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侯》第75/288页


在一番豪言壮志的激励激励下,李从年的形象顿时在在场的诸位将领的眼中顿时高大起来,神鬼莫测的练兵手段,部下强大的战斗力,众人纷纷以后什么时候辽东出现了如此人物了。

☆、第五十一章 军斗(3)

鞑子大营,已经围困大凌城差不多一个月的皇太极,觉得是道了收官的时候了。

因为根据探子从锦州城得来的消息,眼下锦州已经明朝的四万援军到达了锦州,加上突然冒出来的两万锦州军,整个辽东能战的军队,基本上已经到汇集到此,只要打败了这支军队。

未来十年之内,辽东地界就是后金的天下,只要给皇太极十年休养的时间,他相信总一天后金一定能入住中原,成就努尔哈赤没有做到的壮举,为他们爱新觉罗家族打下一个万世的江山。

但是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李从年,却是让皇太极心里满是疑惑,这人仿佛就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样,在以前他根本没有发现李从年的任何足迹。

"你说什么?从五天前,锦州城探子就没有了消息?"听见属下报来的消息,皇太极脸上满是震惊,要知道这在以前是根本不会出现的状况啊!

"禀告大汗,在五天之前,锦州城已经□□了,咱们安插在锦州的探子,商贩纷纷被汉狗在闹市斩杀了。而且那个李从年宣布了□□令,实行连坐,并且颁布告示凡是发现可疑之人,用重金奖赏举报人,勇士们损失很大。"

在皇太极的金龙大帐里,刚刚从锦州跑回来探子首领,向皇太极汇报锦州的情况。

作为深刻了解汉文化的皇太极,对大明朝历史中那些计谋,运用的如火纯青,特别是离间之计。

每次进行大战,皇太极总要广派探子,刺探明军的军事动向,由于大明满朝上下对这种军情的保密制度根本就没有,才让每每被皇太极屡次得手。

想起在锦州损失的探子,皇太极对这锦州突然冒出来的李从年不禁感到一丝好奇,在他的心里隐约有了些预感,这个李从年一定是这次大凌城大战的阻碍。

"这个李从年的情况,弄清楚没有。"皇太极放下手里的孙子兵法,右手不自觉的敲击的着桌面,朝那个探子首领道。

"奴才无能,请大汗治罪。"听见皇太极的话,那个探子首领面上满是惶恐得跪倒在地,浑身发着抖朝皇太极请罪道。

不是他不用心,而是那个叫李从年的人太厉害了,他先后派了五六波人马混如锦州城,却都被李从年抓住斩杀于闹市。

"行了,你也累了,先下去休息吧!"虽然皇太极很想杀了这个无用的奴才泄愤,可是他毕竟为大金劳苦这么多年,而且现在又是大战在即,需要人手帮忙。

"多谢大汗饶命之恩。"听见皇太极不治自己的罪,那探子首领后退的爬了出去:"奴才告退。"

"可恶的阿敏,坏本汗大事。"一想到二贝勒阿敏在永平四城屠杀降卒的蠢事,皇太极就气不打一处。

眼下辽东土地到处都是,后金人口又少,好多土地都缺少人手耕种。你就算把那些汉狗带胡来当奴隶使唤也行啊!更何况人家都已经投降了。

☆、第五十二章 貌合神离(1)

第五十二章 貌合神离

一直以来,皇太极极力消除努尔哈赤时代,屠杀汉人恶劣的影响。因为皇太极发现,如果照以往的策略,你就是武器在锋利,面对人口众多明朝,总会有杀累的时候。

要想在中原立足,只靠杀戮是根本行不通的,对于那些汉狗,皇太极是巴不得他们死绝了的,可眼下大局未定,你却举起屠刀,把敌人都吓得宁愿拼死也也不透投降,这不是笨蛋是什么。

如果没有阿敏在永平四城犯下的蠢事,祖大寿等人早就已经投降了,而大凌城也已经到了后金的手里。

虽然现在大凌城因为粮食危机,那些南蛮子早已饿得个个前胸贴后背,毫无无战斗力了,可毕竟也要人来留守不是。

"这次大战,本汗绝不能输,也不会输。"想起自己手下纵横天下的满蒙八旗,皇太极心里一阵自豪,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攻进那宏伟的紫禁城,登上皇位的那一天。

在锦州准备了四天的李从年,告别驻守锦州的张春和吴襄,带着大军和民夫共计七万多人,浩浩荡荡朝大凌城杀去。

一路上全军人影憧憧,甲胃在行进时候发出整齐的镔铁之声,让李从年心里给外的兴奋,他强忍着心中那激动的心情一道道的安排大军军务。

当初李从年在锦州城下兵练之后,彻底的掌握了这支七万多大军的指挥权。

李从年通过一个匪夷所思的训练方法,挑选人才,只见把汇集而来的大军一大早围着锦州城跑上十圈,凡是最后坚持到终点的都被李从年编为一军,跑到半路的都化为一军,体力最不济的,却是被他编入了后卫军之中。

然后李从年打乱全军的编制,进行临时整编,然后每天日夜操练,然士兵们知道军令的传达和旗语的信息。

当看到李从年的练兵手段之后,那些对李从年有些怀疑的武将们,却是对李从年满是敬佩起来。

而李从年也放低之态和众武将打成一片,他知道这些人对于交出手下兵马心里一定是有些不满情绪的,要不是有张春在上面压着,然后忠义军也实在是太强,让他们不敢说话,否则,这些军中老人谁会理李从年军令。

"李都督,王某原本以为你李都督年轻气盛,对于治军没有什么经验,可这几日观李都督练兵,王某却是无话可说啊!以往多有得罪,还忘李大都督不要怪罪才是啊!"

"王总兵说哪去?咱们都是为国效力,王总兵也是担心国事,情绪有些激动而已,王李某不才,被监军张大人任命如此重任,还望诸位能多多提携才是。"对于李从年谦和的态度,在他身边的那些将领不由得对李从年竖起了大拇指。

当前:第75/28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