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帝王大业》第688/769页
真德秀此时来到了赵昀的宫殿,一个侍卫带着真德秀进入了宫殿,他很快就见到了赵昀,赵昀正一个人站在大殿门口看着外面的大雪。
“大学士冷不冷。”
赵昀看着裹着一身免疫的真德秀,然后大笑着说道。
真德秀还是有些不适用北方的寒冷,但是他也感受到了赵昀说道的北方都城的主要性,燕京城无论是战略位置上,还是在将来对宋朝的统治上,都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宋朝疆域已经非常大了,不仅恢复了当年的故土,还将燕京和辽东,关外的很大一部分纳入了统治,按照赵昀的雄心,估计还要开疆扩土。
此时宋朝的百官已经适应赵昀的战争方式了,之前文人百官最担心的就是历史上常说的好战必亡的思想,于是一旦遇到战场,都想躲着。
后来出来了一个赵昀,整天打仗,结果大宋军队天天都在打胜仗,于是百官们发现,其实打胜仗真的不需要太高的成本,加上扩土之后的资源和人口,其实硕大的一个国家,还是需要战争的。
真德秀朝着赵昀微微行了一下礼,然后说道:“王爷,燕京真是好地方,难怪那么多的人占据了燕京城,就不想离开了。”
真德秀也感受到了燕京的重要了,用那句古话就是虎踞龙盘,在阵势和气势上都超越了临安城和汴京城。
“王爷,这是拟定好的年号号,请过目。”
真德秀这几天一直都在燕京城和一种文人们商讨年号,赵昀登基之后准备颁布新年号,于是真德秀就开始着手准备。
赵昀看了看真德秀手中拿着的宣纸上面的几个年号,“永乐”,“昌兴”,“乾元”。
这几个年号都是传统的寓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历朝历代也是如此,年号一直都在变,也是让文人们头疼不已,实在是没有什么新意。
赵昀看了看,然后说道:“就用‘乾元’吧,听着很大气。”
“乾元”是论语里面的词语,也是盛世的意思,赵昀知道,于是就选用乾元了。
真德秀微微颔首,年号已经确定了,赵昀准备在春天登基,此时一切准备都已经开始,但是考虑到北方寒冷,于是赵昀登基的日子暂时需要等到真正暖和起来,但是年号需要在春节过后就开始使用了。
“北方文人士子里面才学如何?”
赵昀随后朝着真德秀说道,他让真德秀来到燕京,主要是提赵昀出面安抚这些北方的文人士子。
真德秀是一位非常聪明的人,他不是传统理学那种倔强的学子,他懂得变通和接受,能够加纳各种人。
真德秀随后一脸欢喜地说道:“北方大地人才济济,绝非我们之前想象的那样,现在眼睛城已经聚集了大量的才学之士,等到明年之后,各地还将到来更多的士子,下官正在甄选。”
赵昀点了点头,他已经令杜范也赶紧来到临安,赵昀令临安朝堂在春节之前全部来到燕京,主要的部门可以留下一些官员驻守,但是在登基之前,全部都要搬到燕京。
杜范也是赵昀得意的文人,赵昀准备使用杜范和真德秀两人对北方的大量官员和文人进行甄选。
首先就是大量投降的官员,其中海域很多是女真官员,一部分是汉人官员,这些人既然投降了,就是有功之人,赵昀自然是会留用的,一些功劳大的人,则是会得到升迁。
还有一部分就是北方之前就非常有名的文人,这些人在金国有的人是有官职的,有的人则是没有,这些人也要被甄选出来,然后拜官重用。
这些人需要甄选出来,身下的就是大量的学子和普通文人,这些人则是准备科举考试,然后进入仕途。
赵昀需要提拔一部分北方的官员,这样可以平衡一下北方文人的内心,但是也不能滥竽充数,才能不足的人,都要淘汰下去。
让拜官的人都是才学名士,也就是让人心悦诚服,同时也让南方的官员们心腹。
真德秀随后脸上露出了一丝犹豫,看了看赵昀,还是说了出来:“王爷,明年的科举对于北方士子来说非常重要,还望王爷先行在准备。”
真德秀说的非常含蓄,但是赵昀已经明白真德秀的意思了,那就是想要收复北方学子和文人的心,赵昀需要平衡南北方学业的差距,不然一旦科举开考,南方士子本来就占据优势。
赵昀也知道这个问题,他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传统的科举考试已经固定了,赵昀不可能进行更大的修改,所以北方士子在战乱之中根本无法安心学业,赵昀需要考虑到这一点。
思来想去,赵昀最后决定南北分榜,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案。
作品相关 第455章 南北分榜
赵昀看着真德秀,然后说道:“我决定南北分榜。”
赵昀说完之后,就不再吱声,然后静静地看着外面的大雪。
真德秀听了赵昀的话之后,顿时一阵惊愕,他是一个文人,对于南北分榜这种考试方式,是不赞同的,毕竟考察的程度不同,是非常不公平的,也一定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