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第2/23页



◎对至爱亲朋都能下得去手的才叫不仗义,而对宵小仇敌都不忍下手的才叫仗义,创业者要以仗义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创业过程中转换方向和离婚一样,都要付出代价,但成本再高也得换,而且在选定一个方向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使下一步的转换成本尽可能低。

作品相关 以好看为荣,不以畅销为耻

何平/文

王强就是写《圈子圈套三部曲》的王强,《创始人》是他的新小说。

拼凑完《圈子圈套三部曲》之后郑重地决定不再写什么小说了的王强怎么又操起小说的把式?先“八卦”一下这小说的来路。据王强自己交代,话说某著名文化出版公司的女孩儿,不像编辑、不像策划、不像公关、更不像首脑。四不像女孩儿在MSN上对王强说:“王强老师,考虑到您的身份和影响,我们公司初步可以承诺的首印数是:小说,三十万;随笔、感悟、杂文之类的,十五万。我们头儿说了,您值这个价儿。”王强虚心请教为什么小说与非小说的待遇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四不像女孩儿说是头儿的意思,她也搞不懂,“也许是读者的口味?还是市场的趋势?谁知道。大概是因为您以前写的是小说吧。”

这段花絮不是我胡诌,王强自己把这撂在书前的《自序》里。王强的“读者”和“市场”搁那儿呢,哪有与读者和市场为敌的道理。何况当时王强之所以说不写,也不是搞什么先封笔又开笔之类的噱头,而是自己揣摩,单就绘声绘色地描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而言,文字远逊于语言。但“逊”就“逊”了,我们肯定不能揪着头发回到“耳朵”听小说的时代,好在“读者”和“市场”很买《圈子圈套三部曲》帐,王强岂能不重抄旧业。

王强是个说“故事”的好手。我们的小说是有个“故事”的好时代。那是中国古典小说说书人的时代,一日复一日的且听下回分解,让听者提着心气撑到故事的终了。这样的小说听得杀馋,写下来好看。是啊。很多时候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小说应该是“引人入胜”的好看。《圈子圈套三部曲》检验了王强讲故事的能力,这自然不需要我来饶舌。说到这里,我忽然想到好像十几年前疑似王蒙的阳雨就说文学失去了轰动了。但首印数五十万你不能说是个小数目。再仔细打量周围,首印数以十万计身价的小说还可以掰着指头数出几个。难道我们的文学又轰动了?不由得看看这些小说的作者,我又犯了迷糊,他们都不是王蒙说的那些失去轰动的文学。王蒙说的文学那厮早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当然以GDP论英雄,扯到文学这田地可能不灵光。问题是,我们现在有多少人认真的把王强们写的东西当成文学了。话说到这种份上,我不是要为王强们讨个名分。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今天的文学已经彻底的分层和分野。一伙人在干着精英的“纯文学”勾当,安坐云端,作不食人间烟火状,自绝于读者,自己偷着乐;另一伙人则彻底地“dumpingdown”在市场上一路的“往下笨”去,神鬼当道,僵尸还魂,整个一个“愚民”没商量。

确实一个“圈子”有一个“圈子”的文学,但文学这东西“up”到云端,“down”到地狱总不是办法。有没有文学的“第三条道路”?王强的《创始人》应该算一个不上不下的文字。不“下”无须多说。而说他不“上”,因为王强的小说走的是“好看”路线。“写什么”不求思想深刻,“怎么写”也不“先锋到死”,因而“纯文学”难容这尊神龛。但王强的小说和畅销书放之四海皆准的普世主义似是不是。他写普世主义的情爱、争斗,但挪移到“今天”和“当下”,把普世主义安放在当今中国的商解和职场。而且读他小说的也就是他小说写的那样一拨人。他们有知识,没本钱;有梦想,没路子。他们是中产阶级的后备军,但他们必须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想起做起。就像《创始人》中的曹原和许克们,草根也好,“海归”也罢。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要攥一把自己的事业。《创始人》的“九帮网”从一万到一千万的故事是我们今天无数“年轻的中国梦”。

