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侯》第287/288页



“呵呵!我的好兄弟。”这个时候的吴三桂终于叫了李从年一声兄弟,这是他们自从当上侯爷之后,吴三桂第一次如此叫李从年。“当然人在绝对权利的时候,那种迷恋感不是任何人都经受得住的,我不是你。当拥有了巨大的权利之后,我不甘心永远都成为第二,不能成为第一!”

已经看开了的吴三桂带着丝丝的遗憾望着李从年说道,“有时候,我真的十分羡慕你,因为你做事可以忘却私利,事事为大明着想,而我却不能!”这也是李从年和吴三桂的区别,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他们走的道路不同。

吴三桂落到今天这般摸样,颇让李从年感慨,想当初他们为了对付鞑子并肩作战,生死与共,今天却落得这般田地也不知道怪谁。“你还有什么愿望吗?”李从年凝神望着吴三桂道。这恐怕是李从年为吴三桂做的最后一件事吧!

“如果你还当我是大哥的话,希望你能为我向皇上求情,饶家父一命!”吴三桂喝完杯中的酒,对李从年道。听见吴三桂的话,李从年心里叹息了下:“还有什么要求?都说出来吧!”

吴三桂想了想对李从年说道:“还有我需要一个体面的死法!”

吴三桂说完,双眼望着李从年,眼中充满了恳求,如果让吴三桂明正法典在他天下人面前受死的话,对吴三桂来说是一种巨大的侮辱,所以吴三桂想要一个体面的死法。吴三桂的话让李从奶奶脸上黯然闭上双眼点了点头,崇祯七年,定南侯在前往京师路上自杀身亡,一代枭雄客死异乡,成为一个孤魂,就是后来连族谱都被进入,这对华夏人来说是最严重的处罚了。

战后的南方需要恢复,原本想要启程会京师的李从年又在南方呆了几个月,梳理南方因为吴三桂叛乱带来的创伤,在这期间西班牙派派遣使者希望能租借台湾,却被崇祯皇帝拒绝了,而且有下令从各省征集一百万移民前往台湾开垦,建立定居点。

而皇太极想要统领大军攻打明朝,却被吴三桂偷袭了盛京,万般无奈之下皇太极只得回师盛京和多尔衮战在一起,驻守在大凌城的明军乘向前推行了上千公里,收复失地,这自从努尔哈赤起兵造反以来,明朝收复最大的领土。

历史的轨迹慢慢朝着好的方向走去,海禁带来的巨大收益逐渐子在改善百姓们的生活,特别是城市市民的形成,和工人阶级的出现,标志大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已经渐渐开始散发着巨大果实,沿海许多城市都因为海禁的开放变得更加的繁荣开放,文化上也出现了一大批文化名人,还有报纸一出现成为了百姓们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

可是这一切都随着崇祯皇帝的突然病重,一切都变得不可捉摸起来。

☆、第二百三十四章 北地之侯,华夏昌荣(大结局)(1)

第二百三十四章 北地之侯,华夏昌荣(大结局)

京师之地,已经日益病重的崇祯躺在病床之上,望着从南方冲冲赶回来的李从年。寝宫之中崇祯让身边所有的人都退下,只留下李从年一个人在他的面前。“皇上,臣出京之前你还是好好的?怎么这才几个月,你就变成如此这般严重了?”跪在地上的李从年,望着病若枯骸的崇祯皇帝,他的脸上已经变得清瘦了许多,迷茫的眼里没有一丝光彩,只有看向李从年的时候,他的脸上才有一丝得意。

“命该如此,李爱卿又何必伤心呢!”望着李从年面上的伤心,崇祯脸上摇头他叹息道,从他的身上李从年看不见崇祯面临死亡前的那种恐惧,只有淡然面对的豪情。“太医说我前些日子太过劳累,身体已经垮掉了,身体已经出现了衰竭,就算现在不死以后也不过是躺在□□成为废人而已。”

“皇上身体受到如此剧痛,臣却无能为力,臣真是无用!“李从年听见崇祯的话,眼角满是泪水,现在一切都来得太过突然了,突然得李从年都还没有反应过来。

“李爱卿不必如此,朕临死前还能见到李爱卿,朕真是死而无憾了”崇祯说完,忍不住嘴角又咳嗽了几下,李从年连忙从旁边接过白色的手绢,给崇祯擦拭嘴角的血迹,脸上关心道:”皇上,你还是休息吧!不要说了!”

虽然李从年和崇祯才相处不过几年,可是在心里李从年已经把崇祯看着了自己的弟弟,他们都是为了大明敢于牺牲一切的人,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可是今天看见自己的好朋友即将面对死亡,就算他是皇帝的身份也阻挡不了死神对他的召唤。

“不,朕要说!”崇祯在李从年的搀扶下坐在□□,喘着气道:“咱们认识有几年了吧!”

