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有福》第122/563页


“你还在长身体呢,你要多吃些荤才行。”顾杨氏说着,又要把油渣往有福的碗里夹。
有福把碗一护,说道:“我弟弟才在长身体呢!您帮我弟弟多吃一些。”
“你这孩子。”顾杨氏心中欣慰,但到底还是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多吃一些好东西,又道:“阿娘比你大了这么多,啥好东西没吃过啊。又不是之前阿娘身体不好的时候,现在阿娘少吃一些也没关系的。”
“才怪呢!”有福依旧护着碗,嘴里振振有词的说道:“我奶说了,您现在吃进去的东西,大多都是帮我弟弟吃的,您可不能顾着我,却不顾我弟弟啊。”
“这孩子……”听着有福的话,顾杨氏哭笑不得,不过她心里也清楚,有福就是为了能让自己多吃一些‘好’的,才故意这样说的。越是如此,她就越是舍不得自己吃,想了想,用商量的语气同有福说:“那这样,阿娘和有福一人吃一点,好不好?”
看有福明显意动,却仍旧有些迟疑。
顾杨氏故意说:“你若是不吃,阿娘也不吃了。”
“好吧……”有福勉为其难的看着顾杨氏,说道:“那阿娘吃两块,有福吃一块。不能说不的,阿娘您还要帮我弟弟吃呢。”
“好,好孩子。”顾杨氏知道再争也没什么意义,也就点头同意了。
有福这才小心翼翼的夹了一块油渣在嘴里,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顾杨氏鼻子一酸,差点没忍住眼泪。
这些日子为了凑税钱,当真是苦了家里头这些孩子了。
农忙一过,除了她每天有两个鸡蛋,隔三差五的有碗圆子汤或者滑肉汤什么的吃之外,桌子上就没了荤腥,哪怕是有福他们自己捉的鳝鱼,也全都卖了。偏不管是有福还是有墨徐闲,都懂事得让人心疼。只要婆婆说一句,这是给她补身子的,他们就算是再怎么馋,也绝对不会吃一口。
甚至,都不会在他面前露出谗样来。
有福吃完一块油渣,连着吃了好几口饭,看顾杨氏还一副想心事的样子,连忙提醒道:“阿娘,您也快吃饭吧,刚刚您自己都说,饭冷了吃下去要肚子疼的,您一会儿要是吃了冷饭,疼的可是两个人的肚子。”
“好,好,阿娘这就吃饭。”说着,顾杨氏果然大口大口的吃起饭来。
母女俩几乎是同时吃完的。
有福将两人的碗都收了,捧在手上又说:“阿娘,您先要不要去院子里走走?”
想到刚刚来的客人,顾杨氏轻轻抚摸着肚子摇头,说道:“不了,阿娘就在屋子里走几步就好了。”
有福点点头,说道:“好吧,那您自己小心一点,别碰着了,我一会儿给您端杯水来漱口。”说着,还看了顾杨氏的肚子一眼,这才端了碗出去。

