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有空间》第5/87页


  “皇上,”装木头人的梁九功看了看自鸣钟,开口道,“是时候晚膳了,太后那里有话,让那拉格格回慈仁宫陪太后用膳。”
  “哦,”康熙虽说吃惊于母后对于那拉格格不同寻常的喜爱,但一想也就明白,这么个小人儿,朕都喜爱,母后必是喜爱的,“那让御膳房直接在慈仁宫摆膳,朕也陪着皇额娘一起用膳。再摆几个菜在暖阁里,费扬古,你就在此地用膳,且等着朕,别急着出宫。”
  费扬古独自留在东暖阁用膳,康熙亲自牵着那拉格格的小手一同坐上步舆,觉罗氏跟随。
  殿兰坐在步舆上好奇地看向四周,这就是传说中只有皇上能乘坐的步舆啊。
  康熙看着小女孩摇头四顾,很是有趣,“殿兰,乘步舆很有意思吧?”
  “嗯,”殿兰点点头道,“比马车要好,没有帘布当着。乘马车的时候,额娘都不让我趴着窗户看外面。还是在步舆上看的清楚。”
  康熙闻言大笑出声,是个好姑娘,不谄媚不惊慌,更不拍马不逢迎,不愧是费扬古和宗室格格所生的爱女,不沾染丝毫利益之心。
  觉罗氏一开始还担心殿兰的话惹怒皇上,后来听到皇上的笑声,也就沉稳了下来,老爷说的果然不错,万岁爷的为人,就是喜欢一个人就把这整个人的所有优点都夸大,不敬也会看成是诚恳,反驳也会看成是忠心。
  ☆、11、遣散侍妾
  太后看到皇帝喜爱那拉格格,十分开心,晚膳虽不言语,但到底多进了一些,这让一直将太后视为生母的康熙又给殿兰记了一功。太后信佛,她看中的人,也必是个忠善且表里如一的。
  “殿兰,”太后让殿兰坐在她旁边,一直抚摸着她的鬓角,“怎么晚膳用那么点儿,要多吃,长高长壮,才有力气。”
  太后是决意要让殿兰嫁进宫里,时刻在她身边,还名正言顺的。
  “太后,”殿兰舒服的靠着,太后的身上有淡淡的檀香味,跟玥恩很像,她其实不大明白,明明天才刚过午,吃的这顿饭怎么就是晚膳了呢?这就是书里所谓的入乡随俗吧,“奴才到晚上还要再用一顿的,晚膳就没过饱。”
  太后点点头,确实有很多人开始一日三餐,别说皇上晚上会进些晚点,后宫的一些寝殿里也有用晚点的嫔妃,并不惊讶,“要多吃才好,多吃有福气。”
  “太后,”殿兰喜欢太后,愿意跟她分享自己的小秘密,“其实奴才听说,要少食多餐最好,一顿不要吃太饱。”
  太后高兴殿兰的贴心,“我也听太医说过,但是多年的习惯了,改不了。”
  殿兰十分理解,她1200年没吃过东西,现在也不适应每天要吃三顿饭呢。
  “皇额娘,”康熙享受这样承欢膝下的感觉,有长辈的爱护,人生才完整,“您不要小看殿兰格格,刚刚她阿玛还跟朕说,每天晚上大格格都要让小厨房熬好了阿胶,三口人吃完了才可以就寝,殿兰,是不是这样?”
  “嗯,”殿兰点头,她有空总逛淘宝,学会了很多东西,“阿胶很好的,阿玛年岁大了,总是睡不着,阿胶里添加了酸枣仁磨成的粉,又加了黑芝麻红枣枸杞,每日就寝前吃一盏,阿玛最近睡眠就好多了。”
  “哦?”康熙听的仔细,费扬古可没提他失眠,“皇玛姆和皇额娘不都是睡不好,让太医院的人试试看,也熬出阿胶来,您晚上吃了再睡。”
  “好好好,”太后连说三个好,“我们殿兰最是孝顺,真想让你住在宫里,但是我也知道,在这里你不自在,这就跟你额娘回去吧,时常来看看我可好?”
