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纯女户奋斗史》第128/129页


  江杏扶着大肚子笑:“干妈,在你眼里可能谁都配不上桃儿,从小你就觉得桃儿最漂亮。”
  江桃:“姐姐你这是吃醋了吗?干妈你别理她,都要当妈的人了,还这么没正形。”
  前两日江杏两口子去婆家打了个照面,说是这边忙着办喜事,还没到晚上就又回来了。
  梅家人吃着公家饭,在县城算得上家境好的,但是跟江家比起来就差的远了,对江杏儿倒是客客气气,恨不得捧在手心里。
  江杏儿手里头宽裕,逢年过节给公婆买礼物,孝敬起来也很爽快,很得公婆欢喜。
  他们两口子要回江家,公婆还一再叮嘱:“要小心肚子,真要忙不过来,打个电话回来,我跟你爸过去帮忙。”
  江杏笑着婉拒了:“爸妈,到了正日子你们过来就行,也忙的差不多了。”
  两口子回来之后,江杏挺着肚子转悠,梅弈航跑前跑后听大舅哥老丈人差遣,还要忙中偷闲看顾老婆:“杏儿你小心点,小心肚子。这里人多,你找个人少的地方歇着。”
  周婉也是数年未见俩干闺女,虽然逢年过节这俩孩子也会打电话问候,但人生有时候就像河流,总会在不知道哪个拐弯处分岔,流向了不同的地方,再图一见也不容易。
  难得见了面,自然要亲香亲香。
  忙忙叨叨到了出嫁的前一天,宾客也来了十之八九,剩下的都等着正日子直接入席。
  本地的风俗,女儿出嫁的前一日傍晚要吃臊子面,入夜要摆酒席招待亲朋,菜色自然比不上第二天的正席丰盛,酒却是齐备的,大约是让远路而来的亲朋欢聚的意思。
  江爷爷江奶奶及江胜江珍都来了,江珠倒是自恃身份,况且也觉得桃儿不是江家孩子,便不肯来,连份子钱都不愿意出。
  她这几年过的愈发差了,钱上倒在其次,总有老父老母贴补,主要还是精神上短了。
  邢康大学毕业工作之后,连着领了几个女朋友回来,都被她横挑鼻子竖挑眼,总觉得配不上自家儿子。
  女孩子跟邢康关系亲密了,她觉得自己是外人,心里受不住;带回来的女孩子跟邢康吵架了,她便火上浇油,嫌人家女孩子脾气不好,不够服低做小体贴邢康,巴不得分手。
  一来二去邢康的婚事就被耽搁了。
  他年纪比杏儿桃儿江智都大,反倒婚事走到了后头,如今还没个着落。
  江珠提起这事就是一脸愁苦,总要跟人倾诉倾诉:“……这孩子不听我的话啊,婚事上犯小人,总也不顺。”
  江奶奶私底下数落她:“小康的事儿你别再插手,不管他带回来哪个,你都擎等着做婆婆就好了,哪那么多意见。只要他自己过的好,你当妈的还图别的不成?”
  这些话她通通听不进去,一把年纪仿佛叛逆期还没过去,反倒更严重了:“小康是您老的外孙子,不是亲孙子才这么说,要是小智随便领回来个女孩子,看你管不管?”
  江奶奶气的胃疼:“你的事儿我再不管的。连老四带回来的儿媳妇我都不挑,更何况是孙子辈,你就折腾吧!”
  “姓吴的那么能赚钱,您当然不挑了。小康要是也给我带个有钱儿媳妇回来,我哪用得着操这么多心?”
