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行》第45/213页


  范晋川不走,最后是被人硬拽走的。
  ……
  “这种情况怎么解决?”
  所有人都不说话,宋老爷在旁边陪着笑道:“大人放心,这地方闹水闹惯了,当地里正都有经验,雨势若大,定会带着乡民迁至高处躲雨,而且每个村都有用来躲雨躲水的房子,不用担心会闹人命。”
  那农田怎么办?房子怎么办?牲口怎么办?粮食怎么办?毕竟不是每家都能像宋家这样,房子盖在高处。站在宋家的高坡上往下看,格外让人有一种居高临下的置身事外感,却也让人感觉到绝望。
  范晋川狠狠地瞪了宋老爷一眼,拂袖而去。
  “我这是说了什么话触怒了大人?这也是实话,实话啊!”宋老爷似乎很冤屈。
  凤笙抿着嘴,道:“大人是心中焦虑,你不要放在心上。”
  丢下这话,她便匆匆跟了出去。
  等县衙一行人走后,宋老爷才狠狠地往地上呸了一口,露出一个讥讽的笑。
  ……
  范晋川站在宋家门前的屋檐下,看着外面的水。
  突然有人靠近,他只是转头看了对方一眼,没有说话。
  “大人不是奇怪为何此地水路稠密,却年年都要闹上一次水灾吗?走吧,我带你去看看为什么。”
  是个老农,姓名不可知,从开始下雨就留在宋家,其他农人都赶回去了,他却没有离开。
  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脸上沟壑纵横,皮肤是红铜色,脊背弯曲,这是劳作了一辈子的痕迹。
  “你知?”
  “我知!”
  顿了下,老农苍凉一笑:“其实这里的人都知,却没人敢说,没人敢跟您说!我老了,一家子都死绝了,都死在水灾之中,就剩我一把老骨头浑浑度日,我不怕死,我告诉你!”
  说完,他就没入大雨之中,范晋川叫都没叫住。
  这时凤笙和禹叔等人追了出来,范晋川从他们手中拿过斗笠,便匆匆追了过去。
  “禹叔,你也跟上!”
  方凤笙拿过一个斗笠,也追了过去。
  ……
  入目之间到处都是雨水,东南西北都分不清。
  脚都走麻了,却还是在走,没有一个人发出声。
  一直走在前面的老农突然停下脚步,指着不远处的一个疑似废弃了的闸口。
  “看到了吗?这就是原因。黄河南迁,夺淮入海,运河河床不断抬高,为防止河水下泄,只有高筑堤坝,可上游一旦决堤,淹的就是下游的百姓。泰州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这里就是西北方,这里的水路连通着串场河和运盐河,疏浚海口容易,可泄闸放水,水位不够,盐船如何从这里运到被抬高河床的运河?泰州私盐泛滥,朝廷为了防止私盐贩子利用水道通行,在各处建闸堵塞,建不了坝的,就把水道堵住。
  “都在堵,怎么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所以这是老天要绝了这里百姓!”
  本是慷慨激昂,可话说到末处,竟回归平静。
  可恰恰是这种平静,让人不寒而栗。


第31章
  范晋川心里很堵, 闷着头往回走。
  雨, 哗啦哗啦的下着。
  凤笙叹了口气,耳边还回旋着那老农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禹叔, 把他带回去。”说完, 便追了上去。
  她的脚程比范晋川慢, 等到宋家,就见门外靠墙的位置,立着范晋川所穿的斗笠和蓑衣,她松了口气, 脱下斗笠, 走进屋子。
  回到这里,就像回到另一个世界, 为了驱寒, 也是避免潮湿, 屋子里燃着一个炭盆, 在这暴雨如注的天气里, 格外能添上几分暖意。
  范晋川就坐在火盆前, 橘黄色的火光照亮了他的面孔, 有水珠凝结在他的眉头, 晶莹剔透。
  凤笙来到火盆前坐下,她的袍子下半截都湿透了, 靠近炭盆, 一阵暖意让她浑身冰寒退了些许。
  “你似乎并不吃惊。”
  她无声地叹了口气:“大人所问何事?”
  “那位老农说的话。”
  凤笙伸出手掌, 放在炭盆上空取暖。
  暗红色的佛珠从她袖中滑落而出, 在火光的照耀下,添了几分魅惑的流彩。
  “为何要惊讶?”
  范晋川默了默,声音有一股苍凉:“有时候我总会想,为何你明明小我数岁,却似乎看破世事,波澜不惊,透露着一种冷眼旁观的漠然。”
  “那是因为大人不知我经历过什么。”
  顿了下,她又道:“这世上有太多太多的不平事,我的心太小,没办法也没能力去关注别的其他事物。既然明知道无能无力,那就索性忽视它。”
  “可我做不到。”
  凤笙的声音还在持续响着:“就像之前我与你所说,此地频繁受灾,朝廷屡屡派人赈济,怎可能置之不顾。既然一直没能解决,肯定是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阻碍。”
  “什么阻碍?”
  “人,银子,官位,朝廷,社稷,江山。”
  “你说前三者,我还能相信,可朝廷社稷江山?思九州之博大,大周岂止两淮一地!”
  凤笙依旧是淡淡的:“可两淮一地的赋税,占据了天下赋税之半。大周疆域辽阔,能收上赋税的地方却极少,而边关的军费,外海的蛮夷,哪处不需要银子?”
  “你的意思是,两淮的乱象其实圣上知道,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不知道。”
  过了会儿,她又说:“也许吧。”
  “我不信!陛下励精图治,内政修明,于政务上十分勤勉,每日天不亮就起,半夜三更还在批阅奏折,他怎可能明知百姓受苦,却置之不管?”
  “既然你不信,那就算了,我一个草民,岂可置喙一国之君。”
  “从这里回去,我就上书将此地之乱象禀奏给陛下!”
  “随你。好了,我先回房休息会儿。”
  ……
  凤笙回到房中,盖上厚厚的棉被还是觉得冷。
  她感觉自己可能要病了,最后果然病了。
  她发了高热,烧得迷迷糊糊,似乎听见禹叔在叫她,又似乎听见是范晋川在跟她说话。
  她后悔了,当初就不该跟这书呆子来泰州,她的目的是为父翻案,如今却深陷泥沼,自己想做的事做不了,成天就忙着县衙这点破事。
  今天操心秋收,明天操心谁家的牲口丢了,两家不依不饶打官司。还有收粮的,水灾的,还有巡检司那边,勾庆的话太难套了,她感觉到处都是线头,却没办法从众多线头抽出一根。

当前:第45/21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