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通天》第39/1347页
“我可不是吓唬你。”凌威盯着梅花:“我开始学的时候也是好奇,后来却发现需要过人的耐力,不是凭简单的决心可以做到的。”
“你在自己身上练习了多久。”梅花好奇地看着凌威。
“时间倒是不长。”凌威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微笑,挽起长裤的裤脚,『露』出一截略显消瘦的小腿:“两个月,躺在床上不停地练习。”
看着凌威的小腿,梅花失声尖叫,陈雨轩和楚韵也是吸了一口凉气,他的小腿肌肉不太丰满,却密密麻麻呈现许多针眼,针灸的针眼很细小,按理不会留下疤痕,凌威的腿一定经历过成千上万此练习才会如此。
其实,凌威的腿部并不仅仅是练习针灸所致,腿部骨头粉碎后,为了保持腿部神经的灵敏,凌威一边练习针灸一边狠狠用针刺激。
“你腿上的疤痕可以去掉。”陈雨轩深思着说道:“我爹有一个『药』方,不过不太全面,熬制方法也很特别,我研究了很久,只差一点就成功了。”
“真有那样的奇方。”楚韵惊讶地说道:“要是能去掉疤痕那可是太神奇了,现在医学还采用植皮美容等手法,祛疤的产品都不过关,副作用还很大。”
“我也有一个方子。”凌威说着随手写了一会,让梅花递到陈雨轩面前,和陈雨轩的方子摆到一起。楚韵探头看了看,惊讶地瞪大眼:“好奇怪,你们的方子一模一样。”
陈雨轩微微一震,立即凝神细看,脸『色』越来越凝重,抬起头低沉地说道:“凌威,你的方子哪来的,我爹说了这是秘方,还有一味『药』记在心里,显然你也知道那一味『药』。”
“哪来的你不用问。”凌威笑了笑:“这个『药』方关键是熬『药』,我也研究了很久,效果甚微。”
“我们不讨论这个了。”陈雨轩见凌威不愿回答,立即转了个话题,为最后两位病人开好『药』方,站起身,笑着说道:“凌威,我带你去看看刚刚买的机器,可以熬制中『药』,比医院里的还先进,省去了中医病人自己熬制中『药』的麻烦。”
“你们忙吧。”楚韵拿着一本书,向陈雨轩扬了扬:“这本中医理论我带回去看,有空再来请教。”
“楚韵姐,我们还没聊几句怎么就走了。”陈雨轩拉着楚韵的手:“在这里吃午饭吧。”
“不行,我还要照顾心脏移植的病人,那可是我最大的任务,我打算写一篇论文呢。”楚韵理了理鬓角的秀发,温柔中平添几分妩媚。
“又是那个亿万富翁,糟老头子。”凌威淡淡笑了笑。
“对,还是那个糟老头子。”楚韵眉眼『露』出一片笑意,挥手告辞,她没有多嘴,既然小曼并不想太张扬,自己作为主治医生又何必多事,在凌威心中动手术的对象是一个糟老头子和少女并没有差别,他爱怎么认为就怎么认为吧。况且亿万富翁是老头子也切合实际,如果说是一个少女,别人一定追问,自己又要枉费口舌,何必自找麻烦。
保和堂熬『药』的房间很大,几个身穿蓝『色』服装的工人正在忙碌着,不过熬『药』的方法很不统一,有用老式炉火,有用电磁炉,最显眼的是一台机器,摆在靠墙边,两个人正在低头『摸』索着,凌威瞄了一眼,笑着说道:“你这里的熬『药』方法是老中青三结合,有原始的,也有最先进的。”
“我正在探究哪一种方法妥当。”陈雨轩思索着说道:“我担心高科技会使许多『药』的『药』『性』改变。”
“有结果了吗?”凌威饶有兴趣地看着几种不同的熬『药』工具,中『药』的熬制比较麻烦,『药』味也比较冲,加上又苦又涩,没有西『药』来得方便,这也是中医的一个缺点。而且中国人有个习惯,生病了大多不想让邻居街坊多知道,为了避免四处飘散的『药』味,熬『药』自然就放在『药』铺进行,病人花点手工钱,既方便又能保证『药』『性』。
“哪有那么简单。”陈雨轩嘴角『露』出一丝清丽的微笑:“这台熬『药』的机器我是从国外进的,比起一般的机器更能保持『药』『性』,据说起到小火慢熬的效果。”
“真是滑稽。”凌威微微叹息一声:“中『药』的熬制竟然依赖外国人的技术。”
“没办法,我们不能再固步自封。”陈雨轩轻声说道:“除非找出这种机器的缺点,否则只有接受,”
“好像熬好了,我们瞧瞧。”陈雨轩走近熬『药』的人,声音清脆地说道:“效果怎样,容易掌握吗。”
“容易,温度刚好,又可以自动包装,方便多了。”一位工人抬起头,是张虎,凌威第一次来保和堂见到的那位挑水老人,笑容还是那么温和:“二小姐可是做了一件大好事,这样就省了许多人力,又快又好。”
“那倒不一定。”另一位工人抬起头,陈雨轩吃了一惊:“老人家,怎么是你?”
那人竟然是早晨被撞的老人,腰还是微微有点驼,不过精神好了许多,见到陈雨轩一脸吃惊,老人微微笑着:“你不是让我熬『药』吗,闻到『药』香我就过来看看。”
“我忘了问您贵姓。”陈雨轩微笑着说道:“您不用急着做事,身体要紧。”
“我姓耿,叫耿忠,二小姐多多关照。”老人说着微微弯了下腰。
“您别这样。”陈雨轩连忙扶住老人的肩膀:“就叫我雨轩好了,您的岁数比我爹还要大。”
“不,还是叫二小姐顺口。”耿忠低声说道:“我以前帮人熬『药』,大家都称呼她小姐。”
“是哪位中医世家?”陈雨轩好奇地柳眉微挑:“专人熬『药』应该是名门吧。”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老人忽然摇了摇头,神『色』黯然:“不提也罢。”
每个人都有不愉快的回忆,一位年过花甲的落魄老人更有难言的往事。凌威见耿忠脸『色』伤感,心中微微一热,上前一步岔开话题:“耿老爷子,刚才你说不一定是怎么回事?”
“我是说这种熬『药』的机器。”提到熬『药』耿忠神情立即振奋一点:“熬制一般的『药』物确实先进,我们平时熬『药』大多数是一次『性』下料,小火慢熬,三碗煎成一碗,但是一些特殊的『药』物就不同了,”
“这点我倒是知道。”陈雨轩若有所思:“有一些『药』材要特殊对待,先煎的,目的为了增加『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毒『性』,充分发挥疗效,比如有毒『药』物:乌头,附子,雪上一支蒿,商陆等,还有矿物类,动物骨类:生石膏,穿山甲,珍珠母等。应先煎15~30分钟。再就是后下。目的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使有效成分免于分解破坏。比如薄荷,木香,青蒿,玫瑰花,大黄,钩藤,番泻叶等。一般在煎好前10~15分钟入『药』即可,还有在其他『药』物煎得虑出『液』后,再入『药』『液』中溶化,阿胶,龟胶,鹿胶,蜂蜜,硭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