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PA中学管理》第29/45页



不管哪一级的外事接待人员或是兼管外事工作的干部,在外事活动中,都应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维护民族尊严,严格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办事,严守国家机密。在外事接待工作中,与外宾往来应加强组织纪律观念,有高度的责任感,自觉遵守纪律,如实反映情况,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不许背着组织与外国机构及某些人员私自交往。

接待外宾的准备工作一般是了解上级意图,了解外宾的有关情况,制定接待计划报上级机关批准。接待人员包括翻译和导游都要了解和熟悉整个接待计划。

根据外宾的身份,安排有关领导去接迎,并派好车辆,提前到车站、机场。

外宾下车或下机后,要及时向陪同人员,索取行李卡和有关证件,并交管行李的同志和有关单位。及时向外宾致欢迎词,翻译要介绍迎送的接待人员,发放导游图及宣传品。

一般由接待负责人出面,与外宾来访团团长和陪同人员。了解外宾对食宿、参观有何要求,商讨会谈日程及其他活动安排。

陪同外宾参观的人员不宜太多,被参观单位接待人员也不宜多。指定的陪同人员,应自始至终相随外宾,不能中途离去。

外宾参观游览结束时,要根据车次、航班的确切时间,事先与负责行李的同志约好提取行李的时间,然后再告知外宾交出行李的时间。交接行李时,要分别与外宾、负责行李的同志如数交接清楚,如发现问题及时查清解决。向外宾告别时,要致简单的欢送词。

六、后勤服务

机关后勤事务活动又被称为机关总务工作,其基本任务就是合理组织安排财力、物力资源,为机关工作提供必要和充分的物质保障和生活服务。这项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物材工作、基本建设工作、财务工作、生活服务工作、接待服务工作、交通服务工作、安全保卫工作、绿化美化工作等。

1.后勤服务机构

机关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发展后勤经济,走服务社会化之路,但服务社会化并不是不要后勤,不是把后勤服务机构向社会一推了之,我们理解,服务社会化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在个别服务项目上引进社会服务力量,特别是那些机关服务中心无力或办不好而引进社会力量又能节省财政开支的服务项目。另一方面,服务社会化意味着"中心"在保证为机关服务的基础上,面向市场,走向社会,发展后勤经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机关后勤改革的初衷来看,更好的为机关服务,不断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和水平应是根本目的,但鉴于国家财政开支本身缺口较大,庞大的后勤服务机构无法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如何充分利用后勤服务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讲一步发挥后勤服务资源的效用,通过利用闲置资产,多方筹集资金,多方开拓,发展后勤经济,主为题中应有之意。这样一来,后勤保障的作用实际上将被强化,后勤服务机构同机关的关系将更为密切。

随着国家行政机构改革的完成,机关后勤服务机构应有一个重新定位的问题,提高对后勤服务工作的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根据新的形势,对后勤服务机构进行相应的改革、改组、改造并加强管理,是推动后勤服务工作向前发展一项重要任务。

办公事务管理主要涉及对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后勤事务管理将更多地涉及对各种物质资源的配置和有效利用,一部分是带有经济『性』的活动。

在过去的机关事务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事经济『性』活动却不讲经济规律的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不讲核算,不讲成本效益,实报实销,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的现象相当普遍。其结果,是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是国有财产的大量流失,是多花钱办不好事,'是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低下。

当然,在机关后勤事务管理中按经济规律办事,决不是要一切按营利『性』经济组织的方式运行,更不是要本来的非营利组织去"营利",甚至去与社会争利。我们所需要做和能够做的,是根据机关后勤事务的特点,探索机关后勤事务中经济『性』活动的特有规律『性』,厉行节约,讲究成本效益,充分发掘有限的物质资源的潜能,为机关工作,为各级各类机关工作人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有效、更优质的服务。

与办公事务相比,机关后勤事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将在更多的方面涉及一些特定的法律关系,将因内容更加繁杂,涉及面更加宽泛而更加需要依赖制度规范的力量。这个特点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法律规范、制度规范的建设,充分"立法";工作活动中有法依法,有章照章,坚决依法依制办事;执行法律制度的过程中,保持严肃『性』、严格『性』;对一切违法违制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坚决纠正,任何单位、任何个人违法违制都要承担法律或行政的责任,都要依法依制受到制裁和其他处理。

