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教子的100个法则》第2/54页



油灯下的父亲,为苏步青的早期教育做了很好的典范。

1902年的秋天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可对祖辈从福建同安逃荒到浙江平阳县的苏祖善家来说,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因为苏家添了一个男孩儿,夫妻俩笑得合不拢嘴,当天就给这孩子取名为苏步青。“步青”这个名字里面不仅包含着苏家的无限辛酸,同时也是苏家的无限希望。希望儿子“平步青云,光宗耀祖”。

然而,心里纵有步云意,世上哪有登天梯!美好的意愿并不能改变严酷的现实。苏步青出世不久,苏祖善就患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为此,他发愁今后一家人的生计。左思右想,他居然想到了一条出路——当风水先生。用他的话说:不能卖力气,就卖嘴皮子吧。

为了当风水先生谋生计,苏祖善千方百计觅来一本残破的风水书。从此,这本书就夜夜陪伴他,他读啊、背啊。尽管这本风水阴阳书并没能使他当上风水先生,却启蒙了一位未来的数学家。

那时,苏步青才刚刚4岁。他每天晚上趴在一张小方桌上,听父亲念风水书,觉得像唱戏一样好听。时间一长,他听熟了这些不知所云的字句,父亲读上句,他竟能背出后面一长串来。苏步青的父亲高兴极了,就教他认那书上的字:山、田、水、火……又让苏步青用小手指蘸上水,在桌面上写呀画呀。一张小方桌,一盏豆油灯,一本风水书,这就是苏步青至今尚存记忆的启蒙教育。

就这样地学了两年多,苏步青认识了不少字,也到该上学的年龄,但是家境清贫的苏家却没有钱供孩子上学。正当同龄人背起书包去上学的时候,苏祖善交给儿子的是一条牛鞭。从此,苏步青头戴大竹笠,身穿粗布衣,打着赤脚,手拿牛鞭,俨然一个放牛娃。苏步青家养的是头大水牛,膘壮力大,哪里会把这小小牧牛娃放在眼里。有一次,苏步青正骑在牛背上,挥着长鞭来到一片竹园,哪里想大水牛的脾气说来就来,一下子就把苏步青摔在刚刚砍过竹的竹园里了。幸好老天庇佑,他跌在几根竹根中间,没有受皮肉之苦,逃过一劫。

每次放牛回家,苏步青走过村私塾门口,都会被朗朗的读书声所吸引。有一次,老师正大声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他听后,就跟着念了几遍。此后,他竟记住了顺口溜,放牛时当山歌唱。

时间长了,苏步青不但会背《三字经》,就连《百家姓》也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苏步青的父亲心存疑『惑』。有一次,苏祖善刚好看见儿子在私塾门口“偷听”,为父的心终于动了,这辈子,夫妻俩没读过什么书,吃尽了苦,不能让孩子再过这样的生活。回到家里,夫妻两人一合计,决定勒紧裤带,把苏步青送进了私塾。苏家虽说家境贫寒,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小小年纪的苏步青也非常好学,每次都是趴在那张小方桌上,黄油灯下写呀,读呀。

转眼间,苏步青的中学学业已经圆满完成,他的每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17岁时,受洪校长资助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随后便回国任教。

几十年过去了,父亲究竟教他识了多少字,已无从算起,但父亲勤奋好学的精神却熏陶了他,使他终生难忘。苏步青曾无限深情地回忆道:“长大以后,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想起父亲,想起他在昏暗的油灯下埋头苦读的模样。他留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主要的是刻苦的精神。他是我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教子感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并非出生于名门望族,不一定是书香门第,更甚者他们的父母对教育孩子没有什么独到的认识。但是,这些父母凭着对孩子的那一份挚爱,以一种朴实无华的方法去抚养孩子、教育孩子,以一种精神的力量去打动孩子,给孩子树立榜样,这同样给孩子的一生带来难以磨灭的光辉印记。比如苏步青的父亲,他不正是用自己勤奋好学的精神影响着苏步青吗。

回望苏老的百年人生路,无不是崎岖坎坷,泥泞多多,如果说是苏步青的中学老师改变了苏步青的命运;那么,他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则是最爱他的父亲。昏暗的油灯下的那段日子是难忘的、是快乐的;小方桌旁的父亲是慈祥的、是勤奋的好学的,他带给孩子的不只是难忘的童年生活,留给孩子的不只是知识,最为主要的是他刻苦的精神。如果不是父亲勤奋好学的精神熏陶,也许就没有刻苦的苏步青;如果没有油灯下的启蒙教育,也许中国又会少了一位成功的数学大师。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乃人之常情,但教育要到针尖上。在孩子一生当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父母的一举一动将影响着孩子今后的一举一动。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了孩子的成材改掉一些不好的行为举止。



