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侯》第28/288页
杨娇蓉想了想,却站出身来双手抱拳,英姿飒爽对李从年道:"从今日往后,我猎鹰寨不复存在,山寨上下希望李大人能给口饭吃,望李大人能够允许。"
"望李大人能够接纳我等。"听见杨娇蓉的话,那些猎鹰寨的土匪,互相望了对方一眼纷纷跪倒在地,纳头拜倒,就是那些云龙寨的土匪忍不住也跟着跪拜起来。
一时间一片黑压压的人群跪倒在这山地之间,这时候的李从年心里一阵轻松,他知道这次的龙崖山之行已经成功了。
"李某不才,幸得众家兄弟爱戴。我李从年发誓,今后同诸位兄弟同生死,共富贵,不相忘"面对众人的跪拜,站着的李从年突然跪倒在地,双手抱拳朝跪着猎鹰寨众人发着誓言,那慷慨激扬的话语久久响彻众人耳边不能散去,从这时候起,大家知道他们没有看错人。
而一旁站着的王师明望着意气风发的李从年,心里一阵叹息:"好一个英雄男儿。"右手拉起衣衫的下摆,跪在地上朝里李从年道:"虎延寨上下求李大人收留。"
看到自己父亲的跪拜,王彪也立马跪下朝李从年宣誓效忠,一时间虎延寨的土匪们,也跟着跪拜在地。
而站着李从年身后的杨娇蓉,对于这副震撼人心的画面,眼中涌现出一福醉人之色,我杨娇蓉没有选错人,父亲,李郎有一天一定会为你报仇的。
☆、第二十章 捷报(1)
第二十章 捷报
建昌城里,嘉奖吴三桂的文书正式传到了建昌城。难得的是在这次的封赏之中,崇祯皇帝亲自书写一封圣旨,颁布给吴三桂的圣旨上特别宣扬了吴三桂的功绩。
望着圣旨上那些嘉奖的自己功绩的话语,吴三桂心里满是欢喜。
轻轻把圣旨放在中间的供桌上,吴三桂转身对旁边送圣旨的高起潜笑道:"多谢干爹在京师为孩儿奔走,这几千两银票是孩儿孝敬干爹的。"
吴三桂能得到崇祯皇帝的亲笔加封,作为崇祯身边的心腹,高起潜可是起了不少的作用。
其实这也是两方面作用的结果,崇祯需要辽东将门世家为他抵抗后金的攻击,特别是在袁崇焕被崇祯处死之后,祖大寿率领的关宁铁骑是防御后金最后的依仗。加封祖大寿的子侄为都指挥使,不仅能拉拢主辽东将门世家为他效力,也是为了振奋人心。
因为大明是在是太需要胜利了,自从后金铁骑冲击内地肆无忌惮的掠夺,屠杀。让大明朝颜面尽失,特别是是人口财物的损失,数不胜数。
无数繁华大城被鞑子付之一炬,百姓被掠出关外为奴,在加上流民不断作乱,大明朝的局势越发严峻了。
"呵呵!这都是长伯自身努力的结果,咱家只不过在万岁爷身边说道了几句,根本算不得什么。"高起潜嘴里笑呵呵道。
作为一个太监,高起潜和明朝大多数太监一样面白无须,而且对于钱财之物格外的看重,当年他能收吴三桂作为干儿子,也不过是拿了吴襄五千两银子的结果。
可是没想到这个吴三桂真的很争气,竟连鞑子大营都能来个三进三出。当捷报传到京师的时候,崇祯皇帝脸上欣喜的摸样,就是他这个做太监的也感到面上有光。
高起潜嘴里谦虚的推辞着,可是手上却是很补客气的接过吴三桂手里的那三千两银票,然后揣在了怀里。
只见身材高大的高起潜把银票揣入怀里之后,对吴三桂感叹道:"陛下常说辽东之地多豪杰,看到我儿立下如此大功,为父心里十分高兴,等回到京师为父一定向皇上举荐长伯,让你能更好的为国效力。"
所谓那人手短,高起潜拿了吴家的银子就得为吴家说话,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听见高起潜的话,旁边的吴襄面上满是欣喜,鞠躬朝高起潜施礼拜到:"长伯就有劳高翁提携了."
作为一个守卫边关的大将,朝高起潜施礼,吴襄并不觉得有什么可耻的。相反,他心里还有一丝欣喜,在大明王朝,除了文官系统外,就只有太监最有权势。
如果不是当初凭着那五千两银子和高起潜攀上关系,要不然吴家又怎么能稳稳在辽东立足了这么多年。
"呵呵!长伯也是咱家的儿子,咱家怎么能不上心呢."对于吴襄的恭敬,高起潜心里满是高兴道。
"多谢干爹提携!"吴三桂脸上也是高兴,只要有了高起潜照顾,以后的战功就不会有人说什么了。
☆、第二十章 捷报(2)
由于祖大寿被掉往现任辽东麾下效力,而建昌城就让吴襄总理军务,所以说现在的建昌城就是吴家的地盘。
一时间,在建昌守备府里,高起潜受着吴襄和吴三桂的吹嘘,面上有些飘飘然起来。
"大喜啊!总兵大人。"正在这时候,吴家的一名家将,大步走进建昌守备府,由于辽东属于军事重地,武将不仅掌握着军权,也能掌握着行政的大权,所谓上马掌军,下马管民。
听到门外的那名家丁的传话,高起潜和吴襄等人面上面面相觑,他们都不知道这个家丁嘴里的大喜是什么事情?
却见那个名家丁急匆匆冲进大厅里,弯腰跪拜道:"禀告大人和高公公,永城卫所千户李从年,刚才派人来报。他已经在龙崖山收编壮丁一万四千人为兵,纳军户三万九千三百十四人为军户。而且这个李从年还在龙崖山破坏了后金鞑子派来鞑子奸细,图谋我大明官军粮道的计划。"
这个家丁语速极快把自己得来的消息,向在场的高起潜等人说道。
"什么?此话当真?"吴三桂听到如此有些不可思议的消息,嘴里满是吃惊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