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山泉有点田》第27/112页
牙婆知道他们是从乡间来的,如今到了县里怕是要讲些规矩,赶紧上前来说:“这名字可是撞着姐姐了?姐姐若是不喜,给她改了就是。”
名字撞着了?
荷花这才想起,她们两个都是带花的。说起来,她现在这个名字,荷花、荷花、还真的是……乡土!和丫鬟经典套装名称春桃、夏荷、秋菊、冬梅有得一拼!不过,以季家村的氛围,要给一个穷人家的女儿想给什么好名字出来,还真是有点为难,没给起成叫花、二丫、狗妹等名字就已经很好了。
至于名字的冲撞和避讳,她本来是没有这么大排场的,但想一想,一家人里,小姐叫荷花,丫头叫桃花,刚才还看中一个叫青墨的,这样对比起来,还真是……有些别扭!
嗯,好歹她现在也是小富婆一个,偶尔做些嚣张矫情的事,也无伤大雅吧?
“以后你就叫小桃吧。”
荷花想了一通,要是给她们都换了很村很土的名字,说出去,别人就要笑话自己小心眼,要是换了高贵淡雅秀气清丽脱俗等风格的名字,传出去少不得还是有人会说“这家的千金原本是个乡野丫头,取得也是个俗名,偏生家了有了钱就要摆架子,给丫头们都取了这样那样的名……”之类的,与其两面都不讨好,还是就了她原来的名称罢了。
这样说也等于是应了要买她,小桃花喜得就跪了下去:“多谢姐姐!”
“好了,你们这几个也留下来吧。”荷花点了看中的那一些,加上小桃,一共八个,与牙婆谈好了价钱,收好了契约,叫个媳妇子把她们领下去先安置下来。
牙婆见她一个小小的庄子,居然一次性就是八个丫头,也算大手笔了,而且,那些性子不怎么灵活、长得不出挑的人都要了去,对这生意也是极为满意的。小喝了一口茶,又颠颠地唠叨:“姐姐,那三个绣娘,针线功夫都极好的。尤其有一个冯氏,因寡居在家,唯恐兄嫂说闲话,都是自己绣花赚钱的,厨房里也使得一手好活。说起来,她和姐姐,看着倒是……都很面善的人呢……”
寡妇?
怎么又有寡妇?
这牙婆怕是还不清楚她真正的忌讳吧?
再说了,她们面不面善,有什么要紧的吗?
荷花皱眉,刚要说话,在前面挑小厮的季均却急急地走了进来,“荷花,那个绣……”
季均说到一半,看到还有牙婆在,立时就闭了嘴。可荷花对着他,已经清清楚楚看到他的嘴型,下一个字就是“娘”!
荷花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男女有别,季均来她的院子倒没什么,可是,他怎么会窜到绣娘的房间里去?
小巧跟在季均身后,拿了三块帕子进来,摊在荷花面前,“姐姐,她们都绣好了。”看季均一眼,又小声地凑在荷花耳边说:“刚才仔细看了,有个绣娘,长得和姐姐……有几分相似呢。”
长得像她?
荷花楞了一楞,对牙婆道:“老人家你先坐着,我这里有点急事,先出去一会。”
把季均拉了出去,季均也知道自己有些孟浪了,但还是憋着气道:“荷花,你仔细去看看,那个人,长得和你、还有娘,都很像呢。我们上次在路上遇到的,就是她!”
狗血一章
居然还有这么巧的事?
刚才她们三个出去的时候,她都没有仔细看过,现在却是忍不住好奇起来。荷花提了脚,正要过去看,季均又拉住她:“我刚才只是见小巧有些古怪地站在门口,以为你又想了什么法子在挑人,没想过去一看就看到……荷花,那个人,你不要乱来。”
知道季均在解释他是无意中看到那绣娘的,并提醒她不可大胆造次,荷花点点头。
其实季均多心了,她对那个娘亲根本就没什么印象,不可能做出什么事来。
走进去叫了那三人。果然有一个长得面熟,穿得黑色粗布衣服,脸上没施一点粉黛,耳朵上也只有一对米粒大的小珠子,脸色平板中隐藏着丝丝艰涩,嘴巴鼻子与荷花都有几分相似,但她这种柔弱妇人的韵味与荷花青春朝气的味道是截然不同的,最多也就是五分像罢了。
为什么季均反应会这么大?难道她与那个娘亲更像一些?
荷花这边想着,却听到牙婆在和小巧唠嗑:“……尊府姐姐可真是个大方好性情的,姨奶奶想必也是菩萨心肠……”
小巧道:“我们这里没有姨奶奶呢。就连丫鬟,除了我,也只有两个做粗活的而已。你老人家从哪里听来的?”
牙婆惶惶地嚷起来:“哎呀!真真糊涂了!只听说奶奶是早年去了的,今天见尊府上下这般恭敬整齐,还以为有个厉害的姨奶奶主家,不想是小姐姐一力操持的!刚才看小姐姐挑丫头就知道她是个聪明的,竟然还这般能干!老身真是作孽了,早知道就不叫那冯氏过来……”
这牙婆倒不是个乱来的,还知道没有女眷就不能把寡妇领进来。
荷花听了一半,见那绣娘脸色变了变,知道她就是牙婆说的冯氏,走进去笑着道:“我今日请老人家带几个绣娘过来看看,又没有见过男客,你慌什么慌?待会儿你还带李大娘从后门出去就是。”
牙婆连连作揖:“是,是,姐姐说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