如果真的要认宗归祖,《创始人》不是一副西崽相。中国传统小说出乎野史稗闻、志怪传奇。小说小道,丛残小语,亦真亦幻,大可不必端起架子讲高头讲章。“野史尽真乎?曰:不必也。尽赝乎?曰:不必也。然则去其赝而存其真乎?曰:不必也。”(冯梦龙:《警世通言-叙》)“今之人,但知耳目之外,牛鬼蛇神之为奇,而不知耳目之内,日用起居,其为谲诡幻怪非可以常理测者固多也。”(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序》)“三言”、“二拍”把中国世俗世情水波不兴却暗流汹涌做到相当高度。其实中国小说的传统一直在雅与俗、野与正、真与幻、常与变、小与大之间做足了文章。如果真的要给王强这样的小说找个位置,我看还不只是从题材和主题上说它是职场励志小说。从今天中国文学“圈子”看,王强的小说应该是“好看”而且“受用”的小说。在他这里,小说成为了一种指南录和现形记。真的要栽一顶宝典和黑幕的帽子也未尝不可。王强在商界、职场厮混多年,有着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在,“耳目之内”,自然能告诉你哪是石头哪是岸。比起那些神叨叨不靠谱的小说,读它总算有益人生。

《创始人》以好看为荣,不以畅销为耻。它不仅仅是在向中国小说伟大的传统致敬,它给今天所谓的“纯文学”上了一课:什么时候文学不与人民别扭,什么时候才能想我们文学的未来。

(何平,文化批评学者,独立书评人)

(210097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第一部分 炒股票的和发股票的,哪个赚钱多?(1)

许克很悠闲地品尝完一份海鲜浓汤,站起身踱到厨师的操作台前,用手很随意地比划了一个圆圈,说:“给我来一份煎蛋。”厨师点下头手上便忙活起来,许克又说:“要两面煎,要彻底煎熟。”厨师又点下头。许克站了一会儿,看着厨师端起煎锅把煎蛋翻过来并把一只盘子拿到炉边预备着,又说:“不要盐,也不要酱油。”厨师又点下头。许克又来了句:“麻烦你做好以后送到我的位子上。”这回厨师没点头,而是抬头看许克一眼,然后低下头说:“马上就好了。”

许克手上端着盘子,盘子里是一份煎得黄灿灿既没撒盐也无酱油的煎蛋,他正悠哉游哉地踱回自己的位子,兜里的手机响了。许克皱起眉头掏出手机放到耳边,低声说:“Hello.”

Tony已经出现在咖啡厅门口,一只手正热烈地朝他挥舞。

Paul已等在一辆广州本田里,许克和Tony一坐进车里,车就开动了。Paul抻着几乎不存在的脖子从后视镜里看一眼许克,问候道:“Kevin,辛苦你啦,不远千里来成都support我们,恩情之深厚,感激不尽啦!改天叫Tony带你去几个地方好好玩一圈。”

许克并非头一次来成都,他在成都也没少“玩”过,此刻的心情更令他对Paul的话题毫无兴趣,便转而问道:“咱们直接去客户那里?”

Paul正专注于把车拐上人民南路,似乎无暇回答许克的问题,Tony扭过头说:“咱们去高新区,德塞克的厂区还在筹建,临时在高新国际广场租用的office。除了咱们三个还有另外几个同事也到高新广场会合。”

Paul忽然问:“Tony给你的E-mail看了吧?德塞克的大部分设备都由他们美国总部指定采购,只有一部分弱电配套授权他们在中国买。就这么一点油水,居然把霍尼韦尔、西门子和ABB都招来了,那些国内厂商就更不用说了,唉。Tony跟这个单有些吃力,我只好找老板搬救兵,把你请来啦。”

许克谦和地笑笑:“我是做BD的,只管把荒地开出来撒下种子,然后留给sales去收获,我也没做过keyaccount,最多给你们跑跑龙套、壮壮声势。”