  殿兰很愿意,“太后娘娘还是宣奴才和额娘来吧,虽说额娘有品级,但也不好自行入宫,有太后娘娘召见,奴才就能过来陪您了。”
  “好孩子,”太后更觉心软,“这是担心落下话柄为难你额娘吧。你这孩子,心思重了些,嘴又笨,不会说软话,担心你额娘也不直说,跟我拐弯抹角的。”
  殿兰心说我没有,我刚刚跟嬷嬷学的规矩,宫里就是这样啊,我要遵循历史,不好破坏规矩的,不然把所有侍卫宫女催眠一番,紫禁城还不就是我的后花园。算了算了,低调低调,若是一切尽在掌握,活50年也无聊,我还是装作自己是鸡群里的一只小鸡好了。
  康熙也点头,“皇额娘说的对,刚刚费扬古还说,总有人不安分地人诋毁大格格,说她冷漠无情。照朕看,可不就是嘴太笨,做的多说的少,别人才会看不到她的好处。”
  “皇帝你不懂,”经历过后宫更迭的太后摇摇头,“你哪里知道,殿兰在3岁的时候,那拉府里就有那不规矩的人在她耳边说,她若是不规矩就会败坏那拉家的门风,她若是调皮就会被阿玛额娘厌弃。要不我怎么说殿兰心思重,3岁听到这些,还不吓坏了她,你现在看她好,是她背地里学了3年多的规矩诗书,简直比宫里的小阿哥还辛苦。”
  殿兰囧于太后的脑补能力太强大。康熙开口道:“原来如此,朕先前就奇怪,什么样的格格会有这么坚韧不拔的心性,要说那拉府里,三代都是一品大元,这一代唯一嫡出的格格自然是千娇百宠的,哪里做得出那样的诗来,原来根源却在这里了。”
  太后感兴趣道:“你说她坚韧不拔,我信,但是7岁的小格格会作诗,连皇上都赞赏,我不信。”
  康熙见太后的兴致极好,也乐得把两首诗背了一遍,太后汉语不怎么好,却也听懂了这两首诗,搂着殿兰道:“好孩子,真难为你。回府里也不要怕。”太后一边安抚这殿兰,一边回头对觉罗氏说道:“温婉,不是我说你,你是正经的红带子出身,又跟在太皇太后身边几年,嫁进那拉府虽说是继妻,也该狠狠压下那起子小人,看把我们大格格委屈的。”
  觉罗氏十分上道,趁机说道:“太后,奴才是什么性子脾气,您也知道,奴才跟在太皇太后身边的时候,多少人都让着奴才,哪里懂得些眉高眼低。一入了那拉府,长子竟大了奴才八岁,孙子都会走会跑了,您说奴才怎么弹压他们?好容易熬了快十年,才有了这么个金贵的格格,如今奴才的指望也都在大格格身上,哪里承想她们还不放过我们娘俩。”
  太后听了也是一阵叹息,“好在你还有大格格,这十年也算是没白熬。照我的意思,费扬古都是什么年纪的人了,该把府里整顿整顿,那些妾室算计过大格格一次,以后也未必会歇了心思。”
  直到申时,费扬古才带着觉罗氏和殿兰回府,而回府的第一件事,费扬古召集4个妾室6个通房,让府里总管每人发了些银子,通通打发了出去。顿时,那拉府里人心惶惶,成年的儿子还好些,还有几个儿子的年龄跟殿兰差不多的,都是妾室所生,眼睁睁看着姨娘被打发出去,府里只剩下太太,他们变得不知所措。
  费扬古看到几个小儿子的作态,十分不满,对待嫡母不敬,爷还站在这呢,可想而知,背地里那些姨娘没少给夫人添堵,更添了些许愧疚,“夫人,几个小子先落在你名下,你亲自养着,养不熟的到时候等他们成年了,就分出府去另过,就算爷死了,也不能让夫人没个依靠。”
  这下,连成年的儿子也坐不住了,老大老二是费扬古原配所生,自视不凡,从没把继母放在眼里,如今看来,这那拉府,到时候还指不定落在谁的手里,最有话语权的竟是继母,日后还要讨好着才行。
  殿兰对这一切都冷眼看着,宇宙中也不流行一夫一妻,有能力的总会有很多的妻子或者很多的丈夫,强大的基因理应获得更多的传承,这也是联邦一直提倡的。
