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文集》第258/476页



  母亲,不论她天生是否强壮,她婚前是不是娇弱。
  似乎只要成为母亲,
  就自然变成了“超级妈妈”。她必须“超级”,
  否则就不配做“妈妈”!

          超级妈妈

  在老婆梳妆台上看到一个奇怪的摆饰,原来是儿子送给他妈妈的母亲节礼物。

  那是一朵用布做的大花,放在小小的花盆里。花瓣不是红、黄那样艳丽的色彩,而是蓝
的。尤其妙的是花的中心。一张白白的面孔,画着两撇倒挂的眉毛、一双失神下垂的眼睑和
充满血丝的眼睛;还有那已经扭曲走形的笑容。花盆里则插着一个小牌子――

  “超级妈妈(super-Mom)!”

  这是多么传神的一朵母亲之花啊!充分形容了大部分的母亲。

  母亲,不论她天生是否强壮,她婚前是不是娇弱,似乎只要成为母亲,就自然变成了
“超级妈妈”。她必须“超级”,否则就不配做“妈妈”!

  她们要是家里最早起的人,做早餐、准备便当、叫孩子(可能包括先生)起床;她们也
总是最晚睡的,做最后的清理,处理信件杂务,哄孩子(可能包括先生)就寝……。

  做为“超级妈妈”必须带孩子去看病,自己却不能生病,尤其不准在和先生生病的时候
生病;即使生病,也不能倒下。她要像”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那只站在前面的大母鸡,
伸开双臂,瞪大眼睛,去阻挡老鹰的攻击,并接受后面一大串小鸡的拉拉扯扯!

  这世上多少母亲,就像那个张毅导的电影――“我这样过了一生”!那一生多半是施,
而不是受。最起码施得多,受得少。

  虽说“施比受更有福”,但凭什么施的人要不断地施?只为了爱,而不要求回馈?甚至
施舍到自己透支,成为那朵蓝色的花?

  是的!孩子们会感激,如同我的孩子在母亲节送上那朵蓝花。表示他知道自己的母亲是
多么透支地付出。问题是口头的感激和心头的感激,若不能化为行动,又具有多少意义?

  我常说:“一个人在岸上大喊‘救人哪!有人掉在水里了!’远不如他真正跳下水去
救,或扔下一根绳子,伸出一只臂膀!”

  可是有几个做女子的伸出了这只臂膀?

  令人惊讶的答案应该是:

  不是他们不伸,而是大人没教他们伸。那阻止的人总然常是母亲!

  许多母亲对孩子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只要你好好念书,家里事不用你管,老娘一个人应付得来!”

  于是孩子不觉得母亲需要他。他既然不必对家庭付出,也自然减弱了家庭意识。

  母亲叫起床、做早点、准备便当、开车送我、带我看病、帮我削铅笔、洗衣服……都是
当然!

  什么叫做“当然”?“当然”就是例行公事,理当如此做,自然也就无所谓感念不感
念。而当有一天母亲不再这样,我就要不高兴!

  那些做为“超级妈妈”的,确实可以肉体疲乏、心灵充实。但她们忽略了两件重要的
事:

  一、家庭是个共荣圈,你不让孩子参与,他们没有参与感,也就很难爱这个家,不爱这
个家,就不爱你这相“超级妈妈”!不论他们嘴上说多爱,行动上的冷漠,就是证明!

  于是你成了“寂寞的超级妈妈!”

  二、你不让孩子做事,孩子连热油锅表面不一定冒热气都不知道;连搬一件重家具,应
该怎么使力,都不了解……。当他们突然进入社会,会顿时难以适应,结果造成许多逃避的
心态,和危险的情况。

当前:第258/47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