第一部分 炒股票的和发股票的,哪个赚钱多?(2)

“莫谦虚莫谦虚,”Paul的右手从方向盘上拿开,在空中摆了摆,“老板说你来最合适,我也这么觉得。德塞克这帮人要么是老外,要么是假洋鬼子,只好请你这‘海归’出马喽。”

许克没做回应,心想虽说这成都分公司是格恩中国总部当年收编过来的,自然是彻头彻尾的本地化,和德塞克外方人员打交道确实有所不便,但格恩中国总部里老外和假洋鬼子成群结队,而“海归”更是俯拾皆是,之所以挑他而不让销售人员介入并非语言和教育背景的缘故,而是因为他的岗位是“业务发展”这种闲职,Paul和Tony不必担心他抢夺客户和分享业绩,好在他已经习惯了像狗皮膏药一样被贴来贴去,公司里对他倒是好评不断,洋人们夸他是消防员,同胞们则称他为万金油。

许克把头向后仰到靠枕上,闭目养神,耳朵却无法像眼睛一样闭起来,不得不一路聆听Paul向Tony传授他的炒股心得:“我向来只做券商股,别的一概不碰,你晓不晓得为什么?别管什么蓝筹股还是垃圾股,统统都是在股市圈一笔钱就走人,谁管你股市怎么样?只有那些券商巴望一直从股市里面挣钱,只有他们才怕股市彻底完蛋。”Paul仿佛终于重又意识到许克的存在,偏头问道:“Kevin,你有没有做A股呀?B股呢?还是你们海归方便啊,能做海外市场,H股啊美股啊什么的想做就能做。”

许克不由得鼻子里哼一声,回了句:“我不做股票。”

“呃……是怕太花时间花精力?格恩的员工守则里没规定禁止炒股吧?”

许克坐直身子,反问道:“依你看,炒股票的和发股票的,哪个赚钱多?”

第一部分 冒充的忠实网友(1)

月底对于九帮网老板曹原而言,宛如旧社会贫农佃户的年关。创业之前他就知道自己无缘修炼到恶霸地主黄世仁的境界,而是一直要求自己要做荣毅仁式的红色资本家,至少也要像Google那两位创始人宣称的以不做恶人恶事为宗旨。但是,万万没想到如今他竟成了杨白劳。

曹原面对的黄世仁不算多,现在只有四位,都是北航的学生,一位在读硕士,三位在读本科。最初还有一个女孩儿做助理,职责包括行政出纳、迎来送往、洗扫庭厨,后来曹原发现这点事他也能干,便把这点钱省了。不久他又发现这点事不干也罢,便把这点事也省了。但四位北航学生是无论如何省不了的,因为网站的制作维护、内容更新和后续开发都是他们的任务,虽然他们从未保质保量地完成过任务。每月只有这一天,四位黄世仁会主动而准时地到来。既然难得聚齐一次,曹原便抓住三十天一遇的时机给四个人开会,把支付劳务费的那一刻尽量拖后,否则四位黄世仁一俟劳务费到手便会以四种不重样的借口飘然而去。

曹原刚声情并茂地对四个人打气鼓励一番,正要把网站下一步的修改方向提出来,以便四个人讨论工作量如何分配(其实是如何推托),桌上的电话铃声大作。这部电话自从开通后使用率极低,打进来的也大多是搞推销的。不是某财务服务公司要提供临时会计或报税服务,就是某商贸公司可以超低价提供各类办公用品。尤其奇怪的是,自从曹原刚办好工商注册手续这类电话便接踵而至,令他不免怀疑这些公司是否和工商局实现了企业注册信息的实时共享,以致曹原因心疼那点月租费而开始盘算是否该把它撤掉。

第一部分 冒充的忠实网友(2)

曹原走过去接起电话,话筒里传出的是非常悦耳的女声:“请问是九帮网吗?”曹原心想大概是代办ICP证或网站备案的吧。

当前:第2/2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