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文集》第176/476页


缘。譬如我们搬到这里,迟早要与他们认识,你只不过早一点对他们说声“嗨”罢了,怎能

说是造作或矫情呢?

  就算用创造的方式,能结一分缘,也是值得的啊!话再说回来,你怎么不想,他们在门

口玩球,正是想引你出来,跟你说一声“嗨”呢?

  譬如昨天傍晚,你亲眼看见我跟左邻芭克太太在她的后院聊天。我们就这样认识了,彼

此留下电话,约好守望相助,大家有个照应,你知道那第一声“嗨”是怎么产生的吗?

  我们几乎同时地,隔着树丛向对方打招呼。我相信,我们也是一起有心地走向树丛,为

的是与对方结识。否则傍晚的蚊子正多,两个人何必莫名其妙地一起往那里走呢?

  我们彼此都隔着十几英尺的树丛向对方望,然后不约而同地找到恰当的时机,抬起头,

露出笑容,喊一声“嗨!”然后,我便弯身穿过树丛,到她的后院,开始了寒暄。

  这种彼此心里准备好,伺机而动,并接触眼神的功夫是非常重要的。譬如当你参加酒会

或聚餐时,必须随时保持敏锐,回应别人抛来的眼神。正因此,你经常可以在电影里见到,

人们能远隔十几英尺相互敬酒。想想!若不是敏锐,怎么可能注意到那么远?

  而那远远会心一笑,不必开口,默默地、高高地举起酒杯,用眼睛表达一分心意的敬

酒,最是令人感动!

  相反地,当你看到一个朋友,直向他使眼神,甚至叫他名字,对方都迟钝而无反应时,

那又是多么懊恼的事!我们每个人,不都曾经历这种尴尬的场面,或给予别人这样的感觉

吗?

  当你的朋友狠狠拍你一下,说:“怎么搞的?!我跟你打了半天招呼,你都没反应?”

时,就是因为你不够敏锐,伤了对方的感觉,使他热情的“嗨!”落人冰水之中。

  “嗨”!是个最普通的字,相错而过的车船上,人们可以彼此喊一声“嗨”!便再也不

相遇。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可以因为喊一声“嗨”,而从此相识。

  “嗨”!是你送出的一个友好的信息。没有友好的意思,何必喊“嗨”呢?而许多成

功,就从这一刻开始了!

  因为这是一个“人”的社会!所有的活动、交易、成就,都要从人与人的接触中产生。

别人供给你所需,也肯定你的贡献,甚至你存在的价值,都建筑在人们的回应上。

  所以你认识的人愈多、公共关系愈好,就愈容易成功!

  我有一个朋友,说钱没钱、说势没势,甚至论才能也一无所长,却成为量受欢迎的人

物。有钱的人帮他出钱,有势的人为他效力,有才的人向他献计,使他获得了不起的成就。

  为什么呢?因为他与这三种人都有交情,他把有钱却急需政治后盾的人,介绍给有势却

无财力支援者;又将怀才不遇的人,引荐给他们,于是大家都获得了好处,团结成一股力

量。

  而谁是力量的中心?

  当然是我这个无钱、无势又无才的朋友!

  话再说回来,与众人结交的能力,何尝不是一种杰出的才能?

当前:第176/47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