  ☆、171.第171章 有福该叫我杨伯伯

从进院子到现在,同顾长庚交谈了这么长的时间,杨绍林已经基本确定,刘德先前说的,从顾长庚口中说出来的孟娘子,就是他要找的人。
一时间,有些百感交集。不知道应喜,还是应该悲。
好半晌之后,才将情绪都按捺下去。
刚巧,有福进屋给顾杨氏倒水。
杨绍林看着有福就笑,转头问顾长庚:“这就是老丈的小闺女?那位从小就得孟娘子教授栽桑养蚕技艺的小姑娘?”
“正是,正是。”顾长庚连连点头。又招呼有福:“有福啊,快来,给大老爷磕头。”
给大老爷磕头?为什么?凭什么?之前给三叔磕头,是因为三叔既是长辈,又是辛苦的去找她的阿爹。她是真心感激的,所以才愿意磕那几个头。
可是……
有福睁大了眼睛看着顾长庚,小脸上写满了不情愿。
顾长庚又惶恐又尴尬,急急冲着杨绍林作揖赔罪:“大老爷恕罪,我这小孙女年纪小,不懂事,求大老爷不要怪罪……”说着,又扭头朝有福使眼色:“有福,这可是咱们县新来的青天大老爷,你昨天不是还说,青天大老爷是好官吗?”
“哦……”有福把头低了下去,有些扭捏的走到杨绍林的面前。
虽然还是不情不愿,可是,有福不想让疼爱自己的阿爷为难,所以,也就只好为难一下自己了。
杨绍林看着有福那不情不愿的小模样暗暗好笑,面上却没有显露出来。
等有福给自己磕了一个头,正准备磕第二个的时候,杨绍林才弯腰把有福抱起来。
有福呆了,顾长庚呆了,刘德也呆了。
然而,更让他们呆的还在后面。
因为,杨绍林居然变戏法一样的,从怀里摸出来两朵精巧的珠花来,更是亲手给有福戴在了头上。有福梳的本来就是时下未满七岁的女童惯常梳的包包头,这两朵珠花刚好可以一边插一朵。
刘德眨眨眼,大老爷啥时候准备的这珠花啊?
顾长庚诚惶诚恐的连声道:“大老爷,这可使不得,使不得……”
看到自家阿爷的样子,有福伸手想要去把珠花摘下来。
杨绍林将有福的手拦了,语气亲昵的问她:“怎么?小有福不喜欢吗?”
刚刚杨绍林拿珠花出来的时候,有福也是看到了那珠花的样式的,那是一朵极其精巧的小花,花心上还用小珠子做了露水,看着就让人想伸手去摸一摸,有福再怎么懂事,那也是一个小姑娘,自然是喜欢这些的。
所以,杨绍林一问,有福就点点头,说:“喜欢,谢谢大老爷。”然后又说:“可是阿爷曾经说过,无功不受禄,有福不能收的。”
“怎么没功啦,小有福不是帮着杨伯伯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吗?要不是小有福,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订桑苗呢。这可是大功一件。”杨绍林一边说,一边还屈了手指刮了刮有福的鼻子。
欸?
有福还好,顾长庚和刘德听到大老爷的自称,只差没把眼珠子瞪出来。
杨绍林又逗了有福几句,让她唤自己杨伯伯,等有福唤了,这才看向顾长庚,淡淡的说道:“老丈口中的孟娘子,正是本官的同族姑母,她既是将有福当成自家的孙女在疼,那小有福唤本官一声伯伯,也是正该的。”
一边说,一边抱了有福,让她坐在自己的腿上。
有福不自在的扭了扭身子,小声道:“杨伯伯,有福还要给阿娘端水去呢。”
顾长庚嘴里头砸吧出味来,看着有福说道:“没事,阿爷让你三哥哥给你阿娘送过去。”
说着,果真去唤了有墨来,给顾杨氏送水去屋里。
又亲自给杨绍林添了一杯茶。
杨绍林一手抱着有福,一手端了显得有些粗劣的茶杯,缓缓开口说道:“本官小时候,最敬佩的人,是姑母的父亲,也就是本官同族的叔爷。叔爷他老人家是前朝的农官。”
听到农官二字,顾长庚和刘德都是肃然起敬。
不管哪朝哪代,农官都是最值得钦佩的官员之一。尤其是那些有作为的农官。他们明明是官员,却做着做普通的乡间老农才做的事情,成日里与庄稼为伍,殚精竭虑,只为了地里头能多种出来一些粮食,让老百姓能多一点收成,多一口饭吃。
哪怕前朝是异族人的天下,可前朝的农官们,却是真真切切的,在替老百姓,尤其是汉人的老百姓做事。
因为前朝那些北元人都是以游牧为生,哪怕坐了天下,也改不了游牧人的习性,总想着要把汉人们的农田改成草场。更何况,北元人都是前朝‘贵族’,除了掠夺甚至强抢汉人的东西之外,他们根本就不事生产。
可以说农官做的事情,对于北元人来说,是与他们无关的事,不值一提。
所以,在前朝,农官是最不受朝廷重视的官员。
也是最值得大家钦佩的官员。
“叔爷名讳稼轩,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情。一件是卷起裤腿下地,像最朴实最辛劳的农夫一般,侍弄地里的庄稼。精耕细作。另一件,则是洗干净手上的泥,拿起毛笔写书。农书。”
说着杨绍林摇了摇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这才继续说道:“然而……叔爷的农书还没写完,天下就乱成了一锅粥。”
“乱兵四起。”
“前朝那些早就烂透了的北元官兵打不过义军,为了向上官交差,居然杀良冒功,更有甚者,居然还专挑无权无势的汉人富户下手,先进去奸淫掳掠一番,把人杀光,把东西抢光,再一把火,把宅子都烧了……”
“姑母的夫家,福州大扬县有名的养蚕世家孟家,就是这样被北元人灭门的。其中,还包括了姑母那不满两岁的小闺女。”
“若非叔爷病重,姑母回娘家侍疾,只怕姑母也难逃一劫。”
杨绍林的声音越发低沉起来。

当前:第122/56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