  江奶奶气的都快不想在家住了,给江诚打电话让他派车来接,回永喜松散月余。
  她跟吴英玉倒是投脾气,这几年每年总要来永喜住一阵子,渐渐也喜欢上了小县城的宁静,还能避开家里蛮不讲理的江珠。
  这次江桃出嫁,不说江珠本来就不愿意来,单说她也不愿意让江珠过来给吴英玉添堵。
  大喜的日子,江珠不会说话就算了,还不会装哑巴,她这个人能当众给别人下脸子,还不会看人眼色,别人哪疼往哪戳,忒是扫兴。
  江桃出嫁,关系亲近的都要给买些添妆的东西,有的是毛毯被单,条件差点的买对枕巾枕巾之类的铺铺盖盖。
  上至江奶奶下至江珍、周婉,以及吴家三个儿媳妇及外婆、如今已经嫁人生子的英玉饭店店长白晓霞等人,都有表示。
  江桃的房里都快堆满了,她指使着江榕整理了下,准备全都收起来,留着吴英玉随礼。
  孟阳的工作在宜市,他们婚后也是长居家市,不准备带陪嫁过去。
  次日孟阳就要带着车队来永喜县迎亲,两个人好些日子不能见面,天天却电话不断。
  孟阳忙的腿都快断了,比起悠闲的新娘子,新郎可闲不下来。
  他抽空给江桃打电话,聊几句闲话,已经听到电话那头传来孟阳的喊声:“哥你快过来——”也不知道又要做什么。
  江桃只得催他:“快去快去,明天就见面了,你有事儿去忙吧。”
  挂了电话江杏就打趣:“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个粘糊劲儿真让人受不了。”
  她大着肚子懒得动弹,就在房里陪着桃儿。
  江榕是个小可爱,大姐是孕妇,二姐是新娘子,她自己倒是跑来跑去照顾两个姐姐,替她们端饭倒水,收拾东西,顺便做吃瓜群众,看两个姐姐掐架。
  “你跟姐夫比我们还粘糊,你倒是有脸说啊。”正说着,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
  “快去接吧,也不知道孟阳怎的这么粘糊?明天就见着了还一遍遍打电话,电话费不要钱啊?”江杏翻着白眼推江桃。
  江桃也有些不好意思,接了电话就问:“还有啥事儿?”
  电话那头静了两秒,才听到一个人说:“好久不见,你好吗?”
  声音有点陌生,也许是隔着电话线的缘故,江桃有点想不起来这是谁的声音,不由就问:“你谁啊?”
  电话那头传来低低的一声笑,似笑似叹:“你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自问自答:“我是常建安。”
  自从高考之后,两人许多年都没联系过了,就算同学聚会,两人也不是同班同学,根本没机会打照面。
  江桃:“……我挺好的。”
  “我听说你要出嫁了,能出来见一面吗”
  “我这边忙,恐怕走不开。”江桃现在居然还能冒出当年常建安拦着她的模样。
  常建安笑笑,似乎也不强求:“我就知道你可能不太愿意出来,不过没关系,我只是想跟你说几句话。当年如果不是你,我也考不上大学,说不定早被人砍死在哪条巷子里了,或者打架斗殴进了局子,浑浑噩噩过下去。”
  他的声音从电话线那头传来,充满感慨的,郑重说:“江桃,谢谢你!”
  谢谢你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第一百三十七章
  常建安的电话只是一个小插曲,对于江桃来说, 这只是她人生路上一朵微不足道的小浪花, 打个照面就消失在了人生的长河里。
  很多人就是这样, 在别人的生命里来来去去, 都是过客。
  还有另外一些人, 注定要在今生今世纠缠到老。譬如孟阳于她, 譬如梅弈航于江杏,再譬如半道把臂同行的江诚与吴英玉。
  许多年前, 吴英玉带着两个女儿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山村, 投身于茫茫未知的生活, 满心惶恐,大概从来也不敢奢望过会有今天的成就, 哪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吃饱穿暖,有个栖身之处。
  她从来也没想过会有今天,事业有成, 家庭幸福 , 儿女成行, 承欢膝下。
  孟家接亲的车队驶进了小区楼下,孟阳一身西服带着一帮精神的小伙子上楼来接亲,新娘子穿着婚纱拜别父母,她忽然泪如雨下, 泣不成声——江杏跟江智结婚的时候都没这么激动。
  她并不特别偏爱哪个孩子, 奉行一碗水端平的政策, 想要努力做到一视同仁, 而事实上除了对后来回家的江榕弥补的心情比较重之外,另外的三个孩子她总也是一样的态度。
  可是今天江桃要出嫁,她忽然就想起那些年家里卖小吃,开饭店,开食品厂的点点滴滴来,江桃虽然小,可是却能跟个小大人似的陪着她胼手胝足打天下,陪她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周围全是熟悉的人,有苍老的吴婶子,她娘家兄嫂子侄,公婆及大姑姐大伯哥,干姐妹周婉,陪着她一路走来的白晓霞……很多很多面孔。
  吴英玉泣不成声,眼泪流过面颊,哽咽着叮嘱她:“好好过日子。”
  有一种眼泪,叫喜泪。
  经过这么多年的不懈努力,她的女儿们踏上的是一条比之她艰难的过往要光明百倍的大道,有人风雨同舟,有人不离不弃,有人体贴如微,有人知冷知暖……一条幸福的道路。
  江桃请的化妆师一大早上门来盘发化妆,她此刻眼里泪花闪动,到底还是笑着应了一声:“嗯。”
  吴英玉叮嘱女婿的话都一样:“好好待她。”
  ——当初的梅弈航也收到了丈母娘同样的叮嘱。
  吴英玉如今有底气说出这番话,并且不必再看任何人的脸色。

当前:第128/12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