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搞慈善》第101/308页


  外城的地上没有积雪,他们看到人们把雪铲到木板车上,然后拉倒一边去煮成热水,很多人都去取水。
  光棍和寡妇站在同乡中间,他们害怕这些人不收他们,赶他们走,可哪怕害怕,他们也不会离开。
  “周管事!这里有逃难的过来了!”有小贩大喊道。
  坐在路边烤火的管事站起来,拿起自己的围巾围在脖子上,搓着手走出小摊的屋子。
  流民们也是普通百姓,他们怕官,听到管事两个字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如临大敌。
  周管事先数了人数,然后用本子记下来,先写日期,再写人数,然后冲旁边的人说:“给他们热水,领到屋子里去,再去买点馍馍来。”
  旁边的人领命下去,周管事冲流民们说:“跟我来。”
  流民们也没有别的选择,他们不敢说话,束手束脚的跟着周管事走。
  周管事把他们带到了一个小屋里,里面燃着碳火,和外头的寒冷不同,里头温暖的像是春天,流民们冻得僵硬的身体得以舒展,麻木的皮肤似乎终于苏醒了。
  周管事指着屋内的长凳说:“坐。”
  这些人才一个指令一个动作的坐下去。
  周管事:“一个个的报名字,还有你们是从哪儿过来的,一路上路过了哪些地方,哪里比较安全,哪里比较危险,越详细越好。”
  流民们纷纷报了自己的名字,周管事记在本子上,然后开始记他们的家乡,还有路过的地方。
  周管事记的时候,被派去买馍馍的人回来了,把馍馍和热水分发给流民。
  流民们狼吞虎咽的吃着馍馍,他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埋头苦吃,直到把一人分到的三个馍馍吃光,喝完了一碗热水,才重新抬起头来。
  馍馍是温热的,做的很好,很软,适合下咽,他们甚至都没有咀嚼。
  周管事又开始给他们每一个量身高,看牙齿和记录他们比较明显的特征,然后一人发了一个小木牌:“这个你们收好,以后买房和做工都需要这个,如果磨损了就过来换。”
  他详细的说了要去哪儿报名做工,报名做工后会被分配房子,不过不是不收钱的,以后得从他们的工钱里扣。
  周管事问他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所有人都是一脸恍惚被带走的,管事的说了,他们先去报名,然后就能分到房子,可以休息三天再去上工,这三天会给他们提供食物和热水,上工之后也会提前预支一个月的薪水用以日常生活。
  报名登记的时候,光棍说寡妇是他妻子,男孩是他儿子。
  相处的时间久了,男孩也早就把他喊成爹了。
  他们三分到了一间小屋,一张帘子把房间和堂屋分隔开,对三口之家来说已经足够了。
  而单身一人的人只能跟别人一起挤宿舍。
  在高邮待了七天以后,他们这些人已经融入这里了,官老爷从不会要他们孝敬,没事也不会来找他们,邻居们都很友好,也没人看不起他们。
  寡妇现在每天都和邻居们一起浆洗衣服,在一个暖和的大房子里,里头全是热水不会冻手冻脚,也不会生冻疮,孩子则放在托儿所里,那里有专人看孩子,还会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识数,她们都很放心。
  “用这个洗。”旁边的人对寡妇说,“这个洗的干净。”
  她让寡妇去提草木灰,兑水以后能把衣物洗得很干净。
  寡妇冲对方感激的笑了笑。
  休息的时候,女人们会拿出针线来缝补自家的衣裳。
  寡妇轻声问:“你们都来了多久了?”
  女人们七嘴八舌的回答。
  “外城都是外来人呢,我来了半年了,以前在内城,后来南菩萨说外城要人,我跟我家的就出来了。”
  “我也是!”
  寡妇奇怪道:“内城不是更好吗?”
  女人们笑了:“内城挤呢!”
  寡妇又说:“可是内城有城墙啊……”
  外城没有城墙,要是有危险怎么办?
  女人们又说:“每晚都有人巡逻,军营也在外头,要是真有事,当兵的马上就能出来,安全着呢!”
  寡妇终于放心了。
  女人们开始问她是怎么逃到高邮的。
  寡妇说:“我老家,村长被流匪杀死了,我们怕朝廷派人来,只能逃,家里也没有余粮了,再待下去,还是得死。”
  女人们一阵唏嘘。
  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远离家乡,长途跋涉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讨生活?
  女人们开始安慰她。
  “来到这儿就好了,上头的大人们从不找我们麻烦,也不找我们要孝敬。”
  “只要肯干,就能找着活,我们女人也能有私产呢!勤快一些,饿不死的!”
  “对,我们洗衣局待遇挺好的,逢年过节还能分到肉。”
  “想要什么能自己去买。”
  “我们送孩子去托儿所都不收钱的。”
  安慰过后,女人们又教育她:
  “南菩萨是活神仙,你不能做对不起南菩萨的事。”
  “否则老天爷会惩罚你的。”
  寡妇在洗衣局里工作了七天,就被洗了七天脑,成为了一名忠实的信徒。
  光棍也是一样,连孩子都是。
  他们一家三口甚至存钱去买了一尊神像,神像就是南菩萨。
  雕刻的不算精细,但对他们来说,这已经是他们见过的最好的神像了。
  林渊不仅是他们的统治者,还是他们的精神领袖。
  每一个到高邮的流民都会经历这样的洗礼。
  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这就是个人崇拜。
  除了林渊以外,他们不认同任何领导者。
  林渊说的话就是真理,就是神谕。
  知道这些的林渊心情非常复杂,他以为这种现象和人们的狂热追逐会随着时间慢慢减退,可现在看来,真是一点减退的迹象都没有,反而越发蓬勃旺盛。
  宋石昭却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
  “东家,明年开春,时机就到了。”宋石昭十分兴奋,他近来越发充满信心,认为照着这个势头下去,谋取天下都只是时间问题,虽然红巾军发展的很快,可是现在论规模和人心来说都比不上他们。
  看看那些几乎跨越大半疆土赶赴高邮的人,这难道不正代表着民心吗?
  林渊冲宋石昭说:“刘基和宋濂还有罗贯中,这三人有回信吗?”
  宋石昭连忙说:“宋濂和罗贯中已经差人来信,正在赶来的路上,刘基那边……”
  林渊叹了口气:“看来还不是时候。”
  刘基的心气比宋濂和罗贯中更高,林渊也明白。

当前:第101/30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