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第2/51页


  话说到这份上,赵夫人的未尽之言简直呼之欲出,站在林斓身后的阿玉已经咬着唇攥紧了手,林斓却依旧只是神色恭敬的默默听着,面上的笑意纹丝不动。
  赵夫人尚还存着一分耐心,一旁的徐嬷嬷却有些坐不住了,心中又是瞧不上这装聋作哑的少夫人,又是心疼赵夫人的不易,话说的便冲了些:“夫人的不易,咱们大家伙都瞧在眼里。说起来您同夫人也是亲亲的母女,自然只有比我们更心疼夫人的,哪里能忍心看夫人为难。”
  赵夫人白绕了这么多话,等得无非就是林斓主动递过来的□□,林斓迟迟不肯接话,有徐嬷嬷这几句,倒也是个台阶,他便顺顺当当的认了这话,作出个为难的样子迟疑了几息功夫,才吐了口。
  “咱们一家荣辱与共,侯爷的性子想来文杰也同你说过,公库里确实是少了几件体面的大件儿,我便想着事急从全,且先从你嫁妆里挪一座秋日登高玉山,一座福寿连延白玉小叶檀五扇屏风过去给老太爷摆着,回头侯爷寻着好的再还你。我知这两样皆是亲家母特特为你攒下的嫁妆,我定为你看好了,绝不能叫人昧了去。”
  林斓过门数月,也听人说过不少刘家旧事,自然晓得刘老太爷对幼子一家的偏爱,明白赵夫人口中想昧下她嫁妆的人是谁,只是这一会儿她身困神乏,实在是无心顺着赵夫人的意再唱念做打一番。
  且不说国朝已定,再不是战乱中能到处浑水摸鱼的时候,这样价值连城的大件儿如今可谓有价无市,轻易无人出手,若没有恰到好处的机缘,穆安侯便是在这庆平一带说一不二,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得一件与屏风抑或玉山价值相仿的物件。
  就说穆安侯府也是军功封侯,征战多年家底丰厚,岂能当真布置不出几个院子。不过是看着旁人的东西好,反觉着自己手上的不够瞧罢了。
  林斓心中敬服赵夫人当真能开口借儿媳的嫁妆,也明白这东西一旦出借便不知要借到何年何月,她终于如赵夫人所愿浅笑着点了点头,却又从袖中抽了卷帛书出来。
  “有夫人作保,儿媳自然放心。”林斓目光盈盈望着赵夫人,看得她眉头一跳,才慢慢打开手中的帛书,纤长白皙的手指在第三列的小字上点了点,含笑说道:“只是我自小便有些忘性,凡事总要记下来才好,恰巧之前让丫头们从库房里取东西的时候带了一卷嫁妆册子在身上还不曾放回匣子里,这会儿一并勾了就是。”说着,林斓还笑着叫了赵夫人身边的大丫头金珠一声“姐姐”,请她帮忙取笔墨来。
  林斓面颊被熏笼蒸的微红,说话间还带着几分病中独有的鼻音,似是十分温柔可亲,脆生生说出来的话却是叫赵夫人顷刻间涨得满脸通红,抖着唇半晌说不出一个字来。偏她向来倚重的丫头金珠却没察觉,只听到林斓愿意奉出嫁妆帮家里排忧就满脸喜色,殷勤不已的跑去将厢房里算账用的笔墨取了来。
  林斓也不客气,含笑接过笔就在册子上记了一笔,记完了还要念与赵夫人听,“显德三年十月十二,借秋日登高玉山一座、福寿连延白玉小叶檀五扇屏一座,供老太爷赏玩,夫人听着可对?”