  但这颗行星却不同,虽然表面上也是一夫多妻,但是女人的地位极低,更不允许随意离开,殿兰虽然不需要为此苦恼,她想离开谁也拦不住,她想留下谁也撵不走,但她依然觉得不公平。不过就像玥恩曾经说过的,世界上唯一公平的两件事:每个人一天都是24小时;每个人都要死。不公平的事情多着呢,只要不影响历史的走向,她殿兰只需要冷眼旁观就行了。
  殿兰自去休息。
  夫妻俩回到觉罗氏房中,费扬古一叹:“夫人,委屈你这么多年。爷就是个睁眼瞎,若不是今儿皇上提醒,爷根本想不到那些贱婢竟然让夫人和大格格受了这么多委屈。当年爷还当是夫人使的争宠手段,让大格格小小年纪又是规矩又是诗书,磨的连性子都没了,却没想到,是那起子小人害得大格格如此。好在大格格天生尊贵,有皇上和太后看重。”
  觉罗氏拿起帕子擦眼泪,却越擦越多,这些事情压在心里十多年,总算可以放开,才来得及发觉心中的委屈,“老爷又何必如此,今后各府里的太太奶奶们还指不定怎么看待我。大格格天生就不会说话,从来不过问老爷是否口渴、是否劳累,自然比不得姨奶奶的儿子们贴心。妾身也不求别的,只要老爷时刻记得今日,不被小人蒙蔽了就好,还是让姨奶奶都回来吧。”
  “哎,”费扬古觉得自己真是老了,最近总是叹气,“嫁给爷也是委屈夫人了。不提这些。那些人既然撵走了,自然不会再接回来,夫人就安心养养神,别让大格格心思太重。今日听了大格格的诗,爷甚感欣慰,也是随了夫人,大格格哪怕受人蒙蔽也从不曾背后说人是非,性子温厚无比。至于大格格不曾温言软语,汉人书上有个词,叫做巧言令色,那些都是有所图谋的人才会如此说好话恭维人。大格格这样才真是无所求,就是怕将来不讨夫君的喜欢。”
  作者有话要说:清朝皇宫里每日两餐,早餐和晚膳,晚膳时间大概是12点-2点,晚上会有点心吃~
  明明要写开心轻松的文,为何吾还得查资料~
  内啥,我查的资料里说了,清朝太后不会自称“哀家”的说~~~~
  ☆、12、烦躁的胤禛(上)
  不提发生在太后宫中之事,单说殿兰进宫的前一晚,胤禛就烦躁得睡不着觉。
  胤禛自打重生了,就开始谋划,他当皇帝当的足够了,那些年也品出来,朝政是忙不完的,为朝政累死是不值得的。况且死后那一瞬似乎来到了地府,除了皇后,他的一众女人都停留在那里,这说明什么?那些人怕是害的人命不是一条两条,亏得爷总是偏帮她们,委屈皇后。
  这天半夜,胤禛又想起了地府里看到的一切,李氏害死了弘辉,年氏更是害死过她自己亲生的儿子,就连谦嫔也不是个干净的,爷自问不好女色,一生中唯对这三个女人用过点儿心思,可她们的回报是怎样的?
  爷最开始迎娶皇父赐婚的那拉氏,心中也是期盼的,皇父既然如此看重,想必此女人品气度自然不凡,可是刚刚新婚,李氏就使计让自己看到福晋杖毙下人的一幕,爷也就寒了心,以为福晋不过是个气量狭小,心狠手辣的。
  李氏小产,又让丫头躲在假山后说是福晋谋害的,当时爷怎么就信了呢?哪有奴才背后敢说主子的?何况就那么巧让爷都听见了,怎么当时就没想明白这是算准了爷的行踪,特意说给爷听的?
  爷不太爱歇在福晋处,直过了好几年,福晋才产下弘辉,8岁上竟然惊了马,没两天就夭折了。爷本是愤怒伤心,却听信了李氏所言,弘辉惊马是因为福晋心思狠毒,才报应在弘辉身上。爷于是没有彻查,到底寒了福晋的心。
  胤禛想到此处,又想起上月碰到被费扬古抱在怀里的小姑娘,那就是自己未来的福晋了。她变了好多,再不会事事迁就爷,再不会把爷放在心上。
  想通此节,胤禛有些烦躁,是爷不稀罕福晋的,福晋前世做的虽说爷都看在眼里,但是根本不曾心动,连感激之情也渐渐淡了。可为何,看到6岁的小姑娘冷漠的面孔,爷就觉得不舒服呢?
