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帝王大业》第712/769页
状元楼的掌柜是绍兴人,一直都自称是皇帝赵昀的老乡,当得知大宋将都城迁移到燕京之后,这个绍兴的商人就立刻将家中的家财全部卖掉,然后来到了燕京,随后购买了一块荒地、然后建造了这座状元楼。
状元楼因为名字的原因,立刻成为各地学习进入京城之后必去的地方,学子们也想沾沾喜气。
状元楼的掌柜非常善于经营,学子们喜欢文墨,于是状元楼就每天都展示大量的诗文,并且让学子们吟诗作词。
学子们都是非常愿意,于是大半年下来,状元楼就成为了京城学子们聚集的地方,这里也成为了学理和各种新闻讨论的地方。
于是每天状元楼的人都非常多,从早上开始,一直到很晚,状元楼里面的学子们喋喋不休地争论着各种新闻,他们为诋报上面的每一个新闻争论,争论它的意义,其实这些更多的是学理的争论。
各种行政的背后,也是各家学派对于学理的讨论,究竟是哪一家学派在知道治国理政,所以学子们都会争论不休,甚至直到深夜。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状元楼上演,从来都没有停下来,于是状元楼也成为了京城学理争论的战场,每天都吸引着大量的学子进入。
就是赵昀在闲来无事的时候,也会乔庄来打状元楼,喝上几口酒,然后听一听这里面学子在争论什么,听一听他们对诋报上面的新闻的理解。
(本章完)
作品相关 第481章 状元楼
午时,状元楼迎来了大量的学子,已经是午饭时间了,状元楼的位置立刻饱满,生意非常好。
状元楼的掌柜在设计状元楼格局的时候,就划分的非常明确,状元楼一共三层,第一层和第二层都是普通大厅,和传统的酒楼一样,第二层中间一个巨大的视野,可以看到第一层,二层四周摆放桌椅。
一层则全部都是桌椅,这样空旷的空间,可以方便一楼和二楼的客人对话,三楼和二楼的格局一样,也可以直接看到二楼和一楼,但是三楼都是雅间,也就是消费高的地方。
在状元楼,就是客满了,也无所谓,老板准备很多茶水桌,没有座位的客人,可以坐到这些茶水座这里,然后加入讨论之中。
赵昀静静地坐在三楼的雅间里面,透着打开的窗子,可以清楚地看到二楼和一楼的场景,此时在这间雅间里面,杜范和李思温,还有乔行简三人陪着赵昀一同用餐。
在外面,几个侍卫临时摆下了一张桌子,上面酒菜已经全部摆放好了,侍卫们一面吃饭,一面注视着周围的动静。
精致的蒸鱼,还有煮熟的羊肉,还有入秋之后的水果青菜,纷纷端上了赵昀他们的桌子上面。
美食似乎对这些大宋大员没有什么吸引力,李思温一直都在闭目养神,繁重的军务,让李思温和刘全非常忙碌,此时入秋之后,虽然西夏的战事告一段落了,但是赵昀准备攻伐蒙古草原,所以枢密院的各种公文往来不断,李思温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军务。
杜范和乔行简是好友,两人现在也都在为各自手上的各种政务忙碌,也很少有见面的时间了,此时能够坐到一起,还是因为赵昀的邀请。
很快,楼下的学子们就开始议论起来了,也开始了一天最热闹的时候,他们争论的战场就是诋报。
刘明太每天都要来到状元楼,这里是他来到燕京之后的第二个家了,父亲是商人,刘明太也继承了商人的传统,在来到燕京之后,立刻和往来辽东的皮货商取得了联系,开始收购这些商人手中的皮货。
刘明太随后就和父亲刘员外取得了联系,准备在辽东建造一座工厂,就近收购皮毛,然后加工成品,之后在出售。
刘明太看重的是大宋将来对皮革的需求,宋军大量地对外族战,在刘明太看来,未来很长一段时日,宋军各大军工工厂对皮革需求都将非常高,这也就给了他们机会。
刘员外很快就恢复了儿子,同意了儿子的想法,在刘员外看来,他们家族世代经商,对于儿子要参加科举考试,刘员外其实是不赞成的,在刘员外看来,仕途凶险,不知道什么时候卷入一场党争里面,弄得小命不保,最后还要连累家人,索性不如从商好了,干一些小本买卖,生活无忧,远离仕途,兴许也是不错。
于是得到儿子想要建厂的书信之后,刘员外顿时大喜,认为儿子这是开窍了,加上现在大宋流行建厂热,大量的商人都加入到了建厂之中,刘员外也跃跃欲试,此时儿子有了这个想法,还在辽东联系了上了几个皮毛商人,刘员外立刻同意了,让后就让管家带着五万元银票去了京城,援助儿子建厂。
刘明太知道将皮革加工成半成品,是很大的商机,大宋军队征战非常多,皮革是制作铠甲和军靴的主要原料,而且主要以羊皮和猪皮,还有辽东的鹿皮为主。
刘明太看重为了军需的巨大空间,于是准备在辽东建造工厂,收购这些皮革,然后加工城半成品,卖给各大军工工厂。
同时刘明太也知道,羊毛这种物资也非常受欢迎,此时已经有工厂掌握了加工羊毛的工艺,将羊毛加工成布料。
这种羊毛布料非常受欢迎,而且成本地,相比较丝绸的奢侈,样貌更加平民化,加上原来广阔,于是也被商人们盯上了。
北方地广很冷,结实保温的羊毛布就成为了非常受欢迎的商品,刘明太一开始想要从几个工厂得到这种工艺技术,但是都被这些工厂拒绝了,就是提出支付费用,也都被这些工厂的掌柜拒绝了。
最后刘明太只能自己研究,通过几个江南的商人,带来了一些纺织技术,然后雇佣了几个工匠,开始研制加工机器。
刘明太看到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于是每天除了忙碌建厂的事情,就是来到状元楼吃上一顿饭,然后在好好地看上一份诋报。
诋报现在迁移到了京城,所以在京城,基本上每天都可以看到诋报,诋报的发行也变得更加频繁,三天发行一期。
“好好好。”
坐在座位上面的刘明太一面看着诋报,一面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