  赵夫人正噎得心口发疼,一时也想不出得体的言辞教训林斓为媳之道,不禁憋的面色发青,自然也说不出对错来。徐嬷嬷先还得意于林斓的顺从,觉得这嫁了人的妇人不管出身如何都少不得在婆婆跟前伏低做小,后来看赵夫人神色不对才醒过味来,耷拉着眼皮眉毛一竖:“少夫人这也太外道了,一家子何至于这样外道,传出去像什么话。让人知道了,倒觉得您都嫁了人还有外心,也让夫人心寒。”
  徐嬷嬷养了四个儿子,早年夭亡了三个,剩下一颗独苗托赖穆安侯夫妻赏识早早娶妻生子,如今已是子孙满堂,唯一的儿媳在她面前那是大气都不敢喘一声,她端着架子教导起人来也很有几分气势,可惜却没能得上林斓一个眼角。
  林斓将笔墨还了金珠,细心的等墨迹干了才将帛书卷了起来,将一切收拾停当之后,才抬眸盈盈望着赵夫人,仪态端方的起身一福:“儿媳算了下,老太爷至多还有三日就要到家,松鹤院里的帐幔铺陈还要费些功夫,耽搁不得,今儿日子正好,儿媳这就让人将东西搬去松鹤院,夫人觉得可好?”
  听到林斓这就要让人搬东西,赵夫人心上压了多日的大事一下子去了大半,她面色一缓,情不自禁就应了一声,再想撂下脸色不免就晚了,只能肃着面容看林斓施施然带着丫头告退走了。
  林斓走的从容,正院里却半晌没人说话,金珠一想明白赵夫人的心思就躲到厢房不敢出声,还是徐嬷嬷凑到赵夫人跟前宽慰一二:“少夫人年轻不知好歹,夫人也别生闷气,谁家的媳妇不是婆婆慢慢教导的呢。便是什么世家闺秀,总要守夫人的规矩,您看她再如何牙尖齿利,还不是要听您的话?您要是不高兴教导她,只管让大公子去。”
  赵夫人缓缓点了下头。方才林斓那等神色做派,若非后头拿了东西出来,赵夫人早就厉声发作她了。只是这口气发不出去她心里也委实难受,再好的茶也败不下去这样的心火。她思量片刻,终是定了心意。
  “她身边那两个妖妖娆娆的丫头,是叫阿玉阿月?我瞧着该是她给文杰备着的,原本我不爱管这些,只随他们高兴,可是她不把自己当刘家人,我却不能让文杰身边都是她那头的人,免得白日黑夜的枕边风吹坏了我的儿。”
  穆安侯多年来一心牵挂着妻儿,相熟的人家无不知他的发妻陪他吃苦受罪生儿育女,穆安侯府上也一直干干净净,并无小妾通房之流。当初刘文杰与林相爱女订亲,府里头好些女儿有几分颜色的老仆都生了几分心思,不过是怕侯爷夫人不喜才没敢露头,没想到赵夫人才几月就漏了这样的口风。
  徐嬷嬷心下一惊,随即便是大喜,口中却十分为难:“夫人您也知道,那两个丫头十分不一般,府里的规矩,一等丫头都是穿宝蓝袄裙,可明明是一样的衣裳,也都是一样鲜嫩的年纪,那两个丫头就能撞进人眼里。谁不说一屋子蓝汪汪的,就属那两个最俏最能让人瞧得见,不说模样齐整、会打扮,连叉手行礼的模样都比旁人好看些。大公子瞧惯了她们,府里这些烧火丫头哪里还能入眼?”
