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怎能不爱你》第2/107页


施洋是两位中欧混血人士的爱情结晶,还有很传统的德国父姓。至于这个中文名,则是他自己取的。

“嘿,他们一定把我当地道的德国佬了。”施洋眯眼看着偷乐。

我却莫名心头一紧,因那颜体的辛澜二字。明明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印刷版,为什么偏偏要用颜体。记忆里那声今生再难忘却的“辛澜――”,温润低沉,一声声徘徊不去。

“怎么这会儿又魂不守舍的,近乡情怯?不对呀,你不是北京人么?离这儿可远着呢。”

我苦笑:“其实这里是我老家……”

“哦?”施洋大惊,“你可真够低调的。现在才露底!”

“你们也没问过啊。”

施洋露出伤心欲绝的表情:“你这也太见外了。不过,你那一口京腔可真地道,连我妈都没听出问题来。”

我笑笑:“移居北京几年后,口音就变了。”

施洋一拍额头:“倒忘了你是个语言天才!”

他总不可思议,我一个初来乍到的中国女孩是如何在半年内就将他这个“DBC”(Deutschland Born Chinese)都深感无力南德方言驾轻就熟的。

“那你是不是会唱昆剧?几年前在柏林有场巡演,陪我老妈去听过,咿咿呀呀倒是好听,可惜一个字都没明白。下回请你去我家哼上两句,应该不会被拒绝吧?”

我失笑,“我哪里能会唱这个?再说,昆剧的唱词和这里的方言差异还挺大的。你还不如给你妈妈买张CD。”

两人说话间,对方已人迎了上来,西装笔挺很是正式。“请问二位是弗雷德里希博士和辛博士吗?”

反观自己二人一身夹克牛仔的旅行装扮,不免微赧。倒是身边那位落落大方,表情立刻比身着燕尾礼服还高贵从容,有力地握住对方迎上的手,“你好,叫我施洋就好。同为华夏儿女,这是我的中文名。”

我也有礼地伸出手,“你好,我是辛澜。”

“真没想到两位如此年轻啊,真是年轻有为!”对方啧啧称奇,眼光却在我身上停留更多。这不免让我很不自在。

我自知长得年轻,很没有让人信服的气势。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次老头偏偏挑中了我,替他出征。老头的心思总没人能猜透,经验告诉我们,相信他,不吃亏。至于这阵子心里时常出现的惴惴不安,大概确实如施洋所说,近乡情怯。

“哈,Dr. Xin是我们导师心头第一得意人,赞不绝口的才女。她出的分析报告,连我们教授都自叹不如呢。”施洋适时替我解围,虽然其效果是让我得到更多惊诧的注目,愈发地感到不自在。

“确实确实。”对方十分卖力地配合。我无力叹气,扯扯施洋的袖子示意他适可而止。

而对方已有人将两人的行李都从施洋手中接过。

“诶,不用不用。自己来就行。”

“应该的应该的。两位学者可是我们S市的贵宾啊。”

施洋侧身对我无奈地用德语轻道:“原来你家乡人民都这么热情的!我还以为都像你这样的呢?”

我一脸茫然,我怎样的?

施洋认真而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又举头望天,忽生感慨:“我看看你,看看云,我看你很远,看云很近。”

……这位国际友人有着多么深沉的一颗中国心啊!竟然对顾城都做过研究……

我自叹弗如,唯有沉默。

似乎各国的接待都差不多是一个流程,吃喝玩乐以后方才可以进入正题。

也不知施洋是怎么回事,自称从小对祖国憧憬向往的他,这趟竟是第一次回国,还是托了老头的福。虽然他对国内的一切早做足了功课,但了解也其实和大多数中国迷老外差不多,就知道些京味特色。而像S市这样别具一格的江南古城,对于他来说简直是梦幻岛般的全新体验,十分尽职地扮演着好奇宝宝。

对于他的好奇三千问,自有殷勤的主办方体贴细心地作答,至于我,则随着一景一物地冲入眼帘,渐渐开始分不清回忆与现实。

其实,S市,我也阔别近十年了。一桥一水,在这十年里,都悄然有了新的样子。味还是那个味,韵却不是那个韵。我想着,却心下自嘲,离开时也不过才十六七岁的光景,正是被BT的高考制度折磨得丧失人性的年纪,又哪里会真正懂得什么清韵雅意。

唯独忘不了的是那些事,那些人罢了。这里有我曾经张扬如火的青春,却最终随着那一场真正的烈烈大火,都烧成了灰烬。直到我遇到了那个人,直到我离开了这座城,北行,故事却仍在继续……

第2章 零二

十年前,S市雾茗中学,省重点的前三名,六月刚收获了文科理科高考状元各一枚。

当前:第2/10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