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国医》第4/182页



由于今天收获丰盛,心情不错的苏青,亲自下厨做了晚饭,小鸡蘑菇汤,鸡是苏军今天打的,非要塞一只给她,苏青知道以后相处的日子还长,倒没有太过于拒绝。1
一锅汤熬了近一个小时,熬汤前,苏青加了一味昨晚制作的调料,鸡肉鲜嫩,蘑菇香脆,上面又贴了一圈的玉米饼子,将玉米饼拿出来时,上面还散发着野鸡蘑菇的鲜嫩香味。
苏夏足足喝了两大碗,又吃了一个饼子,还觉得意犹未尽,拿着空碗再次走到灶台,被母亲给拦了下来,都喝了两大碗了,还要去盛?这本就脆弱的胃能受得了吗?
被母亲夺了碗的苏夏,眼巴巴地看着锅里美味的鸡汤,馋的实在是不行,不甘心地看向虽然面冷,却一向宠着他的姐姐。
“鸡汤好喝?”苏青察觉到苏夏求援的视线,淡淡地问道。
苏夏猛点头,砸砸嘴,发自内心地说:“从来没喝过这么好喝的鸡汤,姐姐的手艺简直太好了。”
母亲也在一旁附和:“今天的鸡汤确实很好喝,不但鸡和蘑菇鲜嫩美味异常,除此之外,似乎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尤其能勾起人的食欲,而且喝到胃里,还有一种暖暖的舒服感。你这熬汤的功夫,可比妈强多了。”
“好喝就行,不过,过犹不及,再好喝的东西,多了都对身体不好。”
既然姐姐都这样说了,苏夏也只能在一旁望梅止渴,姐姐的话他从来不会违抗。
看到苏夏这副垂涎欲滴的傻样,苏青嘴角微弯,看来她的想法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1
吃完饭,苏青在堂屋收拾今天挖回来的草药,苏夏像个尾巴似的,跟在她身后,一脸崇拜地盯着姐姐忙活,并用心记着,姐姐给他讲解的,怎么去辨识这些草药,以及他们的特性和药用价值。
母亲收拾完厨房,见姐弟俩还没有要睡的准备,不由催促道。
“别缠着你姐姐了,让她早点休息。明天还要早起去松河县城卖药材呢。”
“还有一些,处理完就去睡。你也早点休息,不要熬夜绣东西了,省的熬坏了眼睛,钱的问题你不用担心,你女儿很能干的,这次的草药至少也能卖个两三百钱。”苏青忙完了最后一点,洗洗手,回屋前忍不住再次叮嘱母亲。
母亲面上答应着,但苏青知道,她肯定会半夜偷偷地绣,看来,只能尽快多赚些钱,她才能安心听话。
松河县城距离苏村比小溪镇远多了,从他们村到小溪镇只要十几里路,到松河县城却要三十多里。
苏青之所以舍近求远,是因为县城比小溪镇繁华多了,规模在周边邻县之中都是翘楚,而且经济发展的程度,连一些地级市都不遑多让。
这主要因为它是被开发的旅游县级市之一,每年的旅游人口数量,相当可观,操着南腔北调,穿着各种风格服饰的人到处可见。
可想而知,上档次的药铺也会不少,而苏青的药材也才能卖个好价钱。
一大早,苏青就带着药材,与二叔二婶一起,先坐马车,再换乘汽车,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才算到了地方。
将药材卖给了一家信誉不错的药店,看店的是一位不苟言笑的清癯老人,看到苏青背篓的药材,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赏,小女孩的草药虽说普通,但几乎没有任何损伤,已是难得,而且处理的也挑不出一丝瑕呲,药性几乎没有丧失一毫,这在所收的药材中几乎不曾见过,除非是一些精通药材之人,才能做到,不由得多看了苏青几眼。但也没敢想,这草药是眼前这个小女孩处理的。
当他在看到背篓下面的天麻时,眼中的惊喜几乎无法掩饰。
根茎这么长!又是山上野生的!
像他们这样的店,在县城也算是不错了,也是很少见这么好的货色。
验完货,药铺老人给苏青三百块钱的价格,苏青也没还价,只是询问有没有一些便宜的药材种子,卖给她一些。质量差一点的也没有关系。
老人听她这么说,停了一会儿,便转身走到后面的房间,拿出了一个布满灰尘的袋子,丢给苏青。
“这些药材种子,都是从中挑出来的次品,出芽的可能性不大,不收你的钱,你拿去吧,以后有药材还希望你能卖给我们。”反正这些东西也没人要,放在仓库里也是占地方,还不如给这个看起来颇为顺眼的小姑娘。
不要钱的东西,苏青自然高兴,虽说出芽的可能性不大,但她有种感觉,空间里的那块地,说不定能给她惊喜。
答应老人下次卖药材会来他们家后,就走出了药铺。
总共卖了三百多块钱。这比她想象中的还要多。
虽说这三百块钱,在上辈子也就是一餐饭的钱,可现在却是他们一家所有的家底了。
拿在手里,也就几张纸票子,可她却觉得沉甸甸的,胸中也是五味陈杂,但转念一想,这辈子他们一家人还在一起不是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吗?
二婶的妹子家就在这县城,做些小生意,前几天托人捎信,说家里添了一个大胖小子,而今天刚好是满月酒的日子,二叔和二婶一方面要来购置些东西,另一方面就是来吃妹子的满月酒的。
苏青没有跟着他们一起去,只说没来过松河县城,想到处转转。
二叔二婶以为,自从摔伤后,苏青看起来,成熟稳重不少,但毕竟还是个孩子,新奇好玩是免不了的,便嘱咐她注意安全什么之类的,唠叨了好几遍,并约好汇合地点,才放她独自离去。
苏青无视街道两边,玲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的商铺,穿过拥挤的人群,一直沿着街道前行,走不远,街道两边的店铺,大多变成了各种特色的餐馆。
苏青在写着东北馆的一家餐馆大门驻足,打量了一番,然后走了进去。只有这一家还比较接近她心里的条件。