  赵夫人又何尝不知,不然也不会一见林斓的陪嫁丫头就熄了给儿子院子里分几个丫头的念头。她疲惫的按了按额角,觉着两侧的隐痛轻了一些,才吐了口气:“我再想想,过些日子再说吧。大公子人呢?派人去前头瞧瞧,让他过来一趟。”


第3章 贴心人 小姐养病,全靠方厨娘才能在病……
  徐嬷嬷一向将侯府大公子刘文杰当作自己的孙儿一般疼爱,闻言忙连声应了,笑呵呵转过身就要亲自去一趟前头,走到门口却又猛地停住了脚,和善的拍了拍正垂首打帘子的大丫头春柳,慈爱吩咐道:“我还要服侍夫人,春柳姑娘替我这老婆子走一趟吧。”
  一面说,徐嬷嬷还不忘拿眼觑着赵夫人的神色,见赵夫人只身姿端庄的垂眼吃茶,没有一丝开口的意思,她面上笑意更浓,又别有深意的攥了下春柳的手,看着春柳涨红着脸小跑出去了。
  等春柳去的远了,赵夫人才抬了头,笑骂徐嬷嬷一句:“你这老货心思倒多。不过春柳的模样确实在我这院子里也是个尖儿了,一家子还是咱们乡里人,知根知底且又老实,不是那等祸家的孽障。”
  徐嬷嬷扭着步子三两下赶回赵夫人身边,手上还不忘抽出张满是兰花香气的帕子,笑着抹了把脸:“还不是为了大公子好。少夫人每每总支使丫头婆子服侍大公子吃穿,可那些人哪里能比得上一个被窝里头的人贴心。大公子身边可真是缺个知冷知热的体贴人儿。”
  赵夫人叹了口气,没接这个话,只无奈的摆了摆手:“快别这样说,陛下的圣旨岂是你我能说的。我只求个家和万事兴罢了。”
  说到圣旨,徐嬷嬷瞬间就缩了脖子,一张老脸上青青白白颇为狼狈,半晌没敢再开口,好在赵夫人蹙着眉也不知在想什么心事,也不曾再开口,一主一仆便相安无事的静待春柳将刘文杰请来。
  冬日日头短,稍微闲坐一会儿,便到了摆晚饭的时辰。穆安侯府才新修葺完,阖府上下只得一个大灶,到了饭点总是格外忙碌些。
  一群仆妇才从大厨房领了食盒出来,正你一言我一语小声说些家里府里的闲话,恰与四个从外头来的丫头对上脸,便忙都止了话头,停下步子互相问了声好。
  等那四个丫头离得远了,打头的仆妇才翻了个白眼,不屑的从鼻孔里哼了一声,偏又忌讳什么似的,鼻孔里头的气还没出完,又咳嗽了一声掩了过去,只对身边人努了努嘴:“少夫人身边的,就是跟人不一样。”
  她身边跟着的是她才过门一个月的弟妹,正是青春爱美的年纪,一双眼睛黏在那四个丫头身上好半天收不回来,听到嫂子说话也只幽幽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一样的丫头,一样针线上做的蓝袄蓝裙子,只她们迈腿都比旁人俊些,这么比着,旁人都成了腌坏了的干菜了。”
  这新媳妇歆羡的真心实意,旁边人听了却都嗤笑不已,还有那等泼辣的故意激她:“那你赶紧去叫声好姐姐,说不得人家也教教你怎么迈腿儿呢?就怕你进不去人家的门儿!”
