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7年的生活》第23/83页


  出去拜一圈年回来,季明珠们的衣服兜就全部变得鼓鼓的,里面装满了南瓜子,瓜子,花生等,糖果也有,不过很少,一个人就只有几颗糖,还全部是农家人自制的麦芽糖。
  蜀地大年初一还要吃饺子,因为饺子像元宝,人们吃饺子就希望来年“招财进宝。”
  饺子都是昨天包好的,季明珠只要烧水煮就行,饺子一年也难得吃一次,所以季明宇两兄弟吃得很急。
  季明珠看了,赶紧说:“你们两个吃慢点,昨天包饺子时,我还在饺子里放了五分硬币,吃得太快的话当心硌到牙。”
  结果,季明珠刚说完,就听见季明安那里“咔嚓”一声,明显是咬到硬币了。
  捂着嘴,季明安疼得眸子水汪汪的,却还是依旧笑着说:“姐,我先吃到了。”
  季明珠也笑着说:“是是是,明安运气好,今年一定发大财。”
  季明宇看了姐姐弟弟高兴的样子,嘴角也露出了弧度,但他更加快了吃饺子的速度。
  季明珠和季明安刚开始没发现,后来饺子渐渐少了,季明宇面前的硬币渐渐多了,两人就发现了季明宇的奸诈。
  一看这样季明安也急了,他一大口吞下了一个饺子,鼓着嘴角说:“哥你实在太坏了。”偷偷的吃了好多饺子。
  季明宇也一口塞下了两个饺子,然后说:“谁叫你嘴太小了。”
  季明安:“……”不服气。
  哼!嘴大了不起嘛!
  吃完饺子,季明安一抹嘴,然后有些着急的说:“姐,咱们快去公社吧!去晚了说不定就没位置了。”
  红阳公社每年过年都会放电影,季明安以前因为身体原因,从来没有看过。
  这次他的身体终于好了,终于可以去看电影了,也难怪他这么着急。
  季明珠以前也去看过电影,知道去晚了绝对占不到好位置,所以季明安一说她也就同意了。
  去看电影还要带着板凳,因为公社可没有凳子给你坐,不带的话,那就只有站一天了。
  季明安还把他的灯笼带上了,电影要傍晚才开始放,放完天已经黑了,所以去看电影的人总要带上照明的东西,当然带灯笼的比较少,大部分的人都会带火把。
  也有人会选择带电筒,不过现在电筒可不好买,光电筒钱就要十几块,还要工业票才能。
  工业票只有吃商品粮的才有,老农民要弄上一张很难,所以谁家要是有根电筒,那绝对会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红阳公社看着比安山大队好多了,安山大队基本就只有土胚房,木头房,红阳公社却有好几座砖瓦房。
  现在的电影都是露天电影,一般都会选择在公社晒场放映。
  到了放映电影的地方时,果然已经有不少人在了,前几排都被占满了。
  季明安赶紧跑过去在后面的地方选上一个位置好的,然后叫季明珠赶紧把凳子放上。
  现在离放映还有段时间,季明珠干脆就叫季明宇他们俩去玩,她在这里守着就行。
  在凳子上坐着比较无聊,幸好旁边有几个中年妇女在聊天,从东家长说到西家短,哪家今年买了肉,哪家汉子偷了寡妇,哪家姑娘又和谁好上了,他们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季明珠磕着瓜子,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她都怀疑这群妇女是不是有千里眼顺风耳,要不然怎么公社里的滴滴点点她们都知道。
  时间渐渐到了傍晚,电影要开始了,而整个放电影的地方也全被人们包围了,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六十年代,其实好电影也不少,不过因为运输不便或者发行量少等原因,使得偏远山区能看的电影很少。
  像红阳公社,即使前几年都在放电影,可每年放的都是同样的片子即《刘三姐》,大部分的人看的次数多了,连里面的歌都能背完了。
  可即使这样,每年再次放映时人们依旧会来看,好像一点也不会腻。
  不过今年,公社终于又有新片子了。
  现在的人们最痛恨的就是日本人,最喜欢看的就是抗日战争片,而今年红阳公社就放了著名的《铁道游击队》。
  现在的科技还不发达,电影即使在晚上放映也比较模糊,可即使这样,社员们也是大声叫好。
  很多人看电影时都把自己想象成了主人公,把敌人得了落花流水,所以季明珠总能听见不少“打得好……打死他们……再来一枪”等声音。
  电影放完之后,社员们皆意犹未尽,季明宇更是难得显出活泼的一面,不仅学着电影里主人公打木仓的动作,还说自己以后也想去当兵。
  季明珠听了季明宇的愿望就笑笑不说话,小孩子有个愿望很正常,可等到长大后能实现的又有几人?
  不过以后的事,谁又能说得清呢?


