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爷的躺赢人生(清穿)》第23/117页


  胤祯自认这些年在武学上还是下了功夫的,而且是没少下功夫,教他的武学师傅也个个都是好手。
  所以在此之前,他虽然并没有把自己当做是绝世高手,但也一直认为在十几岁的少年人当中,应该是很难找到对手的。
  在宫里边的时候,他就曾与十三哥交手,从势均力敌到略胜一筹,要知道十三哥本身就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了。
  如今不过是刚出宫,认知就已经被打破了,紫禁城虽大,可这天下更大,他若是一直把眼睛放在紫禁城里,那大概就真成了井底之蛙。
  胤祯长吐了一口气,倒也没什么失落感,应当说兴奋感更多。
  身为佐领,这还是他头一天当兵,根本就不了解大家的训练方式和程度,刚上来自然是要跟着大家伙一块儿训练了。
  正好,他也想看看自己跟洪石到底差了多少。
  从骑术开始,再然后就是军器练习了,最后是两者结合在一块练习,至于胤祯心心念念的射击,并不是每天必备的训练项目,每个月只能分期习射六次。
  对于鸟枪,或者说是火枪的管控,朝廷一直都很严格,只有三处能制造火枪。
  一处是紫禁城乾清宫的造办处,一处是工部,丰台大营的火枪就是由工部提供的。
  再有便是地方制造了,地方上生产出来的火枪,也只能给八旗和绿营使用,旁人就不要想了。
  因此,大清的军队,并不是每个士兵都能配备上火器,大多数人是摸不到的。
  胤祯本来还想借着火枪好好露上一手的,他在射击方面,算得上是有天分了,而且某一部分的训练成绩突出,也刚好也可以弥补其他的不足。
  洪石给胤祯上了一堂课,他跟这些军营里的士兵比起来,并没有什么优势,甚至因为年龄的原因,劣势更多才对。
  整个骁骑营都在一个训练场上,无论是骑术,还是军器的练习,成绩都一目了然,前者看速度,后者看稻草人身上的印记。
  小半天的功夫下来,胤祯也对自己的程度有所了解了,应该说不愧是骁骑营吗,骑术还可以排在中等,但到了军器上的练习,刀枪剑就都只能排在中下了。
  至于马上军器练习,结果更是惨烈,胤祯基本上是给众人垫了底。
  讲道理,他本身就不是个多有上进心的人,但无论是上辈子读书的时候也好,还是在他喜欢的玩乐项目中,又或者是这辈子,不当凤头,但起码也要力争上游吧。
  中等,中下,垫底。
  翻译过来就是:良好,不及格,倒数。
  胤祯心里苦哇,他跑到乾清宫去跟皇阿玛提要求,可不是为了跑出来打击自信心的,也不是为了给旁人做陪衬的。
  一个字:练。
  好在,他也不是样样都拿不出手,现如今的火枪跟后世比起来,那真算得上是粗制滥造了,地摊上用来射气球的枪也比这要精致。
  没有瞄准镜,枪身太长,装弹药非常的不方便,设计的时候也不太方便,而且射速慢,射程也是近得令人发指。
  越是制造粗糙的东西,就越是考验技术。
  胤祯比旁人强的地方大概在于,他曾经进行过无数次的射击,从初中的时候起就是射击馆的常客了。
  而军营里的其他人,一个月只能进行六次射击,这还得是在进入了丰台大营之后,普通的营地连火枪都不会配备。
  胤祯如他想象的那般,在射击上一鸣惊人,原本还样样都拿不出手,如今总算是有一样能名列前茅了。
  这一点倒是跟洪石刚好反过来,洪石的训练成绩,样样都出色,唯独火枪,接触的时间短,训练的时间更短,不光是比不过胤祯,在骁骑营当中都排名靠后。
  被人碾压的时候,胤祯还不觉得如何失落呢,而在进行过射击训练之后,失落感简直太大了。
  丰台大营作为只能由皇阿玛调兵的军营,只有在圣旨和兵符都有的情况下,才可以调度丰台大营的军队。
  这把握在皇阿玛手里的枪,可以说是整个大清军队当中配置最好的了。
  而他使用过的那把兵丁火枪,虽然不能代表整个大清火器制造的最高水准,但应该也差不离了。
  失落跟失望,兼有之。
  胤祯不光是作为一个射击爱好者,心里边不舒服,也是作为华夏民族的一员,心里边儿不舒服。
