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文集》第64/476页
怀才不遇
小王和小李是艺术系的同班同学,小李毕业后因为父亲的关系,立刻进入某大报社担任
美术设计的工作。
不甚如意的小王,每次看见小李在报上刊出的作品,就痛骂报社只认人情,不长眼睛。
但是原本远不及小王的小李,由于报社的工作环境好,经常能接触最新的材料与作品,加上
困而后学的努力,几年后树立了独特的风格,也闯出了不小的名气。
小王终于不再讥评小李,因为长久地怨天尤人,使他由一时的怀才不遇,变为真正的外
强中干,作品的水准,已经远远瞠乎小李之后了。
这社会上诚然有许多不公平的事,打破的方法,是加倍地努力,以求出头,使自己有能
力,创造一个未来公平的社会。如果只知自怨自艾,恐怕原本短期的时运不济,终要成为长
期的命途多舛了。
取与舍
“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哲学。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通悟的人,舍不
得。
舍之前,总要先取,才有得舍,取多了之后,常得舍弃,才能再取,所以“取”、
“舍”虽是反义,却也是一物的两面。
人初生时,只知取。除了取得生命,更要取得食物,以求成长;取知识,以求内涵。
既然长大,则要有取有舍,或取熊掌而舍鱼,或取利禄而舍悠闲;或取权位,而舍性
命。
至于老来,则愈要懂得舍,仿佛登山履危,行舟遇险时,先得将不必要的行李抛弃;仍
然嫌重时,次要的东西便得舍出;再有险境,则除了自身之外,一物也留不得。所以人到此
时,绝对是舍多于取。不知舍、不服老的人,常不得不最先落水坠崖,把老本也赔了进去。
如此说来,人生是愈取愈少,愈舍愈多,怎么办呢?
答案是:
少年时取其丰;壮年时取其实;老年时取其精。
少年时舍其不能有;壮年时舍其不当有;老年时舍其不必有。
木鱼
年轻的父亲严厉地责打孩子,惊动了正在里屋念经的祖母。
祖母把怒不可遏的父亲带到自己屋里,指着木鱼说:“下次你要打骂孩子之前,先来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