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侯》第41/288页
炎热的夏日下,无数的衣着破旧的百姓在忠义军士兵组织下,在田地里辛苦的劳作,翻着荒芜的土地,争取在雨季来临之前播种,有一个好的收成。在明末的时候,玉米已经被大明朝彻底接受过来。
根据李从年和徐明山还有王师明的办法,他们把搜罗而来的五万多人和原来的三万军户组织起来,在永城周围进行屯田开垦。
一眼望去,只见田间地头无数的忙碌的身影弯腰劳作着,在百姓划分的田地上树立着雕刻田产所有人名字的石碑,被他们的主人紧紧钉在田间地头。
对于这些荒芜的土地,李从年采取当兵交两层,军户交四成的办法组织农户今夕屯田,在这种制度的激励下,屯田工作开展得十分的顺利
"嗨哟!嗨哟!........"在火热天气和宽阔的田园里,农户们卖力的平整着土地。
因为往年不管再怎么努力,辛苦一年得到的粮食都不够一家上吃上一顿饱饭,因为田里出产的大多数粮食,都被那些地主们拿了去,而百姓们除了空无一身外,却什么也没有、
可是今年却是不同了,他们大多数因为生活不下去,而逃入山中的百姓,却被忠义军带到了永城,分给土地进行耕种。
虽然也要上交生产的劳动成果,可是往日上缴的那些粮食相比,已经少太多了。特别是家中被化为军户的人家,每家都多出二十亩军户田,还有忠义军发放的粮饷,其他地方的百姓相比,他们好太多了,虽然现在还看不出成果来,可是却有一个活着的希望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憧憬。
☆、第三十章 憧憬(1)
第三十章 憧憬
"李大人真是活菩萨啊!咱们以后都能活下去了"田间地头,劳作的百姓们在闲暇休息,无不这样感叹着。
"真希望李大人能长命百岁,咱们的日子就能越发过得好了。"在纳凉的凉棚内,一个老百姓望着他们村义勇兵队长道。
由于人口众多,李从年把这些人口分散在永城周围,建立了一个个村子,而且为了维护他们的安全,李从年又建立了附属于忠义军的义勇队,把村子的青壮武装起来,农闲时进行训练,并且从里面抽调人员进行培训。
义勇队相当于忠义军的兵员集散地,当忠义军各军需要补充兵员的时候,就会从义勇队里抽调人员进行补充。
其实徐明山建议李从年可以多征召一些人,毕竟那个将军会嫌自己手底下的兵多呢!只奈何现在忠义军的势力还很弱小,就是养着手里的这一万多大军,李从年就感到劳心劳力,力不从心的。
"王老,那些村民都安置好了吗?"坐在田间地头休息的李从年望着旁边指挥的王师明道。
由于诸事繁杂,李从年就把屯田的事务安排给了王师明,毕竟李从年也不是超人,他也不可能事事都要劳心劳肺的,这不是李从年的风格。
"大人,已经安置好了,口粮也发下去了。只是粮食还有农具缺口有点大啊!"王师明拿着手里的账册,翻了几下对李从年开头道。
要安置的人口太多,而且忠义军脱产的士兵消耗的粮食又十分的严重,许多东西都紧缺得不得了。
"粮食的问题,以后再说,目前要组织人手把这些荒地都开垦出来,只要度过今年,明年有过好粮食入库后,咱们就能轻呼一口气了。
"要不,咱们向朝廷调拨一点?"一旁的徐明山忍不住问道。
"不行!现在朝廷也无余粮啊!"李从年吐掉嘴里的杂草,心有不甘到。
根据南面传来的消息,曾经被围剿的流民起义又有复苏之势,在加上中原腹地又有几个身发生旱灾,大明朝廷,真是多灾多难啊!正在这个时候,吴襄又怎么会有粮食给忠义军呢!
"没想到这个义勇队组建后,效果还不错。不仅帮咱们忠义军掌握了地方,协调了与百姓的关系,而且又能达到宣传的效果,李大人这主意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举措啊!"王师明望着周围那些手臂上缠着红布得义勇队,面上满是满意,嘴上不由满口赞扬道。
"徐老说笑了!"李从年脸上笑道,这段时间他们两人都忙得脚不沾地,头昏脑转德。
出于对屯田成果的考虑,今天李从年带着徐明山下乡来看看,一来时放松下心情,了解王师明屯田的成果,二来也想看看义勇队组建的情况。
"大人过谦了,像大人这样雄才伟略的人物,他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徐明山眼里充满笑意道。
"呵呵!"听见他这说,李从年脸上既不否认,也不答话,这一切都在不言中。
☆、第三十章 憧憬(2)
"对了,山区清缴人口的事情应该进行得差不多了,下一步徐老有什么建议没有?"朱玉山问道。
提到这里,徐明山脸上想了想,对李从年道:"属下还是建议拿下董家庄,取得董家庄的粮食和武器。壮大自己的实力"
在徐明山看来,董家庄就是悬在泳城的一块肥肉,只要得了董家庄的粮食和武器,忠义军的实力将更上一层楼。
"不行,现在咱们的实力只能能静观其变,需找有力时机。"对于董家庄,李从年那是势在必得的,不禁因为夺了董家庄就能解决粮食问题,最主要的是董家庄那些武器,是李从年迫切需要的东西。
可是现在却不是攻打董家庄最有利的时机,而且李从年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
耀眼高升的太阳,直落落的挂在半空,灼热的热浪照得人,直感觉皮肤上有些发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