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有田有点闲》第1457/1459页


  据说那金矿产量很是不错,皇帝龙颜大悦,直接提拔顾子楷为西州府知府,一时间顾子楷一跃成了朝中新贵,皇帝看好的能臣。
  顾家也门庭若市,尤其是听闻顾子楷如今还没说亲,那些家中有正值妙龄闺女的人家,都蜂拥而至,推销自家闺女。
  顾家大夫人和华氏接各种拜帖和请柬接得手都软了,天天都有邀约,请她们去赴宴的。
  有了顾子楷在前头,盯着宋重锦和卫国公府的人倒是少了。
  过了新年后,温泉庄子那边差不多竣工的时候,国公府老夫人钟氏却不行了。
  这些年她一直窝在后院,不管府里的事情,只吃斋念佛,也就是宋重锦被认回府那一年还见见人。
  后来,除了宋弘,府里的不管是孙儿还是孙女,一并都不见了,真跟出家了一般。
  因此府里上下,除了老夫人院子里的人,平日里日常用度不怠慢外,对于这个老夫人,着实没什么特别的印象。
  此刻听得她病重,已经下不了床了,这才意识到,这府里居然还有这尊大佛。
  宋弘不顾自己身体,倒是朝夕在老夫人面前伺疾,延医请治,亲自尝汤药,一时都不离开身边。
  可他这身体,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折腾,不过两日,就先倒下了,情况危急,若不是杜仲景和王永珠合力救治,恐怕他倒是要比钟老夫人先走了。
  这个时候自然宋重锦和王永珠要顶上去了,一边要照顾宋弘的身体,一边还要盯着老夫人这边。
  虽然下头有无数的下人伺候,可如今不也讲究个孝字,父母长辈生病,自然要在身边亲自伺候才好。
  因此夫妻俩人也忙得脚不沾地,一日里都只能晚上才能见面说说话。
  不过很快宋弘的其他儿女们,得了消息也都回来探望。
  几个姑娘只每隔几日回来看看,或者送些药材之类的。
  倒是宋重钧他们每天起来都要往国公府来,晚上才能回去。
  又探听得宋弘和钟老夫人这身子恐怕都没多少时日了,就动了心思,想着在宋弘面前多刷点好感,等宋弘临去之前,不是还有私产么?说不得见他们孝心虔,那私产能多分他们一点呢。
  这分家出去后,虽然他们分得的家产都不菲。可他们过惯了那奢靡的日子,自己当家了才知道柴米油盐贵,才知道了那黄白之物的好处。
  所以都厚着脸皮,想多赖在国公府里些日子,再享受几日。
  宋弘虽然病了,可脑子还清楚的很,不等宋重锦开口,自己先拒绝了,只说早就分家了,若真有孝心,一心为朝廷为圣上好好办差,能顶门立户凭自己的能力让人看得起,别给他蒙羞,就是最好的孝敬了。
  至于其他的,每隔两三日来看看就是了,家里上有他们的兄长和嫂子,下有奴仆,不比他们强?
  宋弘虽然病了,可余威犹存,这些子女们,都不敢违逆他的意思,虽然心中有想法,也只得答应了。
  王永珠这边,和杜仲景研究了许久,钟老夫人那边是人力无法挽回,医者只能治病,可人的寿数到了,任何药力都已经无用了。
  倒是宋弘这边,用了新做的药丸,倒是让宋弘继续吊着命,虽然还不能下床,可总不至于看着要去的样子。
  钟老夫人那边,也没熬过多久,不过半个月功夫,就闭眼去了。
  到底是国公夫人,卫国公府如今看着也是一直都得皇帝看中的,得知了消息,自然是一番多加抚慰,皇帝和皇后都亲派了人来吊唁。
  看到皇家这个态度,自然全京城的官员,都不会怠慢了。
  比起当年荣宜县君的丧礼,还要风光几分。
  因着钟老夫人的丧礼,被软禁多年的高氏也出来了,每日带着一干女眷在灵前哭灵。
  高氏多年没有出现在人前,这次出来,人消瘦得不行,哭灵都要人扶着。
  哭完就被下人搀扶着回去躺着了,那些和她交好的夫人,想上前寒暄两句都没机会。
  有那有心的就感觉出不对来,只是这到底是别家的家事,她们也不能插手,还只能闷在心里。
  倒是高氏,寻了个机会,见了王永珠一面,单刀直入的问:“宋弘是不是没多少时日了?”