第六章 秘制调料
更新时间:2013-9-14 0:51:12 本章字数:3649

背着竹篓的苏青,走进了东北馆,吸引了不少人的异样眼光。爱夹答列
“您要吃饭吗?请跟我来。”一个身着白色上衣的帅气年轻人,领着苏青来到一张靠窗的桌子前,倒了一杯茶水给她,并详细介绍了店里的菜色。并没有因苏青的年纪和身份而慢待。
苏青最后点了东北溜肉段,白菜炖豆腐,最常见的家常菜,几乎北方人都会做。
“老板,这桌客人要结账。”一个服务员对着苏青这边喊道。
“知道了,马上就来。”白上衣的年轻人,应了声,就走了过去。
老板?亲自接待她这样特殊客人的老板?还这么年轻,看样子顶多二十岁。这倒是给苏青惊讶一把。
按说,以苏青三百块钱的身家,来这里吃饭,若是被二叔二婶知道,肯定骂她败家,昏了头,这种地方吃饭,动辄就要几十上百的,岂是他们这些泥腿子来的地方吗?
苏青并不是昏了头,她来这里是有目的的,在这一条街上,她走了一遍,对每家餐馆都观察了一番,最后发现一个现象,这些正轨的,装修上档次的餐馆,客人并不是很多,反而那些路边的小摊,小店铺人群蜂拥。这就让人费解。
难道说来旅游的人都没钱吃饭?这种可能性简直为零。能天南地北旅游的,那个不是有了大量的闲钱,出来消费的?
若是这样的话,那问题可能就出在这些餐馆本身。
东北馆,装修层次在这条街上算是很不错了,但经苏青观察,发现这家店的生意,反而更加清淡,没什么人气,于是她就选择了这家。
菜端上来之后,苏青拿起筷子吃了起来。1
味道一般,就着菜,苏青吃完了一碗饭,放下筷子之后,给出这个评价。
东北菜每家都会做,但要想做出特色,味道鲜美,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只有那些大厨级别的人,才能做出那个水准。
同时苏青也心里清楚,这些店铺冷清的原因了,味道差不多的东西,他们为什么不去小摊小店?价格相对还便宜不说,还能体会到乡农气息。
要想有所改变,只能从菜上下功夫。
“我能做出比这好吃百倍的菜。”小伙子过来结账时,苏青大言不惭地说道。
一直带着一脸笑意的年轻老板,冷不丁地听到苏青这么说,倒是给愣住了,笑容僵在脸上。
苏青的位置离收银台很近,由于生意清冷,没什么事做的服务员大多聚集在收银台,将苏青的话听的一清二楚,然后开始小声嘀嘀咕咕。
自从修炼之后,苏青耳聪目明了很多,她们说的小声,但是苏青还是能听得一字不漏。
“肯定是没钱,来吃霸王餐的。这种套路也不是没有见过。”
“看她背着竹篓,就知道是乡下人,没钱还想吃好的,竟敢到我们这样高档的餐馆吃饭,真是胆肥儿。还这么小,有十四岁吗?”
“现在的孩子脑子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霸王餐是那么好吃的吗……”
“罗叔要是知道,自己做的菜被一个小孩子鄙视,肯定会有好戏看……”

当前:第4/18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