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女配重生当学神》第107/211页


  所有人再一次愣住了。
  按理说,研究生对发表论文也不陌生,这三个人都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国内的权威期刊上发表过论文,成绩最好的张伟甚至都发了三篇了,这个成绩已经足够让他留校,继续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但问题是,井熙才高考完,就算她是满分状元,也不至于这么快就考虑发表论文的事吧?
  要知道,做研究,发表论文,和高中的时候背公式做题目可完全不一样。
  高考考的是基础,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做研究发表论文,需要考究的却是研究者的创造能力,能不能在他的领域内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新知识,创造前人没能造出来的新事物,才是研究者努力的目标。
  而想要达到这种目标,别说一脸懵懂的本科小萌新了,就连他们这些研究生,也还在这个金字塔的最底层,努力向上爬。
  爬到第一半就掉下去的,差不多是99%的人。
  大概只有1%的人,才有机会领略金字塔顶尖的风光。
  三个人不知道井熙是不是那个百分之一,反正他们自己这辈子是别想了。
  穆秀彤结结巴巴的说:“是哪种类型的成果?国外的要求可不低,一般的小发明小创造是很难发表的,要是你真觉得质量不错,还是可以先试试中文刊物,至少更保险。”
  “是啊,”张伟也在劝,“国外的期刊特别讲资历,你没有在国内的期刊发表过文章,人家大部分时候看都懒得看,你现在才高中毕业,也不用急,先在国内发几篇文章做敲门砖也不错。”
  这其实是他自己准备走的路线,只是国内的敲门砖显然分量都不太够,他的英语水平又很有限,始终没有成功突破那道门槛。
  谁知,井熙竟然轻描淡写的说:“我在国内已经发过论文了,上一篇前几个月就发在《机械工业信息》上了。”
  那三个在刚得知井熙身份以后,还对自己的研究生身份有微妙骄傲感的人,终于彻底窒息了。
  这本期刊算是国内的顶级期刊了,三个人中只有张伟运气好在这本期刊上蹭了一个二作,另外两个人是压根蹭都蹭不上。
  “那个……你发的那篇论文,你是几作?”胡浩还怀抱着微小的期待,希望井熙也就是一个混上去的二作三作。
  可是井熙看他一眼,无情的给出了答案:“当然是一作,我之前那篇水平一般,只是一篇综述而已。”
  一作,水平一般,综述。
  这三座大山直接压下来,三个人除了佩服得五体投地,好像也说不出什么来了。