  王永珠没说话,算是默认了。
  高氏苦笑:“我就说他怎么肯放我出来,原来如此!”
  王永珠不解。
  高氏如今跟宋弘早就撕破了脸,也不肯再替他瞒着,只道:“多年夫妻,我是知道他的,他没多少日子了,自然也不会放过我!只怕他走之前,就会先送我下去。如今肯放我出来,不过是为了老夫人走得圆满罢了!”
  “你也不用多说,这日子我也过够了!这辈子跟他纠缠了一生,死也好,活也好,是他欠了我,还是觉得我欠了他,到了底下我们再算个清楚!”
  “今儿也就算咱们道过别了,你这孩子我是知道的,我走了后,伺候我的那些人,愿意出去的就让她们出去,愿意留下的,也求你给她们一个容身的地方!”
  说着高氏起身,给王永珠正经的行了个礼。
  王永珠侧身避开了高氏的礼,点点头:“夫人放心!”
  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结局
  果然如同高氏所说,钟老夫人的丧礼还没过五七,宋弘的身体衰败的势头就止不住了。
  他早有所预料,折子是提前就写好的,这个时候让宋重锦给递了上去,将卫国公正式传给了宋重锦。
  皇帝心中也是感慨万千,年纪越大,身边当年的老人慢慢的也就少了,举目在朝堂上看去,熟悉的老面孔已经所剩无几了。
  就是皇帝也颇有感触,据说当晚皇帝独自在寝宫,灯亮到了三更,第二天,折子就批复了下来,自然是准了。
  这么一来,宋重锦就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卫国公了。
  其他的宋弘早就安排好了,在他死前回光返照之际,让人将高氏接到了他的面前。
  他收拾得整整齐齐,端坐在桌前,面前放着两杯酒水,见高氏进来后,也没多说,只示意高氏坐下,然后先举杯示意。
  高氏早就有准备,也是难得打扮了,见了宋弘,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露出一个说不出意味的笑容来,干脆的也拿起剩下的那杯酒,一饮而尽,只留下了一句话:“我在下面等你!”
  然后回了自己的院子。
  当天晚上,先后就从宋弘和高氏的院子里,传来两人都去了的消息。
  本来满府的白布白灯笼就还没取下来,如今又用上了。
  宋弘生前得皇帝看中,死后哀荣,不仅得皇帝封了谥号:忠武,还允许他陪葬皇陵。
  这已经是武将能得到的最高褒奖了。
  死后的丧礼,有皇帝身边的苏大总管和皇后身边的怀大总管亲自来吊唁,这份殊荣,也是本朝首例了。
  因着宋弘要陪葬皇陵,最后只得在宋家的陵园里建了一个衣冠冢,而高氏则怀里揣着她未出世的那个孩子的往生牌,随葬在侧。
  王永珠不知道高氏是否满意,按照这个时代的风俗,这个安排已经最合适了,起码高氏和她未出世的孩子还能享受后人祭祀烟火,不至于孤苦伶仃了。
  宋重锦因着守孝,上折子丁忧三年,皇帝也爽快的批准了。
  再是轰轰烈烈,等丧礼过后,卫国公府就闭门谢客了。
  倒是有人感慨,这卫国公府只怕后继无人了,宋重锦和王永珠至今还膝下无子,又要守孝三年,将来只怕便宜了那些分家的兄弟了。
  就连宋重钧他们也动了心思,琢磨着自己出孝后快生个儿子,到时候过继给宋重锦,这国公位不就回来了?
  没想到,没过多久,皇后那边就赏赐下来了,原来王永珠已经有了身孕,都足三个月了。
  算日子,是在钟老夫人去世之前。
  这下那些明着惋惜,实际幸灾乐祸的人,也被堵住了嘴。
  等出了百日后,宋重锦带着王永珠就出了京城,直接到温泉庄子去守孝去了。
  几个月后,王永珠就在温泉庄子产下一个大胖小子。
  据说不仅皇后赏赐了几车的东西,皇帝还给赐名了,要知道只有皇子才有幸得皇帝赐名。
  哪有大臣王公家的孩子,能让皇帝赐名的?这等殊荣,让人侧目不已。

当前:第1457/145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