“恩!皇上,从臣见到皇上那一刻开始,已经有四年。”李从年站在一旁为崇祯轻轻拍着背部道。

“四年啊!说短也不短了。朕还记得当初你在御书房里对朕说的话,汝以国士待之,务必以国士报之。这几年辛苦你了,为了大明你遭受外人数不清的非议,还有歹人的刺杀,这一切朕真的额对不起你,堂堂一国之君,竟然不能保护臣子的安全,我真是华夏历史上最无用的皇帝!”

想起往事,崇祯似乎变得健谈起来,嘴里一字一句说着以前的往事,仿佛他在不说就没有机会说了。“皇上的这份信任,臣就是下辈子也不能偿还啊!”这个时候李从年伤心欲绝道:“臣还希望皇上以后能和臣并肩作战啊!”

“呵呵!朕真希望能看见大明中兴,四海升平的摸样,朕希望朕死后,你能辅佐太子,让大明在也不受任何国家的欺负,百姓们在也不用遭受刀兵之苦,你能答应朕吗?”崇祯双眼炯炯有神望着李从年道。

听见崇祯的话,李从年面上一愣,心里满是心灰意冷道:“臣不敢遵旨,臣想请皇上身体好了之后,准许臣辞官归乡。”李从年脸上满是黯然,崇祯皇帝一死,他李从年最大的依仗已经不再了,他在朝廷中有能有和作为呢!索性不如辞官而去,也能保全家的性命,再说现在后金实力已经严重削弱,而去陷入了内乱当中,就算没有他李从年,鞑子覆灭也不过是早早晚的事情,有没有他李从年也是一样。

☆、第二百三十四章 北地之侯,华夏昌荣(大结局)(2)

“怎么?你怕太子长大之后对付你,还是怕天下人说你是一个舞弄权利的奸臣贼子?”听见李从年的话,崇祯脸上气急又咳嗽了几声,喝着脸问道,崇祯的这番摸样顿时让李从年有些脚忙手乱的。

“太医,太医!”李从年朝外面大喊道,这个时候听见李从年叫喊的太医和皇后一干人等,还有太子纷纷走进了崇祯的寝宫当中,看到已经有些昏迷的崇祯皇帝,太医连忙拿起身边银针在崇祯身上扎了几下,崇祯又慢悠悠的回醒过来。

“皇上,你可不要丢下臣妾一个人去了啊!这大明的江山还要需要你啊!”周皇后对崇祯哭诉道。听见他的话,在场的人无不纷纷落泪,而崇祯的两个儿子更是哭得成为了泪水,却见崇祯望着着太子道:“烺儿,给镇北侯跪下磕头,以后他就是的老师了,将来父皇不在了,有什么不懂的事情你都要请教他,知道了吗?”已经满五岁的朱慈烺立马在李从年的面前跪下磕起头来。

听见崇祯的话,李从年顿时愣住了,急忙把朱慈烺拉了起来,大明未来的一国之君朝他下跪,这在华夏历史却是没有出现过的,李从年怎么能不害怕呢!“皇上却是万万不可啊!”

朱慈烺没有得到崇祯的命令,无论李从年怎么拉扯,朱慈烺也不敢用强,只得朝崇祯跪道:“臣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当太子殿下的老师啊!”虽然崇祯已经和李从年定下了亲家,可是当太子老师就表示将来他成为大明皇帝的老师,这分巨大的权利是李从年不敢接受的。

“李爱卿,你难道想让朕到死都不能闭上双眼吗?”崇祯脸上又咳嗽了几声,脸上难看对李从年说道:“满朝文武,只有李你从年有这个责任和这个资格,爱卿不是希望咱们这几年辛苦的努力都白费吧!”

崇祯的话犹如一击重拳直直打在了李从年的胸口,让他在也迈不动脚步。崇祯又继续说道:“我朱由检这一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遇见了你,李从年。要是不有你的话,大明早就国破家亡,百姓称为自从元末之后。又被鞑子奴役,整天处在生不如死的境地当中。”

“在生病的这段时间,朕想了许多。朕在想要是大明没有出现过你李从年的话,那将会是什么情况,那种严重的后果常常让朕半夜惊醒,所以为了朕,为了大明朕希望你能辅佐太子完成我们的梦想。”崇祯满脸请求的望着李从年说道。“算是朕求你了!”

听见崇祯的话,李从年脸上黯然神伤道:“臣遵旨!”

“朕现在任命你为大明顾命大臣,辅佐太子朱慈烺管理朝政,为大明中兴而努力。”这个时候,传讯而来的内阁大臣们,纷纷望着跪在地上的李从年接受了崇祯的任命,“臣遵旨谢恩!”

“很好!很好!”得到李从年的保证,崇祯双眼一闭离开了他这个为之拯救的大明,奉献了自己生命的大明。崇祯七年是大明历史最关键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当中,才登基七年的崇祯皇帝永远离开了人世。

当前:第287/28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