第19章
  新年渐渐过去, 在正月十二的时候, 季明丰和季明收结婚了。
  季明丰是长子,原本是要先办他的婚礼, 不过季明收比较能耐, 不用媒人就自己找了个媳妇。
  王大春一看这样,想着两个孙子年纪都差不多,干脆就一起办算了,还能省一次办婚礼的酒菜。
  当然,也会少收一次礼, 不过现在人穷,只有近亲随礼还会拿个几分几毛, 像稍微远一点的亲戚或者一个大队的社员,那基本就是拿把蔬菜拿棵葱当随礼, 还要在主家吃一顿。
  这样算下来, 办一场喜事不仅不赚, 还要亏本, 所以精打细算王大春自然会选择两个一起办。
  至于说两个孙子一起办婚礼不好看, 那是不存在的, 要知道现在因为穷,更多的人那都是不办婚礼的, 基本上就是新郎去新娘家把新娘接回来就算结婚了。
  所以王大春肯办一场婚礼,那绝对是出了血的, 就是两个新媳妇的娘家, 也没有任何意见。
  毕竟这一场婚礼, 可是代表着男方对女方的重视,能让女方家大大的长脸。
  结婚办酒席,肯定很忙,即使王大春有好几个儿媳妇,那估计也有点忙不过来,所以季明珠决定早点去帮忙。
  到季家时,季明珠看见王大春正把一家人指挥得团团转,几个媳妇全部切菜洗菜,儿子就搬桌子劈柴,就连两个新郎官,也在给骡子车打扫卫生,打扫干净了一会儿好去接亲。
  喜庆日子,自然要说些好话才行,季明珠一见到两位堂哥,就说:“大堂哥二堂哥,恭喜恭喜,新婚快乐,祝你们和和美美,来年就抱上胖小子。”
  季明非作为长子,一向都是稳重的人,可再稳重的人,在大喜的日子被打趣,也是忍不住红了脸 。
  季明收脸比较黑,倒是看不出来脸红,但是一向能说会道的人今天却成了锯嘴的葫芦,从这就可以看出他的心情不平静了。
  再不好意思,两人还是热情的把季明珠招呼进家,特别是季明收,更是对季明珠生隐隐感激之情。
  事情是这样的,季明收的媳妇也是安山大队,因为季明珠给季带来了收音机,季明丰她媳妇跑来听收音机,一来二去,两人就慢慢好上了。
  所以算起来,季明珠还是两人的媒人,要是没有收音机,季明收的媳妇还不知道在哪儿呢?也难怪季明收会感激季明珠。
  看见季明珠来了,王大春是比较高兴的,正好家里忙不过来,季明珠就来了,果然是个好姑娘,知道主动来帮忙。
  “明珠,你来的正好,你季红姐一个人剪‘囍’字贴不过来,你去帮她一下啊!”
  “知道了,三奶奶,”贴囍字是个轻松活,季明珠笑着接下了。
  季红是在自己的房间,季明珠去时,她手里正拿着红纸,三两下就能剪出一个字来。
  季明珠和季红并不熟,毕竟一个忙着读书,一个忙着挣口粮,两人根本没有啥交集。
  再没啥交集,季红还是认识季明珠的,而且刚才她也听见她奶奶的话了,看见季明珠到了,季红笑着说:“明珠堂妹,麻烦你了。”然后她递给了季明珠一堆剪好的剪纸。
  季红人长得清秀,笑起来却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她说话也温温柔柔,因为长期读书,周身还有一丝书卷气。
  而农村人一向都喜欢有知识的人,也怪不得季红会在家比较受宠了,在大队的名声也很好。
  接过剪纸,季明珠也笑着说:“季红姐你太客气了,说啥麻烦啊,咱们可都是一家亲戚。”
  见季明珠是个爽快人,季红对季明珠的感官就好了起来,“也是,那我就不和堂妹你客气了。”
  接过季红手里的剪纸,季明珠对着季红笑了一下,就赶紧出去了,毕竟现在正忙,可不是聊天的时候。
  贴‘囍’字还需要糊糊才行,不过王大春只给了季明珠几个煮的烂烂的土豆当糊糊。

当前:第23/8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