  胤禛想着派人打听来的那拉府大格格的事情,桩桩件件,再也看不到以往福晋的影子,仿佛就是两个人了。胤禛也明白,人还是那个人,甚至于和自己一样,回到了幼年,但是心变了,变得骄矜高贵,而不再处处有礼、面面俱到。
  当年福晋为了爷,跟各府女眷打交道,人人都要称一句温和有礼,可如今,她怕是再也不会为爷费半分心思了。
  胤禛说不明白他此刻的想法,究竟是烦躁于失去一个打理内务的好帮手,还是烦躁于,原本倾心自己的女人却变得如斯冷漠。
  见再也睡不着,胤禛干脆闪身进入自己的洞天福地。
  要说重生之后,唯一还有点趣味的,也不过是这个洞天福地,当时重生的自己还不到一个月大,德嫔早知道自己即将被抱养在佟贵妃膝下,根本就从来没有温柔抱过仅是小小婴儿的自己,也正是因为重生一回,爷才会知道,额娘对待爷的冷淡自来有之,与十四弟却没什么关系。
  额娘不待见爷,下人们总有偷懒的时候,有一天特别冷,自己所在的暖阁里竟然碳烧完了也没人进来加炭火,爷多少有些自暴自弃,觉得如此人生何须重来,死了亦不可惜,谁知竟然进入一处山水如画之地。
  7年的熟悉,胤禛总算知道,此处应属洞天福地,但是外人不可进来,自己算是得天独厚,时间流速也不尽相同,真应了那句“天上方一日,人间已千年”,在洞天福地里睡上十个时辰,外面只过了一个时辰,当真便利。胤禛自获得此处认可,便可以随意使用此间土地用具,主要是读书练字和耕种植物。
  晚上睡不着觉的胤禛,又进入了他心目中的洞天福地,看了看种植的挂绿,也快结果了,土地里的人参、黄芪少说也有百年药龄。
  胤禛摇了摇头,地方还是小了点儿,只有5亩大,不然的话,他还想种些稻谷,也可缓解过几年灾区民众的饥荒,算了,人人都自有因果,爷尽了心、尽了力,仰不愧天俯不愧地,没多少纠结之处,唯一惦念的竟然是前世毫不在意的嫡妻,人生真真有趣。
  在书案前站好,胤禛临帖临了一个多时辰,依然静不下心来。
  怎么搞的,不就是听说明天皇玛姆要招觉罗氏和那拉格格觐见,爷至于一整晚都静不下心思吗?知道又如何?明日还不是要按时跟先生读书,难不成还跟皇阿玛说,儿子要见那拉格格,想请假不读书了?要知道,皇父对于阿哥读书要求严得很,一年只休息五日,爷当了皇帝以后更是设立了上书房让皇子们一同读书,皇父知道自己为了个格格不读书,那个格格离死期也不远了。
  越临帖越烦躁的胤禛,干脆放下手中狼毫,坐在檀木椅上妄图整理思绪。
  爷是因为想到了福晋才如此烦躁的吗?那有什么理由让爷如此烦躁?是愧疚还是怨恨?一定不是怨恨,爷虽说前世一直误会福晋、不得意福晋,但她绝对当得起名门正妻,无论是做福晋还是做皇后都受人赞誉,那剩下的,就是愧疚了。
  胤禛在自己的洞天福地里,可以无所顾忌地叹气,用拳头狠狠地砸案几,爷前世到底是怎么了,如何能被李氏年氏耍得团团转。福晋是皇父选的人,皇父在看人方面还是要比自己强的,包括太子,其实也是好的。
  想到太子,胤禛想到了刚刚重生的时候,他下的决心,努力辅助太子,再也不让他走上岔路,以后太子做个勤勉的皇帝,自己和十三混个铁帽子亲王,一生富足,又不愧平生所学,也很好不是。
  最好是有福晋陪伴。哎~~~胤禛再度叹气,怎么又想起福晋来。不过话说回来,福晋漂亮了许多,皮肤白皙透明,眼睛又亮又有神采,虽说福晋对待自己冷冰冰的,但爷还是注意到她的清丽动人。前世究竟怎么了呢?竟完全看不到福晋的好处。
  不想了不想了,胤禛劝自己,一转念,脑子中依然是福晋清冷冷的目光。哎,福晋这个样子,也不知道皇玛姆会不会喜欢,记得前世皇玛姆喜欢的是八福晋那样爽利大气的女子,福晋如今这个样子,若是惹得皇玛姆不开心该怎么办?
  爷还是太年幼,无法肆意发展势力,帮不了福晋。李德全现在梁九功手下做事,爷得趁机跟李德全结下善缘,未来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帮太子、帮福晋美言几句。爷重生一次容易吗?个个都需要爷替你们操心。

当前:第5/8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