悬。
  夏州城,录事参军府。
  一间房中,有细小的火苗,一闪而逝。
  “点灯做甚么,找死!”
  一个微不可察的声音。
  很显然,有人刚从夹壁中议事完出来。
  吱呀一声,房门打开。
  一个脑袋先探出来,左右张望。
  数个人影,尾随而出,不及道别,匆匆掠进抄手游廊,疾步欲走。
  火光,偏在这时,乍然亮起。
  院墙上,月如银盘。银盘下,遍是火把。火把下,遍是青衣。
  寒风吹动衣袂,带着贺兰山峰顶不化积雪的冷冽。
  “什么人?!”
  “来人!”
  “快走!”
  一阵喧嚣,那方才出门的人,慌忙奔走。
  他们反应很快,动作也快。
  但快不过青衣,更快不过青衣手中的刀。
  月光是冷的,刀光是寒的。
  挥洒在月光下,被横刀带出的鲜血,却是温热的。
  人倒下了,呼吸断绝了,血还在身下蔓延。
  血流得很多。
  但再多的血,也无法让冰冷的地面温暖起来。
  青衣一脚踹开房门,冲入其中。
  先杀人,再搜集物证。
  人死了,再也无用,但证据,却能继续说话。

当前:第807/87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