2.后勤事务管理

在后勤事务管理中加强过程控制,主要要求我们:

(1)充分发挥计划的作用,在认真研究掌握客观规律『性』,特别是把握影响工作结果的过程因素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预测,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工作计划,以计划指导各项事务活动。

(2)要注意定期对计划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偏差作出正确的估计,正确评价各种过程因素的变化趋向及其对结果构成的影响。

(3)重防范,重预防,重规范化的保障体系建设。前馈控制的积极作用主要是通过一个"防"字实现的。预防的最好办法是建立使过程得到优化的保障体系。

(4)注重发挥工作程序的作用。后勤事务管理当然需要充分发挥各种规范的作用,而从有利于过程控制的角度看问题,以规范过程为特点的工作程序则更具直接意义。

(5)加强统计分析,充分利用统计数据资料。统计分析和其所依赖的、创造的统计数据资料在过程控制中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6)在工作过程中科学地设置审核点。审核点实际上也就是控制点,要避免出现有了负面"结果"之后再去纠正,就不能把控制点前移,实事求是地"多"设置一些控制点。在后勤事务管理实践中,审核环节一直受到重视,在大的方面有审计、稽查、大检查,具体的方面也几乎在所有过程当中都设置了审核、审批,甚至复查、复核环节。

3.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

我国机关后勤服务体系是从战争时期的供给制演变而来的,其主要特征是小、而全或大而全,封闭『性』强,自我服务,机关办社会,不讲核算,不讲经济效益。实事求是地说,这种服务体系在解放初期及以后一段时间里,确实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同样不能否认的是,目前这种服务体系已经与客观实际需要发生了严重的不适应,而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尽快实施改革,实现后勤服务的社会化。

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就是机关后勤服务的商品化、市场化。主要内涵是:

后勤服务单位由只为本机关提供供给式的无偿服务变成有偿服务;同时,将服务推向市场,充分发掘资源潜力对社会开展经营服务。

机关对后勤服务的需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要通过市场获得满足,以利益为导向,按"货比三家"的原则,自主选择服务单位和服务产品。

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必要『性』主要源于我国机关,既有非社会化的自我封闭的后勤服务体系已经与客观需要,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对机关管理效能的需求形成了严重的不适应,甚至是对立。

(1)既有的后勤服务体系是造成『政府』机构庞大的人力、物力和其他各种资源浪费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有一部分机关,从事后勤服务的职工已经占机关工作人员总数的1/3左右,多数机关这一比例也在1/5-1/4之间。由于各个机关均要自成体系,各搞一套,或大而全,或小而全,人力资源以及非常有限的财力、物力资源浪费极其严重,设备利用率极低。据调查,一些中央机关每个司机可以配1.8辆汽车,小轿车的利用率不及出租车的42%,大客车的利用率更低。许多设备都是用不坏放坏,大量积压。而在当时,这些设备有许多是社会各方面急需却又无法获得使用机会的。

(2)各级财政不堪重负。由于后勤服务摊子铺得越来越大,福利『性』支出迅速增加,自身浪费现象日趋严重,因此相应经费投人越来越多,这已经使各级财政不堪重负。

(3)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低劣。由于后勤服务单位内部机制不灵,缺少必要的竞争,不讲核算,不计工本,内部职工缺乏工作积极『性』,工作过程不求优化,因此,所提供的服务无论是态度,还是实体的内容都达不到必要的水准,机关对这种服务的满意度很低。机关工作由于得不到必要的优质的条件保障,整体的工作效率必然因此而受到损害。

(4)为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各种服务都办在机关,办在"后院",且又不计成本,不核算,不讲监督,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糊涂帐",进而腐蚀了一部分干部,使一部分人贪图享受。多吃多占、化公为私,甚至为贪污开了方便之门。

(5)严重浪费各级领导的工作精力。机关办社会,机关领导既成了"大家长""大总管",又是"市长""区长",甚至是"街道居民委员会主任"。管得宽,负担重,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要管,都得问,有限的精力不能主要用于处理"政务"。

当前:第29/4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