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黄金年代》第73/1558页


“有人说80年代的人,追求特立独行,以酷为代名词。除了这一代人特有的早熟之外,沈临身上具备的特质似乎是八零年代的缩写!”

“从畅销作家到音乐人再到导演,这个才二十三岁的年轻人似乎从来不满足自己!”

“本期《杨阑访谈录》,专访由作家转变为导演的第一人—沈临。”

旁白加片花,这是一段煽情的导视,再搭配音乐,很让人一睹为快的冲动。

广告结束,镜头切换,来到了访谈的直播间,对准了主持人杨阑。

穿着制服的杨阑,显得十分干练:“大家好,欢迎收看《杨阑访谈录》,几年前我们做了一个系列的节目,叫做《专访80后作家》。当时,就有个人对我说过,他生活的目标就是折腾自己,于是我们看到了他参加芒果卫视的选秀,接着他又做起了导演!”

这时,插播了一段《失恋33天》的预告片。

“通过这段预告片,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部很成熟的商业片,它的导演正是沈临。一个作家转型成了音乐人,很少有人看好,沈临的音乐人生涯也算不上成功,三年之后,传出了他和经纪公司解约的消息,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他又当起了导演,沈临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好,我们欢迎沈临!”

又是一段介绍沈临的片花,随后,才算进入采访正文。

杨阑:“沈临你好。”

沈临:“杨阑你好。”

杨阑笑说:“我就直接进入正题了,几年前你就告诉我,你生活的目标就是折腾,于是你当起了歌手,然后又做起了导演,你把自己弄得这么辛苦,是想证明什么吗?”

镜头给到沈临,是一个大特写镜头,沈临的五官很端正,称得上帅气,还有一股温文尔雅的气质。

“不折腾,怎么证明自己活着呢?”

“好吧,刚才是一句玩笑话,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折腾,我应该是一个很乐于享受生活的人,工作之类的完全应该排在生活之后,但是,有时候想法就突然冒出来了,控制不住!”

沈临很随意的回答。

“可我们知道做导演是需要功底的,您觉得做导演需要学院的系统培养吗?”

“我是这么认为的,做导演这种事不需要特别的系统培训,但做导演必需要有相当的经验。”

“你是从什么时候想着要拍一部电影的?”

“大概4年前吧,当时我想着能把我的《那些年》改编成电影。”

“后来怎么没有这么做呢?”

“有做啊,我的下一部电影就是《那些年》,剧本已经打磨了快三年了!”

“能问下,为什么选择这部《失恋33天》作为导演处女作吗?”

“怎么说呢,都是碰巧吧,当时我在天涯逛论坛的时候就看到了这则故事,然后就琢磨起了是不是能改编成电影,跟鲍晶晶,也就是原作者见面之后,她写了一篇剧本,我也写了一篇剧本,两人对比一下,就是现在影片呈现的样子了。”

“我知道,很多年前有不少电影公司曾经找你想让你出演电影,你为什么没有同意?他们给的价码还是挺高的!”

“嗯,我本身不是很适合当演员,我不喜欢化妆,不喜欢入戏,我还有个毛病,一个角色我觉得我演绎的到位了,导演不喜欢,我就很难接受,所以…”

“所以你就没当演员,但你现在当了导演了!”

“就算当导演,我也不会随便出现在自己的电影里,我觉得那样做很让人出戏。”

“出戏?”

“就是从电影场景里跳了出来,你知道现在的华语电影很多笑点很低俗,你摔一跤,观众会笑,你喝水的时候呛一下,观众也会笑。那不是我的追求!”

“你的意思是?”

“倘若我出现在电影中,仍是我的观众可能会会心一笑,但那是出戏的笑,并不是因为电影本身。”

“你觉得做电影最重要的是什么?”

“审美,肯定是审美,审美好的人拍不出坏的电影。”

沈临还是有粉丝的,尤其得知他参加了《杨阑访谈录》他们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在网上发帖子。

当前:第73/155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