第一章 早期教育,决定孩子的前途 第三节 早期教育——许地山父母以物育子

许地山(1893~1941),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为落华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许地山的创作并不丰硕,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散文集《空山灵雨》,小说、剧本集《解放者》、《杂感集》,论著有《印度文学》、《道教史》;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以及《许地山选集》、《许地山文集》等。

许地山在文坛上的创作虽不丰硕,但却独树一帜,作品多具有爱国、进步的思想倾向。他以“落华生”为笔名,正是表明了他的人生态度和高尚品格。许地山的爱国情『操』和高尚品格都源于小时候的家庭影响,都来自于父母的早期教育,和他个人自身修养。

以物育人,教子有方——铸就德艺双馨人生路。

1893年,许地山出生在台湾台南府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他的父亲许南英清末进士出身,是一个爱国爱民的好官,在当地颇受百姓的爱戴。不仅如此,许南英还是台湾著名的诗人。也许是受父亲影响,许地山才对文学很有兴趣。许地山的母亲,吴氏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此外,许地山还有一位类属禅宗的和尚舅父,很早就指导他阅读佛经。

许地山小时候,家境较好,但他三岁就跟随父亲从台南迁回大陆了,他们当时就定居在漳州。他四岁入私塾,聪慧好学,被称为“神童”。但他的父母从未放松对子女的教育,他们认为劳动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于是,许地山的母亲便在屋后种了半亩花生,和孩子们一起翻土、栽种、浇水。秋收后,母亲又精心组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家庭尝花生会,并特邀因公务繁忙很少参与家事活动的父亲参加。“收获节”上,许地山的父母一个夫唱一个『妇』随,导演了一曲“快乐育儿”的好戏。并以此来引导孩子讨论花生的种种好处,父亲最后作出这样的一段总结:

“花生的用处固然很多,但有一样是很可贵的。这小小的花生不像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发羡慕的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来。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父亲以石榴、苹果与花生作比较,赞扬了花生虽矮矮地长在地上,却默默地为人类奉献一切的精神。父母的这种借物喻人,使孩子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在许地山小时,革命是主题,儿时的许地山看见哥哥剪掉辫子很有趣,他也跟着剪掉自己的辫子,嘴里喊着“与清王朝决裂”,一副少年得志的样子。可转眼家道中落,他必须自谋生路了。他先是到石码眉麓小学当教员,不久便上调到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许地山教书的名声越来越大,1913年,年方20岁的许地山竟然受聘到缅甸仰光一所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1923年赴美留学,学成之后又返国任教。

许地山成名后,念念不忘那段美好的回忆,以至于以“落华生”为笔名来时时鞭策自己,并写下一篇情文并茂的散文《落花生》来怀念父母的教诲。由此可见,良好的早期教育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教子感悟——

让孩子体验生活,借物教人

21世纪特别重视人的能力,而第一能力就是自己生存能力,这种能力不是说出来的,更不是包办出来的,它惟一的来源——在丰富实践中勇敢体验。

提起著名作家许地山,众所周知,因为在我们的小学课本里就有他的文章,讲的正是他的父母以物育人的故事。回望许地山的一生,他的事业成功与他早期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这样教育子女,看似轻描淡写,其实他的父母也是煞费苦心。他们让孩子体验生活,从生活中以物教人,用娓娓的话语,唠家常的方式,启发孩子深思,使孩子在和睦的家庭气氛中享受到父母之爱的温馨,潜移默化地受到人生的启迪。

观古望今,但凡有所成就的人,无不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然而如今的应试教育使得大部分家庭主要把精力放在了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从而忽视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观念的变化,我们已经认识到一个人的成功除了智力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如与人合作,自我激励,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及思考问题的方法。

因此,多给孩子一些机会,多给他们一份信任。在动手中父母可以及时的以物说教,不仅教给孩子更多做人的道理,也使孩子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



第一章 早期教育,决定孩子的前途 第四节 早期教育——莫扎特是父亲一手造就的天才

沃尔弗干格·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欧洲18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在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和钢琴协奏曲方面有着巨大的历史功绩。

莫扎特虽然只活了35岁,但是,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却创作了17部歌剧、49部交响乐和许许多多的器乐曲,被人们称为“18世纪的奇迹”。

当前:第2/5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