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文集》第4/95页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同“性灵”、“神韵”等一些文艺理论名词一样,是有一定的模糊性的,颇难以严格界定其涵义,但是统而观之,我们是能够理解的。这是一个富有启迪性、暗示性、涵盖性的名词,上举《人间词话》最后几句话可以给我们一些启迪。现在从梁衡散文中举出一个例子来。他的名作《觅渡,觅渡,渡何处?》是写瞿秋白的。瞿秋白这个人才华横溢,性格中和行动中有不少矛盾,梁衡想写这样一个人,构思了六年,三访瞿秋白纪念馆,迟迟不敢下笔。他忽然抓住了“觅渡”这个概念,于是境界立出,运笔如风,写成了这篇名作。我们常说“画龙点睛”,画一条龙,不管多么活灵活现,如不点睛,毕竟还是一条死龙。一旦点睛,则顿成活龙,腾跃而起,飞龙在天矣。(本文为梁衡著《把栏杆拍遍》一书序言)
                 
  《光明日报》2002年8月1日
 
  


希望编辑多写文章
                 
  很早就知道《译林》杂志和译林出版社在翻译界有很好的口碑,1997年我曾为他们创办的评论小报题写了《译林书评》的报名,后来还为《译林》创刊20周年写了一篇祝贺的短文,但是,我同译林的创办人李景端先生起先并不熟悉。1999年在国家图书奖初评及复评两次评委会上,我同他虽然在一起开会,那也只是工作上的短暂共事,彼此的来往依然不多。但是他在小组会上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推荐了上海著名学者的一本著作,全组通过,获得大奖。这件事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真没想到,后来竟因为一场著作权官司,却把我同李景端又联系到一块了。
  记得是2000年夏天,李景端先生主动给我来信,说中国物价出版社出版了一部《诺贝尔文学奖大系》,3大卷300万字,书中所收的译作全无译者的署名,经他多方查对,在66篇译文中查出了有15位教授的26篇译作被盗用,其中也有我在80年代发表的托马斯。曼的《沉重的时刻》。他说,他正在联络这些被侵权的译者,准备联合起诉物价出版社,问我是否愿意参加起诉。
                 
  近些年文坛上抄袭、剽窃、盗版等侵权现象确实是屡禁不止,我的一些作品就已经好多次被人盗用、盗印。以往我总是抱着宽容和重在教育的态度,希望那些侵权的人,能提高认识,改正错误,我也就不去追究了。不料我的这种宽容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社会上侵权现象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发展到像这次物价出版社那样,盗用了别人的作品,竟连人家的名都不署,真是太过分了。为了表示我对文坛侵权现象的谴责,也为了支持作家、翻译家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我答复李景端同意一起参加起诉,并正式聘请他作为我的诉讼代理人。由此我同他的联系多了,在他和各位原告的共同努力下,这场官司我们胜诉了,从中我也更多地感受到了李景端为人的正直、热心和办事负责的作风。回想起来也有趣,真正使我增进了对李景端的接触和了解的,竟是这场意外官司带来的缘分。
                 
  李景端办杂志、办出版社的成就不用我再去多说,我只是在想,那些出侵权书的人,同李景端一样,都是出版人。前者有法不依,明知故犯,存心置国家的法律和作者的权益于不顾;而后者,这场官司本来同他毫无关系,但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为了替被侵权的文人讨回公道,却不怕麻烦,挺身去做这种自己本可以不做的事。这就是一种差别,是人的素质的差别。出版人是一种高尚和神圣的职业,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我衷心地希望所有的出版人,都能从政治、学术、法律、管理等各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更出色地完成肩负的使命。李景端先生就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我甚至还想进一步说,现在我们社会上确实需要多出几位像李景端先生这样的敢于仗义执言的人。
                 
  李景端先生在编辑工作之余,也喜欢写些散文、随笔,他常在报刊上发表的那些海外见闻和生活感想,文字精练,联想丰富,读来生趣。我向来非常支持和赞赏编辑们也能多写写文章,我的不少老编辑朋友,写出的文章都很有特色,其结果让读者和编辑自己都会获益不浅。现在李景端先生也能这样做,对此我自然十分高兴。趁着他把自己写的一些散文、随笔结集出版之际,特草此为序,也算对编辑们多写文章的一种鼓励吧。
                 
  《中华读书报》2002年6月26日
 
 


 


时光流逝,一转眼,自己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我的预算。有人认为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了,对人生的种种相,众生的种种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远不如早一点离开人世这个是非之地,落一个耳根清净。中国古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像我这样年届耄耋的老朽,当然已是“旧人”。我们可以说是已经交了棒,看你们年轻人奋勇向前了。但是我们虽无棒在手,也绝不会停下不走……
搜狐读书连载
出版时间: 2006年6月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目录
希望在你们身上
漫谈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人生之美
三论人生
禅趣人生
一寸光阴不可轻
勤奋、天才(才能)与机遇
成  功
虎年抒怀
新年抒怀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
我写我
陈寅恪先生的爱国主义
清塘荷韵
漫谈伦理道德
尊师重道
谈礼貌
满招损,谦受益
谦虚与虚伪
容  忍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不为
论压力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
开卷有益
我最喜爱的书
广通声气 博采众长
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
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
我的考证
谈 翻 译
研究、创作与翻译并举
实话实说
学术良心或学术道德
学习吐火罗文
十年回顾

当前:第4/9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