  这话一出,不止新媳妇气红了脸,她嫂子也觉出几分没意思,要带着人快些走,可那哄笑声却是再压不住。
  四个丫头里,只阿月年纪大些,三个小丫头听了这些话着实有些耐不住,跺了跺脚就想回去同人理论,还是一向毛躁的阿月把人拦住了:“你们与人说嘴倒是痛快,误了少夫人用药的时辰怎么办?怎的连个轻重缓急都不分。”
  那些仆妇的规矩松散的很,说话咋咋呼呼,四人耳朵都灵醒,即便口音上还有些不熟悉,却也听了个一清二楚。连那几个不怎么知事小丫头都听出了仆妇们话里话外对自家主子的不恭敬,阿月这样从小在房里伺候、被林嬷嬷拎着耳朵教大的又岂会不知,只是这会儿且不是与人费口舌处置这些的时候。
  可惜阿月有心避让,只晚了她们几息功夫进来的春柳却好似个点着的炮仗,瞪着阿月等人的眼睛都是红的,惊得阿月身边的小丫头忍不住退了小半步,阿月的面色却比春柳更难看了三分,大厨房里一时静的只听得见灶上烧火烧菜的声响。
  按规矩府里的丫头都是一身蓝布裙,头上只能带一朵小珠花,腕上只得两个银镯子,非年节不得施用脂粉,这还是赵夫人亲自定下的规矩。是以林斓身边的几个大丫头过府后都将几件心爱的首饰摘了,胭脂收了,就怕坏了规矩,让自家姑娘没脸。
  可这春柳身为赵夫人身边的二等丫头,头上明晃晃插了两只鎏金钗,平素瞧着略略发黄的面皮上抹的红红白白,阿月一瞧就晓得这是才上的脂粉,再一想这时辰正是侯爷和大公子父子从城外兵营回来的时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阿月气的满脸通红,险些当场跳起来撕了春柳的脸,只是瞧着春柳面上依稀有点泪痕,整个人又羞又恼,阿月才勉强忍住了,高高扬起头冷哼了一声,快手快脚装了药和新出锅的几样菜,领着小丫头们直接挤开春柳就走了,连一个眼神都懒得多给她。
  她不说话,春柳却不愿就这么算了,抹了把眼睛追到门口,喊的声儿都裂了:“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一样的小妇胚子,还摆个少奶奶的谱儿!”
  大厨房这会儿里里外外多少人在,春柳的娘正是厨房的一个小管事,哪里愿意自个儿闺女唱大戏给人瞧,连忙上前捂住嘴把人拖了回去,外头阿月却已经气的嘴唇发抖,只强撑着体面快步走了。
  阿月领着人回来时,才从正院回来不久的林斓刚由奶娘林嬷嬷劝着吃了几口姜茶,正拿玫瑰卤解口中的辛辣。
  一见阿月,她就笑弯了眼,顺手不动声色的将姜茶推的更远了些,招手让人将食盒提过来:“昨儿不是说庄子上送了几只狍子来?我素日只听哥哥们说起,今儿却要尝上一口这小火慢炖的滋味。”
  林斓说的一脸神往,倒叫最着紧她身体的林嬷嬷不好再拦,只能叹着气劝道:“少夫人,您这病本就没全好,又反复一回,这些野物少吃几口就罢了,您可千万莫要贪嘴。”
  知道林嬷嬷都是一片好意,林斓笑着点了点头,一双黑白分明的凤眼饶有兴致的看着阿玉帮阿月几人依次捧出的各色北地吃食,压着喉间些许痒意赞道:“自凤城将方厨娘赎回来当真是我慧眼识珠了,若没了她,才真是病都不能好生养了。”
  凤城便是林斓染上风寒的地方。她长到十七岁,还是第一次过不破关北行,今年的风雪又大,她勉强撑到凤城便起了高热,不得不在凤城住了小半个月。
  病中本就胃口不佳,林斓又吃不惯请来的厨子的手艺,没几日就瘦的脱了形,将众人急个半死,好在后来寻到了李厨娘,才算开了胃口,养了回来。
  林斓是个乐天知命的老饕,这会儿只惦记着李厨娘的手艺,林嬷嬷阿玉等人却没忘了林斓是如何病到这个地步的,顿时都低了头,在心中大逆不道的啐了皇帝老儿一口。