  在紫禁城看什么都觉得花团锦簇,出来之后,就处处都能发现危机了。
  不只是火枪,真正的丰台大营,其实没有达到他心里的预期。
  或许是因为他见过这世界上最好的军队,相比之下,丰台大营无论是从纪律上来看,还是从个人素质上来看,都差太多了。
  八旗子弟本身就是躺在功劳簿上的一群人,他们能比旁人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也能拥有更多的机会,丰台大营里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八旗子弟。
  不能说他们训练不刻苦,只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胤祯有心改变,却不知如何下手。
  他的身份特殊,在军营里与其说是一个小军官,倒不如说是一个吉祥物,除了必须要参加训练之外,军营里的一切规矩对他都不做限制。
  这也使得私底下他有大把的时间做自己的事儿,从阿哥所带过来的兵书,已经被他放到一边了,而之前他用来训练的火枪,则是直接被他拿到了住处。
  依着规矩,这是不允许的,火枪在训练之后,必须全部放回。
  但丰台大营从提督到与他同官阶的佐领们,对他放任度都挺大的,这些事情基本上不管,至于普通的兵丁,就更不可能管了。
  胤祯在丰台大营呆了整整三个月,这才被召回紫禁城,而且不是平白无故被召回的,是五姐的婚期到了。
  胤祯走的时候,照样是只带了李卓一个人。
  两个人,两匹马,一路风尘仆仆,还真有几分当兵的样子了。
  在紫禁城的宫门口,胤祯就被拦下来了,不过才阔别三个月,宫里的侍卫还不至于认不出十四爷,再说还有腰牌在呢。
  胤祯被拦下的来的原因,是因为背上怪模怪样的火枪。
  哪怕是皇阿哥,携带像火枪这种杀伤力极大的武器进宫,也是需要皇上允许才能进去的。
  这把火枪早在七日之前就已经改造好了,胤祯还特意拿出去试验过。
  与之前的火枪相比,这把火枪最明显的提升是射速更快、射程更远,在发射和装弹上,也要更方便些。
  总体上是有一个大的提升,但让胤祯不满意的是没有瞄准镜,受限于器材,他在丰台大营连块玻璃都摸不着,更何况是研究瞄准镜。
  十四爷刚回紫禁城,连人带火枪就已经去了乾清宫,在乾清宫的偏殿一直到喝了三杯茶后,才被召见。
  康熙已经让人去膳房拿午膳了,虽然没有特意说准备两个人的餐具,但底下人个个机灵,摆膳的时候,两份的餐具就已经放在桌上了。
  “一块坐下来用吧。”康熙这次没绷着一张脸。
  再大的气,把人扔进丰台大营三个月也该消了,更何况他也不是特别生气,只是那会儿觉得十四该好好历练历练了。
  原本觉得十四就是一没分寸感的臭小子,该放到军营里边好好磨磨,不成想倒还真有惊喜。
  这把经过改造的火枪暂且不提,就光是在丰台大营这三个月的表现,便值得赞上一声了,还挺有韧劲儿的。
  他让十四去丰台大营,可从来都没下旨不让十四回来。
  整整三个月,这小子连头都没露,还真在丰台大营憋住了,连训练成绩都出乎他意料的好。
  也不知道,这小子是不是忘了温宪的婚期,之前他刚下旨给温宪赐婚那会儿,可把这兄弟俩忙坏了,一个明里打听,一个暗里打听。
  若不是他挡着,佟家那边早就知情了。
  兄弟姐妹之间感情好,那是好事儿,所以他才摁下不提,那婚事可是他赐的,跟去蒙古抚蒙的其他公主比起来,温宪若不是得太后抚养,根本不会留在京城,更不会嫁进佟家。
  胤祯压根就没想过,自己做的任何事能瞒过皇阿玛,所谓‘君子坦荡荡’,他原也不怕皇阿玛知道。
  丰台大营已经对他足够优待了,厨房那边,最好的饭菜都是优先给他送过去。
  但那毕竟是军营,暂不说食材,光是厨师的手艺,那就根本没法跟宫里的御膳房相比。
  而御膳房的大厨也是要分出等级来的,等级最高的人,那是伺候皇阿玛的。
  阔别三个月之久,终于又吃上宫里边的膳食了,尽管是当着皇阿玛的面,胤祯的食欲也丝毫不减。

当前:第23/11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