第68章 钱
  井熙确实是实话实说。
  她之前发表的那篇关于微电子元器件信息处理方面的论文, 只是对自己书面学习的一个总结,后来等真正接触了数控机床,才发现那篇论文臆想的地方不少, 大约编辑也是看在总结得还不错的份上, 才录用的吧。
  但是这种好运气, 井熙并不指望总能碰上。
  工程类学科, 还是讲究用实力说话。
  “那你是想投哪家期刊?”张伟又问。
  井熙答:“AWAC吧,这本对非英语区新人比较友好。”
  张伟呆滞了一下:“这个全称是……?”
  井熙:“电子技术与微电子集成, 四区刊,影响因子只有0.25,不过做为新人的敲门砖还不错。”
  SCI期刊按照影响因子分为四个区,前5%是一区, 都是国际顶级期刊,前20%是二区,前50%是三区, 剩下的都是四区, 期刊的逼格也依次递减。
  几十年后,国人已经开始在二区刷起了论文, 一区也能当常客, 但是八十年代,连一本影响因子低得近乎于微弱的英文期刊,一样是学校的宝贝。
  没看就连省大的教授,也一样发愁第一篇英文期刊要往哪里投的问题。
  其实英文期刊跟小说投稿也差不了多少, 一样要看名气看地位看以往的成绩,第一篇顺利刊登了,下一篇再投的时候就更容易,如果是个知名教授出了被全球研究者都关注的成果, 就算是顶级期刊也一样会抢着跟他约稿。
  但是不怎么发达的非英语国家教授想投稿,面对的就是理所当然的歧视和挑剔,至于学术地位更低的学生,论文寄过去编辑会不会看都两说,大多数时候,大概唯一的下场就是垃圾桶。
  不过如果是已经在被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过论文的,这时候,学生至少和教授站在了差不多的位置,论文有资格被考虑寄给领域内的专家进行同行评审,评审通过,才有发表的机会。
  之前说起SCI,张伟跟一只无头苍蝇也差不多,但是遇见井熙,他就像是漆黑的路上遇见了灯,溺水的人看到了船。
  这个平时有些木讷嘴笨的书呆子,麻溜直接拜山头:“女神,我以后发英语论文可以请你指点不?方向随时可以换,要怎么改就怎么改!”
  为了一篇有SCI因子的论文,他脸都不需要了,只想抱大腿。
  井熙忍不住笑:“探讨一下可以,指点可谈不上,我自己也还没有成功发表过呢。”
  “你肯定能成功发表的!”张伟特别肯定的说。
  就连在他导师身上,张伟都没见过这种对SCI尽在把握的感觉。
  另两个人研一的时候就已经绝了继续做学问的心思,准备研究生毕业以后进国企捧铁饭碗,但是对传说中的SCI依然充满了好奇,问了好些问题,井熙也很有耐心的一一解答。
  做学术从来就不是闭门造车,就算是功成名就的大教授,也一样很喜欢和年轻人交流。
  交流产生火花,火花迸发希望。
  这三个省大的研究生虽然还带着这个年代特有的懵懂与好奇,但都不是笨人,尤其张伟,井熙在他身上看到了少有的研究者气质,沉浸,专精,还有特别不要脸。
  不要脸可不是贬义,大学虽然号称象牙塔,但是为了抢经费抢项目抢学生,哪年不发生几起贴身肉搏?
  要想在残酷的学术圈做出成绩,天赋和不要脸绝对缺一不可。
  井熙还挺欣赏张伟的这些特质,连带着也多提点了几句,张伟也是个知情识趣的,每天一大早就把井熙喜欢的早餐送到招待所的大厅,资料也整理得一丝不苟,让井熙大学还没进,就提前享受了一把导师带学生的待遇。
  不过张伟的这种殷勤,看在招待所工作人员的眼里就有点变味了。
  这天井熙从外面回来,有个女服务员就好奇的凑过来:“你是那个研究生的女朋友吧?他对你可真好,你是不是有什么驯男人的好办法?也传授传授给我呗。”
  井熙眨眨眼睛,否认道:“不是,我们不是恋爱关系。”
  女服务员才不相信:“骗人,要不是恋爱关系,哪个男人会对个女人这么殷勤的?”
  “也可能是,师生关系?”井熙耸耸肩。
  她觉得,张伟甚至可能都没注意过她是男的还是女的。
  对于纯粹的研究者而言,或许只有论文和研究成果,才是永恒的追逐目标。
  张伟的论文终于修改得差不多,重新投了出去,井熙的论文雏形也已经大体建构完成,只需要计算出几个具体的参数,就算完成了。
  相比起顶尖的数学天才,井熙觉得自己数学天赋一般,但是放在电子信息和机械工程领域,她的数学能力绝对能够吊打绝大多数人。
  井熙当然不可能放弃自己这个优势,而且一篇论文的数学论证如果足够精确优美,绝对是一个加分项。
  “《数控机床主轴编码器光电脉冲发生装置程序的逻辑控制问题》……”一看到这个论文标题,张伟就忍不住哽了一下。
  先不说他连主轴编码器是什么都不知道,光是号称工业明珠的数控机床,他都没亲眼见过啊!更不用提拿这个来写论文了。
  “你接触过数控机床?”他小心翼翼的问。
  “嗯,”井熙点点头,“拆过一台玩。”
  ……要不是知道井熙是底下县城里出来的,张伟都要怀疑她是哪个机工部高层的领导子女了。
  但是别说子女,就算是领导本人,也不可能随随便便把一台几十上百万美金的数控机床当玩具吧?
  跟井熙一路接触下来,张伟总觉得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都产生了毁灭式的改变――大概这就是所谓天才的破坏力吧。
  看到张伟一副怀疑人生的样子,井熙好心跟他解释:“只是一台报废的二代机床而已,控制系统用的还是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我维修的时候顺便研究了一下数控机床的设计思路,所以才能就程序的逻辑控制试着写一篇论文出来。”
  张伟只能艰难的扯了一下嘴角,感觉自己受到的打击更大了。
  “你什么时候学的PLC?”他问。
  PLC就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①,有一套独立的编程语言,要说多难也不至于,但如果是靠着原始的第二代机床里那些笨重的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图去推导……反正张伟是不敢想。

当前:第107/21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