  多少正事不管,却来乱点她们姑娘的鸳鸯谱!不然她们姑娘何至于受这份罪。
  阿月原就在回来的路上存了一肚子气,这会儿扁了扁嘴,虽不敢说出那春柳的事情给林斓添堵,却忍不住一面盛汤,一面嘟囔:“姑娘,李厨娘原就是您花私房银子请回来的,做什么不在院子里起个小厨房?再有炉子暖着,有些吃食提回来吃着也不是那个味儿了。您又爱那一口的新鲜。”
  林斓正拿筷子夹了肉丝细嚼,还没顾上说话,林嬷嬷已经先呵斥了阿月一句:“没规矩!回屋子里好生琢磨错哪儿了,今儿不许再来碍姑娘的眼。”
  林嬷嬷奶大了林斓后就在她屋里教导约束丫头们,她一发话,阿月立时就鹌鹑似的缩了起来,倒是林斓忽而轻笑一声,促狭的看着林嬷嬷打趣道:“嬷嬷,您也叫错了,我呀,嫁了人,不是姑娘,是穆安侯府少夫人了。”
  林斓笑的小狐狸似的,林嬷嬷真个哭笑不得,见阿月那个憨丫头还跟着一起笑,忙虎着脸亲自将人拎回去反省去了。
  阿月怏怏走了,林斓也放了筷子,轻轻叹了口气,对阿玉道:“阿月憨,小孩子心性,我知她是为我好,只是这其中的道理,你们几个回去要教她知晓。”
  林斓尚在病中,多说了几句话就有些气短,再如何不喜,也只能端起温着的药汤一饮而尽,却也叫苦涩的药汁子坏了方才的好心情,连再叫李厨娘蒸一屉点心的心思都淡了。
  见她脸色又淡了下来,显得面容愈发失了血色,素来稳重的阿玉也不由有几分着恼,圆圆的杏眼往门口觑了一眼,见林嬷嬷还没回来,忙压低了声儿道:“嬷嬷今儿一早还让咱们几个多劝劝您,别总不给姑爷好脸色,可看您这样,奴婢真不觉得姑爷值得什么好脸。要不是他非带着您连夜赶路,您这会儿都该好了。”
  穆安侯刘栋乃是从龙之臣,侯府也是初初发迹,家中奴仆多是这一二年间新采买来的,行事说话上规矩不好,阿玉等都不计较,毕竟是姑娘的夫家,没有她们做奴婢的嫌弃的道理。
  可姑娘病的那样重,她们这些做奴婢的那几日都一夜夜不敢安睡,姑爷却不知体恤。姑娘的身子才将将有了一点起色,他就一意孤行,非要带着姑娘赶了一夜的路回来,只为了怕外头名声不好听。一夜折腾下来,姑娘又烧了一回,到这会儿还吃不下多少东西,顿顿离不得的李厨娘还要留着孝敬侯爷夫人,还有眼瞅着要到的那一大家子。


第4章 发嫁 既是个急着出嫁的,那就寻庄子上……
  陪嫁的十二个丫头里,阿玉是顶稳重文静的一个,连阿玉都躲着林嬷嬷说了这样的话,可见她这夫君有多不得人意。
  林斓眨了眨眼,也学着阿玉的样子压低了声儿说话:“好阿玉,你们的心我都知道。大爷那边讲的是孝道,说出去人人夸着呢,我头晕体弱的也不耐同他吵闹,这才跟着他赶了回来。可这屋里我只看心情,哪里耐烦给他做脸。”
  她说话慢而轻柔,吐字间更带着几分水乡的甜软,眉宇间的神色却不会叫人轻忽了她话中之意。
  林斓与穆安侯世子刘文杰的婚事,乃是皇上御旨所赐,当日便在京中世家门阀间惊起了好一番争执。林斓自己一不觉得刘家寒门不般配,二不觉得刘文杰是武将不如几位世家公子美姿仪。她嫁人时便晓得其中轻重,从无甚神仙眷侣的想头,只是有一份夫妻和美的念想,自觉也是人之常情。
  谁知刘文杰却是个不甚体贴人的性子,为着博个名声,险些让她再次卧床不起。林斓路上病着不耐争执,这几日便想着如何与丈夫将话点到,也顺便将这些日子积下的事儿处置了。
  林嬷嬷怕她才成亲就同丈夫疏远,冷了夫妻情分,她心里明白,可这样的事儿也不能白白遭上一回。家里如珠似宝将她捧到这么大,可不是白送给旁人揉搓的。

当前:第2/5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